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409个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PAL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我朋友圈天天见有人晒出游,几家一起。
当然人家就是聚,也不一定传染上,不出门的也不一定安全。
这咋整?
 
政府一心要开放哪管老百姓,他们明明有模拟图形,能看到后面的爆发曲线,而一意孤行。。。那个姓谭的到现在还不引咎辞职。。。可想而知
 
我朋友圈天天见有人晒出游,几家一起。
当然人家就是聚,也不一定传染上,不出门的也不一定安全。
这咋整?
类似开车闯红灯也不一定会出车祸,不闯红灯的也不一定不出车祸。这咋整?
 
周一一般数字都高一点?
1601314076491.png

1601314100499.png

加拿大数据的确是周一有spike,渥太华不明显。
 
类似开车闯红灯也不一定会出车祸,不闯红灯的也不一定不出车祸。这咋整?
闯红灯的多了,连锁反应就多点,有人出点事呗。
 
就这样一个劲控制不了,一个劲发钱,没有危机感。迟早还得象三四月那样再关闭。
我很好奇,那些服装店,按摩师,等等不当紧的行业,他们怎么想?急不急?
 
疫情严重,认识的一个很熟的老白最近重病,不能理事,也不知道是否是COVID,也不好问,只是希望不是了。
 
疫情严重,认识的一个很熟的老白最近重病,不能理事,也不知道是否是COVID,也不好问,只是希望不是了。
掐老师能回答我22楼的问题吗?
 
就这样一个劲控制不了,一个劲发钱,没有危机感。迟早还得象三四月那样再关闭。
我很好奇,那些服装店,按摩师,等等不当紧的行业,他们怎么想?急不急?

我掐算不可能再关闭了,两个原因
-中招的数字在增加,确实是二次爆发,但死亡率大幅降低,
-社会的代价太高,欧洲很多国家都在搞群体免疫,加拿大又是很自由松散的社会,政府根本没有能力象中国和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那样严密监控得病的危险人群,更不用说动用执法力量强制执行了。
-各行业肯定受影响,政府必须再次发钱。

只能自己小心了,
 
我掐算不可能再关闭了,两个原因
-中招的数字在增加,确实是二次爆发,但死亡率大幅降低,
-社会的代价太高,欧洲很多国家都在搞群体免疫,加拿大又是很自由松散的社会,政府根本没有能力象中国和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那样严密监控得病的危险人群,更不用说动用执法力量强制执行了。
-各行业肯定受影响,政府必须再次发钱。

只能自己小心了,
其实我挺喜欢在家的,我们家没有人收入受影响,而且还因为没有多少消费,攒钱容易了。这边家里房子都大,有后院,也不会象国内那样困在高楼上不容易见阳光呼吸空气在家转不开磨。可是,看牙这些事得去做啊,万一以后疫情厉害了牙医也不能上班了呢,牙医专家为了上班,得把孩子送学校,学校也在爆发。

我个人没那么焦虑,我还是懂轻重缓急。只是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想暂缓出游玩乐?那么多行业受影响,大家就满足几个月几个月发钱?受影响得那批人本身怎么想呢?
 
其实我挺喜欢在家的,我们家没有人收入受影响,而且还因为没有多少消费,攒钱容易了。这边家里房子都大,有后院,也不会象国内那样困在高楼上不容易见阳光呼吸空气在家转不开磨。可是,看牙这些事得去做啊,万一以后疫情厉害了牙医也不能上班了呢,牙医专家为了上班,得把孩子送学校,学校也在爆发。

我个人没那么焦虑,我还是懂轻重缓急。只是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想暂缓出游玩乐?那么多行业受影响,大家就满足几个月几个月发钱?受影响得那批人本身怎么想呢?

我觉得吧,亚洲人,东亚的一般都比较洁身自爱,有了风险,除了极少人为了生计,基本都不会去哪里凑热闹。
其他的就不好说了,记得福省长说加大室外活动人群再次限制后,至少3天还看见很多人在搞集体性的球类活动。
 
如果是正常感染的,并有症状的,这么长时间,该表现出来的早表现出来了。

现在有第二波,估计就是很多无症状有病毒的被社会开放后,在社会各处活动,并散播,成为超级传染者。 以前这类超级传染的,一个人传100,1000都有可能,如果现在还经常去公共人多的场所,那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了。

严格说,现在连在自己的小区散步都要小心了,现在的MODEL推算说渥太华实际感染率是至少是3%, 想想一个住宅单元4个人,当你在自家小区散步每经过25个住宅单元,就可能经过3个有阳性的人的住处。
 
刚才广播说了OTTAWA 5 大热点感染住宅区
-VANIER 2 个
-WALKLEY 1 个
-BAYSHORE 1个
-OLD BARRHEAVEN EAS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