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晃晃悠悠的青春――关于石康

Isabel

开坛元勋
VIP
注册
2003-09-25
消息
2,608
荣誉分数
249
声望点数
193
这里描述的爱情如同某部电影里的冬夜场景:国际饭店前你和你的长发朋友面对汹涌的车流,紧紧地抱在一起;不到两分钟,却无缘无故的崩了,挥手之间,她已经钻进了出租车,转眼消失在霓虹闪烁的夜色里。你两手空空,握不住一片衣角,你突然感觉到这个世界没有你的立锥之地,你救一串汹涌的支离破碎的日子吞没。没有泪水,没有缘由、没有交流、只留下一个晃晃悠悠的身影,不知妞向何处……

读小说《晃晃悠悠》的感受 真可以用其作者石康的 另一部小说题目“支离破碎”这几个字来描述。那是一段“支离破碎”、情感历浮的日子,一对年青人抱在酒水、友情、恋爱和肉体的亲密里,跌跌撞撞,晃晃悠悠地 经历了一程无聊与快乐,清醒与迷们,激动与莫名的失落相混的生活 风景,背景是校园、城市、酒馆、游泳池、某一个房间和无数个或疯狂或心碎的夜。

“阿莱,你是我的黄色蝴蝶,你是我的神奇仙境,你是我的最后一颗泪珠,你是我的救命稻草,你是我所珍藏的最好的 礼物,你是我想游的最后的此岸或彼岸,你消失了,我也就迷失在茫茫的痛苦中,前后左右,一片混 饨,我叫喊而不知所云,我存在而无所适从,我追忆而无可奈何,我空 虚而不知所 终。”

这段颇似美国小说家纳博科夫《洛 丽塔》的开篇的文字,印在《晃晃悠悠》的扉 页上,以一种颇为抓人的笔触,令人绝望与隐隐伤痛,整个小说也便让人随落在一种伤感,无奈和急速飞涨的紧张里,让人欲罢不能。年青的这段日子,我们老不知是啥样,读到这本小说,才知道用“晃晃悠悠”四个字形容,似乎是再准确不过了。从小说主人公“我”“ 1995年 4月 8日夜晚 11点 48分,我和阿莱在国贸职工宿舍前分手后,结束了长达8年之久的感情生活”,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之后,“我”开始想到周 围的人,想到过去,到“我三十一岁,我读书,我睡眠,我写作,我厌倦,我坐立不安,我四下走 动,我探头探脑,我漫不经心,我无聊至极,我孤独寂寞,我单调乏味,我不值一提,我的生活支 离破碎”,《晃晃悠悠》、《支 离破碎》直来直去描述了我似乎 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青春之路。阿 莱、陈小霞、大庆、华杨…… 一个个鲜活的青春男女非常自然地出现在小说里,他们自由自在的喝酒,上学、工作、听音 乐,找女人(或男人),做爱、分手,他们仅有真实的生活,而 对所谓的理想,所。谓的未来,所谓的前途似乎从不挂在心上。这便构成了两本小说的一个隐隐约约的主线:纯情、泡妞、做爱、吵架、闹翻、落魄。一个循环之后,最后又归为心碎与落魄,主人犹如坐在旋 转的转盘上,故事永远没完。

去年冬天,一个心碎的日子,我偶然在一个并不怎么熟悉的同事那里见到封面有点俗气的《晃晃悠悠》,那是 她的第一个版本。封底有一段 广告式的文字说,《晃晃悠悠》是百分之百的 青春小说,又一部中 国版的《挪威的森林》,又一部新版的《 动物凶猛》。我当时没信这个邪。但因为一个等待中的无聊,我随手翻了翻,读了几个片断,为她独特结构和文字姑力所吸引,我只好厚 着脸皮向同事讨借着两天。石康关于大学校园里那一段考前状态的描写,令人心跳:

“我翻开书包里那些新得叫人害怕的 书,从期中以后看起,连看了三页,立刻觉得这次肯定要被 开除了,……我们俩顷刻间被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住了。一时间慌了手脚,这时,全校同学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期未复习,校园里到处是抱着书狂看的各色人等……老师一个个就像大爷一样布置复习提纲。”

“……一旦想起(考 试)来更叫人头痛,华杨真的开始了偏头痛,每天哭着喊着要学习,那本《数值分析》无时无刻不放在手边――有时用来当扇子,有时垫在屁股下面,更多的 时间用来吓唬自己,通常他是这么做的:抽空翻 开几页,走马观花似的看上那么几行,然后抬起头未,面如金纸.浑身筛糠,手一软从胸前垂下,书啪地一声掉在脚边,闭上眼睛,嘴里喃喃地 说:完了。”

我几乎觉得他就是在写我和我那一大 帮子人。现在校园里许多学子我想也会有这样真切的体会。

《晃晃悠悠》的某些片 断,确实常使我想起王朔的《 动物凶猛》或《浮出海面》,也使我想起村上者 树 的《挪威的森林》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她有王朔青春小说的可读性,但文字上另有她的独特魅力 ;她把《挪威的森林》平 缓舒雅略带伤感转变成了紧张连绵和隐隐作痛。

海淀有个叫图书城的地方。我在一个巨大的地下图书超市里又买了这本新版的《晃晃悠悠》,站在书架前,我又大略地翻了大半,重温了一些片断。加上石康的另一部《支离破碎》。那一堆书前总是围着一圈人。我后来才发现不少人手上都拿 着一册《晃晃悠悠》,我有点晕了,这本书要流行吗?《晃晃悠悠》从1998年底走到1999年底,又到新的千年,换了一张新的面孔与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一段 时间总占据许多书店排行榜的榜首,难道真印证了其第一版封底的广告词吗?走出地下室,我摸着黑去找332车站。有人劈头拦住:“要光盘吗”;冰冷的空气中夹杂羊肉串,泡花米和不知名的 气味;有五个音像店在咱五种不同的歌声,有一家放着《费加罗的婚礼》,声音辽阔,美得让人心碎;我几乎找不到 来时的方向――这又让我想起《晃晃悠悠》的某些 场景。这是令人心碎的冬季,日子破碎就破碎 吧,这样的日子似乎更 适合躲在一个人的家里读一读《晃晃悠悠》。
 
这是一本生于七十年代人的 书, 它记录了我挥霍掉的青春岁月.
 
阿莱,你是我的黄色蝴蝶,你是我的神奇仙境,你是我的最后一颗泪珠,你是我的救命稻草,你是我所珍藏的最好的 礼物,你是我想游的最后的此岸或彼岸,你消失了,我也就迷失在茫茫的痛苦中,前后左右,一片混 饨,我叫喊而不知所云,我存在而无所适从,我追忆而无可奈何,我空 虚而不知所 终

:buttrock:
 
高一(或是高二)那年蹲在书店里一气看完了这本小说。
别的都好像记不清了,
对阿莱的智商印象尤为深刻。
崇拜高智商的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