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不是养废了

一贯优秀的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突然发现自已不那么优秀了,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一定要有挫折教育,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能力和水平。有些小孩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就自以为很利害,殊不知有人比他利害得多。我一直鼓励孩子参加全国竞赛就是为了让他知道比他强的人多得很。有了清醒的认识后,就不会受不了打击了。
特别是出类拔萃,从小到大,学校里数一数二的孩子,更应该参加各种比赛,申请award。多半会发现其实优秀的人一大把,自己再努力还是有人比自己强很多。我们一直鼓励孩子参与就好,知道人外有人,尽力就好,珍惜每一次机会。开心过好每一天:D
 
你高兴了,你的孩子咋想的?
孩子大学已毕业了,现在比我还高兴,在加拿大卫生部上班。
 
由版主最后编辑:
只有这样的措施,才能保证学生毕业时就符合市场(行业)雇主的需求,立即被雇用。
上大学时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不光是老中,如果才上了1学期课,就开始有点专业的CO-OP,有部分学生不适应可以理解。这并不代表他们笨,有些娃确实还没开窍。如果娃是这方面类型的,去滑大这样的热门专业就不是最佳方案。

有一娃,中学数理化相当好,但非常内向,他收到滑大录取书,他父母没有把他送进滑大,而是另外一所传统模式的大学理工科。这娃最后博士去了大藤,在读博士期间,受名师指点,才开始开窍职场上的东东,最后后来居上,在毕业时去了投资公司,现在成了老板,管了很多人。他父母说如果那时送进那年龄并不匹配的以当时职场竞争力为价值取向的滑大,可能结果会很差。他们知道他们孩子学业好,但推销包装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那时非常弱。
 
上大学时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不光是老中,如果才上了1学期课,就开始有点专业的CO-OP,有部分学生不适应可以理解。这并不代表他们笨,有些娃确实还没开窍。如果娃是这方面类型的,去滑大这样的热门专业就不是最佳方案。

有一娃,中学数理化相当好,但非常内向,他收到滑大录取书,他父母没有把他送进滑大,而是另外一所传统模式的大学理工科。这娃最后博士去了大藤,在读博士期间,受名师指点,才开始开窍职场上的东东,最后后来居上,在毕业时去了投资公司,现在成了老板,管了很多人。他父母说如果那时送进那年龄并不匹配的以当时职场竞争力为价值取向的滑大,可能结果会很差。他们知道他们孩子学业好,但推销包装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那时非常弱。
这个人,名叫贺建奎
 
在有些情况下,大部分的原则是争强好胜,尽量把孩子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状态推动,能主动退一步的人极少。这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承受社会公认的高大上价值观的压力。如果孩子并没有相对比较优势,如果家长能主动降低期望值,先退一步,暂时损失的是面子和自己的美好感觉,长期却对孩子是有利的,这种审时度势主动放弃往往长期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有些时候,当孩子已经取得在很多方面很强的大距离相对比较优势或者绝对优势时,就应该拉高目标,大胆一点,让孩子在更高的层面发展。

父母其实是个教练的角色。
 
最后编辑:
是男孩吗?如果是男孩,就不要去管他。让他自己去感悟,从男孩到男人必须有一个完全能自我解脱的过程。
最不能忍受的是男孩哭,可以失败,可以逃跑,但不可以哭。小时父亲就这么要求我们,现在我也这么要求儿子。
刘德华有首歌: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p
 
在有些情况下,大部分的原则是争强好胜,尽量把孩子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状态推动,能主动退一步的人极少。这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承受社会公认的高大上价值观的压力。如果孩子并没有相对比较优势,如果家长能主动降低期望值,先退一步,暂时损失的是面子和自己的美好感觉,长期却对孩子是有利的,这种审时度势主动放弃往往长期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有些时候,当孩子已经取得在很多方面很强的大距离相对比较优势或者绝对优势时,就应该拉高目标,大胆一点,让孩子在更高的层面发展。

父母其实是个教练的角色。
说的太好了:zhichi:多少人不懂取舍,多少人不知道人生就是不断清零的过程:shy:因为内心的贪嗔痴慢而放不下:shy:家长不仅是教练也是楷模
 
上大学时每个孩子情况不同,不光是老中,如果才上了1学期课,就开始有点专业的CO-OP,有部分学生不适应可以理解。这并不代表他们笨,有些娃确实还没开窍。如果娃是这方面类型的,去滑大这样的热门专业就不是最佳方案。

有一娃,中学数理化相当好,但非常内向,他收到滑大录取书,他父母没有把他送进滑大,而是另外一所传统模式的大学理工科。这娃最后博士去了大藤,在读博士期间,受名师指点,才开始开窍职场上的东东,最后后来居上,在毕业时去了投资公司,现在成了老板,管了很多人。他父母说如果那时送进那年龄并不匹配的以当时职场竞争力为价值取向的滑大,可能结果会很差。他们知道他们孩子学业好,但推销包装自己这方面的能力那时非常弱。
能说说是哪一所传统模式的大学理工科吗?
 
在有些情况下,大部分的原则是争强好胜,尽量把孩子往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状态推动,能主动退一步的人极少。这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承受社会公认的高大上价值观的压力。如果孩子并没有相对比较优势,如果家长能主动降低期望值,先退一步,暂时损失的是面子和自己的美好感觉,长期却对孩子是有利的,这种审时度势主动放弃往往长期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有些时候,当孩子已经取得在很多方面很强的大距离相对比较优势或者绝对优势时,就应该拉高目标,大胆一点,让孩子在更高的层面发展。

父母其实是个教练的角色。
家长不应该是教练。。易子而教是古训。。

家长应该是领队,尽量避免技术上的micro management。。为孩子找到好的,最适合他们的教练。。

只有当领队才能佛系,当了教练必是道系:(
 
家长不应该是教练。。易子而教是古训。。

家长应该是领队,尽量避免技术上的micro management。。为孩子找到好的,最适合他们的教练。。

只有当领队才能佛系,当了教练必是道系:(
家长是毛豆:monster:
 
家长不应该是教练。。易子而教是古训。。

家长应该是领队,尽量避免技术上的micro management。。为孩子找到好的,最适合他们的教练。。

只有当领队才能佛系,当了教练必是道系:(
我看你和九教授手里拿个塑料拂尘,心却没净:buttrock:
 
家长不应该是教练。。易子而教是古训。。

家长应该是领队,尽量避免技术上的micro management。。为孩子找到好的,最适合他们的教练。。

只有当领队才能佛系,当了教练必是道系:(

搞得象比赛一样,又是教练又是领队的。
把人生当比赛太累了,是不是该喊“救救孩子”了。
仔细想想国人不管钱多钱少,官大官小,都活得累,根本原因就是把人生当比赛,和别人比和自己比。
 
搞得象比赛一样,又是教练又是领队的。
把人生当比赛太累了,是不是该喊“救救孩子”了。
仔细想想国人不管钱多钱少,官大官小,都活得累,根本原因就是把人生当比赛,和别人比和自己比。
比比更幸福,比比更健康
逼格然逼格
 
我觉得,人最痛苦的不是和他人的比较,而是和自己的比较。一个人的成熟就是建立自己的一个比较体系。对于孩子来说,需要通过和他人的比较来完成建立。大学之前这个过程应该就完成了。或者说大学期间,就是建立自己的比较系统的最后阶段。

我不知道楼主的孩子的问题是因为没有建立自己的系统一直使用别人为参照,还是在自己的系统里面发现自己没有进步。如果是前者,给点时间;如果是后者,就需要修正其系统,这个更难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