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Engineering Science还值得读吗?和CS相比较,是不是就业不如CS?

想想高中每个学期4门课,要想弄个好成绩,每天都要学到11,12点,。再研究ES的课表,大一和大二每天6点下课,到晚上12点,也就6个小时的复习和作业时间,要想保证好成绩,估计得学到2点吧!就连周六和周日也得全用在学习和做作业上。耐不住寂寞,还真是无法取得好成绩。即要聪明,又要贪功夫。行。浏览附件103167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校好专业,不管是滑大还是多大的工程或计算机,一个优势是你的同学们非常有passion,学习能力,还有强大的内驱力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计划。这种氛围还是很重要的。牛娃的话,还是应该去名校好专业。

很同意, 牛娃的话, 学有余力仍有潜力, 的确应该去名校接受更多的挑战, 承担更大的压力负荷, 获得互相促进激励的氛围。

我前面说的意思是, 对于普娃, 或者小牛(某方面有强项, 其它方面一般, 或者还有短板的), 不宜承担过重压力的娃, 不要心急, 只要选对赛道, 避免倒车, 少走弯路绕远儿, 踏实努力, 也是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
 
ES退出来的学生,大部分是大一的时候退到工程系的其它专业,所以拿了ES录取的,如果同时拿了滑大好专业的录取,需要仔细想想,如果没有的话,又非常有志向学工程,应该接受ES的 offer。就算选择或被迫退出,去向也不错。
 
很同意, 牛娃的话, 学有余力仍有潜力, 的确应该去名校接受更多的挑战, 承担更大的压力负荷, 获得互相促进激励的氛围。

我前面说的意思是, 对于普娃, 或者小牛(某方面有强项, 其它方面一般, 或者还有短板的), 不宜承担过重压力的娃, 不要心急, 只要选对赛道, 避免倒车, 少走弯路绕远儿, 踏实努力, 也是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
牛娃也要慎重,一定要认识到天外有天,要不然精神身体都受不了。
我们公司以前有一个academic adviser 曾经在哈佛工作,他说很多哈佛1年级学生都有很大的挫折感,他们进大学以前跟周围人比都是天才,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结果进了大学发现自己是特别普通的人,周围大批比自己优秀得多的人,特别失落。
 
多大的基础学科和研究+滑大的产业孵化器模式,这样就完美了。

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
1、多大的ES, 在滑大对应的不应该是工程院吗?
2、多大的CS和math, 在滑大对应的才是CS/math?

理对理, 工对工。为什么把多大ES与滑大cs对比呢?
 
真没必要去比较,孩子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如果你想让孩子学好找工作和赚钱的专业,那就从小引导,让他感兴趣。
 
真的得娃自己选,家长可以帮娃了解利弊和相关情况,提供给娃做参考,最后的选择是娃的。自己选的路,走起来开心一些,走的难一些也愿意也更有恒心。家长尽量给娃提供一些帮助,主要的还是自己走。
 
我忽然想起一个问题:
1、多大的ES, 在滑大对应的不应该是工程院吗?
2、多大的CS和math, 在滑大对应的才是CS/math?

理对理, 工对工。为什么把多大ES与滑大cs对比呢?
我想说的是:多大整体的教学是以基础学科和学术科研为主,与产业界的融合稍微差一些。而滑大的教学是以产业界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产业界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初创企业的孵化。如果把多大的基础教育科研模式和滑大的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模式二者有机地融合,那就太好了。
 
整体而言,多大和滑大比较,多大学生解决工业界问题的能力可能稍差一些,而滑大学生的基础学科教育可能需要补足一下。
 
想想高中每个学期4门课,要想弄个好成绩,每天都要学到11,12点,。再研究ES的课表,大一和大二每天6点下课,到晚上12点,也就6个小时的复习和作业时间,要想保证好成绩,估计得学到2点吧!就连周六和周日也得全用在学习和做作业上。耐不住寂寞,还真是无法取得好成绩。即要聪明,又要贪功夫。行。浏览附件1031677
这个课表只有我觉得有点奇怪吗,同一门课每周会在不同时间上3到5次课?我那会儿一周就一次课,最多加一次实验课。
 
这个课表只有我觉得有点奇怪吗,同一门课每周会在不同时间上3到5次课?我那会儿一周就一次课,最多加一次实验课。
这个课表来源于网络,是2017年学生的课表。(没有考证过真伪)上面列出5门课,每门课一周总计5个小时,共5*5=25个小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