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房价要大涨的标志(糖豪丝)

说实话,我们当家长的,一天到晚要是老琢磨房价啊,哪个学校排名好啊,之类的,孩子们会笑话我们滴。
老中琢磨房价学校排名总体上利大于弊。咱把眼光延长到本村垫底1/3的高中吧,25% Below Standard, 打架斗殴,警车经常光顾,谁家家长能够盲目到随便把孩子往任何一个学校去呢,择良区而居啊,是不是?
 
老中琢磨房价学校排名总体上利大于弊。咱把眼光延长到本村垫底1/3的高中吧,25% Below Standard, 打架斗殴,警车经常光顾,谁家家长能够盲目到随便把孩子往任何一个学校去呢,择良区而居啊,是不是?
那就知道大概哪个学校是好学校,不是差学校就行了。不必要在好学校里面在一二三四五六的,反复比较细节啥的。花那么多功夫在这上面,目的何在呢?我就是有点儿糊涂了。
 
只有老中才认为上大学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本地人更注重找到他们擅长且喜欢的工作。管道工、电工 ...,不比你 HIGH TECH 收入低,且压力小、工作稳定,一生衣食无忧。
你说的的确对。。我同事家好几个农场,她倆儿子west carleton毕业后一人先接一个run着,大专都不读。。

不过在亚裔圈里,主流还是要把大学读完,这个没啥争论吧?
 
那就知道大概哪个学校是好学校,不是差学校就行了。不必要在好学校里面在一二三四五六的,反复比较细节啥的。花那么多功夫在这上面,目的何在呢?我就是有点儿糊涂了。
当然要仔细研究,差别大了去了。每个学校,老师,课程,孩子都不一样。要把孩子放在恰如其分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很重要啊,Kinston IB全优生的悲剧就是一个警钟啊。
 
你说的的确对。。我同事家好几个农场,她倆儿子west carleton毕业后一人先接一个run着,大专都不读。。

不过在亚裔圈里,主流还是要把大学读完,这个没啥争论吧?
West Carleton 19% 分流不上大学是因为洋人多、理念不同,不能说明 West Carleton 比 EOM 差。
 
我个人觉得,除了有IB的学校差别大一些,那也是因为IB课程本身导致的差异,比较要求全才类型的,不适于所有孩子。其他好学校,真有这么大差别吗?不都是可以自由选课的吗?老师配备有那么大差别?可能生源差别大一点儿,无非就是华裔多一些还是西裔多一些,这些不是各有利弊嘛!这种细节,不那么好判断是不是恰好就特别适合或者不适合自家孩子吧?家长帮着分析的太多,孩子们也容易迷失吧?毕竟他们年龄小,被家长思维影响的太多,就不容易发现自己到底想要啥了。而我们家长自己,往往迷之自信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其实,还真不一定呢。
 
West Carleton 19% 分流不上大学是因为洋人多、理念不同,不能说明 West Carleton 比 EOM 差。
理念决定了学校的总体氛围和风气。。这个氛围和风气菲沙是出不了报告的。。

这次只是对两校的排名做了些数据drill down。。
 
West Carleton 19% 分流不上大学是因为洋人多、理念不同,不能说明 West Carleton 比 EOM 差。
阿土啊,再贡献一点大数据研究吧,拿近17年内全国数学各类数学竞赛上榜人数看,咱村表现最好的是4个高中
第一集团是: CB/IB 和Lisgar GP
第二集团是: EOM 和Bell High GP

West Carleton没有一人入围。

这并不是说West Carleton差,West Carleton学生分流很成功,中上比例的学生比例在咱村还是前4,但是West Carleton毕业的在数理要求极客级别的专业比如数学,滑大CS就明显不如那4校极客级别的学生有优势。如果家长仅仅看EQAO全校排名而把孩子送入极客级别的专业就判断失误了。
 
最后编辑:
理念决定了学校的总体氛围。。这个氛围菲沙是出不了报告的。。

这次只是对两校的排名做了些数据drill down。。
我恰恰觉得各种恰当的分流才是一个正常的氛围,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利。
 
我恰恰觉得各种恰当的分流才是一个正常的氛围,对孩子的发展更有利。
阿土,祝贺你。。西化成功:evil:被放养式的快乐教育洗脑成功:crying:
 
要是父母和小孩都累那就应该轻松一下么, 说明弹黄绷得太紧了
分析是帮助松弹簧的好办法,分析得好,把形势分析透彻,就有助于找出事半功倍,进退自如的方案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