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一家四口,一家三口都死于新冠的,特别是早期得病的。武汉的问题是早期医疗资源崩溃,检测工具缺乏和用时太长。后期,因为全国医护人员的支援,有了很大改进。看隔壁高楼两方就武汉感染数字争论不休,且提供一些自己知道的情况,不做结论,也不试图说服他人。
- 我家人亲友都在武汉,没人感染。父母独居,从一月二十日就没出过门,其间由居委会帮忙买过米面和常规用药,居委会工作人员送到楼下,电话父亲下楼取,不见面不交接,社区也送过爱心菜。父母楼门有一人确诊,其家人隔离。这些信息由社区分享给居民,但仅此而已,居民并不知具体是谁。
- 我大学好几位同学春节返汉探亲,被困武汉,疫情其间每日在同学群分享信息,有忧虑,愤怒,也有希望,欣喜,总之百感交集。他们也都安然无恙,有一位同学的亲戚一家3人感染,都治愈了,其中的一人70岁,前年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她在封城伊始感染,没有床位,在医院门诊开了药物 (排队等了很久),回家遵医嘱服药,几天后等到床位入院治疗,在家期间感染了其丈夫和女儿, 两人在二月份前后发病,但都是轻症,进了方舱。三人皆康复。
- 大学同学有春节返回荆门,宜昌和襄阳探亲的,都因封城被困在所在地区,他们及家人亲友都安好。
- 同系校友留在武汉或任教,或工作的,我所知道的都没被感染。
武汉真有那所谓“十七万一线抗疫医护”吗?按这个比例那岂不是有几百医院,几千方舱不是吗?可现实一共就那么几个医院几个方舱临床实际工作时间,在7-8个小时。就是方仓,也很少有医护能够6个小时出来的。医护比例,惯例就是就是这样来计算的, 这个算法,真不是我发明出来的. 官媒的数据,high level 都无法roughly make sense的时候,我是不会在细节上花什么时间了。
我自己家表妹,就驰援了湖北, 在鄂工作了47天. 齐鲁医院援鄂后心脏骤停去世的护士张静静,一直跟我表妹一起工作。张大学的班主任,在我wechat上.
多年没冒泡了。这次跟贴,是因为对于湖北临床的实际情况,我还是有一定了解的。珞珈山下,也有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但是,医学是science,是靠数据不是感情说话的。
拿类似的城市比较,也不行了仿佛几次都是你非要那美国,拿纽约跟人比较的。
武汉真有那所谓“十七万一线抗疫医护”吗?按这个比例那岂不是有几百医院,几千方舱不是吗?可现实一共就那么几个医院几个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