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以来,北京市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已波及市内多个区,并引发外省关联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从发现新疫情到防控升级,在短短时间内,北京每一步防控都做到了快、准、狠。
当前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快,北京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至二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非常时刻,确实要有这种非常之举,才能够形成雷霆万钧之势,化被动为主动,取得疫情防控的主动权。但是,这一大招放出来之后,不少人都感到十分担心,认为是不是形势恶化的不得了,否则,为什么要如此呢?其实,如果我们理性看待,自然不会过于担心。
首先,这种严格举措并不意味着北京的防控形势已经失控。北京作为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全国疫情防控全局。只有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始终跑在疫情的前头,我们才能把这次聚集性疫情控制住,坚决遏制疫情向市内外扩散,为疫情防控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北京目前所有病例均与新发地农产品市场有关联,这一情况说明源头是比较清晰的,疫情整体还是比较可控的。但北京市疫情还处于上升期,不排除发病人数未来还会维持并持续一定时间。目前确诊病例中以普通型和轻型病例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5%,危重和重型不到5%,暂未出现死亡病例。而在这次疫情反弹前,北京的新冠肺炎治愈率在全国较为靠前,小汤山医院到现在也没有重启,说明疫情防控形势并没有恶化到不得了的地步。
最后,我们要将零星出现、迅速扑灭、照常生活作为疫苗或者特效药出现之前的一种生活常态。6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表示,世卫组织在北京办事处的常驻流行病专家团队,正密切关注北京的疫情防控形势,同时与中国国家卫健委和疾控中心保持日常工作往来。世卫组织相信中方有足够能力应对近日北京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将继续跟踪中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提供相关援助。
总而言之,正如张文宏医生所说,世界疫情会此起彼伏,中国不可能永远保持封闭,亚洲地区也会逐渐开放,中国会随之逐渐打开。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会持续处于“接近零(本土)病例”的状态,而并非“无病例”。只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散发的疫情定能得到很好控制。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不要因此采取过度防疫,终止经济和民生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