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王毅就是一绣花枕头,到波兰一趟屁用没有,中欧班列还关着

中国在下一盘大棋。

王毅是打左灯,向右拐。举着打通中欧班列的旗帜大张旗鼓去了波兰,实际上就是去敲定中欧班列的断档。

中国就是要趁这个机会,给欧洲上上强度,收收欧洲的骨头。没了中国的廉价商品,看看欧洲人还能不能活出个人样来。

有了这种压力,再加上特朗普的助推,欧洲想不往中国怀里钻都不可能。
 
中国经济的大麻烦来了,对欧洲出口一旦放缓,经济将彻底失速。
 
中国经济的大麻烦来了,对欧洲出口一旦放缓,经济将彻底失速。
你这就是杞人忧天。

你自己打开浏览器查一查欧洲铁路网。
欧洲根本不存在一个国家堵死整个东西方向运输路线的可能。

波兰关闭国境,那就换条线路好了。欧洲铁路网密得就跟蜘蛛网一样。

中国稳坐钓鱼台,正好把货物给老百姓用,而不是送给西欧白人老爷们去享受。
 
中国对欧洲出口的主要运输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海运:
    • 特点:成本低,适合大批量、低价值货物,运输时间较长(通常4-6周)。
    • 占比:海运是中国对欧洲出口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占出口货物总量的约90%以上(按重量计)。主要通过集装箱船运输,常用港口包括上海、宁波、深圳等,抵达欧洲的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等港口。
    • 适用货物: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家具等。
  2. 铁路运输(中欧班列):
    • 特点:速度比海运快(约12-18天),成本高于海运但低于空运,适合中高价值货物。
    • 占比:近年来增长迅速,约占5-10%的出口量(按货值计)。主要线路包括重庆-杜伊斯堡、成都-罗兹、西安-汉堡等。
    • 适用货物: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服装等。
  3. 空运:
    • 特点:速度快(通常3-7天),成本高,适合高价值、轻量、急需货物。
    • 占比:约占1-2%的出口量(按重量计),但货值占比更高。常用机场包括上海浦东、北京首都、广州白云等,抵达欧洲的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等机场。
    • 适用货物:高端电子产品、医药品、奢侈品等。
  4. 公路运输:
    • 特点:主要用于中欧班列的接驳或短途跨境运输(如中国至东欧国家),灵活性高但受限于距离和基础设施。
    • 占比:较小,通常作为海运或铁路的补充。
  5. 多式联运:
    • 特点:结合海运、铁路、公路或空运,优化成本和时间,适合复杂物流需求。
    • 适用场景:如通过海运到欧洲港口后,再用铁路或公路分拨至内陆。

趋势与补充:


  • 中欧班列因“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迅速,2023年开行数量超1.7万列,货物种类和运量持续增长。
  • 空运因疫情期间运力紧张成本高企,但仍用于高附加值产品。
  • 海运受红海危机等影响,2024-2025年部分航线运费波动较大。
 
是的,中国已有多个成熟或新兴的铁路替代线路,这些线路可部分或完全绕过波兰和白俄罗斯,主要通过中亚、南高加索或波罗的海方向。这些线路虽在运力、时间和成本上不如北线(经白俄-波兰)高效,但已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快速发展。2024年,中欧班列总开行超1.9万列,替代线路占比已从5%升至15%以上。 以下是主要替代线路的比较(基于2025年数据)
 

附件

  • IMG_0692.webp
    IMG_0692.webp
    125.5 KB · 查看: 16
王毅起效慢?
据说中国开启北极航线,从俄国北部绕到欧洲,还有南线可以绕过波兰,波兰是除欧盟以外,与中国第二大欧洲贸易国,两条中欧班列经过波兰,的确是咽喉部位,可是停运,对波兰损失也很严重。
 
据说中国开启北极航线,从俄国北部绕到欧洲,还有南线可以绕过波兰,波兰是除欧盟以外,与中国第二大欧洲贸易国,两条中欧班列经过波兰,的确是咽喉部位,可是停运,对波兰损失也很严重。
南线通过土耳其,这土鸡比波兰还靠不住,天天变着花样吃拿卡要。
北线慢太多了吧,开船,冬天还没法走,假设夏天能走的话。
波兰损失好像也只不过一天76万欧元(据某自媒体),对一个国家来说,这点就是毛毛雨。
 
南线通过土耳其,这土鸡比波兰还靠不住,天天变着花样吃拿卡要。
北线慢太多了吧,开船,冬天还没法走,假设夏天能走的话。
波兰损失好像也只不过一天76万欧元(据某自媒体),对一个国家来说,这点就是毛毛雨。
对,冬天走不了北线,俄国派出了一批破冰船帮忙。
 
通过中国这次精心策划的压力测试, 已经摸清楚了欧洲虚弱的本质。

到底是欧洲需要中国, 还是中国需要欧洲, 现在已经很清楚了。

接下去, 就要看中国如何对欧洲进行制度设计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