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盯上香港黑帮

Regula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12-29
消息
322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消息源:世界日报


香港黑帮引起好莱坞的兴趣,大师级导演马丁・斯科赛斯(Martin Scorsese)有意出马,执掌《无间道》三部曲(英译名为《Infernal Affairs》)的好莱坞版。据英文媒体披露,华纳电影公司以175万美元(1365万港元)购得《无间道》电影版权,并由旗下新开设、由布拉德・皮特(Brad Pitt)成立的制作公司拍摄,布拉德・皮特并将出任主角。


  黑帮电影一直都是港片最主要的类型片之一,原《无间道》由刘伟强、麦兆辉导演,四位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得主梁朝伟、刘德华、黄秋生、曾志伟担任男主角,三位天后级人物郑秀文、陈慧琳、萧亚轩配戏,加上陈冠希、余文乐等,阵容强大,简直可以说是个要一网打尽所有观众的组合。喜欢演技派,有梁朝伟、黄秋生、刘德华、曾志伟、郑秀文等人卖力演出;喜欢偶像派,有陈冠希、余文乐陪你开心;喜欢美女出现,陈慧琳、萧亚轩应该符合你的选片标准。无论是喜欢追星的还是喜欢看戏的,似乎都难抵御诱惑。


  “无间”指无间地狱,出自佛经,又被译作"阿鼻地狱",是佛经故事中八大地狱之一,据说,被打入无间地狱的,都是罪大恶极的人。他们在无间地狱之中,永远没有任何解脱的希望。《无间道》讲的是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的故事,他们分别为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现在他们决心要离开这个不辨是非的处境,离开无间地狱,寻回自己。两个命运迥异却又如此相似的人物,一个生死相携的故事。陈永仁、刘健明在这个铲除内奸的过程中均接受到严峻的考验。到底是命运弄人,还是人定胜天……

  在《无间道》中,刘伟强再次拿起黑帮电影里较为常见的边缘人题材,但却不是从黑社会与警察对立的表面意义去诠释。除了枪战和动作,对特殊环境里人性的畸变着墨甚多。在大量的娱乐元素之外,更有一些发人深思的东西。比起黑帮电影里常见的兄弟情义,本片的故事中赋予的潜在精神台词,望将香港黑帮电影带入新境界。这也因此成为本片对观众的致命引力之一。

  《无间道》公映以来,票房火爆,获得观众和评论家的广泛赞誉。在2003年12月的第40届金马奖评选中,《无间道》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刘伟强、麦兆辉)、最佳男主角(梁朝伟)、最佳男配角(黄秋生)及最佳音效五项大奖。在2004年1月21日,日本第46届蓝丝带电影大奖公布得奖名单,《无间道》打败《最后武士》、《英雄》等21部参赛大片获“最佳外语片”,大会对《无间道》高度评价。由东京电影记者协会主办的蓝丝带电影大奖,一直被视为日本的奥斯卡。

  据消息透露,《无间道》在美国进行了数场业界试映,各大公司大为赞赏,由于电影重拍美国版本的市场潜力极高,各大公司均虎视眈眈,其中以华纳、梦工场、派拉蒙和福克斯的竞争最为激烈,梦工场首先出价竞投,经过叫价后,最终由华纳购得版权。


  将一部香港片改成好莱坞式的英语片,难度甚大。据称,剧本将由威廉・莫纳罕(William Monahan)改编。威廉・莫纳罕现在是美国炙手可热的编剧之一,此前的作品有环球的《侏罗纪公园》第四集,索尼的《马扎里沙里夫》(Mazar─e─Sharif),20世纪福克斯的《的黎波里》(Tripoli)以及关于十字军东征的电影《天国》(Kingdom of Heaven)(将上映)等。

  马丁・斯科赛斯享有“电影社会学家”的美称。他是当代最出色、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他拍摄的电影基本都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探索他的意大利裔美国人的特性,挖掘关于宗教或者社会犯罪以及挽救“罪民”的主题。

  马丁・斯科赛斯1942年11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一个熨衣工家庭,父母都是制衣厂工人,虔诚的意大利裔天主教徒。童年的斯科赛斯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而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在户外嬉耍、奔跑,只能以书为伴,也因此与艺术和神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每当他的病情有所好转时,父亲查理经常带他去看电影。高中毕业后,斯科赛斯原本打算成为一位牧师,然而神学院考试的落选却使他鬼使神差般地进入了纽约大学学习电影。

  斯科赛斯最近一部成功影片是2002年的《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这部影片讲述了19世纪中期发生在纽约镜头的暴力事件,影片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卡梅隆・迪亚兹(Cameron Diaz)等主演。影片无处不散发着大师的气息,它比以往斯科赛斯的名作《愤怒的公牛》(Raging Bull)、《出租车司机》(Taxi Driver)、《好家伙》(Good Fellas)等多了歌剧式的升华,赛斯也因执导了这部影片而获2003年第60届金球奖最佳导演、2003年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的提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