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工业4.0不是这样的。典型的场景是:
1. 模块化的工场,建立在靠近消费市场的地方,例如靠近上海的苏州。 所谓模块化就是无论生成鞋子还是手机都使用相同的模块,工场需要5-6小时就可以把模块重新组建,从鞋子到手机。
2. 设计更加重要。设计公司不仅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而且还要有如何重新组装生产模块。设计团队可以在加州,日本,西欧等地方。
3. 上海的市场团队发出需求,法国的设计团队完成设计,发送给苏州的工场,同时全球物流把原材料送往苏州。这个过程可以压缩到1-2周时间。 苏州的工场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的设计。
4. 原材料到达,没有存储,直接生产,产品直接进入上海市场。
5. 根据市场反馈,设计公司调整产品。
你可以看到,4.0的特点:
1. 只有一次原材料运输
2. 设计和生产分开。因此,只要把握好市场和设计,就可以赚钱。
3. 模块化工厂需要大量的无线连接。根据德国的经验,最大的问题不是模块化,而是一坨坨的控制连接线。因此需要5G把它们替换。
在4.0里面,澳大利亚有什么优势?
-澳大利亚的设计能力不强。比比西欧,日韩,加州,中国等。
-没有中国市场团队给需求,澳大利亚都不知道干什么。
-距离各个消费市场太远了,需要两次运输:原料和成品。第一批的成品运到上海,改进的第二批估计也要一个多月时间。
从4。0来看,美国的资本家(加州的科技公司)是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的,小型敏捷高附加值设计公司将会是主流。越南都不会对中国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反而依靠中国。日韩有资本,因为离中国近,可以在本土搞,三四天就可以海运到上海。5G是关键技术点。美国已经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