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热大掐及各教育界达人指点,课外体育项目达到啥水平才有用

appleby?
反正和咱没关系,爱啥私校啥私校。:monster:咱这里进大私校的不少村中产(家里国内有个房或者老爸两头跑养活的),基本这档次的多,当然还有父母年收入20万左右,也得吸口气进去的,大牛家庭的不太多。:(
 
看每年学生的质量吧,最多160人一届不到30名大小藤及美校,最少的10个左右?孩子们也不特别清楚,没说过吗?我们孩子的聚会没人像老中一样,见面就是多少分,什么学校,昨天就一个中国娃,其他全是外国娃。平时孩子玩的圈子也是屌丝外国娃,都德克萨斯扑克呢,自己都晕的要命呢,指望他们(她们)说全是不可能滴:D[/QUOTE

那么跟多伦多的uts, tops 比例差不多,质量好的公校,孩子拿到澳佛应该比这个要多,只不过父母没有私校的财大气粗,只要是美校就去。私校不是孩子牛,是家长牛。所以这个年代,还是拼爹的时代:shale:
 
光拼爹孩子不是个儿也不成,真有那种连四则运算都费劲的孩子呢,毕竟别人家的公司不是你们各个关系的幼儿园,除非自己接自己家的家族企业,那也得顾咱草根拼上去的职业经理管理:(一般学医的还是需要孩子自己的真本事,你不能做手术大人跟着吧?学计算机的多数就是各大小公司的码农,谁家不认识个把湾区的呀,就一般人而已。:(学商的也有从华尔街一点点爬起的,难度系数太大了,问过他们高中国际贸易老师,说想大学后进高盛这种公司成吗?人家反问“你们认识人吗?”前面工作招聘那张图都看了吧,75%的工作是水下作业,都是互相引荐加推荐的方式。你光顾着学习,谁也不认识,就是到处拿简历的投,自己掂量吧:buttrock:
 
那么跟多伦多的uts, tops 比例差不多,质量好的公校,孩子拿到澳佛应该比这个要多,只不过父母没有私校的财大气粗,只要是美校就去。私校不是孩子牛,是家长牛。所以这个年代,还是拼爹的时代:shale:
UTS在大多应该算私校。。或者说介于公私之间,原来好像只考小SAT,现在也向渥太华招IB学要pofolio了,进去竞争很激烈。。TOPS是公立的program。。

我真的无聊地做过比较:shy:,主要也是当时有个国内同学要把孩子送SAC问这边的情况。。在学业上,就IBO给出的一些数据,学业上除了UCC,Colonel By在安省不输任何一所高中。。还有一个衡量高中的重要指标是EC,学校俱乐部的质量和数量,CB跟UCC/SAC/Havergal/Clements/Appleby这些比也落的不远,该有的基本都有。。。Lisgar EC也相当不错,有交响乐团,估计丽处去的那顶私也就有俩bands。。一年一个私校三十多个美校有可能,本来美国大学就多。。上回丽处跟我说每年30个藤,我都懒得回复:(。。上面说那几所,好年景爬上藤的俩手也数过来了,通常用不了一个巴掌。。
 
UTS在大多应该算私校。。或者说介于公私之间,原来好像只考小SAT,现在也向渥太华招IB学要pofolio了,进去竞争很激烈。。TOPS是公立的program。。

我真的无聊地做过比较:shy:,主要也是当时有个国内同学要把孩子送SAC问这边的情况。。在学业上,就IBO给出的一些数据,学业上除了UCC,Colonel By在安省不输任何一所高中。。还有一个衡量高中的重要指标是EC,学校俱乐部的质量和数量,CB跟UCC/SAC/Havergal/Clements/Appleby这些比也落的不远,该有的基本都有。。。Lisgar EC也相当不错,有交响乐团,估计丽处去的那顶私也就有俩bands。。一年一个私校三十多个美校有可能,本来美国大学就多。。上回丽处跟我说每年30个藤,我都懒得回复:(。。上面说那几所,好年景爬上藤的俩手也数过来了,通常用不了一个巴掌。。
好年景30个左右美校,包括什么伯克利、卡耐基梅隆、西北、纽约大学什么的。不是30个大藤:wall:人家家长在对岸等着接的孩子犯不上那么玩命,这些已经相当棒了。:zhichi:看了一圈,各圈子各有利弊吧,娃自己是那料子,家长推一把,都差不到哪里去。给大家分享一下,根据个人家庭情况和孩子情况,找适合自己的路就成:zhichi:
 
据说要在美国混下去必须有这方面的才华:绝不是学历!


这才是美国 2017-07-07 14:29:51 点击(13750) 评论(0)

201707071429511Cpw.jpg


来源:海外眼,ID:haiwaiyan,编辑:荔枝。


在美国学校培养创造思维的“天才计划”里,一眼望去,几乎是清一色的亚裔,难道真的是亚洲人聪明些?当然不是,只是很多美国家长不那么care而已。


那么,美国家长究竟最在乎什么?答案是体育


总统多是运动达人


可以说,对体育运动的重视贯穿于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从美国总统竞选也可见一斑。


美国人在选总统时不看重学历,因为在美国的文化里,学历太高、成绩太好容易给人留下象牙塔书呆子的印象。


大多数总统,尤其是共和党方面,学习好的并不多,都是本科生。他们谈起大学有哪些自豪的经历,往往都是与学校球队比赛相关。竞选过程中,候选人都会不遗余力地突出自己的体育才华。


别看现在的特朗普身材发福,他在学生时代可是一名体育积极分子。预科时,他曾是“纽约最好的棒球手”,大学一年级又成为学校橄榄球队主力,后来改踢足球,还是校篮球队出色的得分后卫。


1499408797328764.jpeg



现在老年的特朗普特别钟爱高尔夫球,更在迈阿密与苏格兰拥有两座以“特朗普”命名的球场。


奥巴马也是个运动天才,篮球、棒球、保龄球、高尔夫、游泳、甚至拉单杠他都无一不精。


1499408797541074.jpeg



如果没有经常运动锻炼出来的好身体,奥巴马怎么敢跟贝尔一起荒野求生?


1499408797732039.jpeg



布什总统三代都是耶鲁大学的运动明星。布什爷爷普里斯科特获得过全美大学生运动会高尔夫球冠军。老布什本人是耶鲁棒球队的一垒手和队长。小布什也是耶鲁大学校队二垒手,并且是家乡棒球“得克萨斯游骑兵队”的老板。


1499408798580522.jpeg



老布什过90岁生日,竟然是以高空跳伞的方式庆祝的。


1499408798434757.jpeg



据说,在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上,就有跑步机等运动器械,专供总统在长途旅行中强身健体用。


美国总统都如此热爱体育,何况普通的美国民众,加之各种体育运动场馆在美国随处可见,美国的体育产业可以称得上“朝气蓬勃”。


不懂体育都没法社交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美国文化都更推崇健康而有活力的体态,肌肉与线条美都是重要的外貌加分点。


相较中国女生对于“美白”具有执念,不少美国白人都有“美黑”倾向,因为偏黑的肤色意味着更丰富的户外运动,更健康的生活理念。


我身边的美国人见面打招呼经常说:“嘿!上周末的球赛你看了吗?” 美国人对体育的爱有时候真的达到狂热的程度。


1499408798966640.jpeg



运动也是每位美国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周末都有高校间的橄榄球比赛,在学校的合租公寓门前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美国学生聚在一起,穿着代表不同球队的上衣,放着吵闹的音乐,喝着啤酒。


也许正是借由比赛人们可以找到归属感,所以体育活动对于美国学生意义非凡。


比如,所有的UW(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学生都自称Badgers(獾:威斯康辛大学和校队的吉祥物)。在橄榄球和篮球比赛中,所有UW学生都情绪激昂,大声喊出“GO Badgers”。


美国人重视对孩子体育运动的培养,可以说从娃娃抓起,而且绝对肯花大把时间和银子。当中国孩子小时候在背唐诗三百首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已经开始在足球、篮球、网球场上疯跑了。


1499408798357304.jpeg



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周末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一家人陪孩子练垒球、游泳、篮球、橄榄球……


美国家长很清楚,孩子们的较量,最终是综合能力的较量,而一个强壮的体魄,是所有的基础。


在升学这件事上,体育对孩子来说也具有实际意义。如果一个高中生是校队的明星球员,成绩就算一般,那么他上大学也基本不用愁了;如果成绩还不错,那申请名校和奖学金更是非常轻松。


1499408798857681.jpeg



中国高考结束,各地区的高考状元都纷纷被采访,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但是在美国,只有高中生将去大学参加体育队,才是学校的特大光荣。


到时候你就可以在学校网站首页看到学生和教练握手的照片,高中校长会亲自接见。有可能这所大学是排名前50名以外的大学,但学校对这个体育特长生的关注远远比那些SAT(美国高考)满分的学生要多。


美国孩子的地理真的可能是体育老师教的


美国50个州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并不相同。有的小学每周只有1次,每次课只有30分钟;而有的学校一周有5次体育课。不过,无论课时的长短,教育的原则却完全相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在国内时,女儿不爱上体育课,尤其不喜欢长跑,但这又是升学必考科目。如果哪天上学时,她脸上写着“愁眉苦脸”,我就知道这天一定有体育课。

刚来美国时,我不经意问起女儿的体育课时,她的回答让我非常吃惊,“只有体育课让我轻松快乐,我爱上体育课了。”

我问她:难道你们的体育课没有长跑?她说当然有。我更惊讶了:你不是不喜欢长跑吗?她说我们的体育课有很多选择,比如篮球、飞盘、保龄球等,选择什么活动由我自己做主。就是长跑也和中国的不一样。


1499408798776939.jpeg



她说,在体育课上,老师会把体育课与地理课结合起来——让我们跑3圈,假设我们到了德州,老师会跟随我们研究德州的地理情况;然后再跑两圈假设到了密歇根,再谈密歇根的地形。


老师告诉我们跑两圈可以到美国的另一个城市,那当然不是真的,是模拟的。到了这个城市,老师就会告诉我们关于这座城市的情况。为了知道这情况,我们就会跑几圈,再跑几圈。


有时老师还把体育课与生理知识结合起来,有时和历史课结合起来,有时甚至还结合科幻电影等,反正特别好玩!


美国学校通常每节课有5~10分钟的跑步时间。很少是规定大家排队一起跑,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快跑或是慢跑,顺时针或是逆时针,朝东或是朝西,完全是“无政府主义”。

当然,体育课也不乏“军事管制”,比如在竞技比赛课时,老师讲话,学生绝对不可以讲话和乱动;只要老师的哨子一响,绝对停下所有的动作;竞争中,孩子们非常在乎别人的感受,懂得怎样礼貌谦虚地赢得比赛。同时,又绝对遵守规则。


1499408799724245.jpeg



可以说,美国学生的体育运动,占了课余的大部分时间。他们的体育锻炼,非常正规、极其严格,而且是配合着各种赛季的比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难怪很多美国的学生看上去体魄非常健壮。


美国的运动设施真心比国内多


记得大家经常喜欢开的一个玩笑,说中国人为什么乒乓球、羽毛球那么好?主要是因为这两项运动不怎么挑设施,不管在哪,只要有两副拍子就可以开打。


国内的运动设施的确很难满足人们需求,虽然各种商场修得富丽堂皇,而为孩子们提供的运动场地却很难找到,就算找到,也价格不菲。


在美国,每个初中、高中都有网球场、棒球场,课外时间对公众免费开放。学校很密集,人均资源很丰富,肯定能找到空场子,先到先得。


1499408799530300.jpeg



比如离我家三分钟车程的地方,就有一个高尔夫球场。如果我们想玩儿高尔夫球,不用像国内那样大费周章,而是只要踩上油门跑三分钟,我们就可以打球了。


我们城市的社区娱乐中心大大小小的室内游泳池就多达十几个,全年提供儿童和成人的游泳训练,不管是团体还是一对一的授课,价格都相当合理。在我们附近的公园、甚至是教堂都有体育训练班。


也许正是因为美国的运动设施更齐全,所以美国人更容易养成运动的习惯吧!


家长以身试范,甘心陪练


美国各个小镇上都有政府支持的各项团体体育俱乐部,从幼儿园开始,教练都是爸爸们,无论他们多忙,但是永远都可以抽出时间做足球教练或橄榄球教练。


1499408799677263.jpeg



美国父母更注重Team sports(团队类运动),因为他们认为团队类的项目能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所以美国父母不单把体育看成强健孩子体魄的方式,还是对孩子意志品质的训练,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


根据美国儿童医生的建议,11-14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至少1小时的运动(vigorous physical exercise)。不少平时工作非常忙的美国爸爸,一到周末,就会陪孩子做各种各样的户外体育运动。


我们家邻居爸爸每周都会在自家后院陪孩子练足球,一丝不苟的全身运动装备,胸前还挂个哨子。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种画面,尤其是爸爸和儿子一起在运动场上对各种动作、战术的研究的时候,真有点上阵父子兵的感觉。


当然,陪练是个很辛苦的差事,但老美家长们把这当成头等大事,为此甘愿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当孩子参加体育比赛时,大部分美国家长也会去观看。这种对体育的无限量支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1499408799296748.jpeg



可以说,体育是美国的重要精神图腾,它融入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人对于体育永远是津津乐道。如果你无法和一个美国人谈论体育,你就无法真正认识和结交他。

(本文转自这才是美国)
 
我问他为什么必须选私校,儿子借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宇宙是无限的,人的愚蠢是另一个无限”,私校完备的师资教育把这个底线给你兜住了,即使这里其中大部分学生因为智力水平就是上了加拿大的学校,他(她)们所受的教育(包括礼仪)也和你不一样。这在夏令营贴里提到过,孩子发来照片,我一眼就能看出谁是私校出来的,谁是屌丝学霸(气质上很大的不同):shy:当然从她(他)们聚会后儿子给我反馈的信息看,确实有为数不少的那些富家子弟有咱们贫民子弟没有的恶习,但多数还是正常的。奉劝那些节衣缩食把孩子努进私校或者藤校的,别去受罪了;也奉劝那些孩子出门旅行就坐个公务舱,妈妈背个减价才肯买的名牌包包就得瑟的跟多名人名媛那种中产家庭,别进去受罪了(没别的意思,肺腑之言):wall:


居然有以进入这种 伪贵人圈 为荣?:shale:

真正的富豪, 如马云,Steve Jobs, Zuckerberg, Bill Gates ....是靠穿名牌而受人尊敬的吗?:confused:
远的不说, 就这Ottawa 的亿万富翁吧, 半个Kanata hitech 都是他的, 世界各地拥有多处毫宅和房产,人家 有的儿子也就是上的EOM, Carleton,出行坐的可是经济舱, 开的可是租来的车, 吃的也是Farmboy 的 Apple Pie, 用的也是轮胎店的塑料柜子。 要是搁在伪贵圈, 是谁被笑死?:eek: 只怕亿万富翁 笑千万富翁的肤浅, 土暴发户突然发了横财,浑身批金挂银, 生怕别人看不出她有点 小钱:rolleyes:

借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宇宙是无限的,人的愚蠢是另一个无限”
 
光拼爹孩子不是个儿也不成,真有那种连四则运算都费劲的孩子呢,毕竟别人家的公司不是你们各个关系的幼儿园,除非自己接自己家的家族企业,那也得顾咱草根拼上去的职业经理管理:(一般学医的还是需要孩子自己的真本事,你不能做手术大人跟着吧?学计算机的多数就是各大小公司的码农,谁家不认识个把湾区的呀,就一般人而已。:(学商的也有从华尔街一点点爬起的,难度系数太大了,问过他们高中国际贸易老师,说想大学后进高盛这种公司成吗?人家反问“你们认识人吗?”前面工作招聘那张图都看了吧,75%的工作是水下作业,都是互相引荐加推荐的方式。你光顾着学习,谁也不认识,就是到处拿简历的投,自己掂量吧:buttrock:

丽处,总觉得你对花街有些高看,高盛这种公司也不是高不可攀。认识至少四个娃曾经在此公司,其实真正难进的是麦肯锡这种公司,就这样难进的公司,也有两个认识的女娃曾在那任职。他(她)们都没有爹可拼。
 
我认识的几个Ottawa去华街的也没背景家庭, 一个就是Ottawa U 毕业. 不过当年是中学篮球加排球双料MVP, 高中GPA 98多, 得了Governor General Medal 的
 
觉得大侄子可能有个厉害的爹可以拼
 
居然有以进入这种 伪贵人圈 为荣?:shale:

真正的富豪, 如马云,Steve Jobs, Zuckerberg, Bill Gates ....是靠穿名牌而受人尊敬的吗?:confused:
远的不说, 就这Ottawa 的亿万富翁吧, 半个Kanata hitech 都是他的, 世界各地拥有多处毫宅和房产,人家 有的儿子也就是上的EOM, Carleton,出行坐的可是经济舱, 开的可是租来的车, 吃的也是Farmboy 的 Apple Pie, 用的也是轮胎店的塑料柜子。 要是搁在伪贵圈, 是谁被笑死?:eek: 只怕亿万富翁 笑千万富翁的肤浅, 土暴发户突然发了横财,浑身批金挂银, 生怕别人看不出她有点 小钱:rolleyes:

借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宇宙是无限的,人的愚蠢是另一个无限”
哦,只能在报纸上看到马云,比尔盖茨,渥太华的亿万富翁也不认识,这样阶层的人都会自我包装那是真的,人家肯让你看到的才是你能看到的,人家孩子在哪上都无所谓。很荣幸能认识您这样深入了解这个圈子的能人,给我们讲讲他们到底咋回事。:zhichi:从我自身的经验,这个圈子有自己的玩法,不是对等级别的人家不会跟你多说一句。私校没怎么接触过,目前了解到的是暴发户有,有背景的也有,靠奖学金进去的也有。我就一个火力侦察员,还是那句话“孩子自己牛,谁也挡不住”
 
丽处,总觉得你对花街有些高看,高盛这种公司也不是高不可攀。认识至少四个娃曾经在此公司,其实真正难进的是麦肯锡这种公司,就这样难进的公司,也有两个认识的女娃曾在那任职。他(她)们都没有爹可拼。
那是真牛蛙:zhichi:条条道路通罗马,自己徒手攀岩达到顶峰的,我们顶礼膜拜!:zhichi:看了一下自身条件,还没到这级别的牛蛙呢,我们要是能去高盛,就高兴的不要不要的了:shy:没达到,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踏踏实实进个政府,买套房再养条狗,平平安安娶妻生子,这是我们父母最大的期望:shy:
 
我认识的几个Ottawa去华街的也没背景家庭, 一个就是Ottawa U 毕业. 不过当年是中学篮球加排球双料MVP, 高中GPA 98多, 得了Governor General Medal 的
这种全面发展的孩子,自己就会用自己的特长,爱好自己发展了。村里道听途说的这种级别的牛蛙,怎么也得十几个以上了,毕竟从有中国人聚集起,都快20年了,1年出1个,也得20个了。一年小中村里各校毕业的,加起来怎么也得上百人,学习没有特别差的,出几个这种牛蛙,很正常。
 
觉得大侄子可能有个厉害的爹可以拼
往我们身上扯什么:kan:不是都想看分享吗?给你们侦察了私校了,也侦察了我们所在的普通白校了,小地主老热狗也给咱们说了ib和饿哦么的情况了,这些和他爹有啥关系。你自己愿意啥感觉就啥感觉:kan:知道为什么人家牛蛙家长都偷偷摸摸根本不愿意分享吗?就是你们这种人太多,不知道说到哪儿肚子里的醋瓶子就会翻。我们又没上私校,想自费上个小藤都能被你说成炫富?那村里上自费小藤、美校的太多了!先把心态放正。别人富也好,牛也罢,马云也好、盖茨也罢,谁真在你需要的时候伸手拉你或者你孩子一把再提,别的,呵呵,我也可以拿个报纸吹,拿别人家的孩子充自己家的吹!
 
往我们身上扯什么:kan:不是都想看分享吗?给你们侦察了私校了,也侦察了我们所在的普通白校了,小地主老热狗也给咱们说了ib和饿哦么的情况了,这些和他爹有啥关系。你自己愿意啥感觉就啥感觉:kan:知道为什么人家牛蛙家长都偷偷摸摸根本不愿意分享吗?就是你们这种人太多,不知道说到哪儿肚子里的醋瓶子就会翻。我们又没上私校,想自费上个小藤都能被你说成炫富?那村里上自费小藤、美校的太多了!先把心态放正。别人富也好,牛也罢,马云也好、盖茨也罢,谁真在你需要的时候伸手拉你或者你孩子一把再提,别的,呵呵,我也可以拿个报纸吹,拿别人家的孩子充自己家的吹!
这个帖子的主旨不就是秀你家在第三圈接娃吗?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