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想占美国朋友的便宜?

德克士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2-01
消息
15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自从陈水扁?出了“和平公投”的两项内容之后,他很焦急地等后美国方面的响应。但是除了美国国务卿鲍尔表示见到了“公投”文字的弹性之外,迄今未见美方更多的评述。某位美国官员在私下的场合说,三月二十日之前他们不会发表任何意见。

然而国际上的民间学者专家,这一阵子对美台关系评论颇多,其中苏特教授(Robert Sutter)在《太平洋论坛》,发表了一篇名为《可怕的海峡》的文章,引人注目。

苏特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美国与台湾之间的互信,正处于二十年来最严重的危机状况。一九八四年美台互信跌入谷底,是因为刘宜良(江南)命案,现在的情况也近乎那么糟。

历年来当台湾遭遇到困难的时候,美国国会中的所谓“台湾之友”都会进行拯救,现在不会了。例如一九九八年克林顿总统访华,宣布了三不政策:不支持“台独”;不承认“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不支持台湾以政治个体身份加入国际组织。美国国会中的“台湾之友”动员了许多议员,通过了与美政府互相抗拮的议案。然而现在是今非昔比,不论发生什么情况,美国国会里的台湾之友,恐怕会把台湾撂在一边晾起来。苏特举出五项理由以支持他的论点:

一,美国的宪法结构注重权力均衡、相互监督。历来国会都很难主动地制定外交政策,只有少数例外,例如“美台关系法”则需要集合两党的主力,方能通过法案。当今的布什总统,基本上可以获得民主、共和两党主力议员支持,重大决策如对伊拉克战争,国会中的反对力量均不成气候,安抚国会中少数“台湾之友”更不在话下。

二,当外在环境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事宜时,美国国会一般都会顾及大局,不会和总统正面冲突。一九七二年尼克森总统决定与中国建立关系,事关越南战局和美中苏三方的对峙,涉及国家安全大计,国会虽有不同声音但无动作。一九七九年中美正式建交,国会认为无安全问题,遂以大动作推出“美台关系法”。此外克林顿总统不欢迎李登辉访美,国会也觉得没有国家安全问题,就促成发给李登辉入美签证。然而自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全面进行反恐,又出现伊拉克战后事务胶着,朝鲜问题十分棘手,事事都威胁到自身安危,亟需和中国进行多方面且较长远的合作。国会中的台湾友人,绝不会在此情况下出面和美国政府唱反调。

三,目前台湾的状况和未来发展,都看不出有任何危机和困难。这和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时不同,那时美国国会的确认为自此台湾前途堪忧,所以才制定了“美台关系法”。国会山庄多年来的共识是,支持台湾如同?个顺风车,没什么坏处。在克林顿的时代,议员不会因为和政府相左而受到处罚,但是布什总统则不同,他把“处罚敌人”的优先性看得比较重,故议员们最好别轻易得罪他。何况美国的各大重要媒体,都反对台湾“公投”。

四,在一九七 O年代至八O年代,台湾当局的信用卓著,不断保证美台友谊,一定照顾美国的利益。如今陈水扁在“公投”事件上一系列的运作,令台湾官员乱成一团,不停地解释立场,情况变得异常复杂。国会议员们并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台湾已严重失信于美国政府与国会。

五,李登辉在任内最后阶段常有惊人之举,国会总认为那是克林顿亲中政策所引发的。如今陈水扁为了连任作出许多挑衅式,极危险的举动,将会为美国带来很负面的恶果,连国会中最忠诚的“台湾之友”都抱此看法。

苏特教授最后作出结论,国会议员们这几个星期会倾听台湾政客谈民权,讲改革,但是其效果有限,因为他们认为台湾政治领导人是不是为了连任,而来占美国朋友的便宜?

苏特教授于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九九年在美国国会中负责台湾问题研究,他现任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教授,对美国国会运作非常熟悉,他也是一位资深的台湾问题专家,他的观点一般被政学两界评定为参考价值甚高。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