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认知差异
1、认知进化论告诉我们,为了进化选择,人的认知是呈现正态分布的。七分之一人是思维保守,七分之一人是思维激进,七分之五人是随风倒,看到哪里好就往哪里倒,进而推进了人类认知的进化。
2、这个正态分布是进化论的需要,要充分理解人的认知不同,认知是基于基因层面天生的,也是可以通过工具加以改变的。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以及大脑生化算法都不同,这种不同的底层逻辑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的不同。
3、先谈世界观,如果一个人还相信神话,说明他世界观极其陈旧。如果一个人相信宗教等信仰,说明他大脑操作系统版本很低。如果一个人相信宇宙大爆炸,说明他大脑操作系统已经用最新版本的大脑操作系统,做完了更新化。接着再谈人生观,人生观每个人都不同,没有对错,只能尊重。最后,再谈价值观,人认知差别最大的就是价值观。价值观本质就是选择,选择的衡量标准,不同社会层面人是不同的。处于底层社会人价值观衡量标准就是钱,因为钱对他们最重要。处于中层社会人士,最关心是否得到尊重,价值观衡量标准就是受尊重。处于顶层社会人价值观标准,就是他的自我实现。
二、人类的进攻属性与疏导方式差异
1、人可以浓缩为性和进攻。从人类整体角度看,性的本能释放诞生了家庭,进攻本能的释放是不断战争。
2、各种体育比赛,消化掉人类进攻属性的一些能量,但更多人不参与体育比赛,也不看体育比赛,整天进攻他人是出于基因层面的本能性的无奈。参与或者看体育比赛,多数人的体会是,对自己的知本和资本增值并没有好处。最科学办法是,用潜意识工具训练自己,将进攻属性所含能量用于进攻自己缺点,这样对自己知本和资本增值都有帮助。
3、疏导进攻属性进攻自己缺点是上策,进攻自身缺点让自己不断优秀。中策是参与或者看体育比赛释放进攻属性的能量,至少对他人是无害的。下策是,将本能的进攻能量,用于进攻他人,结果是两败俱伤。
三、认知不同和进攻属性疏导方式不同形成不同层次的人
1、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为了生存必须首先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爱的需求,这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如果人只是停留在这个需求层面,就是底层社会人士,底层社会特点是人踩人。
2、满足基本需求后,基于八卦语言,人就需要他人说自己好,目的获得他人的尊重,这就是受尊重需求。处于这个层面的人就是中层社会,中层社会特点是人比人。
3、当你看透别人说你好坏,对你的知本和资本增值并没有明显好处后,八卦语言就进入了最高阶段,自己跟自己说话,进入了人生最高需求阶段,自我实现需求。上层社会特点是人捧人。
结论:一、人的认知不同是天生的,进攻属性疏导方式跟遗传密不可分。二、改变自己要先认清人类共性。三、认清人类共性,再借助外力和工具实施自我改变,一切都不是天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