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们,今年地税涨3.75%. 比通胀高80%. 鼓掌!

多伦多地税基数低,渥太华地税基数高。下面CTV新闻2024年的数据显示,多伦多需要大涨(1.19564-0.71529)/0.71529=67%方可超越渥太华税率。温哥华地税率低得更加夸张,需要大涨(1.19564-0.29681)/0.29681=320%方可超越渥太华税率。

Here is a look at the property taxes charged on homes with an assessed value of $1 million (tax rate in parentheses)

哈哈,猪媒忽悠你呢,两个城市房价不同,所以税率也不同,但割肉的疼痛度是一样的,然后忽悠你别的地方税率更高,让你含泪感恩。
 
不用说气话来发泄。 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的经济形势, 无论谁上去, 都要加税。

如果你觉得能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不如说说该怎么做才能既不加赋税, 又能至少把市政服务维持在现有水平?
 
哈哈,问了AI ,告诉我各地平均地税,渥太华家庭每年支付6800,多伦多7600,而冠军不是温哥华,而是咪西傻嘎 8600
 
不用说气话来发泄。 没有任何意义。

现在的经济形势, 无论谁上去, 都要加税。

如果你觉得能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不如说说该怎么做才能既不加赋税, 又能至少把市政服务维持在现有水平?
及其简单,市政府也可以有赤字预算即可

不过赤字高了有人可能也要抱怨,属于人类本性
 
及其简单,市政府也可以有赤字预算即可

不过赤字高了有人可能也要抱怨,属于人类本性
赤字就是债啊。 债是要还的。 而且拖得时间越长, 利息越重。

你这思路怎么跟当今政府一样呢。 动不动就举债度日。 就不能找一些开源节流的法子?

比如, 引入一些商家, 用商税来补充用度, 从而减轻市民的地税负担。
 
赤字就是债啊。 债是要还的。 而且拖得时间越长, 利息越重。

你这思路怎么跟当今政府一样呢。 动不动就举债度日。 就不能找一些开源节流的法子?

比如, 引入一些商家, 用商税来补充用度, 从而减轻市民的地税负担。
我这思路是证明了实际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不见得能永远,那属于既要又要,是习总专利

你扯的什么“引入一些商家”,只是未经证明的想法,赔钱的可能不小
 
及其简单,市政府也可以有赤字预算即可

不过赤字高了有人可能也要抱怨,属于人类本性
哈哈,好煞笔的韭菜啊,你以为政府不知道借钱啊,现在市政府有30多亿的债务。
 
哈哈,好煞笔的韭菜啊,你以为政府不知道借钱啊,现在市政府有30多亿的债务。
关键市政府不仅预算借钱,每年通过预算以后,开支还超过预算变成了赤字。
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 赤字就超过了预算很多。
经济盲,一句话就解决了天下难题
 
关键市政府不仅预算借钱,每年通过预算以后,开支还超过预算变成了赤字。
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 赤字就超过了预算很多。
经济盲,一句话就解决了天下难题
哈哈,那蠢韭菜觉得自己比政府聪明呢,其实政府套路韭菜如同明眼人和瞎子玩牌,后知后觉的韭菜已经是聪明的啦,多数自由粉韭菜以后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我这思路是证明了实际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不见得能永远,那属于既要又要,是习总专利

你扯的什么“引入一些商家”,只是未经证明的想法,赔钱的可能不小
招商引资,怎么是未经证明的想法?各处各地不都是首选此法吗。 哪有先去借债的道理。
 
招商引资,怎么是未经证明的想法?各处各地不都是首选此法吗。 哪有先去借债的道理。
招商引资要不要花钱?能回本吗?能赚钱吗?

类似赵括
 
LRT 人均已经花了6000刀了, 到明年估算是人均 1万刀, 市府替我们借了钱,你能不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