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漏(修宪)风声!习近平龙颜震怒!降罪新华社(ZT)

Country on wheel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6-06-05
消息
5,695
荣誉分数
1,411
声望点数
373
走漏风声!习近平龙颜震怒!降罪新华社(ZT)

中共建议修宪为习近平称帝铺路事件另惹风波。消息透露,官方新华社前日下午以英文简讯先发佈修宪建议删去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的做法,引起天庭震怒,中共最高层批示要查处,当局将事件定性为严重政治失误,传有关编辑被撤职,社领导要检讨。新华社拒证实事件。有北京消息人士对本报指,他们的发稿流程完全符合程序,当局是作贼心虚,缺乏自信。

  中共决定修改宪法、删除国家主席任期只能做两届的限制,有如惊天核爆。本月25日下午3时55分,新华社英文先以Urgent(急电)方式发佈简讯,标题为"CPC proposes change on Chinese president's term in Constitution"(中共中央建议修改宪法中国家主席的任期),内容为"中共中央建议从宪法中删除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的表述。建议于周日发佈"。两小时后,新华社以中文发佈修宪建议全文;但没有单列报道建议任期修改。


  英文稿只需内部审定

  岂料就这一句英文简讯惹来轩然大波。消息透露,事件引起中共高层不满,批示新华社查处,当局将事件定性为严重政治失误,据指相关编辑及责任人被撤职处分,新华社领导要写检讨。记者昨致电新华社对外部办公室求证,接电话工作人员回应说:"这个……这种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向你证实。"

  有不愿具名的北京消息人士向本报证实事件,认为英文稿并无问题,因这种稿过往新华社经常做。据指,新华社有关中共领导人的报道,除中文稿和图片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审定外,英文稿和其他外文稿通常由英文编辑部门自己定,怀疑有人故意找事,鸡蛋里面挑骨头;事件在新华社是前所未有,但事出有因,与发稿流程是否合乎规定无关。

  据了解,新华社对外部从来有处理英文稿的自主权,这是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偏巧碰到领导作贼心虚,不愿让媒体关注或炒作此事,所以就无理处分媒体人,"他们这么做,只会让新华社对外部未来无法工作,也是他们是作贼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消息人士认为,"出事那稿子即便拿给中办审批,也照样会批准,何况新华社英文稿也不会给外人审批,他们看得懂英文稿吗?"
 
重磅!习修宪由英文版先捅出 曝巨大内幕(ZT)

2月25日,中共官方新华社突发英文稿,称中国共产党将修改宪法,建议取消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任期不可以超过两届的规定。
但蹊跷的是,当时中文稿并未报道。该消息的公布立即引来海外舆论哗然,且消息也通过海外发送到国内。后中共才被迫在国内仓促发布,但恶劣影响已经造成。


为什么中共对此重大新闻要出口转内销?据知情者透露,新华社已对相关编辑进行了处理,定性为:严重失误,政治失误。相关人员撤职,新华社领导检讨。

据有关人士分析,由于新华社编辑严重不满习近平的倒行逆施,故意提前将消息披露出来,以引起国内外的声讨舆论。该消息的提前披露使习近平当局非常震怒,也为党内改革派反扑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使十九届第三次会议的召开蒙上了阴影。

  新华社25日还在其新浪微博上以“重磅”消息的形式,发布了中共中央对于修改宪法提出的建议,但新华社随后删除了这则微博消息。转载这则报道的多家中国媒体也关闭了对这则消息的评论功能。
 
走漏风声!习近平龙颜震怒!降罪新华社(ZT)

中共建议修宪为习近平称帝铺路事件另惹风波。消息透露,官方新华社前日下午以英文简讯先发佈修宪建议删去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的做法,引起天庭震怒,中共最高层批示要查处,当局将事件定性为严重政治失误,传有关编辑被撤职,社领导要检讨。新华社拒证实事件。有北京消息人士对本报指,他们的发稿流程完全符合程序,当局是作贼心虚,缺乏自信。

  中共决定修改宪法、删除国家主席任期只能做两届的限制,有如惊天核爆。本月25日下午3时55分,新华社英文先以Urgent(急电)方式发佈简讯,标题为"CPC proposes change on Chinese president's term in Constitution"(中共中央建议修改宪法中国家主席的任期),内容为"中共中央建议从宪法中删除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的表述。建议于周日发佈"。两小时后,新华社以中文发佈修宪建议全文;但没有单列报道建议任期修改。


  英文稿只需内部审定

  岂料就这一句英文简讯惹来轩然大波。消息透露,事件引起中共高层不满,批示新华社查处,当局将事件定性为严重政治失误,据指相关编辑及责任人被撤职处分,新华社领导要写检讨。记者昨致电新华社对外部办公室求证,接电话工作人员回应说:"这个……这种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向你证实。"

  有不愿具名的北京消息人士向本报证实事件,认为英文稿并无问题,因这种稿过往新华社经常做。据指,新华社有关中共领导人的报道,除中文稿和图片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审定外,英文稿和其他外文稿通常由英文编辑部门自己定,怀疑有人故意找事,鸡蛋里面挑骨头;事件在新华社是前所未有,但事出有因,与发稿流程是否合乎规定无关。

  据了解,新华社对外部从来有处理英文稿的自主权,这是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偏巧碰到领导作贼心虚,不愿让媒体关注或炒作此事,所以就无理处分媒体人,"他们这么做,只会让新华社对外部未来无法工作,也是他们是作贼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消息人士认为,"出事那稿子即便拿给中办审批,也照样会批准,何况新华社英文稿也不会给外人审批,他们看得懂英文稿吗?"

应该是"本月25日下午3时57分",不是“本月25日下午3时55分”。:D

另外,这不是"走漏风声”。这属于快讯/短讯。

那稿子现在仍然在那里: 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2018-02/25/c_136998770.htm

看看时间差:

Capture.JPG


Capture2.JPG


Capture3.JPG
 
最后编辑:
这得开撕“受权”还是“授权”了?同意村长看法,消息有点扯
 
走漏风声!习近平龙颜震怒!降罪新华社(ZT)

中共建议修宪为习近平称帝铺路事件另惹风波。消息透露,官方新华社前日下午以英文简讯先发佈修宪建议删去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的做法,引起天庭震怒,中共最高层批示要查处,当局将事件定性为严重政治失误,传有关编辑被撤职,社领导要检讨。新华社拒证实事件。有北京消息人士对本报指,他们的发稿流程完全符合程序,当局是作贼心虚,缺乏自信。

  中共决定修改宪法、删除国家主席任期只能做两届的限制,有如惊天核爆。本月25日下午3时55分,新华社英文先以Urgent(急电)方式发佈简讯,标题为"CPC proposes change on Chinese president's term in Constitution"(中共中央建议修改宪法中国家主席的任期),内容为"中共中央建议从宪法中删除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的表述。建议于周日发佈"。两小时后,新华社以中文发佈修宪建议全文;但没有单列报道建议任期修改。


  英文稿只需内部审定

  岂料就这一句英文简讯惹来轩然大波。消息透露,事件引起中共高层不满,批示新华社查处,当局将事件定性为严重政治失误,据指相关编辑及责任人被撤职处分,新华社领导要写检讨。记者昨致电新华社对外部办公室求证,接电话工作人员回应说:"这个……这种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向你证实。"

  有不愿具名的北京消息人士向本报证实事件,认为英文稿并无问题,因这种稿过往新华社经常做。据指,新华社有关中共领导人的报道,除中文稿和图片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审定外,英文稿和其他外文稿通常由英文编辑部门自己定,怀疑有人故意找事,鸡蛋里面挑骨头;事件在新华社是前所未有,但事出有因,与发稿流程是否合乎规定无关。

  据了解,新华社对外部从来有处理英文稿的自主权,这是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偏巧碰到领导作贼心虚,不愿让媒体关注或炒作此事,所以就无理处分媒体人,"他们这么做,只会让新华社对外部未来无法工作,也是他们是作贼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消息人士认为,"出事那稿子即便拿给中办审批,也照样会批准,何况新华社英文稿也不会给外人审批,他们看得懂英文稿吗?"


假如这是真的, 目的何在?
期待外国势力帮助反动派武装维权?

提早两个小时发布, 美国用洲际导弹的话时间倒是够了。
但是,美国干吗?
 
传新华社遭罚 巡视组进驻时机耐人寻味(ZT)

20180228_15198072263364.jpg

作为中国政府最重要的舆论宣传机构,新华社在英文版抢先公布“修改中共国家主席任期的限制”,引爆舆论。日前有传闻称,新华社因此遭到官方处理,被定性为“严重政治失误”。


大陆资深媒体人士在推特发布消息称,北京时间2月26日,中共公布对新华社英文版有关报道的处理,定性为:严重失误,政治失误。处理:各种撤职,社领导检讨。

新华社于北京时间2月25日下午以英文发布“紧急(Urgent)”消息,报道中共中央委员会建议在宪法中删除国家主席“不得连续任职两届”的规定。这则短讯随即被外电及境外媒体广泛转载,并“出口转内销”地在中国国内社交网站传播,引起热议。

当天晚些时候,新华社才以中文公布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文,没有突出“修改主席任期规定”一项。 由于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6日才召开,新华社英文版的消息被认为是提前宣布,引起西方媒体舆论反弹,因此遭到处罚。

也有分析称,新华社英文报道只是摘取了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并未对其他修改做出报道,重点突出引爆热炒,令官方处于被动之中。

连日来,国家主席任期修改的消息,引起国际舆论强烈关注,但在内地则淡化处理。中央社引述在北京工作的媒体人士称,接获“不突出报道”的口头指示,要求宣传上“求稳”,以免“被海外作文章”。

对于新华社遭罚消息是否属实,尚未获得官方的证实。 新华社英文版客户端于今年1月23日在北京发布。官方形容,这意味着中国国家通讯社在“内外并重”战略布局上迈出新的步伐。 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表示,新华社英文客户端是新华社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最新一员,肩负着“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成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英文移动门户和海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无独有偶,上述事件正值中共中央巡视组巡视新华社期间。官方26日报道指出,巡视组主要针对新华社党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

巡视组指出,将“盯住关键少数,查找政治偏差”,蔡名照亦表态,认真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刀刃向内,深入查找差距、深刻分析原因,不回避、不遮掩、不护短,杜绝“过关”心态。

对于巡视组进驻的时机,分析人士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其一,目前的中共意识形态工作由学者出身的“理论派”王沪宁主管,他或许是要借机整肃喉舌系统,推进改革;其二,不久前落马的中共中央网信办主任鲁炜曾出身新华社,对于是否存在“余毒”需要彻查。
 
这一点可能才是痛处。

‘也有分析称,新华社英文报道只是摘取了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并未对其他修改做出报道,重点突出引爆热炒,令官方处于被动之中。
 
这一点可能才是痛处。

‘也有分析称,新华社英文报道只是摘取了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并未对其他修改做出报道,重点突出引爆热炒,令官方处于被动之中。
分析来分析去,还用以前文革的时候的老方法,咬文嚼字,津津乐道。
今上和身边的谋臣要是担心或者害怕你们说的这些,还敢做这事情吗?
跟本的事情看不清,盯着小地方拼命用放大镜看。
 
三中全会公报只字不提“修宪”,这里面的玄机在哪里?(2018.2.28)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全文)
2018年02月28日 18:47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7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http://news.sina.com.cn/2018-02-28/doc-ifwnpcns3855407.shtml
 
走漏风声!习近平龙颜震怒!降罪新华社(ZT)

中共建议修宪为习近平称帝铺路事件另惹风波。消息透露,官方新华社前日下午以英文简讯先发佈修宪建议删去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的做法,引起天庭震怒,中共最高层批示要查处,当局将事件定性为严重政治失误,传有关编辑被撤职,社领导要检讨。新华社拒证实事件。有北京消息人士对本报指,他们的发稿流程完全符合程序,当局是作贼心虚,缺乏自信。

  中共决定修改宪法、删除国家主席任期只能做两届的限制,有如惊天核爆。本月25日下午3时55分,新华社英文先以Urgent(急电)方式发佈简讯,标题为"CPC proposes change on Chinese president's term in Constitution"(中共中央建议修改宪法中国家主席的任期),内容为"中共中央建议从宪法中删除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不能超过两届的表述。建议于周日发佈"。两小时后,新华社以中文发佈修宪建议全文;但没有单列报道建议任期修改。


  英文稿只需内部审定

  岂料就这一句英文简讯惹来轩然大波。消息透露,事件引起中共高层不满,批示新华社查处,当局将事件定性为严重政治失误,据指相关编辑及责任人被撤职处分,新华社领导要写检讨。记者昨致电新华社对外部办公室求证,接电话工作人员回应说:"这个……这种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向你证实。"

  有不愿具名的北京消息人士向本报证实事件,认为英文稿并无问题,因这种稿过往新华社经常做。据指,新华社有关中共领导人的报道,除中文稿和图片需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审定外,英文稿和其他外文稿通常由英文编辑部门自己定,怀疑有人故意找事,鸡蛋里面挑骨头;事件在新华社是前所未有,但事出有因,与发稿流程是否合乎规定无关。

  据了解,新华社对外部从来有处理英文稿的自主权,这是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偏巧碰到领导作贼心虚,不愿让媒体关注或炒作此事,所以就无理处分媒体人,"他们这么做,只会让新华社对外部未来无法工作,也是他们是作贼心虚、缺乏自信的表现"。消息人士认为,"出事那稿子即便拿给中办审批,也照样会批准,何况新华社英文稿也不会给外人审批,他们看得懂英文稿吗?"

这个靠谱. 修宪建议中央提了十几条, 把最重要的任期修改放在第十四条. 本想低调通过.

结果新华社单独摘出来, 引起全世界关注, 肯定是故意的. 中央很被动, 生气了很正常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