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swapping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03-01-13
- 消息
- 1,008
- 荣誉分数
- 136
- 声望点数
- 173
在微信里,我不好意思拍。在这里,我要拍“加拿大的未来就在这些愿意竞争,出众和成功的(IB)学生肩上。”这么说话的长脑子了么?。哦,加拿大读IB的才有多少人啊?美国IB多美国就好?中国俄罗斯IB比例更少。另外,说“IB是目前培养 all round student 最好的 program (没有之一)”也很奇葩。我倒是希望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系统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各类的program。比如德国的技工教育,东欧中国的体校教育,美加的放羊教育,中国的重点班/学校教育,还有专长兴趣班教育,等等等等,百花齐放,谁愿意上什么就上什么。根据孩子的特点选什么。这几天关于IB的讨论是沸沸扬扬,村里的微信群更是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今天有人贴出当时的请愿书,说加拿大的未来就在这些愿意竞争,出众和成功的(IB)学生肩上。结果有不怕挨砖的人直言道,有点用词不当(可能意思是难免给人以夸张之嫌)。哈哈,铁杆粉丝们出来围攻 (好像让那人退群)。有人说,传统的加拿大人没有竞争意识,IB是国际通用的标杆,加拿大新生代比别的国家落后很多(没有IB的话), 还有IB是目前培养 all round student 最好的 program (没有之一)。。。等等。我笑死了。原来IB 在华人心目中这么高大上啊!不过,IB 确实培养各种综合能力,但是家长们真的不谦和呀!![]()
在微信里,我不好意思拍。在这里,我要拍“加拿大的未来就在这些愿意竞争,出众和成功的(IB)学生肩上。”这么说话的长脑子了么?。哦,加拿大读IB的才有多少人啊?美国IB多美国就好?中国俄罗斯IB比例更少。另外,说“IB是目前培养 all round student 最好的 program (没有之一)”也很奇葩。我倒是希望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系统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各类的program。比如德国的技工教育,东欧中国的体校教育,美加的放羊教育,中国的重点班/学校教育,还有专长兴趣班教育,等等等等,百花齐放,谁愿意上什么就上什么。根据孩子的特点选什么。
孩子学业出众,就去重点班(其实重点班这个名字也不好,姑且用之);擅长体育,要学习体育兼顾,就去体校教育;如果不爱理论学习喜欢动手,就去技工教育;有某个专长,比如乐器绘画生物数学物理,就去专长兴趣班,没有任何擅长和兴趣而且还有些讨厌的孩子就去放羊班,快乐地生活不讨人厌恶也很好啊。。。
我不也是参与正经讨论呢么。直说就是你们不那么在乎读什么,很在乎读的学校是不是“高人一等”。我还为你出了个点子:你可以连续投资10年既为孩子打造一所“高人一等”的学校,而且还可以为自己谋利。我这是个再正经不过的讨论了。![]()
麻烦你说话过一下大脑,我哪个发言表现出来是要高人一等?你凭什么可以judge别人?
我自认没有得罪过你,也没说过针对你的话,你上来就挑事儿,有问题吧你。烦请好自为之,不要再多生事端。虽然我上来是为了讨论问题,但无缘无故被人扣帽子,这锅也不想背。
你说今年MHIB不 available,去CBIB不就可以了么,为啥还纠结MHIB?赶不上MHIB,还说可惜。担心以后MHIB一开,CBIB的生源和师资受影响。你选的IB,你担心别人的生源做什么?就好比你买包子吃,人家卖个你包子吃就行了,包子大小质量不变价钱不变,你没有必要担心和你一起吃包子的人胃口如何长相如何,只要和你一起吃包子的人不打扰你不抢你包子吃就行了?师资受影响的话,这世界上又不是CBIB一家的老师能教IB。瞧我们这运气,孩子今年九月份上高中,本来想去Lisgar,因为房子的问题阴差阳错去不成了,而且Lisgar今年也是最后一批招GP学生。现在决定去CBIB,刚买好了学校附近的房子,又说MH明年要开IB,而我们现在的地址正该去MH,可惜时间上差一年,赶不上MHIB了。
MH一开IB,CBIB的生源和师资肯定受影响。所以跟孩子说,靠运气是靠不住的,只能靠自己,不管老师同学如何变化,关键还在于自己。
那个微信群里的成员发言说,国家的希望在这些勤奋努力、勇于上进(大意)的孩子身上,这话没毛病啊。断章取义地看,觉得那位家长是在自吹,但如果读了人家的上下文就会知道,其本意是希望教育局给勤奋上进的孩子多创造机会,不是说国家的希望都在IB学生身上。
我同意发言者的观点,国家和社会的希望不在努力学习、踏实做事的人身上,难道还在天天抽大麻、开party轻松度日的人身上?不管什么学校,不管什么program,只要孩子们能学好本事就行。只是说人的自觉有限,惰性天生,把孩子放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里,可能会有促进作用。我想绝大多数送孩子去IB、GP的中国家长可能都有这个想法,我不相信会有很多人觉得进了IB、GP就是进了保险箱,孩子一辈子就事业有成了。孩子们的将来如何,归根结底还是靠自己,外界环境是助力。
我们自己看重过程超过结果,去GP也好IB也罢,就是想让孩子磨炼一下,不要过得太舒服了。不管将来终点在哪里,孩子还是需要经历一下挑战和竞争,前八年玩得太开心,是时候要辛苦一下自己了。该辛苦的时候不辛苦,将来会有后果。
你也在群里?我也在。。。在微信里,我不好意思拍。在这里,我要拍“加拿大的未来就在这些愿意竞争,出众和成功的(IB)学生肩上。”这么说话的长脑子了么?。哦,加拿大读IB的才有多少人啊?美国IB多美国就好?中国俄罗斯IB比例更少。另外,说“IB是目前培养 all round student 最好的 program (没有之一)”也很奇葩。我倒是希望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系统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各类的program。比如德国的技工教育,东欧中国的体校教育,美加的放羊教育,中国的重点班/学校教育,还有专长兴趣班教育,等等等等,百花齐放,谁愿意上什么就上什么。根据孩子的特点选什么。
孩子学业出众,就去重点班(其实重点班这个名字也不好,姑且用之);擅长体育,要学习体育兼顾,就去体校教育;如果不爱理论学习喜欢动手,就去技工教育;有某个专长,比如乐器绘画生物数学物理,就去专长兴趣班,没有任何擅长和兴趣而且还有些讨厌的孩子就去放羊班,快乐地生活不讨人厌恶也很好啊。。。
这几天关于IB的讨论是沸沸扬扬,村里的微信群更是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今天有人贴出当时的请愿书,说加拿大的未来就在这些愿意竞争,出众和成功的(IB)学生肩上。结果有不怕挨砖的人直言道,有点用词不当(可能意思是难免给人以夸张之嫌)。哈哈,铁杆粉丝们出来围攻 (好像让那人退群)。有人说,传统的加拿大人没有竞争意识,IB是国际通用的标杆,加拿大新生代比别的国家落后很多(没有IB的话), 还有IB是目前培养 all round student 最好的 program (没有之一)。。。等等。我笑死了。原来IB 在华人心目中这么高大上啊!不过,IB 确实培养各种综合能力,但是家长们真的不谦和呀!![]()
哇,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每个学校,每个program 都有它的优势。不可能就是一个program 最好,其它都不行吧?这也太强势,太没有胸襟了!我在微信群看到那些大话,真的很吃惊。佩服有胆量的人出来质疑一下。我自己不敢啊!不过,真不觉得说的不对呀!其实一个国家的栋梁就是普通朴实的大众嘛。不能说加拿大的未来就靠这些优秀孩子。这是一个美丽,平等,自由,包容,谦和,善待弱势群体的国家,平凡的人们,才是撑起这个国家的栋梁。
哥是群主,回头看看,先把潜伏的王麻油定点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