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目照片]是不是成都的都进来吧*美食*美女*美景!!!!让你大饱眼福哦~嘻嘻~不进来的会后悔的哦~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今天6:2干掉1个女的

6 :3又干掉一个男的

CU中国学生还有没有打网球的哦?
见一个干一个哈:lol:
 
93年94年的样子,学校大门对面的路还在修,空军宿舍守门老头他家老蔫儿的抄手是不摆了的1元5三两。没有一只凳子是一样的,坐得特别踏实。有一次偷眼学到了项料是咋个兑的。直到现在自己不会调其他味道的抄手。

还有小门外,现在游泳池这边,有对夫妇卖冰棍,bla-bla-bla,很多奇怪的小东西。他们做的红苕饼暴香。一度每天放学都要吃一个。那个高瘦的男人,带眼镜,长得不象做小买卖的,倒很象七中教历史的王老。与之做拌的是一家蛋烘糕,摊主很闲云野鹤地一周来个两三次,当时崇拜死了,最大的梦想就是支个蛋烘糕摊摊,想做生意就做想耍就耍。后来才知道不在七中的日子她其实带着她的摊摊去了十二中。最喜欢还是肉绍子味,咬一口流油的香。女的大多喜欢大头菜,吃完了就想摸过口红。淅沥哗啦。

96/97年左右,中午磨子桥十字路口净是路边小炒。几个农村小伙支着简易炉灶炒韭黄肉丝。各种蔬菜,肉,调料花花绿绿排得琳琅满目。天气阴冷的冬天,整个城市都鲜亮起来。并不讲究做菜的规则,只是一味的多油,但你知道,回锅肉,蒜薹肉丝什么的,油少了可不好吃。三块钱有点贵,还不是每天都吃得起。逢重大活动才爽一把。那些生机勃勃的潦倒少年。

学校的食堂,最早是在音乐教室楼下,用塑料的彩色饭票。饭堂地上是厚厚的油泥。饭是用铲子分割出来:一两是个小正方形,二两是个小长方形,三两有个拐角。基本上很难吃。包括后来脱颖而出的荷花肉丁。其实味道也一般,大家都记得,多半是因为不俗的名字。

后来般新食堂,造型华丽,人声鼎沸。饺子还行,但是不如小抄窗口的烧肥肠更合我意!就是那个时候喜欢上肥肠的,莴笋已经烧烂了,肥肠是性感的深橘色。总是买了饭从旅游村菜市场一边吃着一边走回家(家离学校很近),再在菜市场买个包糖的锅盔,或者糖油果子。一路吃回家。

也许还有很多东西,一时都想不起来了。初中的时候还在南虹村粮店前面吃刀削,吃完了就和最好的朋友决裂;在气象学院对面吃陕西饺子,需要走15分钟;高中骑自行车不远万里去川大吃小抄,花多一倍的时间,便宜一块钱;晚自习前散步到新南门大统饭店对面吃肥肠粉,后来拆掉了但真是好吃……这些那些的记忆都还清晰着呢。这是我的十几岁,咋个都忘不掉的好年华。
 
昨天睡觉忘了盖铺盖,早上冷醒了,起来一看温度计,8度。过俩天可以去gatineau park滑雪罗:lol: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