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ygia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13-03-03
- 消息
- 64
- 荣誉分数
- 24
- 声望点数
- 118
很有阵子没上CFC了,今天终于才明白一个道理:一天不上CFC,你就赶不上刘少奇。
今天早上,码工老插正在一团乱麻中理不出头绪, cell phone响了,刚快接起,起身离座,省得烦扰四邻。
来电显示是个local number。 语音说,中国大使馆有重要文件等你来取,详情请按“1” ….. 。
后来回忆一下,其实以前一模一样的电话,至少接到过一次,当时想都没想,直接挂掉,没当回事,也没什么印象。
这次可能正处于工作状态,脑子短路了,顺手按了个“1”。
“这里是中国领事馆,应该是有封给你的国家重要邮件。我要确认一下你的名字。” 一个平和的男声答到。
“我叫老洋插。”
“老插,我们的记录显示,给你打过不至一次电话了。你要是这次不接,邮件就马上退回去了。等一下,我们下一位服务人员,会帮助你。”
“你好,你是老插吗?”,不久,约似台式国语的温婉女声传来。
“是的。”
“你有纸和笔吗?你需要把重要文件的序号记下。”
“等一下。我找到纸和笔了。”
“A09213958。发自上海海关出入境管理处。通知你自5月15日起,你不得出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请你到George Street我们领事馆的收发处领取。”
老插一下懵掉的,我难道犯了颠覆政府的滔天大罪了,从此被拒之国门之外了。
“George Street?是去大使馆吗取吗?”
George Street 好像在downtown? 大使馆的收发处?也许吧。已经N年没去过大使馆了。
“是的。你有一张尾号6588的银行卡吗?4月22号,上海海关从一位叫王明芳的加籍华人的身上发现几十张银行卡。你知道,有人利用银行卡从事不法活动。其中有张尾号6588的银行卡,有你的名字。王明芳说他(她)花了三千块加元从你的手里买到那张卡。”
“Wang Ming Fang? 怎么写?”
“三横王,光明的明,带草字头的芳。”
“我从来不认识叫王明芳的。”
“你的银行卡是今年4月2 日在建设银行上海长宁分行办理的。”
“我今年根本没有去过中国。” 老插直叫冤。
“你回忆一下是不是有人得到过你个人信息?”
“。。。” 老插脑海想起去年回国参加过一个旅行团,入住宾馆,总是要交护照。那时出了问题?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你应该和上海国际刑警的同志联系,向他们报案。请你到领事馆先把给你文件取走。”
“我为什么要向上海国际刑警报案?我是加拿大公民,我是不是要咨询加拿大外交部我该怎么做?”
“你知道咱们和加拿大的沟通有问题。你的问题只有通过上海国际刑警来解决。从你反应的情况看,我觉得你的情况有可能是被盗用。刚刚和领导沟通一下,我们可以安排你直接和上海国际刑警联系上。“
“国际刑警”? 老插顿时有点发懵,怎么这么倒霉,不知道怎么才能了结。
“既然你们有我在中国办银行卡的记录。你们有我在加拿大的地址吗?有我的护照号吗?”,老插一边整理思绪,一边嘟囔着。
“我们有你的地址和护照号。”
“那你们为什么不直接送邮件给我呢?你们不怕我怀疑这是网络诈骗吗“,老插继续矫情着。
“你在怀疑我们是诈骗吗?有骗子会花这么多时间帮你解决问题的吗?”
“现在我还没怀疑。你要是要我透露个人信息的话,我就可以肯定是诈骗”。老插嗫嚅着。
“我为什么要和国际刑警联系?我要和先咨询加拿大外交部。”,老插继续嘟囔着。
“你的情况,我没法继续帮助。我只是个普通办事人员。请你自己到领事馆领取你的邮件吧。”,那边不耐烦的当即挂掉了。
George Street, 几号去取呢?这事得赶快处理,万一要马上回国,可就入不了境。
赶快回过电话。“Enter the card number you wish speak to, then the * key”。怎么也打不通。
官网上查到大使馆的电话,立即打过去。
“刚才我接到领事馆的电话,通知我有封重要通知给我。来电是(613)7893397。”
“那是诈骗电话。这段时间经常有。”,年轻的男声回答的很利索。
“可是有人盗用我的信息,在中国办了银行卡呀。” ,老插啰嗦着。
“你没做违法的事情,你就不用害怕。你愿意相信,你就相信吧。”,年轻的男声教训着。
老插恍然大悟,久违了,这才是政府的感觉。刚才那个温婉女声,殷勤圆通,怎么能是政府办事人员呢。
蠢呀,蠢呀。老插连骂自己。你连和中国人民政府打交道的直觉都没了。
戏演了半套?接着会怎么演呢?老插苦思不得其解。
郁闷中想起不是有个万能的CFC吗?
连下半套戏路,在这儿都摸到了。
中国总领馆发通告警示:新型电话诈骗犯已出动!这次骗子使用的伎俩是…
假扮总领馆工作人员,是骗子的常用伎俩
2017年6月,温哥华曾发生数起电话诈骗个案。
电话中,骗子谎称自己是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温哥华总领馆工作人员,并声称当事人在5月曾邮寄包裹回国,包裹里有28张银行卡,因此被中国海关扣留。
当事主表示,自己没有往国内寄过任何东西时,诈骗犯回答说,事主的个人信息恐怕出现了泄漏,身份被他人盗用,要求事主立即联系渥太华的中国刑警报案;如果不报案,事主的身份将被中国警方记录在案。
骗子还“贴心”地表示,如果事主需要立即报案,她可以帮忙转接到渥太华的中国刑警处。
转接到“报警电话”处后,对方自称是中国刑警,问当事人是否要亲自前去渥太华报案;如果不能,也可以作录音处理。
事主说自己不能到渥太华,选择录音方式报警。诈骗犯回复,录音时不能有任何他人在场,还需备好所有个人证件。
幸好这时当事人开始起了疑心,表示自己要先致电总领馆核实情况,让电话那头的骗子10分钟后再打电话来。
可想而知,诈骗犯只得作罢,也没再打电话回来。
于是乎,终于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愚钝了:
一天不上CFC,你就赶不上刘少奇。
一年不上CFC, 没资格当渥村人。
今天早上,码工老插正在一团乱麻中理不出头绪, cell phone响了,刚快接起,起身离座,省得烦扰四邻。
来电显示是个local number。 语音说,中国大使馆有重要文件等你来取,详情请按“1” ….. 。
后来回忆一下,其实以前一模一样的电话,至少接到过一次,当时想都没想,直接挂掉,没当回事,也没什么印象。
这次可能正处于工作状态,脑子短路了,顺手按了个“1”。
“这里是中国领事馆,应该是有封给你的国家重要邮件。我要确认一下你的名字。” 一个平和的男声答到。
“我叫老洋插。”
“老插,我们的记录显示,给你打过不至一次电话了。你要是这次不接,邮件就马上退回去了。等一下,我们下一位服务人员,会帮助你。”
“你好,你是老插吗?”,不久,约似台式国语的温婉女声传来。
“是的。”
“你有纸和笔吗?你需要把重要文件的序号记下。”
“等一下。我找到纸和笔了。”
“A09213958。发自上海海关出入境管理处。通知你自5月15日起,你不得出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请你到George Street我们领事馆的收发处领取。”
老插一下懵掉的,我难道犯了颠覆政府的滔天大罪了,从此被拒之国门之外了。
“George Street?是去大使馆吗取吗?”
George Street 好像在downtown? 大使馆的收发处?也许吧。已经N年没去过大使馆了。
“是的。你有一张尾号6588的银行卡吗?4月22号,上海海关从一位叫王明芳的加籍华人的身上发现几十张银行卡。你知道,有人利用银行卡从事不法活动。其中有张尾号6588的银行卡,有你的名字。王明芳说他(她)花了三千块加元从你的手里买到那张卡。”
“Wang Ming Fang? 怎么写?”
“三横王,光明的明,带草字头的芳。”
“我从来不认识叫王明芳的。”
“你的银行卡是今年4月2 日在建设银行上海长宁分行办理的。”
“我今年根本没有去过中国。” 老插直叫冤。
“你回忆一下是不是有人得到过你个人信息?”
“。。。” 老插脑海想起去年回国参加过一个旅行团,入住宾馆,总是要交护照。那时出了问题?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你应该和上海国际刑警的同志联系,向他们报案。请你到领事馆先把给你文件取走。”
“我为什么要向上海国际刑警报案?我是加拿大公民,我是不是要咨询加拿大外交部我该怎么做?”
“你知道咱们和加拿大的沟通有问题。你的问题只有通过上海国际刑警来解决。从你反应的情况看,我觉得你的情况有可能是被盗用。刚刚和领导沟通一下,我们可以安排你直接和上海国际刑警联系上。“
“国际刑警”? 老插顿时有点发懵,怎么这么倒霉,不知道怎么才能了结。
“既然你们有我在中国办银行卡的记录。你们有我在加拿大的地址吗?有我的护照号吗?”,老插一边整理思绪,一边嘟囔着。
“我们有你的地址和护照号。”
“那你们为什么不直接送邮件给我呢?你们不怕我怀疑这是网络诈骗吗“,老插继续矫情着。
“你在怀疑我们是诈骗吗?有骗子会花这么多时间帮你解决问题的吗?”
“现在我还没怀疑。你要是要我透露个人信息的话,我就可以肯定是诈骗”。老插嗫嚅着。
“我为什么要和国际刑警联系?我要和先咨询加拿大外交部。”,老插继续嘟囔着。
“你的情况,我没法继续帮助。我只是个普通办事人员。请你自己到领事馆领取你的邮件吧。”,那边不耐烦的当即挂掉了。
George Street, 几号去取呢?这事得赶快处理,万一要马上回国,可就入不了境。
赶快回过电话。“Enter the card number you wish speak to, then the * key”。怎么也打不通。
官网上查到大使馆的电话,立即打过去。
“刚才我接到领事馆的电话,通知我有封重要通知给我。来电是(613)7893397。”
“那是诈骗电话。这段时间经常有。”,年轻的男声回答的很利索。
“可是有人盗用我的信息,在中国办了银行卡呀。” ,老插啰嗦着。
“你没做违法的事情,你就不用害怕。你愿意相信,你就相信吧。”,年轻的男声教训着。
老插恍然大悟,久违了,这才是政府的感觉。刚才那个温婉女声,殷勤圆通,怎么能是政府办事人员呢。
蠢呀,蠢呀。老插连骂自己。你连和中国人民政府打交道的直觉都没了。
戏演了半套?接着会怎么演呢?老插苦思不得其解。
郁闷中想起不是有个万能的CFC吗?
连下半套戏路,在这儿都摸到了。
中国总领馆发通告警示:新型电话诈骗犯已出动!这次骗子使用的伎俩是…
假扮总领馆工作人员,是骗子的常用伎俩
2017年6月,温哥华曾发生数起电话诈骗个案。
电话中,骗子谎称自己是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温哥华总领馆工作人员,并声称当事人在5月曾邮寄包裹回国,包裹里有28张银行卡,因此被中国海关扣留。
当事主表示,自己没有往国内寄过任何东西时,诈骗犯回答说,事主的个人信息恐怕出现了泄漏,身份被他人盗用,要求事主立即联系渥太华的中国刑警报案;如果不报案,事主的身份将被中国警方记录在案。
骗子还“贴心”地表示,如果事主需要立即报案,她可以帮忙转接到渥太华的中国刑警处。
转接到“报警电话”处后,对方自称是中国刑警,问当事人是否要亲自前去渥太华报案;如果不能,也可以作录音处理。
事主说自己不能到渥太华,选择录音方式报警。诈骗犯回复,录音时不能有任何他人在场,还需备好所有个人证件。
幸好这时当事人开始起了疑心,表示自己要先致电总领馆核实情况,让电话那头的骗子10分钟后再打电话来。
可想而知,诈骗犯只得作罢,也没再打电话回来。
于是乎,终于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愚钝了:
一天不上CFC,你就赶不上刘少奇。
一年不上CFC, 没资格当渥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