請大家分享各自兒女成長過程與前途心得

非常同意"ottawakanata",其实我也是这个观点。20多岁毕业的大学生年轻人应到有竞争的环境中保持斗志。华二代们应挑战 律师 会计师 医生 高科技 华尔街 加拿大的Bay Street....

这里政府工也就10多万了 私企或其他行业 是没封顶的 20 30 40万。。。

在外面的人瞧不起政府工。

各人的性格與目標不同,若是我,我願意接受挑戰。

謝謝你提供的好提議!
 
那些教你们孩子的加拿大大学教授貌似都是政府工.:shale:
 
請問是不是啊?
当然是,大学属于州政府。当年哈珀砍stat canada, 它的chief statistician 就到滑铁卢当教授去了,看不起这样的高精人才?只能怪被自己圈子限制了想象力:jiayou::p:p
 
当然是,大学属于州政府。当年哈珀砍stat canada, 它的chief statistician 就到滑铁卢当教授去了,看不起这样的高精人才?只能怪被自己圈子限制了想象力:jiayou::p:p

謝謝你告訴我!
 
刚在朋友圈截图
Screenshot_2018-01-23-10-43-10.jpg
Screenshot_2018-01-23-10-44-23.jpg
 
http://blog.creaders.net/u/13422/201801/312982.html

在所有种族,孩子的学业成就都与父母的合法身份,父母的社会经济阶层,以及家长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442927/)。 无论什么种族,父母较高的教育水平,稳定的社会经济状态,和(如果是移民)所具有合法身份全部都对应着孩子更高的成就。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133069

我突然想起了我一位海归朋友的话:“在澳大利亚,工科类都是比较冷的专业,只有中国印度等欠发达国家去留学的学生,才会大量的修工科类专业。而他们本国的学生,主要去修哲学,法学等偏人文社会类的课程,除非他们自己感兴趣,才会去修工科类专业。因为他们的社会福利好,不会那么渴求学习工科类专业,以求好找工作”。
 
我總是講"人比人,比死人" 。
兒女們有今天的成就,我們已經心滿意足了!我永遠不會這樣比!
除了你!
不比,你得瑟什么?比不过了,你就把标题改了。哈哈,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

还注册多个马甲自己吹捧自己贬低别人,你不比,能干出此等无耻之事?
 
不比,你得瑟什么?比不过了,你就把标题改了。哈哈,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

还注册多个马甲自己吹捧自己贬低别人,你不比,能干出此等无耻之事?

你的腦是不是讓雷劈了?我從來不會貶低別人的 !明天才跟你辯論!
 
哈哈,没脸了吧,你不要脸咱还要脸哪。跟你一般见识都丢我脸,你自己好自为之吧。

我上CFC已多年了,你可查我的帖,我有什麼對不住你的?我的帖多數是正面而且幫人的!你對論壇的貢獻又如何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