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以来,加拿大人口增长超过600万,增幅约15%。但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我们缺口超过350万套住房;年轻人逐渐被“入门级”岗位排挤;青年失业率高居不下,达到历史罕见的水平。
许多学生——包括移民和本地出生的——不仅难以找到住房,连暑期工、兼职工作这种“成长必经之路”也越来越难。与此同时,不少新移民被迫接受与技能毫不匹配的“生存型”工作,仅为维持温饱。
这些压力当然也与全球经济有关,但移民政策是其中关键的触发点。而在杜鲁多总理任内,加拿大的移民制度愈发偏离实际需求与接纳能力。
以国际学生项目为例:这个本来是为了吸引人才的通道,已经变成通往永久居留的“后门”。学习签证数量激增,但很多学校缺乏基本的学术监管。
据统计,近5万名国际学生被学校列为“未报到”状态。结果是,住房短缺、服务超载,大量留学生陷入失业或被边缘化。
更糟的是,联邦的执法机制已经失效。政府自己都承认,加拿大目前可能有多达50万无证居民。每年都有数万人签证逾期却毫无后果。一个对漏洞视而不见的系统,不是“宽容”,而是“失职”。这正侵蚀着加拿大人对移民制度的信任。
移民的价值,不在于来了多少人,而在于有多少人真正过上好日子。重点是如何把愿望与能力匹配,把善意与执行力结合。
如果我们现在不修复它,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公众的信任,更可能是这个国家赖以立足的根基:规则、信任,以及靠努力换来的机会。
以上内容节选自多伦多星报发布的一篇投稿,名为“加拿大的移民制度曾因其公平和平衡而备受推崇 如今却陷入危机”。作者是一位一代移民,是一家医院骨科的主任,同时也是卡尔加里大学的助理教授。
许多学生——包括移民和本地出生的——不仅难以找到住房,连暑期工、兼职工作这种“成长必经之路”也越来越难。与此同时,不少新移民被迫接受与技能毫不匹配的“生存型”工作,仅为维持温饱。
这些压力当然也与全球经济有关,但移民政策是其中关键的触发点。而在杜鲁多总理任内,加拿大的移民制度愈发偏离实际需求与接纳能力。
以国际学生项目为例:这个本来是为了吸引人才的通道,已经变成通往永久居留的“后门”。学习签证数量激增,但很多学校缺乏基本的学术监管。
据统计,近5万名国际学生被学校列为“未报到”状态。结果是,住房短缺、服务超载,大量留学生陷入失业或被边缘化。
更糟的是,联邦的执法机制已经失效。政府自己都承认,加拿大目前可能有多达50万无证居民。每年都有数万人签证逾期却毫无后果。一个对漏洞视而不见的系统,不是“宽容”,而是“失职”。这正侵蚀着加拿大人对移民制度的信任。
移民的价值,不在于来了多少人,而在于有多少人真正过上好日子。重点是如何把愿望与能力匹配,把善意与执行力结合。
如果我们现在不修复它,我们失去的不只是公众的信任,更可能是这个国家赖以立足的根基:规则、信任,以及靠努力换来的机会。
以上内容节选自多伦多星报发布的一篇投稿,名为“加拿大的移民制度曾因其公平和平衡而备受推崇 如今却陷入危机”。作者是一位一代移民,是一家医院骨科的主任,同时也是卡尔加里大学的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