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感叹一下:老家农村现在统一住进小红楼了:独门独院

老西新年贺词中不是说了吗? 近1亿贫困人口、832个贫困县已经全部脱贫了,怎么会还有靠“贫困”帽子拿钱的?

哦,也许还存在中间规模的贫困村、贫困乡?

不对啊? 按说木有贫困人口了, 哪来的贫困村? 木有贫困村哪来的贫困乡?

这个逻辑不知道对不对。
全面脱贫是今年年底才宣布的,之前一直都有贫困地区。政府盖新居给贫困人口帮助他们脱贫,有什么逻辑问题?
 
不知道是不是属实,不知道能否复制, 不知道能否持续。

生活水平必须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才可以持续, 生产力水平必须依靠适当素质和数量的劳动人口、公平市场、高效率政府来保证。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高档资产”越多,维护、保养的成本就必然越高,而且会逐年提高, 总要有人扛着。

所以说, 车辆稀少的高速公路、人员稀少的商厦、机关大楼、贫民的小二楼,多半是负担。

打肿脸充胖子,不可持续。
这些问题中国政府肯定会考虑的,你不知道不代表没有。多关心一下国内的情况就知道了。
 
你们的疑虑我理解。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如何维持的,反正看起来看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我只是和姐姐通视频了解到的。我姐一个字也不认的。外甥女给她买个手机一年了,才会打微信视频。

在农村,有本事的,开公司,搞养殖;没啥本事的出外打工。确实没本事打工的,就这么对付着过,听说他们吃饭没问题。
过去这四十年,这些最没本事的,就这么强行拉着。有些无能的,还会有好心老板照顾给个混饭的活(这是最不可理解的)。农村的事,很难看透。除了领导,还有固有的宗族观念,农村人的互相搀扶(某些事上就是表现在乱搅和,互相欺压)习俗。

过去这40年,先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村老家大约在90年代解决了吃的问题。过去连粗面都吃不饱,到90年代可以顿顿吃馒头了。

看到老家的变化,我是不明白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还有一不明白的事是,过去老家是产各种各样水果的,现在大量的原来集体的果树都砍掉了,各家房前屋后可能还有。现在老家农村平时也没多少人,其中很多人已彻底离开了农村。
 
老家山区,40年前较穷。20年前曾经统一盖过砖瓦平房,现在又统一盖二层楼房,不管贫富,户户都有。周围村庄多数都盖起来了。没盖的村也积极规划要盖。

听说现在有本事的村长争取贫困村“头衔”。很多年了,不再向农民收捐税了,每年还发点钱了。

还听说好多地都没人种了,长荒草了。对山区来说这是好事,恢复一下生态。过去很多山都被砍的光秃秃的。现在没人砍了,山上草木就长起来了。
上点图片感官一下。其实小城镇是休闲养生的好地方
 
小红楼啊,可有杨钰莹?
 
你们的疑虑我理解。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如何维持的,反正看起来看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我只是和姐姐通视频了解到的。我姐一个字也不认的。外甥女给她买个手机一年了,才会打微信视频。

在农村,有本事的,开公司,搞养殖;没啥本事的出外打工。确实没本事打工的,就这么对付着过,听说他们吃饭没问题。
过去这四十年,这些最没本事的,就这么强行拉着。有些无能的,还会有好心老板照顾给个混饭的活(这是最不可理解的)。农村的事,很难看透。除了领导,还有固有的宗族观念,农村人的互相搀扶(某些事上就是表现在乱搅和,互相欺压)习俗。

过去这40年,先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村老家大约在90年代解决了吃的问题。过去连粗面都吃不饱,到90年代可以顿顿吃馒头了。

看到老家的变化,我是不明白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还有一不明白的事是,过去老家是产各种各样水果的,现在大量的原来集体的果树都砍掉了,各家房前屋后可能还有。现在老家农村平时也没多少人,其中很多人已彻底离开了农村。
脱农入工也不错。有进步就好!
 
老习脱贫这事估计能收买一半以上中国人的人心,共产党近期内不会被消灭,让反华分子们失望了。
 
不过,过去老家在中国农村应该属中等水平。现在也应在中等水平。我也不明白,那个贫困村。在过去,它是附近较富的,现在应该也是较富的,因它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现在该“贫困村”的书记是跟我家不太来往的亲戚(很近的)。 我这个亲戚家族已领导该村超过50年了。听我姐描述,他们家应该很富。
 
北京近郊的農民都靠卖地发了大財,远点的怀柔延庆的大部分住的也是兩层小楼,看过同学家的照片是砖楼不是咱這儿的木屋
 
北京近郊的農民都靠卖地发了大財,远点的怀柔延庆的大部分住的也是兩层小楼,看过同学家的照片是砖楼不是咱這儿的木屋
我老家也应是砖和水泥小楼。他们靠大城市很近,老家是山区 ,但没卖地。
 
你们的疑虑我理解。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们如何维持的,反正看起来看不明白,我也不明白。我只是和姐姐通视频了解到的。我姐一个字也不认的。外甥女给她买个手机一年了,才会打微信视频。

在农村,有本事的,开公司,搞养殖;没啥本事的出外打工。确实没本事打工的,就这么对付着过,听说他们吃饭没问题。
过去这四十年,这些最没本事的,就这么强行拉着。有些无能的,还会有好心老板照顾给个混饭的活(这是最不可理解的)。农村的事,很难看透。除了领导,还有固有的宗族观念,农村人的互相搀扶(某些事上就是表现在乱搅和,互相欺压)习俗。

过去这40年,先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村老家大约在90年代解决了吃的问题。过去连粗面都吃不饱,到90年代可以顿顿吃馒头了。

看到老家的变化,我是不明白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还有一不明白的事是,过去老家是产各种各样水果的,现在大量的原来集体的果树都砍掉了,各家房前屋后可能还有。现在老家农村平时也没多少人,其中很多人已彻底离开了农村。
现在都盖。趋势是统一处理。现在想自己杀只猪看看。果树没了每个地方不同。有些是下面的沙子更值钱就砍了卖沙子了。树种沙漠里了。
 
不过,过去老家在中国农村应该属中等水平。现在也应在中等水平。我也不明白,那个贫困村。在过去,它是附近较富的,现在应该也是较富的,因它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现在该“贫困村”的书记是跟我家不太来往的亲戚(很近的)。 我这个亲戚家族已领导该村超过50年了。听我姐描述,他们家应该很富。
看过一个新闻,许多农村都争当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因为习近平急于兑现他消灭贫困人口的承诺,大量财政资源涌向贫困地区,以至于声明贫困就可以比别人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文革时为了表明社会主义制度贯彻的效果好,即使自己饿着也要多交公粮时相反。
 
原来国家穷,为了发展,实行以农养工的政策,现在工业发展好了,每年能赚取巨额贸易顺差,开始以工养农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