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在中国的研究基础
1、我在中国的研究基础。因为我本科和硕士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博士学的是机械专业,再加上我本人特别喜欢研究,自己在中国时候就已经独立设计多款机器人了,进而精通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通信、控制、机械等技术。
2、1999年我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期间,研制出中国第一套RUBOCUP小型组足球机器人(中国很多大学买过我设计的足球机器人),还曾经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安全仿人机器人教育平台(机器人在深圳市龙岗区建设局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站,2008年设计的)。
3、《参考消息》,香港亚洲周刊,中央电视台,《时尚先生》杂志都有我的报导。教育部两个副部长和一个司长分别参观过我的研究成果。2002年我就注册了www.jiqiren.com 和www.kongzhi.com 域名(目前网站都处于关闭状态,录制完视频后将开始建设网站)。我18年前就知道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未来趋势,中国这两个领域性的拼音域名都控制在我手里。
二、加拿大环境、人工智能优势与我的研究思路
1、加拿大这个国家特别适合做研究,人们都很淡定,国家运行也有很强逻辑性。
2、加拿大这样环境诞生了改变人工智能走向的三大牛,莱昆(Yann LeCun)、辛顿(Geoffrey Hinton)和本吉奥(Yoshua Bengio),三人被世界公认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三驾马车”,2018 年图灵奖得主,就是这三位深度学习研究的巨头。
3、我就是在这种人工智能科学研究顶天水平环境中,是从立地角度去研究人工智能的,艰苦爬行了六年,最后总算有了满意结果。
三、我的研究阅历与研究结果
1、我在加拿大研究三大产业历程。为了研究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人工智能化问题,我在加拿大做过54份工作。
2、这54份工作最长的一份工作半年多,多数工作时间只有一天,因为工作性质差不多,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工作期间多次腰累伤,所受的苦,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
3、经历六年多的研究探索,我最后设计出:人工智能中央厨房、人工智能超市、人工智能饭店、人工智能蔬菜种植场、人工智能肉食羊养殖场、人工智能三文鱼养殖场六个人工智能系统。
结论:一、在中国已经有很好的研究基础。二、将已有基础与在加拿大做的54份工作相融合。三、最后研制出六个人工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