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钢丝是不是看着有点太细-加现场倒塌视频

gocanoeing

本站元老
注册
2006-11-21
消息
16,335
荣誉分数
2,374
声望点数
373


 
最后编辑:

标题和内容差异太大

这是法国广播公司的,内容上一句是中资参与建设

标题却写成了中资承建, 这标题的感觉和内容实在是两个级别的感觉

一个工程,参与方可以是很多,尤其是国际招标

但如果完全就XX承建, 不明原委的就把所有的过错给给摊上中资。或给人中资是总包的角色的感觉, 客观说总包的确实有主要监督的职责。

一个偷换概念的典型例子。
 
是正在承建


Screenshot_20250328_191309.webp
 
标题和内容差异太大

这是法国广播公司的,内容上一句是中资参与建设

标题却写成了中资承建, 这标题的感觉和内容实在是两个级别的感觉

一个工程,参与方可以是很多,尤其是国际招标

但如果完全就XX承建, 不明原委的就把所有的过错给给摊上中资。或给人中资是总包的角色的感觉, 客观说总包的确实有主要监督的职责。

一个偷换概念的典型例子。
据说是中意泰合资总包,中铁承建
 
土木工程师含量很高的马前卒工作室分析:意泰发展公司负责总包和设计 1. 结构形式上选择了无梁楼板,按理说需要在其他方面采取更多的补偿措施,比如布置更规矩的核心筒、设置更多的剪力墙、缩短柱间距,然而都没有做;

2. 建筑平面中,核心筒严重偏置,刚心与重心偏差大,这加剧了地震时的扭转效应,更容易发生剪扭破坏。核心筒不仅墙体设计薄、大量开洞,而且一字墙太多,缺少电梯井这种封闭的抗侧力单元,整体扭转刚度与面外稳定性比较差,在核心筒之外没有其它剪力墙,柱间距也没有缩短。

偏置核心筒结构在受到地震波作用发生平动时,必然伴随扭转,而无梁楼板的 板-柱节点 抗侧向力差,遇到摇晃就迅速出现冲切失效,板-柱节点被破坏后,预应力筋失去了承压路径,转化为横向拉力,对柱网与核心筒施加了额外水平力,在刚度分布不均的条件下加剧了结构的扭转失稳,随后核心筒一字墙失稳、进而导致核心筒内部剪力墙连续失稳,变成一片片独立墙体,在关键结构陆续失效后塔楼瞬间垮塌。

3. 中铁十局承建,完成度30%,很可能尚未来得及安装阻尼器。如果这幢楼在中国,对无梁楼板结构的楼高限制、核心筒严重偏置的风险 这两项会引发超限审核,但中铁十局收到总包方的设计还是承建了。


Vie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WsALXyNHK0


据说是中意泰合资总包,中铁承建
 
最后编辑:
有人说是意大利设计的,

泰國審計署大樓是由意大利泰國公司負責設計,中鐵集團負責施工,採用國際通用的“核心筒+無樑樓板”結構設計,這種設計雖然能提升空間利用率,但其柱板節點抗衝切能力較弱,容易在強震中出現結構性問題,且施工進度僅有30%,其倒塌是設計缺陷、施工疏漏與極端地震共同作用的結果,蟾蜍泣將所有責任都歸咎於中資企業是很無恥的行爲!️


我在曼谷多年,本身专业是工民建,这个大楼是柱板结构,不具有抗震能力,是设计问题,向上推进也是泰国建筑规范不要求防震设计,还有泰国混凝土标号普遍较低,施工和监理上腐败的可能性应该不是主要问题,因为施工方有利润,也没有层层转包,
 
如果是验收过的楼,别的楼不倒就是你倒,承建商肯定声誉受损。

如果是在建的,在7.7 到 8级地震时,就是罗生门了。请专业的说说,我觉得从法律上说很难把罪责推给承建方。算是天灾不可控力了。

但在场施工死伤人员的赔偿,承包商是逃不掉的。
 
如果是验收过的楼,别的楼不倒就是你倒,承建商肯定声誉受损。

如果是在建的,在7.7 到 8级地震时,就是罗生门了。请专业的说说,我觉得从法律上说很难把罪责推给承建方。算是天灾不可控力了。

但在场施工死伤人员的赔偿,承包商是逃不掉的。
据说完成 30%。

视频显示一位在屋顶上的吊车中工作的司机,大楼坍塌时,随着坠落,完全无能为力。不知当时有多少工人在干活。
 
有人说是意大利设计的,

泰國審計署大樓是由意大利泰國公司負責設計,中鐵集團負責施工,採用國際通用的“核心筒+無樑樓板”結構設計,這種設計雖然能提升空間利用率,但其柱板節點抗衝切能力較弱,容易在強震中出現結構性問題,且施工進度僅有30%,其倒塌是設計缺陷、施工疏漏與極端地震共同作用的結果,蟾蜍泣將所有責任都歸咎於中資企業是很無恥的行爲!️


我在曼谷多年,本身专业是工民建,这个大楼是柱板结构,不具有抗震能力,是设计问题,向上推进也是泰国建筑规范不要求防震设计,还有泰国混凝土标号普遍较低,施工和监理上腐败的可能性应该不是主要问题,因为施工方有利润,也没有层层转包,
外行请教:
我知道加拿大这样的木头房子,外墙板是提供剪力结构的重要部件。换句话说再外墙板装好之前是没有抗震能力的。
那么,在这次倒塌的高楼情况,施工一半,是不是还有啥structural components还没安装呢,导致抗震能力不行?
 
在加拿大,如果房屋开发商请施工公司盖房子,不管是私人住宅还是商业的,盖到30%, 碰到地震,楼倒了,死伤了施工公司的人。有没有对法律熟悉的说说,所有涉及的利益攸关方各自的责任,赔偿等等?

开放商,就是房屋买卖的卖方,
施工公司
材料供应商
施工人员
买家

银行保险类
买家的银行贷款和相关银行保险
开放商的银行贷款和相关银行保险
施工公司和相关银行保险
材料供应商和相关银行保险
 
外行请教:
我知道加拿大这样的木头房子,外墙板是提供剪力结构的重要部件。换句话说再外墙板装好之前是没有抗震能力的。
那么,在这次倒塌的高楼情况,施工一半,是不是还有啥structural components还没安装呢,导致抗震能力不行?
不懂,但是你说的木头房子是2,3层不承重的低矮建筑,高层 high rise 可不是木头房子,很多墙都是承重的。我想钻个钉子安装窗帘,电视都很困难,没有强力的冲击钻打不进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