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党争的同异

gcy1208

独轮运之父
注册
2012-06-29
消息
9,236
荣誉分数
1,896
声望点数
323
党争,原意为“政府官员自行拉帮结派,为争取个人或共同的政治经济等利益而互相对异己人士或团体进行攻击”的行为。就是官员结成党派为争取政治利益互相攻击。

党争,在东亚历史上泛指士大夫结成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称为党争。在现今政治中,党争可解读为党派之间的斗争,常见于议会政治。


印象当中,党争这个词在中国存在了很久,历来都是贬义。历朝历代,官员结党都是制度僵化,腐败横生,国家内耗、分裂的表现。个人孤陋寡闻,几乎没听说过哪个朝代是因为党争而走向兴盛。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最终以齐治平作为理想,朝廷的党派斗争中大都免不了为了自己集团的利益。而西方更不用说,演变到现在,更是以为自己党派争取利益作为党派的宗旨。表面上忠君不一定是忠君,口头上的为民也未必是为民,自己的利益,才是斗的你死我活的根本。
党争消耗国力,而党的本质是利益群体。我认为这两点在东西方都是如此。

再说说不同之处。最大应该就是中国古代朝堂中党派的势力是自上而下指定的,而西方选举,是自下而上进行选举。对于权利的分配方式是主要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西方国家的民主让老百姓做了国家的主人。

在这里我想表达一下我对权力的看法。我认为权力是社会当中客观存在的一种东西,单纯是社会结构中发号施令的位置。是一种社会结构。任何社会结构都能产生或大或小的权力,大到国家国际,小到家庭,甚至每天见到的陌生人,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权力”产生。权力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人人都有权力,只不过由于个人地位和社会结构不同,所有的权力大小种类不同。绝对不会有那种一个人拥有所有权力,另一个人什么权力都没有的情况。而让谁拥有权力的“政治权力”只是许许多多权力当中的一种,平分到亿万人的头上,即便某些人再疯狂的信仰,这种权力也已经几乎算不上一种实权了。
在任何社会,权力的分配如何做的更加公平,使其能够推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都是主要的问题。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能让权力在社会当中流畅的运行,才能形成健康的社会。这一点上到底是精英治国的路线好,还是人数取胜的选举制度好。是要看具体结果的。
另外并不会因为选择权在你的手里,社会就一定会更好。高高在上的皇帝可能是暴君,昏君。普通的选民也可以选出法西斯,以及众多无能的政府。民众在士大夫政客的忽悠下,比皇帝更容易好大喜功,更容易怠倦,更容易脱离现实,相信自己从来不会有错。民众既然有一万分之一的选择权力,那就应该承当起一万分之一的结果。可是在这一点上,民众比最独裁的君主都听不进批评的声音。

回到党争的问题上。党争在社会当中或多或少总是存在的,却并非总是那么激烈。一个国家/朝代在上升的时期,总体的方向格局会是比较团结统一的。而在瓶颈与衰落的时期却会非常明显。有时候还被统治者作为平衡制约各方势力的权术来使用。往往这种权术带来的都是腐败与衰退。在我看来,当今西方民主走到现阶段,普通民众越来越像深宫中玩弄权术的皇帝,把这个权力的游戏玩到最后,长久下去免不了也是一样的结果。

最后说两句中共。中共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西方定义的政党了,而变成没有世袭制的朝廷,很多方面等同于中国,代表中国。如果中共内部分裂,形成不同的派别,那些派别才可能等同于西方的政党。现在中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上升阶段,此时如果出现大规模党争,对于中国绝对是灾难性的,这也是很多人希望看到的。一党专政的体制,实际效果上就是无党,因为好坏都没有别的党可以选择。
而我个人看来,不管是为了帝王,还是为了民众,无党的境界总是高于党派之间的利益之争。看这两年各国选举的各种乱象,深感“西方民主”的老态龙钟。
团结走向强大,分裂走向衰退,党争不等同于民主。西方社会何时才能够反思?

在家隔离,看大选撕逼,无聊小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