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了偶像和信念,至少是高中生了吧。
我发现在一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化大革命,所以只转载52人的。死亡情况,挂一漏万,让人们管窥一斑吧。
你在跟我说话的时候,只能摆你的观点。隋炀帝开运河征高丽,结果被当作千古暴君。后来李唐一样征高丽,运河更是造福千古。
如果你不是文革青年,那就不是文革的直接代价。也没有必要用文革青年的眼光看待文革。
你的文革,文革青年的文革,小粉红的文革都是不同的。 历史从来都不是真实的。
THERE IS NO REALITY ONLY PERCEPTION
这样的人的确很少,但确实有(当然此文作者主要是写意,而不是写实)。就来说说我知道的几个实际例子:被文革击倒所有偶像和信念的一代青年,还能读到50人一班的研究生,凤毛麟角啊!
你可以从你学到的东西,发表意见。但不知道的东西,最好查查,再发表意见。培养费不只对博士,大专以上都要交。你估计不知道,那时的大学都是免费的,住宿、课本、甚至大部分人的吃饭都是相当于免费的。硕士和博士生都拿助学金或工资的。所以64后出台的培养费堵了很多自费出国的路,出国的人少了很多。文革中的人才,这时大部分都在国外了,而且很多都是公费出国,拿64血卡,变相堵了国内文革后一代的出国路。觉得“硕士班50个人”应该是泛指。
博士才交培养费。
总而言之,对文化大革命有深刻认识的人,有条件走的,
国门一开,义无反顾的走了。
这个年龄段,应该是1947年-1965年生人。
你在跟我说话的时候,只能摆你的观点。
现在你在对我指手画脚,请你滚!
你不要在此放狗屁!
历史是有时间地点的,是可以求证的!
嗯,我也记得是大专以上,工作6年以下的都要按年头折算交培养费,6年以上的算是以服务报效了。你可以从你学到的东西,发表意见。但不知道的东西,最好查查,再发表意见。培养费不只对博士,大专以上都要交。你估计不知道,那时的大学都是免费的,住宿、课本、甚至大部分人的吃饭都是相当于免费的。硕士和博士生都拿助学金或工资的。所以64后出台的培养费堵了很多自费出国的路,出国的人少了很多。文革中的人才,这时大部分都在国外了,而且很多都是公费出国,拿64血卡,变相堵了国内文革后一代的出国路。
那时出国相对容易,但能留在国外不易。出国大部分人是为生活,至于政治没人有那热情。靠本事出国的文革中人大都是逍遥派,造反派也考不出来。
对喽,你说的基本上是对的。而且那时候出国读书的,大部分都是读基础科学等不热门专业,因为容易申请到费用。我上面提到的两位都是公费公派的。才能读到不是冷门的专业。你可以从你学到的东西,发表意见。但不知道的东西,最好查查,再发表意见。培养费不只对博士,大专以上都要交。你估计不知道,那时的大学都是免费的,住宿、课本、甚至大部分人的吃饭都是相当于免费的。硕士和博士生都拿助学金或工资的。所以64后出台的培养费堵了很多自费出国的路,出国的人少了很多。文革中的人才,这时大部分都在国外了,而且很多都是公费出国,拿64血卡,变相堵了国内文革后一代的出国路。
那时出国相对容易,但能留在国外不易。出国大部分人是为生活,至于政治没人有那热情。靠本事出国的文革中人大都是逍遥派,造反派也考不出来。
谢谢谈你自己的认识。你可以从你学到的东西,发表意见。但不知道的东西,最好查查,再发表意见。培养费不只对博士,大专以上都要交。你估计不知道,那时的大学都是免费的,住宿、课本、甚至大部分人的吃饭都是相当于免费的。硕士和博士生都拿助学金或工资的。所以64后出台的培养费堵了很多自费出国的路,出国的人少了很多。文革中的人才,这时大部分都在国外了,而且很多都是公费出国,拿64血卡,变相堵了国内文革后一代的出国路。
那时出国相对容易,但能留在国外不易。出国大部分人是为生活,至于政治没人有那热情。靠本事出国的文革中人大都是逍遥派,造反派也考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