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领域,华人到底有什么贡献?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TESLA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我倒是记得加拿大有几个大牛。
alpha go 那个台湾人主要是提供围棋规则方面指导,不是算法,其主要算法算是用Alberta大学的研究。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统计很相关。在统计界, 华人大牛不少,但教科书里没什么以华人名字命名的定理。 印度人倒是不少
华人是ai行业主要贡献之一。比如最新alphaCode就有华人, 以前的alphaGo/zero台湾人。只是在开创方面稍弱,应用不弱
 
华人是ai行业主要贡献之一。比如最新alphaCode就有华人, 以前的alphaGo/zero台湾人。只是在开创方面稍弱,应用不弱

AI的研究在台灣開始很早,比如台灣流行之倉頡輸入法的發明人朱邦復先生,就曾在八九十年代做過一些計算機人工智能的研究。據他講漢語因其語法的簡潔性,其實是一種很適合計算機理解的語言。
 
我倒是记得加拿大有几个大牛。
alpha go 那个台湾人主要是提供围棋规则方面指导,不是算法,其主要算法算是用Alberta大学的研究。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统计很相关。在统计界, 华人大牛不少,但教科书里没什么以华人名字命名的定理。 印度人倒是不少
人家是组里的主力程序员,就是Alberta大学硕士,和那个Silver一样
 
人家是组里的主力程序员,就是Alberta大学硕士,和那个Silver一样
是个programmer,不是scientist。
 
华人是ai行业主要贡献之一。比如最新alphaCode就有华人, 以前的alphaGo/zero台湾人。只是在开创方面稍弱,应用不弱
对。华人学者对推广AI应用贡献不小。

加拿大AI头牌Geoffrey E Hinton 论文被引用54万多次 (2021年被引用9万4千次;2022年被引用8770次)
Geoffrey E Hinton - A.M. Turing Award Laureate

华人AI新锐Kaiming He 论文被引用27万多次 (2021年被引用9万3千次,上年度几乎追平Hinton; 2022年被引用8828次,本年度已超越Hinton)

Kaiming He第一篇paper就成为了cvpr best paper,亚洲的第一篇cvpr best paper
 
最后编辑:
大陆现在AI厉害主要是有大量数据, 在欧美因为隐私限制,没有数据,更注重算法和理论。
中国有钱,需要什么挖个人回去,走的时候把软件数据一拷贝,齐活。
 
Kaiming He多大年紀?

2003年18岁?+19=37岁?

2003年5月,何恺明拿到保送清华的资格,是当年执信中学唯一保送上清华大学的学生;高考结果出炉以后,何恺明获得满分900分的成绩,成为当年广东省9位满分状元之一。

 
国内还有一个。出的书让很多人入门AI,也算是贡献了

周志华教授是AAAI Fellow, IEEE Fellow, IAPR Fellow,并于2016年入选ACM Fellow和AAAS Fellow,成为国际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重要学会“大满贯” Fellow华人第一人 [18] 。 并担任IJCAI 2021的程序委员会主席,系中国内地首位任此职位学者 [19-20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