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热老师帮忙看一下去哪一个医学院?

一到关键时候就顾左右而言他,这一点很不好。你明知道我问的是准MIT娃。:)
我家娃多,有的很能争上游,有的还需要磨练一下。
准MIT已经很厉害了
shopify dev degree

目前为止,加拿大大学PROGRAM淘汰赛最激烈的地方。
这个好!再不成选滑铁卢!失败没啥,知道自己进到第几轮了,就知道和目标的差距了。我儿子冲了一次高盛,第一轮500个,第二轮100个,第三轮12个,最后要两个,他最后没过。冲了次花旗,也是终面没过(后来才知道加拿大今年就要1个)。今年都裁员,大环境不好,按以往要的多,应该就进了。好歹试了自己的差距。要不然你不知道对手对强,不是低估就是高估自己。
 
最后编辑:
多伦多的投行对co-op很小气啊。比如Merrill Lynch才开26刀一小时(CS的),人家Ford都给30刀。
小投行是这个价,加拿大6大行的投行部是一个月7000(有的据说还可以分到正式工的bonus)
 
靠读书, 那都是穷人的生存之道。 你也说了, 读书是为了实现阶级跨越。 为啥要实现阶级跃迁?因为你出身于底层阶级嘛。

如果你天生富贵, 一出生就是顶级阶级, 注定了你不需要通过任何方式实现阶级跨越, 岂不美滋滋?

小镇做题家苦逼, 现在海华子弟们努力读书,又是数学袋鼠, 又是水卢滑大, 拼命读个医学院, 结果没match上还得自杀。。。。。
可悲啊!

更可悲的是一群海华家长们, 还在津津乐道, 我家孩子数学多少分, 我家孩子拿了医学院offer, 我家孩子滑铁卢了。 热老师啊, 来出出主意吧, 来帮我看看吧。。。。 热老师啊, 这该怎么选啊。。。。。。

热老师俨然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 瑞鸡买房, EOM, 去美国, 进大厂。。。。 好家伙,牛逼啊。

我看在眼里, 悲从心起。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啊?

人小布什需要这么苦逼吗?
习近平存在match不上的问题吗?
人家分数加减法都不会, 还不是照样上顶级名校?考试?考你XX!

什么叫红色基因传承?什么叫天生富贵?什么叫贵族气质?

你们啊!想不通! 你们越是努力, 他们的基因越是稳固。 自己的个人努力只能换来一代接一代的卑贱, 只能一代接一代的巩固和加强天生富贵者的继续富贵。 

你们这一代总归是完蛋了的。 你们的希望在于下一代。 想要下一代天生富贵, 那你们自己就得努力。 靠读书, 你觉得能让下一代天生富贵?

那个谁不是说了嘛, 刘项原来不读书!! 读书只能做牛马。 
有理啊,咱加拿大现任pm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小投行是这个价,加拿大6大行的投行部是一个月7000(有的据说还可以分到正式工的bonus)
Merrill Lynch是投行里前几名的。Merrill employs over 14,000 financial advisors and manages $2.8 trillion in client assets ($3.4 trillion for Global Wealth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
 
Merrill Lynch是投行里前几名的。Merrill employs over 14,000 financial advisors and manages $2.8 trillion in client assets ($3.4 trillion for Global Wealth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
你侄子及一起玩的朋友大三的实习基本都在BMO、CIBC、national bank,刚发工资,两个星期发到工资卡的是2580。(签约的时候是税前7000/月)。RBC没招人,好像TD也没招人。是不是大二的实习生少?我儿子大二是25/小时。
 
你侄子及一起玩的朋友大三的实习基本都在BMO、CIBC、national bank,刚发工资,两个星期发到工资卡的是2580。(签约的时候是税前7000/月)。RBC没招人,好像TD也没招人。是不是大二的实习生少?我儿子大二是25/小时。
7000/月按一天8小时算大概40刀一小时,在加拿大算高的了。我觉得Merrill Lynch这样的投行怎么也得给50刀一小时才合理。
 
你侄子及一起玩的朋友大三的实习基本都在BMO、CIBC、national bank,刚发工资,两个星期发到工资卡的是2580。(签约的时候是税前7000/月)。RBC没招人,好像TD也没招人。是不是大二的实习生少?我儿子大二是25/小时。
你家公子的实习是full time的吗?我女儿大一刚结束,找了一个part time的实习工作,因为她夏天要修课,想提前毕业,时薪才16.5刀,还不如做coding coach的20刀呢。
 
7000/月按一天8小时算大概40刀一小时,在加拿大算高的了。我觉得Merrill Lynch这样的投行怎么也得给50刀一小时才合理。
刚才儿子来视频,赶紧问了这问题。是这样,大二他的实习是按小时算的,25/小时,但工作不是8小时,早8:30-晚7:00吧。但每天报销打车费和25/元以下的饭费,而且几乎每周工头带着去social,吃饭什么的。他的朋友是40/小时(名字记不住),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助,也不怎么上班,但老板也不带着活动,也不报销饭费。大三的实习是按年化工资算的,一个银行的正式工底薪10.5万,他们实习生是8万,所以月薪7000;另两个正式工底薪10万,实习生是9万,也差不多。
你家公子的实习是full time的吗?我女儿大一刚结束,找了一个part time的实习工作,因为她夏天要修课,想提前毕业,时薪才16.5刀,还不如做coding coach的20刀呢。
是5-8月共4个月,每天需要上班,但总共给一周的假,自己选什么时候休息。
 
刚才儿子来视频,赶紧问了这问题。是这样,大二他的实习是按小时算的,25/小时,但工作不是8小时,早8:30-晚7:00吧。但每天报销打车费和25/元以下的饭费,而且几乎每周工头带着去social,吃饭什么的。他的朋友是40/小时(名字记不住),可以得到政府的补助,也不怎么上班,但老板也不带着活动,也不报销饭费。大三的实习是按年化工资算的,一个银行的正式工底薪10.5万,他们实习生是8万,所以月薪7000;另两个正式工底薪10万,实习生是9万,也差不多。

是5-8月共4个月,每天需要上班,但总共给一周的假,自己选什么时候休息。

在大多地区,银行业机会真的不少,待遇不比IT计算机差。去滑大学那几个和金融相关的或双学位的,前景不比纯CS 差。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 加上AI, CHATGPT的助力,CS工作的门槛在降低。
 
在大多地区,银行业机会真的不少,待遇不比IT计算机差。去滑大学那几个和金融相关的或双学位的,前景不比纯CS 差。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 加上AI, CHATGPT的助力,CS工作的门槛在降低。
感觉挺乱乎的,只有拿到offer后才知道工资多少。现在面试是玄学,老板也不好当,双向选择,撕offer的现象特多。而且交叉学科的都挤一块了,因为学习能力强的都能干。
 
最后编辑:
去多伦多大学,多伦多医院多,医疗科研水平相对高些,机会多。多大医学院有两个校区:Mississauga campus 和 St. George campus。 医学院读书没那么紧张,因为进去的都是大学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加上医学院的课程只是通过和不通过,没有太大压力,没通过还可以重修。暑假3个月(June, July and August),基本上都可以在多伦多各个医院/医疗机构的各种 research programs 中找到拿工资的 summer student 工作,机会很多,拿到 summer student 的工作基本没什么问题。
谢谢提供这样的消息,这样看来去多伦多大学是最好的选择。一致高度紧张的学习,实在担心孩子吃不消呀!想想申请医学院的阶段日子都忧心忡忡。孩子从来都是11:00睡,早上7点起床,在申请一医学院的那段日子里孩子说快没有时间睡觉啦!赶紧给他减压,让他放弃一些外省的,也放弃一些申请特别费时的省内学校向西安大略,这一个学校要写很多遍短文,费时费力
关键是孩子也没把握能去哪所学校,只好拼命的申请更多的学校
 
最后编辑:
补充一句,第一年开始就有shadowing的机会。遇上比较nice的,新学生都可以直接上手触摸感受,有的甚至可以试着在简单的事情。
 
多大北美医院"校友"多,渥大渥太华的医院"校友"多。"校友"对未来"住院医"帮助极大("校友"既"血统")。我有个疑问:你家小孩能拿到多大,Queens,卡尔加里大的三个offer, ubc和渥太华waiting list,非常历害!理论上讲,你家小孩也能拿到美国那些顶级医学院的offer的,你家小孩志愿沒报美国医学院吗(哈佛,杜克,康奈尔,耶鲁,斯坦福,贝勒,哥伦比亚等等)?
没有报美国的医学院。一是经济负担问题,太贵,又没有任何的奖学金,一年十几万美金的用费,不是一般普通家庭负担的。二是美国的医学院读完四年与住院医生的match比例不高。加拿大只要挤进的医学院,绝大部分都能够找到住院医生的位置!三孩子在大学里也受到各种老师的影响,觉得医疗服务就应该是全民享受的,而不是私有医院!在内心更加认同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不以赚钱为目的。这一点上我们也讨论过!其实孩子真不是牛蛙,女儿没有读过gift班,当年IB都是在waiting list!但是他喜欢挑战困难的事情。他要是觉得哪个东西难搞,他一定要去试一试的。读麦马一年级的时候还跑去学工程糸的数学。(麦马当年也给他一个一万多的发明奖学金,)最后有难题要问他爸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他修了一门工程系的数学。孩子的兴趣广泛,喜欢体育运动,热爱艺术(现在还在画画在网上卖,得到的钱给医院donation)也很喜欢开party。但他比较持之以恒,有创造性,我们觉得他去学医浪费了他的创造性。好在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基本的认识,他觉得搞他的艺术创造会没有饭吃,而且也觉得不能持续的不停的创造出高质量作品。反正我自己都没想通这个艺术青年怎么与医学结合起来的?所以也对孩子学这些高难的东西有所担心,但是也想得通,反正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上,既然孩子他愿意努力,考不上也没关系,最后改行不就得了呗。
 
最后编辑:
补充一句,第一年开始就有shadowing的机会。遇上比较nice的,新学生都可以直接上手触摸感受,有的甚至可以试着在简单的事情。
这很好啊,谢谢告知。他们同班同学父母是医生的,还在读本科时就把他们搞到美国当shadow 医生‍⚕️,三年级孩子就进了的斯坦福医学院。
我们做父母是啥都不知道。这也是热老师说的人脉资源,它会让你上升的通道比较顺畅,不那么费力就跑在别人前面。我们这没人脉矿的孩子,只能靠上帝看顾
 
最后编辑:
一般教授导师应该是"通讯作者"啊?!(这比第一作者历害多啦)
我读文章好像没有什么"通讯作者",看到过有说第一第二作者贡献一样的注解。

"通讯作者"可能是自然细胞等大期刊才搞的,中国流行这个,很多期刊没有这种,只有作者列表,我看的计算机类可能大部分都是conference,不是journa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