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热老师帮忙看一下去哪一个医学院?

准MIT已经很厉害了

这个好!再不成选滑铁卢!失败没啥,知道自己进到第几轮了,就知道和目标的差距了。我儿子冲了一次高盛,第一轮500个,第二轮100个,第三轮12个,最后要两个,他最后没过。冲了次花旗,也是终面没过(后来才知道加拿大今年就要1个)。今年都裁员,大环境不好,按以往要的多,应该就进了。好歹试了自己的差距。要不然你不知道对手对强,不是低估就是高估自己。
丽老师家娃哪个大学的哪个卷专业这么能卷?卷的这么有乐趣也是好的,乐在其中。
 
丽老师家娃哪个大学的哪个卷专业这么能卷?卷的这么有乐趣也是好的,乐在其中。
西大的Ivey啊,现在不是他们卷,是所有专业的要想找好工作都卷。大中段不用卷。大环境上,这几年高科技和投行都裁员,好工作的机会少了,二是相似专业的同时竞争,你能干其他人也能干。可别提啥乐趣了,一次次被拒,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了崩溃的边缘,因为没有标准原因(比如你分数没到线什么的可以量化的东西),他们说最后的终面就是运气。但现在基本都拿到了和自己能力对等的offer了,那还没事就面试呢,因为谁也不100%给你打包票。
 
没有报美国的医学院。一是经济负担问题,太贵,又没有任何的奖学金,一年十几万美金的用费,不是一般普通家庭负担的。二是美国的医学院读完四年与住院医生的match比例不高。加拿大只要挤进的医学院,绝大部分都能够找到住院医生的位置!三孩子在大学里也受到各种老师的影响,觉得医疗服务就应该是全民享受的,而不是私有医院!在内心更加认同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不以赚钱为目的。这一点上我们也讨论过!其实孩子真不是牛蛙,女儿没有读过gift班,当年IB都是在waiting list!但是他喜欢挑战困难的事情。他要是觉得哪个东西难搞,他一定要去试一试的。读麦马一年级的时候还跑去学工程糸的数学。(麦马当年也给他一个一万多的发明奖学金,)最后有难题要问他爸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他修了一门工程系的数学。孩子的兴趣广泛,喜欢体育运动,热爱艺术(现在还在画画在网上卖,得到的钱给医院donation)也很喜欢开party。但他比较持之以恒,有创造性,我们觉得他去学医浪费了他的创造性。好在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基本的认识,他觉得搞他的艺术创造会没有饭吃,而且也觉得不能持续的不停的创造出高质量作品。反正我自己都没想通这个艺术青年怎么与医学结合起来的?所以也对孩子学这些高难的东西有所担心,但是也想得通,反正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上,既然孩子他愿意努力,考不上也没关系,最后改行不就得了呗。
您让IB的和李斯阁的,折腾一溜够也没考上的情以何堪啊:wall:
 
您让IB的和李斯阁的,折腾一溜够也没考上的情以何堪啊:wall:

现在纠结讨论的,基本都有几个很好的OFFER, 还有很多沉默的大多数,有的可能还为能否进大学或阿冈昆苦恼呢。

所以现在有OFFER的,很好啦,更烦恼的多着呢。
 
最后编辑:
您让IB的和李斯阁的,折腾一溜够也没考上的情以何堪啊:wall:
丽局,虽说比挣扎派的好不少,其实挨毙的大多数也就是能上个大学而已,并不是说上了挨毙就是尖子生。有些弄不好也毕不了业转学转专业。李斯阁的只要家庭地址在那个地方就能上,更没什么难度。所以,也没什么情何以堪。

蚋鸡山的EOM毕业的的就不同了,不当医生去不了投行硅谷得不了诺奖家长在蚋鸡山上都不敢上街走路了。
 
是孩子自己的大学生活,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家长只能给建议,
 
现在纠结讨论的,基本都有几个很好的OFFER, 还有很多沉默的大多数,有的可能还为能否进大学或阿冈昆苦恼呢。

所以现在有OFFER的,很好啦,更烦恼的多着呢。
楼主的帖名应该改成“打响2023年渥村的第一炮”:crazy:您这也是走极端,要不就是漫山遍野的牛蛙,要不就是大学都考不上:wall:。目测是一届比一届卷,现在26-30岁那帮老移的孩子,占领各山头的多。现在基本都是大中段的孩子,卷了半天没看到啥绝对优势:shy:
 
最后编辑:
丽局,虽说比挣扎派的好不少,其实挨毙的大多数也就是能上个大学而已,并不是说上了挨毙就是尖子生。有些弄不好也毕不了业转学转专业。李斯阁的只要家庭地址在那个地方就能上,更没什么难度。所以,也没什么情何以堪。

蚋鸡山的EOM毕业的的就不同了,不当医生去不了投行硅谷得不了诺奖家长在蚋鸡山上都不敢上街走路了。

丽局,虽说比挣扎派的好不少,其实挨毙的大多数也就是能上个大学而已,并不是说上了挨毙就是尖子生。有些弄不好也毕不了业转学转专业。李斯阁的只要家庭地址在那个地方就能上,更没什么难度。所以,也没什么情何以堪。

蚋鸡山的EOM毕业的的就不同了,不当医生去不了投行硅谷得不了诺奖家长在蚋鸡山上都不敢上街走路了。
更正你一个错误理解啊,买李斯阁学区房上的是普通班,不是那个gift班,那个普通班的水平还不如饿哦美呢。瑞机家长高科技的多,基因就摆在那里了,整体水平确实高出其他地区,普通娃的家长确实有压力。如果左邻右舍都是楼主这样的烦恼,再赶上个不会聊天情商低的,开口闭口揭伤疤的,估计得有股搬家潮:tx:。网上谁也不认识谁,凑热闹的多,真闹心的少,等热老和小地主的娃今年都上大学了,以后还真没这欢乐贴了。所以瑞机这杆大旗不能倒,小地主老热狗这俩旗手不能倒:jiayou:
 
我读文章好像没有什么"通讯作者",看到过有说第一第二作者贡献一样的注解。

"通讯作者"可能是自然细胞等大期刊才搞的,中国流行这个,很多期刊没有这种,只有作者列表,我看的计算机类可能大部分都是conference,不是journal
感觉各期刊都有通讯作者吧?交稿后,编辑和此人联系修改等问题。

现在有些期刊作者按照姓氏字母排列,所以第一第二作者贡献没有区别。
 
楼主的帖名应该改成“打响2023年渥村的第一炮”:crazy:您这也是走极端,要不就是漫山遍野的牛蛙,要不就是大学都考不上:wall:。目测是一届比一届卷,现在26-30岁那帮老移的孩子,占领各山头的多。现在基本都是大中段的孩子,卷了半天没看到啥绝对优势:shy:

人的快乐其实是个常数。

有的父母或者是高知或者家有富矿,孩子却学习不行,或不懂事,或搞出事端
有的父母很一般,甚至做低薪或服务类工作的,孩子却大牛,还懂事,一路披荆斩棘,杀向大藤小藤,还能顾家,尊老爱幼。。。。

各有各的烦恼,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哪。 所以我鼓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哲学思想的。跟小地主,小鸭教授这样往来无白丁的富贵大户人家咱是比不过,咱就不比了,也不羡慕人家,抓住已经拥有的,能有个清净的心情夜观天象,能有大米白面牛奶吃喝,就很知足啦。:cool:
 
更正你一个错误理解啊,买李斯阁学区房上的是普通班,不是那个gift班,那个普通班的水平还不如饿哦美呢。瑞机家长高科技的多,基因就摆在那里了,整体水平确实高出其他地区,普通娃的家长确实有压力。如果左邻右舍都是楼主这样的烦恼,再赶上个不会聊天情商低的,开口闭口揭伤疤的,估计得有股搬家潮:tx:。网上谁也不认识谁,凑热闹的多,真闹心的少,等热老和小地主的娃今年都上大学了,以后还真没这欢乐贴了。所以瑞机这杆大旗不能倒,小地主老热狗这俩旗手不能倒:jiayou:
不清楚现在的规定,15年前Lisgar 高中,普通和gifted 跨区学生都需要排队。
 
不清楚现在的规定,15年前Lisgar 高中,普通和gifted 跨区学生都需要排队。
那是15年前的时髦货了,相当于八九十年代的喇叭腿裤:D现在没人研究这个,都ib呢
 
没有报美国的医学院。一是经济负担问题,太贵,又没有任何的奖学金,一年十几万美金的用费,不是一般普通家庭负担的。二是美国的医学院读完四年与住院医生的match比例不高。加拿大只要挤进的医学院,绝大部分都能够找到住院医生的位置!三孩子在大学里也受到各种老师的影响,觉得医疗服务就应该是全民享受的,而不是私有医院!在内心更加认同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不以赚钱为目的。这一点上我们也讨论过!其实孩子真不是牛蛙,女儿没有读过gift班,当年IB都是在waiting list!但是他喜欢挑战困难的事情。他要是觉得哪个东西难搞,他一定要去试一试的。读麦马一年级的时候还跑去学工程糸的数学。(麦马当年也给他一个一万多的发明奖学金,)最后有难题要问他爸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他修了一门工程系的数学。孩子的兴趣广泛,喜欢体育运动,热爱艺术(现在还在画画在网上卖,得到的钱给医院donation)也很喜欢开party。但他比较持之以恒,有创造性,我们觉得他去学医浪费了他的创造性。好在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基本的认识,他觉得搞他的艺术创造会没有饭吃,而且也觉得不能持续的不停的创造出高质量作品。反正我自己都没想通这个艺术青年怎么与医学结合起来的?所以也对孩子学这些高难的东西有所担心,但是也想得通,反正一切都在上帝的手上,既然孩子他愿意努力,考不上也没关系,最后改行不就得了呗。
赶紧向掐老师交代,你家娃是不是eom毕业的家住锐鸡山:monster: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