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13轮磋商无果 改成“阶段性”方式继续磋;特朗普和刘鹤于1月15日在白宫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附中英文版本)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cc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华为在中国的营收超过所有在国外的营收。美国怎么搞也是白搭。到时候华为5G国内开花,越长越旺,在全球一枝独秀。美国人求着买华为5G解决方案的时候,加价4倍,和稀土一样;在此基础上再加翻倍出口税,把税退给华为做研发,美国花8倍价格买华为。欧洲也一样。

麒麟芯片早已经甩苹果因特尔几十条街了,全国产、全自住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美国现在也敢封杀?想起来《潜伏》就佩服中国编剧穿越时空的洞察力,这个金头发卧底,用美国国运和中国国运死磕,生生把美国给磕死了;千古之后这家伙估计得永载中国史册,其悼词中和墓碑上最大的闪光点可能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最后编辑:
华为在中国的营收超过所有在国外的营收。美国怎么搞也是白搭。到时候华为5G国内开花,越长越旺,在全球一枝独秀。美国人求着买华为5G解决方案的时候,加价4倍,和稀土一样,在此基础上再加翻倍出口税,把税退给华为做研发,美国花8倍价格买华为。欧洲也一样。

麒麟芯片早已经甩苹果因特尔几十条街了,全国产、全自住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美国现在也敢封杀?想起来《潜伏》就佩服中国编剧穿越时空的洞察力,这个金头发卧底,用美国国运和中国国运死磕,生生把美国给磕死了;千古之后这家伙估计得永载中国史册,其悼词中和墓碑上最大的闪光点可能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黄暴兄已经换了新套路。。。
 
赤子之心,呼之欲出。去掉冗赘,轻装上阵。

谈,把门敞开,打,敢于亮剑。
 
商务部:美单方面升级贸易摩擦让磋商严重受挫
2019-05-16 19:59:23 来源: 新华网

1124504559_15580202681401n.jpg

  5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不掌握美方来华磋商计划,美方单方面不断升级贸易摩擦,使中美经贸磋商严重受挫。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于佳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6日表示,中方不掌握美方来华磋商计划,美方单方面不断升级贸易摩擦,使中美经贸磋商严重受挫。

  高峰是在商务部当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5月13日,美方宣布启动对约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程序。对此,高峰说,美方霸凌主义、极限施压的做法违背多边贸易规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不得不作出必要反应。

  针对有报道称,美方日前表示计划近期赴中国进行经贸磋商,高峰说,中方不掌握美方来华磋商的计划。

  “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中,双方进行了坦诚的、建设性的交流。但令人十分遗憾的是,美方单方面不断升级贸易摩擦,使中美经贸磋商严重受挫。”高峰说。

1124504559_15580202855291n.jpg

  5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不掌握美方来华磋商计划,美方单方面不断升级贸易摩擦,使中美经贸磋商严重受挫。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他还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有关部门在公告中宣布,对5月10日零点前离开中国、6月1日前进入美国的货物仍使用10%加征关税税率。

  “这并不能改变美方对中国输美产品新的加征关税措施已经于5月10日实施的事实。”高峰说,中方一贯反对单边关税措施。美方提高关税只会给磋商带来更大困难。我们敦促美方及早取消错误做法,避免对中美两国企业和消费者造成更大的损失,对世界经济造成衰退性影响。

  “中方始终认为,不断加征关税的做法无益于经贸问题解决。”高峰表示,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但也不怕打贸易战,对于美方加征关税的错误做法,中方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对于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可能带来的影响,高峰表示,“就中国经济而言,影响完全可控。”他说,中央出台的“六稳”措施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国内消费品价格稳定。中国宏观政策还有充分空间,政策工具很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48290733

upload_2019-5-16_21-40-16.png


One of his business philosophies is called negative thinking - anticipating the worst outcome, and preparing for it.

"I always go into the deal anticipating the worst," he writes. "If you plan for the worst - if you can live with the worst - the good will always take care of itself."

But is the US really prepared for the absolute worst China could do?

In a clip from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that's now gone viral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anti-US sentiment appears to be at a peak.


"China is not willing, but not afraid, to fight", says the presenter. "After 5,000 years of winds and storms - what kind of hardship has the great Chinese nation not weathered?"

Looking even further back in China's history, perhaps Beijing is taking a page out of China's ancient strategic manual The Art of War.

As author Sun Tzu advises: "If your opponent is of choleric temperament, seek to irritate him".

Here's what could China do to "irritate" President Trump's arguably "choleric temperament" in this trade war.

Sell US government bonds
China is the biggest foreign holder of US government bonds, known as Treasuries, but in March stepped up its sale of these bonds to the quickest pace in two and a half years - according to data from the US Treasury department.

And Beijing could keep doing this - although it would come at a cost.

Hu Xijin, editor in chief of the Global Times which is publish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s official mouthpiece the People's Daily, has tweeted: "China may stop purchasing 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energy, reduce Boeing orders and restrict US service trade with China. Many Chinese scholars are 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of dumping US Treasuries and how to do it specifically."

But analysts say doing that would actually hurt China more.

In simple terms, if Beijing sold US Treasuries then it would drive down the US dollar - and that could potentially destabilise the US economy.

But that wouldn't be good for China in the long term. It needs a stable global economy as its economy weakens - so hurting the US in this way would, in effect, hurt China too.

Selling US Treasuries would also devalue China's holdings - effectively becoming an own goal.

Weaken the value of the yuan
China's currency is controlled, which means it's not freely traded. The central bank guides where the midpoint of the currency should be and then it trades within a narrow band around that midpoint.

It has already lowered it in recent days, which analysts say is a signal to the market that China is willing to use the currency as a tool to offset the impact of US tariffs.

_106979147_gettyimages-1004174476.jpg
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The weaker the Chinese currency, the less expensive its goods are in the US. In theory, this means more people will buy them, and Chinese companies won't suffer as much.

But the downside is that China's imports will become more expensive too - which will affect goods such as oil, and other raw materials that it needs to keep its economy chugging along. It's a delicate balance - and a tough position to be in.

Clamp down on foreign investment
This is one area where China could really tighten the screws on the U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been a key factor driv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 and it's also reaped dividends for the foreign companies investing in China, despite the challe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However, Beijing could decide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even tougher.

In 2018, China was the second largest recipient of FDI in the world and a large chunk of that money came from the US, even as the trade war between the two intensified.

However, according to reports, China's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uncil - the country's central planning agency has taken ov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deciding who will be allowed to invest in the country based on national security criteria.

That's an important move, because now the council is the equivalent in some respects of the Committee for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CFIUS) - the entity tasked with evaluating which companies are security risks and which aren't.

Beijing will see the latest US moves to keep Huawei out of its markets as discriminatory - and could make it harder for American companies to get licences to operate in China, target the buying of American products as being anti-patriotic, and hold up goods at ports and customs.

Expect more American firms to see renewed scrutiny whilst investing in China.

China has consistently said it doesn't want to fight - it says it's being forced into a corner by the US.

In fact even if you drill down into the $60bn-worth of US goods that Beijing raised tariffs on this week in retaliation, the scale of the tariff increase is less than what's being reported, according to Vinesh Motwani of Silk Road Research.

In December China suspended retaliatory tariffs on vehicles and auto parts, and that suspension has remained in place.

Analysts say this signals that Beijing wants to show some good faith in the lead up to the meeting between the two leaders at the G20 in Japan in June.

Still, Sun Tzu's Art of War prescribes: "Let your plans be dark and impenetrable as night, and when you move, fall like a thunderbolt."

Perhaps - if those talks in June don't go well - China is leaving room for itself to apply further pressure in the future.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90517/trade-xi-jinping-trump-china-united-states/

upload_2019-5-17_21-10-43.png


北京——三周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似乎很有信心,认为与美国持续一年的贸易战可能很快会平息,让他可以在政治上凯旋而归。
他甚至发表了一场讲话,称中国会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外国投资,并从国外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些都是美国在两国就协议谈判时要求做出的改变。

但是就在那次演讲一周后,中国谈判代表向美国递交了一份经过大幅修改的协议草案,促使特朗普总统指责北京方面违反了已经敲定的协议条款。

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希望由此破灭。

在中国自上而下的政治体系中,习近平主席已经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不会有第二个人有这样的权力或勇气,在最后关头从根本上改变一份正在形成的协议。

根据十多名现任和前任官员、研究人员、律师、以及熟悉该协议乃至谈判破裂内情的贸易专家说,该决定似乎是由习近平做出的,他显然错判了特朗普对达成交易的渴望程度,以及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美国的谈判代表。

现在习近平有可能会被逼入死角,无法在自己的立场和特朗普的立场之间做出妥协。

一个关键问题是,美国要求这份协议能将其中一些改变写入中国的法律。对习近平来说,此举在国内可能会被视为一种屈服的表现。

一位前官员以及一些学者和贸易组织代表说,习近平极度紧凑的时间安排和高度集中的决策风格,也可能导致中国政府迟迟未能就预期的协议做出决策,以至于拖到了危急关头。

“毫无疑问,习近平收紧了整体政策氛围,所以很少有人想表达反对意见,”詹姆斯·格林(James Green)说。他在去年8月之前一直担任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最高贸易官员,现在是华盛顿麦克拉迪咨询公司(McLarty Associates)的高级顾问。“这没有给谈判人员留下多少空间。”

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谈判突然逆转,令许多资深政治专家感到惊讶。

两国专家说,现在中国领导人冒着与美国陷入长时间紧张对峙的危险,用好战的民族主义言论为自己的决定辩护,这可能会缩小妥协的空间。

“现在要接受任何妥协都需要强力的政治决定,”北京的商业和纠纷解决律师陶景洲在接受采访时说。“宣传可能会激起民族主义情绪,从而进一步缩小谈判的余地。”

merlin_154655991_2d651dd2-e978-4ca4-a611-b13538f3a243-master1050.jpg

左起:中国首席谈判代表刘鹤与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马努钦和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 Clodagh Kilcoyne/Reuters

“一片红”

并非只有中国官员认为达成协议指日可待。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马努钦(Steven Mnuchin)在上月底表示,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当时访问北京的特拉华州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表示,中国官员都表示希望就贸易争端达成协议。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几个关键主题上传达了相同的核心信息,”与中国官员会晤不久后,库恩斯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关于贸易的信息是,‘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听取你们的意见,并且达成协议。’”

但是,了解谈判的人表示,到了5月1日,习近平要求对酝酿中的协议进行彻底修改,他的首席谈判代表刘鹤已就这份协议同特朗普的团队讨价还价了几个月。

一些消息人士称,中共其他领导人讨论了这些变化,他们的担心集中在拟议中的协议可能会让习和中共看起来像是屈服于压力。
不久之后,中国谈判代表交给美国同行一份协议草案的Word版本,上面标示出删减和修改的内容。

据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顾问、前中央情报局中国问题高级分析师克里斯托弗·K·约翰逊(Christopher K. Johnson)说,北京发过来的修改版上面改得“一片红”。

merlin_154172127_cc5e60c0-d75d-47df-9b30-39c7edf633fe-master1050.jpg

本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政治领导人会议。 Ng Han Guan/Associated Press

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为何用了这么长时间,才向特朗普政府提出新的的谈判立场,目前尚不得而知。
对于习近平强烈要求做出改变的原因,约翰逊和其他中美专家提出了各种看法。

有人说,习近平可能认定特朗普太想达成协议,美国谈判代表会接受最后一刻的更改。

或者——也有人说,习可能是在最后才得出结论,美国要求修改中国法律是对一国的侮辱。还有人说,习可能觉得他必须采取行动,因为这些条款招致了中共其他领导人在听取情况汇报之后的批评。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领导人可能直到很晚才正式考虑将协议草案全部翻译成中文——谈判是以该协议草案的英文文本进行的。
“细节决定成败,对律师来说尤其如此,”北京的律师陶景洲说。“把一份协议翻译成正式文本时,可能存在很大的解释空间。”
领导层还可能误读了美国的政治形势,并猜测特朗普太想达成协议,可以出手争取优势了。

“最可能的解释是政策协调不足,而不是有意欺骗美国人,”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中国经济政策的高级顾问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说。

“特朗普为了股市想要达成协议的印象,可能令他们获得了一些抚慰和余地,认为可以伺机反击,”他说。

merlin_154643895_1327ae7a-d297-4afa-b032-26bbd1f47dbc-master1050.jpg

上海洋山港的一个集装箱码头。 Xinhua, via Associated Press

“小的曲折”

特朗普政府要求对侵犯外国专利的行为施以更严厉的处罚,并要求出台更严格的法律,防止中国人要求外国企业转让关键技术。特朗普政府寻求修改网络安全法律,而中国的国家安全机构认为这是干预。

这些法律上的修改都需要中国国家立法机关的批准。

“至少从政治角度看,美国人提出的这些协议条件是极难接受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表示。“这几乎是在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美国谈判代表则认为,中国拒绝把承诺写入法律,表明中国人无意遵守承诺。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中国让美国取消所有新征关税的要求也难以接受。

去年夏天对每年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的25%的关税中,包含某些被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商品类别,如美国海军所使用的核反应堆零部件。民主党和共和党均不太愿意取消这些商品的关税,希望能借此防止关键供应商搬去中国。

两国政府陷入言辞交锋,彼此加征新关税和反关税的速度之快,令资深分析师也感到惊讶。

周五谈判破裂,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新一轮关税后,中国首席谈判代表刘鹤似乎在强硬与温和的表态之间徘徊。

在华盛顿对中国记者发言时,刘鹤列出北京方面的原则问题,表示在谈判中必须予以尊重。另一方面,刘鹤称分歧不大,出现分歧是正常的。

“我认为是正常的两国谈判之中发生的一些小的曲折,”刘鹤说。“对未来我们是审慎乐观的。”

merlin_147580725_2feb85db-fa95-4168-a69f-f10c88bc1f4b-master1050.jpg

12月,特朗普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会面。 Tom Brenn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霸凌十足”

谈判未果之后,共产党控制的媒体机构对紧张关系的态度出现反转,从默不作声的克制变为每日上演的挞伐,既谴责美国,也就对中国的任何批评予以驳斥。

中国官方新闻媒体本周形容美国是“霸凌十足”、是“纸老虎”,在设“鸿门宴”,后者是中国典故,指设局加害客人的宴会。
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表示美国的行为是自欺欺人的殖民主义残余思想。

“如果到了今天,还有人把中国当成可以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当成以为可以任意揉捏的‘软柿子’,那真是脑子还留在19世纪,自欺欺人,”新华社在关于贸易谈判失败的社论中写道

“中国政府正在让民众准备好应对持久且代价高昂的贸易战,同时也对一份能挽回颜面的协议持开放态度,”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政府学院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和公共舆论的副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说。

这种好战言论恐将使贸易争端变得复杂化、长期化,即便特朗普或习近平希望休战。

习近平发起针对其他国家的舆论战策略常常有些过火。在就首尔方面允许美国部署反导弹系统的决定与韩国产生的争端中,中国对该国采取了强硬态度——结果一年后却发现自身处于不利位置,没有什么选择可言

“可能至少需要6至12个月,才能回到一份严肃协议的准备工作上,”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师约翰逊说。

但中国政府似乎仍留了一些弹性空间。社论大都避免对特朗普进行人身攻击。习近平也未公开谈论过贸易紧张关系,给不露声色地调整他的要求留下了空间。

特朗普周一表示,他将在下月日本大阪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与习近平会面。但这样一场会议可能最多只是为进一步谈判铺平道路。

“很难想象中国会对这些措施屈服或让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说。“公众舆论无疑很重要。”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90517/trade-xi-jinping-trump-china-united-states/

浏览附件831380

北京——三周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似乎很有信心,认为与美国持续一年的贸易战可能很快会平息,让他可以在政治上凯旋而归。
他甚至发表了一场讲话,称中国会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外国投资,并从国外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这些都是美国在两国就协议谈判时要求做出的改变。

但是就在那次演讲一周后,中国谈判代表向美国递交了一份经过大幅修改的协议草案,促使特朗普总统指责北京方面违反了已经敲定的协议条款。

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希望由此破灭。

在中国自上而下的政治体系中,习近平主席已经掌握了巨大的权力,不会有第二个人有这样的权力或勇气,在最后关头从根本上改变一份正在形成的协议。

根据十多名现任和前任官员、研究人员、律师、以及熟悉该协议乃至谈判破裂内情的贸易专家说,该决定似乎是由习近平做出的,他显然错判了特朗普对达成交易的渴望程度,以及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美国的谈判代表。

现在习近平有可能会被逼入死角,无法在自己的立场和特朗普的立场之间做出妥协。

一个关键问题是,美国要求这份协议能将其中一些改变写入中国的法律。对习近平来说,此举在国内可能会被视为一种屈服的表现。

一位前官员以及一些学者和贸易组织代表说,习近平极度紧凑的时间安排和高度集中的决策风格,也可能导致中国政府迟迟未能就预期的协议做出决策,以至于拖到了危急关头。

“毫无疑问,习近平收紧了整体政策氛围,所以很少有人想表达反对意见,”詹姆斯·格林(James Green)说。他在去年8月之前一直担任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最高贸易官员,现在是华盛顿麦克拉迪咨询公司(McLarty Associates)的高级顾问。“这没有给谈判人员留下多少空间。”

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谈判突然逆转,令许多资深政治专家感到惊讶。

两国专家说,现在中国领导人冒着与美国陷入长时间紧张对峙的危险,用好战的民族主义言论为自己的决定辩护,这可能会缩小妥协的空间。

“现在要接受任何妥协都需要强力的政治决定,”北京的商业和纠纷解决律师陶景洲在接受采访时说。“宣传可能会激起民族主义情绪,从而进一步缩小谈判的余地。”

merlin_154655991_2d651dd2-e978-4ca4-a611-b13538f3a243-master1050.jpg

左起:中国首席谈判代表刘鹤与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马努钦和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 Clodagh Kilcoyne/Reuters

“一片红”

并非只有中国官员认为达成协议指日可待。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马努钦(Steven Mnuchin)在上月底表示,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当时访问北京的特拉华州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表示,中国官员都表示希望就贸易争端达成协议。

“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在几个关键主题上传达了相同的核心信息,”与中国官员会晤不久后,库恩斯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关于贸易的信息是,‘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听取你们的意见,并且达成协议。’”

但是,了解谈判的人表示,到了5月1日,习近平要求对酝酿中的协议进行彻底修改,他的首席谈判代表刘鹤已就这份协议同特朗普的团队讨价还价了几个月。

一些消息人士称,中共其他领导人讨论了这些变化,他们的担心集中在拟议中的协议可能会让习和中共看起来像是屈服于压力。
不久之后,中国谈判代表交给美国同行一份协议草案的Word版本,上面标示出删减和修改的内容。

据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顾问、前中央情报局中国问题高级分析师克里斯托弗·K·约翰逊(Christopher K. Johnson)说,北京发过来的修改版上面改得“一片红”。

merlin_154172127_cc5e60c0-d75d-47df-9b30-39c7edf633fe-master1050.jpg

本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政治领导人会议。 Ng Han Guan/Associated Press

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为何用了这么长时间,才向特朗普政府提出新的的谈判立场,目前尚不得而知。
对于习近平强烈要求做出改变的原因,约翰逊和其他中美专家提出了各种看法。

有人说,习近平可能认定特朗普太想达成协议,美国谈判代表会接受最后一刻的更改。

或者——也有人说,习可能是在最后才得出结论,美国要求修改中国法律是对一国的侮辱。还有人说,习可能觉得他必须采取行动,因为这些条款招致了中共其他领导人在听取情况汇报之后的批评。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领导人可能直到很晚才正式考虑将协议草案全部翻译成中文——谈判是以该协议草案的英文文本进行的。
“细节决定成败,对律师来说尤其如此,”北京的律师陶景洲说。“把一份协议翻译成正式文本时,可能存在很大的解释空间。”
领导层还可能误读了美国的政治形势,并猜测特朗普太想达成协议,可以出手争取优势了。

“最可能的解释是政策协调不足,而不是有意欺骗美国人,”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中国经济政策的高级顾问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说。

“特朗普为了股市想要达成协议的印象,可能令他们获得了一些抚慰和余地,认为可以伺机反击,”他说。

merlin_154643895_1327ae7a-d297-4afa-b032-26bbd1f47dbc-master1050.jpg

上海洋山港的一个集装箱码头。 Xinhua, via Associated Press

“小的曲折”

特朗普政府要求对侵犯外国专利的行为施以更严厉的处罚,并要求出台更严格的法律,防止中国人要求外国企业转让关键技术。特朗普政府寻求修改网络安全法律,而中国的国家安全机构认为这是干预。

这些法律上的修改都需要中国国家立法机关的批准。

“至少从政治角度看,美国人提出的这些协议条件是极难接受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表示。“这几乎是在要求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美国谈判代表则认为,中国拒绝把承诺写入法律,表明中国人无意遵守承诺。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中国让美国取消所有新征关税的要求也难以接受。

去年夏天对每年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的25%的关税中,包含某些被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商品类别,如美国海军所使用的核反应堆零部件。民主党和共和党均不太愿意取消这些商品的关税,希望能借此防止关键供应商搬去中国。

两国政府陷入言辞交锋,彼此加征新关税和反关税的速度之快,令资深分析师也感到惊讶。

周五谈判破裂,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新一轮关税后,中国首席谈判代表刘鹤似乎在强硬与温和的表态之间徘徊。

在华盛顿对中国记者发言时,刘鹤列出北京方面的原则问题,表示在谈判中必须予以尊重。另一方面,刘鹤称分歧不大,出现分歧是正常的。

“我认为是正常的两国谈判之中发生的一些小的曲折,”刘鹤说。“对未来我们是审慎乐观的。”

merlin_147580725_2feb85db-fa95-4168-a69f-f10c88bc1f4b-master1050.jpg

12月,特朗普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会面。 Tom Brenn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霸凌十足”

谈判未果之后,共产党控制的媒体机构对紧张关系的态度出现反转,从默不作声的克制变为每日上演的挞伐,既谴责美国,也就对中国的任何批评予以驳斥。

中国官方新闻媒体本周形容美国是“霸凌十足”、是“纸老虎”,在设“鸿门宴”,后者是中国典故,指设局加害客人的宴会。
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表示美国的行为是自欺欺人的殖民主义残余思想。

“如果到了今天,还有人把中国当成可以任人宰割的旧中国,当成以为可以任意揉捏的‘软柿子’,那真是脑子还留在19世纪,自欺欺人,”新华社在关于贸易谈判失败的社论中写道

“中国政府正在让民众准备好应对持久且代价高昂的贸易战,同时也对一份能挽回颜面的协议持开放态度,”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政府学院研究中国外交政策和公共舆论的副教授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说。

这种好战言论恐将使贸易争端变得复杂化、长期化,即便特朗普或习近平希望休战。

习近平发起针对其他国家的舆论战策略常常有些过火。在就首尔方面允许美国部署反导弹系统的决定与韩国产生的争端中,中国对该国采取了强硬态度——结果一年后却发现自身处于不利位置,没有什么选择可言

“可能至少需要6至12个月,才能回到一份严肃协议的准备工作上,”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分析师约翰逊说。

但中国政府似乎仍留了一些弹性空间。社论大都避免对特朗普进行人身攻击。习近平也未公开谈论过贸易紧张关系,给不露声色地调整他的要求留下了空间。

特朗普周一表示,他将在下月日本大阪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与习近平会面。但这样一场会议可能最多只是为进一步谈判铺平道路。

“很难想象中国会对这些措施屈服或让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说。“公众舆论无疑很重要。”
文章的很多观点不是特别赞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