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美国监听,欧洲法院终止欧美数据传输协定

SilverMask

新手上路
注册
2020-04-06
消息
460
荣誉分数
95
声望点数
28
担忧美国监听,欧洲法院终止欧美数据传输协定

2020
07/16
23:31
观察者网

【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7月16日,欧洲法院裁定,基于对美国监听的担忧,此前达成的跨大西洋个人数据传输协定——《欧美隐私盾牌》无效。

路透社当天指出,这一裁决将美国的待遇拉到同非欧盟成员国类似,实际上结束了美国公司在获取欧盟用户个人数据上的特权。

《欧美隐私盾牌》设立于2016年,其目的在于代替此前被裁定无效的《安全港协议》,用以保护被送往美国的欧盟用户个人数据。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00家公司签约使用了隐私盾牌,其中有65%是中小企业或初创企业,当然也不乏科技和工业巨头。

根据协定,美国被定义为“与欧盟基本等同”的国家和地区,可以不需要特别授权而直接传输数据,用于商业目的个人数据从欧盟传输到美国后,将享受与在欧盟境内同样的数据保护标准。如果欧盟用户认为某家公司或美国政府滥用了他们的数据,他们有权向美国法院提起诉讼。

但法院认为,美国的监听制度将美国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不尊重欧盟公民的权利,这不满足有关数据在美国受到“与欧盟基本等同”保护的标准,其条款也“没有赋予欧洲人在法庭上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的权利”。

美商务部对此表示,他们将继续与欧盟委员会保持密切联系,以减少这一裁决的负面影响。部长罗斯称:“商务部对这一决定深感失望,我们仍在研究这项决定,以充分理解其实际影响。”

法新社援引欧洲议会议员莫里茨·科尔纳(Moritz K rner)的话称,这是国际数据共享领域的又一场地震,多亏这次裁决,美国对欧盟用户的数据监听将不再被无视或是接受。

英国高伟绅律师事务所技术部门联席主管乔纳森·考利(Jonathan Kewley)评论道:“我们看到的就像是一场隐私版贸易战,欧盟坚持他们的数据标准,美国的不行。”

当然,这次裁决并不意味着美欧间个人用户数据传输的终结。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两地官员目前正就数据传输进行谈判。另外还有一项“标准合约条款”机制仍在运行。在此协议下,欧盟可以起草一份不容谈判的法律合同,而受影响的公司必须签署它,如果不能保护好个人数据,隐私监管机构会暂停对外的数据传输。使用“标准合约条款”意味着美国将与其他国家地位等同,不再拥有传输上的特权。

路透社指出,自2013年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披露了美情报机构开展大规模监听以来,欧盟对用户数据对外传输的担忧一直在加剧。

不过最终将担忧落实到行动上的是一个奥地利人。据《纽约时报》报道,在2015年,马克斯·施雷姆斯(Maximilian Schrems)由于担心美国情报机构可能访问欧盟的用户数据,向法院上诉,要求判定《欧美隐私盾牌》的前身——《安全港协议》无效,并最终胜诉。

后来,他又以社交网站“脸书”的欧盟用户身份提起诉讼,希望阻止有关数据从欧盟转移至美国,理由同样是担心美国情报机构可以访问欧盟用户的私人数据,这意味着欧盟公民的数据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如今随着《欧美隐私盾牌》被裁定无效,“脸书”等受美国监控法律管辖的公司,将不能利用这些条款将数据转移到美国。

施雷姆斯在裁决发布后表示,这对他们的隐私而言是一场100%的胜利,如果美国企业想继续在欧盟市场享有“特权”,美国将不得不认真在监听方面进行一次改革。
 
评常识,第一感觉这又是玩的中英翻译的误导游戏。好奇找来英文原文,果然如此
法院裁定是有这么会事。但和"担忧监听"完全没有关系。理由是美国的法律允许更广泛地访问隐私数据,和缺乏个人提起投诉的程序。和监听没半毛钱关系。
结论国内的中文媒体真是不能信。这种翻译时的胡说八道是常用技量。
 
评常识,第一感觉这又是玩的中英翻译的误导游戏。好奇找来英文原文,果然如此
法院裁定是有这么会事。但和"担忧监听"完全没有关系。理由是美国的法律允许更广泛地访问隐私数据,和缺乏个人提起投诉的程序。和监听没半毛钱关系。
结论国内的中文媒体真是不能信。这种翻译时的胡说八道是常用技量。
你也有空,不看看楼主是哪个?
如果是工作我表示理解,如果是个人爱好,那就不说啦
 
评常识,第一感觉这又是玩的中英翻译的误导游戏。好奇找来英文原文,果然如此
法院裁定是有这么会事。但和"担忧监听"完全没有关系。理由是美国的法律允许更广泛地访问隐私数据,和缺乏个人提起投诉的程序。和监听没半毛钱关系。
结论国内的中文媒体真是不能信。这种翻译时的胡说八道是常用技量。

观察网的东西要小心点看是对的, 如同看到消息来源是大纪元、新唐人、自由时报一样
 
担心美国过分侵犯个人隐私。
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通过监听查询等等手段无限制地获得个人数据。


Screenshot_20200720_055302.jpg
 
擦,盟友的总理都可以监听,凭什么其他人不可以被监听。你们敢用华为,就是不想被我监听,哼,我川皇文成武德,一统江湖,千秋万载,敢不听话先把黄皮黑心的蛆虫们放出来,恶心死几个算几个。@快来对号入座。
 
评常识,第一感觉这又是玩的中英翻译的误导游戏。好奇找来英文原文,果然如此
法院裁定是有这么会事。但和"担忧监听"完全没有关系。理由是美国的法律允许更广泛地访问隐私数据,和缺乏个人提起投诉的程序。和监听没半毛钱关系。
结论国内的中文媒体真是不能信。这种翻译时的胡说八道是常用技量。
很遗憾,你所谓的 “原文” 只是一篇报道,并不是法院发布的原文。该篇报道中没提到的不等于法院的文件中就一定也没提到,应以法院发布的原文为准。

下面的链接给出的才是法院发布的原文文件。该文件的倒数第二段确实明确表达了法院对于美国对欧盟进行的 surveillance 的担忧。可见你所信任的这篇报道的作者在写报道的时候其实是有所取、有所舍的。依我看,国内的这篇报道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必定是从你所引用的这篇报道翻译过来、在翻译的过程中 “玩的中英翻译的误导游戏”。

 
最后编辑:
终止不终止没多大意义。
莓锅不是窃听,窃听是偷着,莓锅就是明着监听一切,五眼联盟谁都听,哪儿都听,包括你我i,咋地了,你能咋地。
 
评常识,第一感觉这又是玩的中英翻译的误导游戏。好奇找来英文原文,果然如此
法院裁定是有这么会事。但和"担忧监听"完全没有关系。理由是美国的法律允许更广泛地访问隐私数据,和缺乏个人提起投诉的程序。和监听没半毛钱关系。
结论国内的中文媒体真是不能信。这种翻译时的胡说八道是常用技量。
你敢说美国不监听?早就实锤了好吗?
 
你敢说美国不监听?早就实锤了好吗?
监听这事不怪美国,谁让你用手机来着。这属于梳洗打扮自己送上门来的。是你逼着美国来着。
 
我只用华为手机。
好傻好天真,华为不是手机?人家美国监听的是手机座机对讲机,能说话的能传音的,和不能传音的,就是通讯的全集,谁说华为部华为来着。难道华为手机自动屏蔽监听?真的这么厉害不至于让个美国人围追堵截成这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