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校”的“风气”啥时兴起的

歪咭,伊讴爱穆,瑞鸡:monster:
你们的眼神可得要提高啊,瑞奇算啥啊,没看见我另外“一亩三分地”的瑞奇今天开新lot我猛泼冷水啊。没看见我大力警告倒卖抽签票是徒劳无功的?:(:mad:你们啊,江湖的功夫真得提高啊:cool:

仔细看我给去抽签的泼的冷水
-心理素质差的,孩子数学能力差的别买
-看中分数的孩子和家长别买,

切佛晓啊:(:mad:
 
我认为一年级开始就得推,推得不是成绩,而是爱好。

很多孩子的抑郁不是父母逼的,另外那贴那情况很明显不是父母逼的,而是孩子自己和同年龄的比看到的差距。
爱好不需要推。我家的喜欢音乐,可以一个人连续练2-3小时的吉他。喜欢计算机编程,可以一个晚上做电脑游戏。我从不用管。不喜欢的东西,明明很重要的,怎么催都不愿意做。
 
推不推的, 要知道孩子自己的兴趣在那, 也有可能一会儿一变. 真实的例子, 洋孩子, (父母是律师) 高中前两年特别喜欢音乐, 不仅参加学校的乐队 , 还加入了本地的青少年交响乐团, 最后一年, 又对工程类的学科感兴趣 , 现在已被滑铁卢 录取, 学工程. 高中就是一个普通的高中 , 法语的, 哪个学校的文体活动颇为有名. 同届的学生, 去哪儿的都有,我自己问过, 收到多大, Waterloo, Queens, Mcagill 但我发现大部分洋孩子在本地上学, 有经济上的考虑. 有时想华人太追求学校排名 , 主要还是看孩子自己.
 
爱好不需要推。我家的喜欢音乐,可以一个人连续练2-3小时的吉他。喜欢计算机编程,可以一个晚上做电脑游戏。我从不用管。不喜欢的东西,明明很重要的,怎么催都不愿意做。

这方面的专家是村长,老何和小地主,他们绝对是专业级别的。

我是业余的,个人理解啊,有点象围棋。如果不去玩,不去落子,你就永远不可能有这个乐趣和棋面最后成型后那种美丽。你落的每个子,其实都没有直接利益,不可能几步内直接去把对方吃了。而是卡位,布局,形成长期对自己有利发展的态势。布的每个子,不一定都有直接用途,有的还有可能是臭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你还可能落后,甚至长期落后,但是布局和势好的话,你会舍弃暂时的局部的得失,长期而成为最后胜者。也许胜负的关键一手很有可能是棋局初期的一个闲子,一个漫不经心布下的一个闲子。:cool::cool:
 
人生的每一步是偶然也是必然. 尊重个体选择. 我自己的孩子, 喜欢滑冰, 选大学时,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学校要有skating team , 现已收到多大的offer , 她的朋友, 华人, 一直练游泳 , 以前一直家长早上5 点多送, 16岁后半部拿了驾照, 天天自己起, 准备去处Queens, 不仅有他喜欢的专业, 而且游泳队也强. 他们的高中都不是华人眼里排名高的学校,
 
老大,不带这么玩的:(。。

龙应台有一篇论父母的有效期的文章,间接地批评了那些高举放养大旗为自己的偷懒找借口的家长。。

同样,她谈到了选择的权利。。老大,推明珠没错,不用甩锅:)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给龙应台和小地主点赞:D:zhichi: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