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对拜登说:冲突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通话进行了1小时50分钟。

我也再说一遍,本人从未盼望过中国去军援俄,够清楚了吧?

目前是习自己的路线把自己架到火上,在“唇亡齿寒” 和 “与世界为敌” 之间抉择,路子越来越窄是有目共睹的。
你怎么理解,猜测都可以。反正你不是由你说了算,也幸亏不是你这种非黑即白的,完全不理解国际政治的人来执掌国家。
 
张三问李四王武要睡你老婆,你到底让不让啊?
你说谁是那找抽的呢?
你做了一个假设:俄是中国的老婆。问题是:俄、中到底什么关系,中国能说明吗?这很重要,避免误伤。
 
你怎么理解,猜测都可以。反正你不是由你说了算,也幸亏不是你这种非黑即白的,完全不理解国际政治的人来执掌国家。
关于“对俄军援”,只有“援” 或“不援”两种选择,你准备来个“援也不援”?:evil:
 
关于“对俄军援”,只有“援” 或“不援”两种选择,你准备来个“援也不援”?:evil:
说了N遍:不援,不援,不援,不援。。。

从来没说过会援,然后是你说,你不是习,不能替他决定,你不如说,他一定会傻得像你一样,早晚都会援。这是你的想象,随意好了。
 
说了N遍:不援,不援,不援,不援。。。

从来没说过会援,然后是你说,你不是习,不能替他决定,你不如说,他一定会傻得像你一样,早晚都会援。这是你的想象,随意好了。
这不就完了,二选一嘛!:evil:
 
拜习谈得怎么样,股市最有说服力,大数据内幕消息加上利害攸关比你我强十万倍的势力的分析判断。试想一下如果市场得出结论习会事实挺俄会怎么反应吧,再看看目前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谈完了,现在 2:00 pm。美国股市貌似平稳,看来符合市场预期。

1647626713759.png
 
这不就完了,二选一嘛!:evil:
只有你会认为,不援 = 切割。

援助和不援助是两个选择,国际立场,国家关系中,有无数的可能性。你以为是单一因素吗?one digit fact? on/off switch?

好了,我不和你扯这个废话了。
 
1. 实际操作上,即便美军的 contractor 也需要通过全球供应链包括阿里巴巴找部分民用零件,存在部分并不违反任何禁令的涉俄贸易无从禁止。

2. 大毛在二毛家北线搞帝国主义式胁迫固然造成了交战双方的两难困境,北线的补给线问题本质上无法通过向其它国家请求提供给养来解决。

3. 反思和预期不一样的短板,大毛只对特定装备有客观需求。因为有必要对乌对欧有个体面的立场,中国应该不会对俄出口 察打一体无人机 之类的涉密装备,就算是给大毛诸如 “不想让北约获取研究” 的理由也完全合理。美欧在华的合资企业也一定不会违反贸易禁令和 SWIFT 禁令。

4. 欧盟许多重要国家由于实际能源需求大且暂时无从替代,并没有禁止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中国向大毛买管道天然气只需照此办理就行了。

关于“对俄军援”,只有“援” 或“不援”两种选择,你准备来个“援也不援”?:evil:
说了N遍:不援,不援,不援,不援。。。

从来没说过会援,然后是你说,你不是习,不能替他决定,你不如说,他一定会傻得像你一样,早晚都会援。这是你的想象,随意好了。
 
最后编辑:
只有你会认为,不援 = 切割。

援助和不援助是两个选择,国际立场,国家关系中,有无数的可能性。你以为是单一因素吗?one digit fact? on/off switch?

好了,我不和你扯这个废话了。
行动上“见死不救”,语言上“一往情深”,典型的酒肉朋友!你以为普京傻呀?
 
真特么费劲!军援俄吗?:D

大家就想知道这个。


中国给普京一个实际援助就是经济不断,不参加制裁,甚至不承认是入侵。继续买买买保证俄罗斯不倒,小麦能源就是例子。
军援,军援, 你不问俄罗斯要不要? 它有13000辆坦克, 才损失几百。
 

拜登与习近平通话:习近平称“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2022年3月18日中午12点01分 最近更新: 3 小时前

基辅套娃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8日通过视频连线通话。

拜登在美东时间星期五上午9时,也就是北京时间当天晚上9时许与习近平开始对话,通话持续将近两个小时。

这是自从拜登入主白宫以来和习近平第四次通话,是双方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的首次通话。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习近平在通话中说,乌克兰危机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有关事态再次表明,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习近平还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我们不仅要引领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而且要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作出努力。

目前暂时不清楚拜登在通话中说了什么。此前美国官员曾经说,拜登计划在通话中警告中国,如果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或经济支持,将面临严重后果。

美国:付出代价​

拜登和习近平此次通话,正值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面临一个关键节点。

尽管习近平在通话中说,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但是中国迄今一直没有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也没有加入对莫斯科的制裁。

此外,美国官员称,中国还正在考虑是否向俄罗斯提供经济或者军事援助。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地时间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及拜登总统周五将与习近平主席通话时强调,“中国将为支持俄罗斯侵略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责任”,美国“将毫不犹豫地让中国付出代价”。

路透社引述布林肯说,中国有责任利用其对普京的影响力并捍卫国际规则,但北京似乎“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布林肯没有详细说明中国可能付出的代价,华盛顿方面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中国已表示愿意帮助俄罗斯。

莫斯科否认向中国寻求军事援助。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周一表示,俄罗斯有能力在乌克兰开展行动,未曾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本周亦表示,“近期,美方在乌克兰问题上接二连三散布针对中国的虚假信息,用心险恶。”
杨洁篪周一在罗马与沙利文举行会晤

图像来源,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杨洁篪周一在罗马与沙利文举行会晤

分析:意识形态鸿沟​


BBC北美事务编辑莎拉·史密斯(Sarah Smith)

拜登认为乌克兰战争代表了专制与民主之间的真正斗争,而习近平不相信民主可以在21世纪持续下去。

这说明就中国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立场,拜登和习近平之间存在意识形态鸿沟。

美国说,中国有责任利用自己对普京的影响力捍卫国际秩序和原则。

美国官员认为,习近平是少数几个可能对普京产生影响的世界领导人之一。但迄今为止,习近平一直拒绝谴责俄罗斯的侵略行为,美国非常担心中国可能会帮助俄罗斯提供在乌克兰使用的军事装备。

拜登将威胁,如果中国确实在经济或者军事上援助俄罗斯,美国将让中国付出沉重代价。

不过迄今为止白宫还没有公开,惩罚措施具体有哪些。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俄军被乌克兰摧毁的坦克在路边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抵抗一直持续了三周,路边可以见见到俄军被摧毁的坦克。

俄中关系“上不封顶”?​


俄罗斯与中国关系紧密。俄罗斯总统普京2月初访华时,北京以“上不封顶”形容中俄关系。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国一直拒绝将俄罗斯的行动称为“入侵”,反对制裁俄罗斯,并在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上就谴责俄罗斯入侵的决议投下弃权票。

本周一(14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曾在意大利罗马举行长达七小时的会晤。

美方官员在会谈后形容会面场面“激烈”,并称美国和中国高级官员就涉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的问题进行了“实质性讨论”。

法新社报道称,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外交压力,西方敦促北京不能成为自入侵乌克兰以来受到无数制裁的俄罗斯的保命线。

但观察人士也注意到,中俄之间历史上有长期的互不信任。

法新社报道援引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的中俄关系专家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说,“中国的立场与其说是亲俄、不如说是反美”。

line

分析:北京面前的抉择​


英国剑桥大学国际法教授马克•韦勒(Marc Weller)

随着俄罗斯侵略所造成的人命伤亡,也许超出了莫斯科和北京的预期,中国现在必须做出决定。

到目前为止,北京政府一直尽职尽责地提及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表示理解俄国入侵的所谓理由是“西方对俄罗斯的所谓围堵”。而中国官媒则是无情地转播俄罗斯散播的虚假信息。

中国现在需要决定它是否希望继续成为一个多元但基本上是文明国际秩序的一员。

中国可以在支持结束冲突的谈判中发挥强大作用。而但至少现在,该让北京知道它必须从莫斯科的朋友那里要求提供真正的“人道走廊”给成千上万被包围和挨饿的乌克兰百姓,让他们不受炮弹袭击和逃难阻碍。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以给他在克里姆林宫的同志打通电话就能解决问题。但是,他如果不打这个电话,也将会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习近平同拜登通话称: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 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利益​

路透新闻部

路透北京3月18日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晚间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视频通话时表示,乌克兰危机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有关事态再次表明,国家关系不能走到兵戎相向这一步,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和平安全才是国际社会最应珍惜的财富。

“我们去年11月首次‘云会晤’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央视新闻客户端援引习近平并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世界既不太平也不安宁。

他并强调,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我们不仅要引领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而且要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作出努力。”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本周稍早表示,拜登将“明确表示,中国将需要对支持俄罗斯的侵略行动承担责任,我们将毫不犹豫地让其付出代价”。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事进入第四周,已造成数百名平民丧生,数百万乌克兰民众逃离家园。(完)

发稿 韩笑;审校 张喜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