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党趁疫情大撒币拉选票的节奏?- 杜鲁多处理疫情表现佳 支持率升至3年新高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room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中国都替大家蹚雷了,还特么跟着吃屎就是领导人的问题了!这其中不是没有做得好的,澳洲就是个榜样,韩国控制的也不错。越自觉得牛鼻的越完蛋!

看看美国人,确诊病例889k,死亡病例50k,仍然那么淡定自若,丝毫无恐慌情绪。

中西文化差异之大可见一斑。
 
看看美国人,确诊病例889k,死亡病例50k,仍然那么淡定自若,丝毫无恐慌情绪。

中西文化差异之大可见一斑。
小老百姓糊了八涂的没法子罢了。
 
看看葱头胖友圈的评论:
1587750188091.png
 
我很理解楼主的想法,不是说不能撒钱,除了撒钱,他如果提出防疫/抗疫/保护老年人及其他易感人群,尽量减低感染与死亡人数的措施,逐步复工振兴经济计划等等并确保实施,我会认为他领导有方,处理疫情表现佳。现在全加4万多人感染,两千多人死亡 (上海人口两千五百万,感染的少于一千,死亡人数是个位数,对照一下吧),好意思吗?
 
今天T总理又为中小企业解困了,接着准备好挨更多的骂吧
 
中国封城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作为领导者有采取任何防御措施阻止新冠病毒进入加国吗?有提前做好PPE采购以保护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危吗?有准备好足够的床位,ICU 及呼吸机吗?目前有任何强有力的措施保护养老院里老人不再让新冠蔓延吗?如果措施到位,至于疫情发展成现在这样吗?会撒别人的钱,那倒是真的。
华人感染人数相对低,说明防华人传染成功了,可惜不知道自己人是什么东西,都是从欧洲美国传过来的。
 
我很理解楼主的想法,不是说不能撒钱,除了撒钱,他如果提出防疫/抗疫/保护老年人及其他易感人群,尽量减低感染与死亡人数的措施,逐步复工振兴经济计划等等并确保实施,我会认为他领导有方,处理疫情表现佳。现在全加4万多人感染,两千多人死亡 (上海人口两千五百万,感染的少于一千,死亡人数是个位数,对照一下吧),好意思吗?
国情、文化和价值观不同,没法讨论好坏,适合自己就可以。比如:加拿大同意一百多万在海外的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回加拿大,上海就不可能这样。上海人非常自律小心,居家隔离、戴口罩消毒做得非常好。加拿大人很多傻白甜,无知无畏不愿意戴口罩。在疫情开始的两个月,上海每天一班飞多伦多和温哥华的航班,现在全加拿大每周只能飞中国一个航班。这些措施的后果和差别实在太大了。
有几点加拿大政府应该检讨,欢迎补充。1.疫情开始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不是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国,必须赶快大规模囤积和采购医疗防护用品。这一点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除了阿尔伯特省)都没有做到 2.不应该按照WHO的建议,继续开放边境。应该严控边境,有步骤撤侨,集中隔离。3. 必须努力生产自救,求人不如求己,浪费了两个月,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医疗用品生产线。4.不应该完全按照WHO提供的信息(3月16日才说可能会airborne传播),制定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标准。看看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医护防疫用品标准,就应该知道3月16日以前不建议医护人员戴口罩是错误的。4.必须坚持生产自救,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有各种防护用品生产线是解决防护用品不足的根本方法。5.发现中国封城封国,就应该囤积药品,这样药品供应短缺的问题不会如此严重。从长远看,应该解决供应链问题。
 
国情、文化和价值观不同,没法讨论好坏,适合自己就可以。比如:加拿大同意一百多万在海外的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回加拿大,上海就不可能这样。上海人非常自律小心,居家隔离、戴口罩消毒做得非常好。加拿大人很多傻白甜,无知无畏不愿意戴口罩。在疫情开始的两个月,上海每天一班飞多伦多和温哥华的航班,现在全加拿大每周只能飞中国一个航班。这些措施的后果和差别实在太大了。
有几点加拿大政府应该检讨,欢迎补充。1.疫情开始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不是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国,必须赶快大规模囤积和采购医疗防护用品。这一点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除了阿尔伯特省)都没有做到 2.不应该按照WHO的建议,继续开放边境。应该严控边境,有步骤撤侨,集中隔离。3. 必须努力生产自救,求人不如求己,浪费了两个月,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医疗用品生产线。4.不应该完全按照WHO提供的信息(3月16日才说可能会airborne传播),制定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标准。看看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医护防疫用品标准,就应该知道3月16日以前不建议医护人员戴口罩是错误的。4.必须坚持生产自救,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有各种防护用品生产线是解决防护用品不足的根本方法。5.发现中国封城封国,就应该囤积药品,这样药品供应短缺的问题不会如此严重。从长远看,应该解决供应链问题。

如果措施得当,根本不需要做那么多,只要做到一项就会比现在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做的好得多:从发现病例国家回来的人必须在家隔离14天。甚至都不需要规定必须,规定”推荐“ 隔离14天就可以。虽然有些加拿大人即使规定必须隔离仍然会出来,大部分加拿大人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只要推荐隔离就会执行。记得一二月份大家在CFC上呼吁让从湖北回来的人在家隔离,可是这样说有歧视嫌疑,而且不能阻止间接传播,但如果说从有病例的国家回来就需要隔离,既政治正确,又多了一层防护。可惜加拿大政府根本不重视,二月份一个政府官员在被采访时居然说,加拿大气候寒冷,希望病毒不能生存下去,当时国内寄希望于天气转暖病毒象SARS一样消失。当时我听完后就觉得加拿大要完了,全靠运气青睐了。在中国早就证实无症状也可以传染的情况下,二月底三月初Trudeau还在电视上说无症状不会传染。没有办法,我们人微言轻(不管在那个国家都是这样),只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护好自己,可是也有限度,当时也不可能上班时戴口罩。
 
最后编辑:
国情、文化和价值观不同,没法讨论好坏,适合自己就可以。比如:加拿大同意一百多万在海外的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回加拿大,上海就不可能这样。上海人非常自律小心,居家隔离、戴口罩消毒做得非常好。加拿大人很多傻白甜,无知无畏不愿意戴口罩。在疫情开始的两个月,上海每天一班飞多伦多和温哥华的航班,现在全加拿大每周只能飞中国一个航班。这些措施的后果和差别实在太大了。
有几点加拿大政府应该检讨,欢迎补充。1.疫情开始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不是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国,必须赶快大规模囤积和采购医疗防护用品。这一点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除了阿尔伯特省)都没有做到 2.不应该按照WHO的建议,继续开放边境。应该严控边境,有步骤撤侨,集中隔离。3. 必须努力生产自救,求人不如求己,浪费了两个月,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医疗用品生产线。4.不应该完全按照WHO提供的信息(3月16日才说可能会airborne传播),制定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标准。看看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医护防疫用品标准,就应该知道3月16日以前不建议医护人员戴口罩是错误的。4.必须坚持生产自救,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有各种防护用品生产线是解决防护用品不足的根本方法。5.发现中国封城封国,就应该囤积药品,这样药品供应短缺的问题不会如此严重。从长远看,应该解决供应链问题。
对中国都做到了,对白人国家眼瞎了,或者是不敢管,或者根本管不了,大爷们不配合。
 
如果措施得当,根本也不需要做那么多,只要做到一项就会比现在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做的好得多:从发现病例国家回来的人必须在家隔离14天。甚至都不需要规定必须,规定”推荐“ 隔离14天就可以。虽然有些加拿大人即使规定必须隔离仍然会出来,大部分加拿大人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只要推荐隔离就会执行。记得一二月份大家在CFC上呼吁让从湖北回来的人在家隔离,可是这样说有歧视嫌疑,而且不能阻止间接传播,但如果说从有病例的国家回来就需要隔离,既政治正确,又多了一层防护。可惜加拿大政府根本不重视,二月份一个政府官员在被采访时居然说,加拿大气候寒冷,希望病毒不能生存下去,当时国内寄希望于天气转暖病毒象SARS一样消失。当时我听完后就觉得加拿大要完了,全靠运气青睐了。在中国早就证实无症状也可以传染的情况下,二月底三月初Trudeau还在电视上说无症状不会传染。没有办法,我们人微言轻(不管在那个国家都是这样),只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护好自己,可是也有限度,当时也不可能上班时戴口罩。
一开始推荐隔离14天可能有一点效,但最后结果差别不会大,除非也同时要求从美国来的,不管是什么人,也要求隔离14天,但这是不可能的
 
一开始推荐隔离14天可能有一点效,但最后结果差别不会大,除非也同时要求从美国来的,不管是什么人,也要求隔离14天,但这是不可能的
我的意思是:从所有发现病例国家回来的人必须在家隔离14天
 
国情、文化和价值观不同,没法讨论好坏,适合自己就可以。比如:加拿大同意一百多万在海外的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回加拿大,上海就不可能这样。上海人非常自律小心,居家隔离、戴口罩消毒做得非常好。加拿大人很多傻白甜,无知无畏不愿意戴口罩。在疫情开始的两个月,上海每天一班飞多伦多和温哥华的航班,现在全加拿大每周只能飞中国一个航班。这些措施的后果和差别实在太大了。
有几点加拿大政府应该检讨,欢迎补充。1.疫情开始的时候,应该知道自己不是医疗防护用品生产国,必须赶快大规模囤积和采购医疗防护用品。这一点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除了阿尔伯特省)都没有做到 2.不应该按照WHO的建议,继续开放边境。应该严控边境,有步骤撤侨,集中隔离。3. 必须努力生产自救,求人不如求己,浪费了两个月,没有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医疗用品生产线。4.不应该完全按照WHO提供的信息(3月16日才说可能会airborne传播),制定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标准。看看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医护防疫用品标准,就应该知道3月16日以前不建议医护人员戴口罩是错误的。4.必须坚持生产自救,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有各种防护用品生产线是解决防护用品不足的根本方法。5.发现中国封城封国,就应该囤积药品,这样药品供应短缺的问题不会如此严重。从长远看,应该解决供应链问题。
如果说要隔离有效,现在看来只有一个办法,全面锁国,进出都不允许,这个我觉得从当时条件看,基本没什么可能。
全面对抗疫情后,有几点我觉得做的不错,让全部加拿大人回家,对滞留在外也尽力帮忙,然后经济上各种补助,帮助人民和企业度过难关安心隔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