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热大掐及各教育界达人指点,课外体育项目达到啥水平才有用

压力这事可以自找,但绝不能家长给,反正我们家长从来不推,向来是自己爱咋滴咋滴,教育难民逃出来的都这想法:crying:但是如果孩子真需要,那火力侦察、定点伏击、配合作战也毫不含糊:monster:

哈哈,“教育难民”这个词贴切。我们家就是中国的教育难民。来这里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自然的童年。
 
妥妥的地域歧视。 转一篇讲河北教育的文章:

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华人的传统。常常在论坛上看到子女教育,升学的讨论,感觉安省的家长似乎更积极一些,但似乎更焦虑一些。 魁省的家长似乎更淡定一些。为什么会这样,我说说一些随意想法。

1. 两省升学路径不同。安省娃升学路径是小学(6 年)-- 中学(6 年)-- 大学,魁省娃路径是小学(6 年)-- 中学(5年)-- CEGEP(2 年)-- 大学。CEGEP 起到了在中学与大学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中学毕业进入 CEGEP 时, 会淘汰一些学习不好且无意上大学的学生,在 CEGEP 的学习中,学习质量与强度也比中学上了一个台阶, 升大学时,又淘汰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 所以在进入大学后, 魁省学生比较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强度与节奏。安省中学良莠不齐,在中学阶段常常学习质量与强度与大学有明显的差距,导致许多娃进入大学后不适应而遭淘汰。 安省有些大学想出来办法就是大学一年级后, 有个叫进入专业的程序,大一学习合格的学生才可以继续大学学习,这程序目的就是淘汰不合格的学生。

2. 两省学校打分系统不同。 安省的中学分数严重的参水, 无论中学好坏, 90 几分的分数漫天飞,结果是分数贬值, 无法完全反应学生的实际水平, 导致大学录取时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分数录取, 也导致了许多华人家长的焦虑, 因为不知道娃的实际水平如何, 是否会被心仪的大学专业录取,即使录取后能否适应大学的学习。 结果就是焦虑的家长给娃加餐,补习,参加竞赛等。魁省中学分数就比较合理, 80 分左右是平均分, 85 分以上就是好学生, 90 分以上就是优秀学生。 魁省 CEGEP 的 R score 打分系统更保证了无论在哪所 CEGEP 学习,分数都是公平的。 这样, 无论家长或学生, 都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可能会被那些大学或专业录取,也都知道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3. 两省学生可以申请的大学专业范围不同, 导致努力的目标不同。 在北美医,牙, 药,法学院等由于收入好,社会地位高等原因, 是热门的,同时入学竞争也非常激烈, 而且是在本科以后才开始有资格申请。安省高中毕业生由于不能申请以上热门专业, 许多华人就把申请各种理工科的专业当做追求的首选, 尤其是华大和多大的一些engineering/CS专业,在华人圈里就竞争的非常激烈。魁省的 CEGEP 毕业生, 可以报考所有的大学专业, 许多优秀学生就把努力的目标定在医,牙, 药等方向。

4. 教育的公平与负担。 安省有学区房的概念, 买房成为 孟母们考虑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魁省就几乎没有学区房的概念, 因为中学无论公立私立, 好学校几乎都要考试才能入学, 和居住地址无关。还有, 魁省私立中学费用也非常低, 大约$5000元左右, 绝大多数家庭都能负担得起。从这点来看, 魁省教育的公平性是很高的
看来魁省的CEGEP制度不错:打分标准统一;给学生上大学前一个适应;给大学一个筛子。而且CEGEP毕业的到大学可以直接进入大学二年级,也不浪费时间。立志学医的学生CEGEP毕业就可以入读魁省的医学院,省了时间。

至于学费的问题,个人觉得还是安省的公立更经济。比较起来,安省的公立中小学水准较高,魁省和美国有些地区的公立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那么好。所以安省私立少,魁省私立多。安省的公立学校基本能满足需要,IB也是不看学区的考试入学。一年5000加刀也不是个小数目。有俩孩子一年1W就没了。

从教育而论,住河南河北还真不是一边倒地好还是不好。看各家情况吧。
 
妥妥的地域歧视。 转一篇讲河北教育的文章:

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是华人的传统。常常在论坛上看到子女教育,升学的讨论,感觉安省的家长似乎更积极一些,但似乎更焦虑一些。 魁省的家长似乎更淡定一些。为什么会这样,我说说一些随意想法。

1. 两省升学路径不同。安省娃升学路径是小学(6 年)-- 中学(6 年)-- 大学,魁省娃路径是小学(6 年)-- 中学(5年)-- CEGEP(2 年)-- 大学。CEGEP 起到了在中学与大学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中学毕业进入 CEGEP 时, 会淘汰一些学习不好且无意上大学的学生,在 CEGEP 的学习中,学习质量与强度也比中学上了一个台阶, 升大学时,又淘汰了一些不合格的学生, 所以在进入大学后, 魁省学生比较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强度与节奏。安省中学良莠不齐,在中学阶段常常学习质量与强度与大学有明显的差距,导致许多娃进入大学后不适应而遭淘汰。 安省有些大学想出来办法就是大学一年级后, 有个叫进入专业的程序,大一学习合格的学生才可以继续大学学习,这程序目的就是淘汰不合格的学生。

2. 两省学校打分系统不同。 安省的中学分数严重的参水, 无论中学好坏, 90 几分的分数漫天飞,结果是分数贬值, 无法完全反应学生的实际水平, 导致大学录取时不能仅仅依据学生的分数录取, 也导致了许多华人家长的焦虑, 因为不知道娃的实际水平如何, 是否会被心仪的大学专业录取,即使录取后能否适应大学的学习。 结果就是焦虑的家长给娃加餐,补习,参加竞赛等。魁省中学分数就比较合理, 80 分左右是平均分, 85 分以上就是好学生, 90 分以上就是优秀学生。 魁省 CEGEP 的 R score 打分系统更保证了无论在哪所 CEGEP 学习,分数都是公平的。 这样, 无论家长或学生, 都知道自己的水平如何,可能会被那些大学或专业录取,也都知道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3. 两省学生可以申请的大学专业范围不同, 导致努力的目标不同。 在北美医,牙, 药,法学院等由于收入好,社会地位高等原因, 是热门的,同时入学竞争也非常激烈, 而且是在本科以后才开始有资格申请。安省高中毕业生由于不能申请以上热门专业, 许多华人就把申请各种理工科的专业当做追求的首选, 尤其是华大和多大的一些engineering/CS专业,在华人圈里就竞争的非常激烈。魁省的 CEGEP 毕业生, 可以报考所有的大学专业, 许多优秀学生就把努力的目标定在医,牙, 药等方向。

4. 教育的公平与负担。 安省有学区房的概念, 买房成为 孟母们考虑教育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魁省就几乎没有学区房的概念, 因为中学无论公立私立, 好学校几乎都要考试才能入学, 和居住地址无关。还有, 魁省私立中学费用也非常低, 大约$5000元左右, 绝大多数家庭都能负担得起。从这点来看, 魁省教育的公平性是很高的
魁省的问题是语言的问题。。法语大学除外,加拿大双语的大学就两所,其中渥太华大学是一所。。另外魁省的私校是可以从省里拿funding的,安省的教育经费只支持公立和天主教的英语/法语四个教育局,安省所有independent schools全部是自筹资金运作,良秀不齐,有百年传承老校也有不少刷分校。。John Tory当年就是因为想改这个经费分配规则输给了韦恩。。韦恩当年是麦坚地内阁的教育厅长。。
 
最后编辑:
看来魁省的CEGEP制度不错:打分标准统一;给学生上大学前一个适应;给大学一个筛子。而且CEGEP毕业的到大学可以直接进入大学二年级,也不浪费时间。立志学医的学生CEGEP毕业就可以入读魁省的医学院,省了时间。

至于学费的问题,个人觉得还是安省的公立更经济。比较起来,安省的公立中小学水准较高,魁省和美国有些地区的公立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那么好。所以安省私立少,魁省私立多。安省的公立学校基本能满足需要,IB也是不看学区的考试入学。一年5000加刀也不是个小数目。有俩孩子一年1W就没了。

从教育而论,住河南河北还真不是一边倒地好还是不好。看各家情况吧。
魁省的行医执照不能在安省做医生,想在河这边行医,得另外考安省的执照。据说魁省医学院毕业生的match rate是全国最低的,只有70%+,安省医学院毕业生match rate有95%左右。想抄近路要三思。
 
魁省的行医执照不能在安省做医生,想在河这边行医,得另外考安省的执照。据说魁省医学院毕业生的match rate是全国最低的,只有70%+,安省医学院毕业生match rate有95%左右。想抄近路要三思。
这个肯定是不对的谣言
 
魁省的行医执照不能在安省做医生,想在河这边行医,得另外考安省的执照。据说魁省医学院毕业生的match rate是全国最低的,只有70%+,安省医学院毕业生match rate有95%左右。想抄近路要三思。
那咋还有去麦吉尔学医的安省娃?怎么找工作呀?
 
魁省的行医执照不能在安省做医生,想在河这边行医,得另外考安省的执照。据说魁省医学院毕业生的match rate是全国最低的,只有70%+,安省医学院毕业生match rate有95%左右。想抄近路要三思。
特地查了下2018年match 统计:
魁省医学院毕业生867 人, unmatch 65人, unmatch rate: 7.5%
加拿大医学院毕业生2847 人, unmatch 222人, unmatch rate: 7.8%
mcgill 2018 年毕业生中, 有60人match 到魁省以外的地方做住院医。
 
看来魁省的CEGEP制度不错:打分标准统一;给学生上大学前一个适应;给大学一个筛子。而且CEGEP毕业的到大学可以直接进入大学二年级,也不浪费时间。立志学医的学生CEGEP毕业就可以入读魁省的医学院,省了时间。

至于学费的问题,个人觉得还是安省的公立更经济。比较起来,安省的公立中小学水准较高,魁省和美国有些地区的公立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不那么好。所以安省私立少,魁省私立多。安省的公立学校基本能满足需要,IB也是不看学区的考试入学。一年5000加刀也不是个小数目。有俩孩子一年1W就没了。

从教育而论,住河南河北还真不是一边倒地好还是不好。看各家情况吧。
安省之前也是有一年十三年级University prep的。。不读大学的完成十二年义务教育毕业。。后来全部压缩到十二年,改学期制。。丽处最不喜欢的数学高中可以有一年不学,再学都忘的差不多了:crying:当年渥太华唯一保留了学年制的就是Colonel By,因为IB的缘故。。所以Colonel By学业好不仅仅是IB生的缘故,校界内的Home school 想学的 students也保障了学业的连续性。。Merivale从今年开始也是三年Phase in 恢复学年制,这个优势过不了几年就会体现出来。。

这里大学和高中的gap是个谁都清楚的问题,但是也是个谁都不负责修补的问题。。
 
魁省的行医执照不能在安省做医生,想在河这边行医,得另外考安省的执照。据说魁省医学院毕业生的match rate是全国最低的,只有70%+,安省医学院毕业生match rate有95%左右。想抄近路要三思。
重点来了,抄笔记党家有立志学医娃这点要记下了。
 
特地查了下2018年match 统计:
魁省医学院毕业生867 人, unmatch 65人, unmatch rate: 7.5%
加拿大医学院毕业生2847 人, unmatch 222人, unmatch rate: 7.8%
mcgill 2018 年毕业生中, 有60人match 到魁省以外的地方做住院医。
不错嘛,>92%。魁省的毕业生去外省医院,外省的毕业生可以去魁省医院做吗?

@金陵的说法差距挺大。 @金陵, 做为业内父母如果您在这地方出错可就糗大了。
 
最后编辑:
特地查了下2018年match 统计:
魁省医学院毕业生867 人, unmatch 65人, unmatch rate: 7.5%
加拿大医学院毕业生2847 人, unmatch 222人, unmatch rate: 7.8%
mcgill 2018 年毕业生中, 有60人match 到魁省以外的地方做住院医。
低调点就那么难么?
QC医学院毕业的不说跑去ON,能不跑USA魁省人民就感谢了。
 
不错嘛,>92%。魁省的毕业生去外省医院,外省的毕业生可以去魁省医院做吗?

@金陵的说法差距挺大。 @金陵, 做为业内父母如果您在这地方出错可就糗大了。
可以, 会法语就行。。要CCC那种,BBB不行
 
低调点就那么难么?
QC医学院毕业的不说跑去ON,能不跑USA魁省人民就感谢了。
不能飘但也不能过于低调,正常把一件事完整的不带情绪的说出来就成。比如你这句话,我们老百姓根本没看懂,是不是直接把法语谷歌翻出来的?:(安省孩子认识一个就去了麦吉尔,本身就半截子来的,不可能法语好,不知道为什么选那里读医;还有一个本身就魁省的,所以女娃法语比英语好,也在那里学医
 
可以, 会法语就行。。要CCC那种,BBB不行
啊?还要村长级别啊。书记行不?呵呵。

外省的学生有几个法语能达到村长级别啊?看来,魁省不仅在医学院招生上设置壁垒,还要在住院医招收上设置壁垒。魁省的学生可以拿人家别的省甚至是美国的位置,人家的拿他们的位置不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