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专家:农村税费改革不是二次农村革命

Black Bea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1-01
消息
19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三农”问题专家:
  农村税费改革不是二次农村革命

--------------------------------------------------------------------------------

● 萧晓(本报郑州特约)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被学术界普遍称为继上世纪80年代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二次农村革命,然而,湖南省长沙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大才,却对此持不同的看法。

  这位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在接受本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说,农村税费改革设计预期,没有打算要从根本上对农村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行一个根本性的变革,而是想在保留现有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减轻农民的负担。

  他说,税费改革只是税收体制内部的一项子制度的改革,并没有改变目前事实上存在的城乡二元税收体制和分配体制。

  他指出,从目前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情况来看,至少还看不到税费改革的革命性质能与家庭承包责任制相貔美的迹象,其后成效有待继续观察。


税费改革带投机性


  他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带有较强的投机性。一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并不明确,最终要建立一个什么类型的农村税费制度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邓大才指出,当初对农村税费改革的困难估计不足。

  他说,对于农村税费改革,当时只是认为,只要将农民负担减下去了,改革就成功了,农民就会欢天喜地,农村各种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软缺口”变“硬伤”


  但从改革试点的情况来看,反弹力很大,减负造成的乡村财政收支缺口,就由原来的“软缺口”变成了乡村的“硬伤”,而这些“硬伤”在改革前是没有预案的。

  邓大才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农村政策会出现释放生产力的大革新问题。

  他指出,中国第四代领导集体,已经深深的意识到了,建国以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不能将中国全面推向小康社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区、城乡发展差距。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即统筹协调的新发展观。

  他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即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中后期、后期推进,“三农”奉献的阶段基本结束,中国应该进入工农、城乡互相发展的阶段,进入以工补农的阶段。



新闻:国际 2004-01-25 联合早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