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点资料~~

简单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11-13
消息
4,320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我们实验室今天新来了个伊朗的留学生,我对那嘎达甚是不了解,谁能给点参考网站或背景资料,有关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土特产什么的~~~我好套词~~谢谢谢谢~~:)
 
国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首都:德黑兰(Tehran),人口1100万(包括郊区),海拔1200至1600米。

人口: 6612万(2001年7月官方统计),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  人占5%,其余为阿拉伯人和土库曼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人口增长率:0.77% (2002年)
  人口出生率: 17.54‰ (2002年)
  人口死亡率:5.39‰ (2002年)
  婴儿死亡率:28.07‰ (2002年)
  年龄结构: (2002年)0- 14岁 31.6%
              15- 64岁 63.7%
              65岁以上 4.7%
  总生育率:2.01个孩子/每个妇女 (2002年)
  人均寿命: (2002年)总人口: 70.25岁
                女性: 71.69岁
                男性: 68.87岁
  净结婚率:-4.46‰ (2002年)
  就业人口: 1610万
  文化教育卫生:
  在校学生人数(不包括大学):17882515人 (2001年)
  大学学生人数:836639人 (2001年)
  医院 717个,病床 1091592个,卫生治疗中心7089个,药房5918个(2001年)
  影院311个 (2001年),电视台32个(1999年);
  报社1207个,
  图书馆1502个(2000年)  
  外国旅游人数 1402160人次(2001年)
  
行政划分:28个省,299个地(专)区,889个城镇,794个县,2305个乡。 
  
国家独立日:1979年4月1日
  
国家体制: 神权共和国。根据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

执行机构:
  国家首领:伊斯兰革命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由专家委员会终身指定)。
  政府首脑:总统哈塔米(全民选举,任期四年)
  内阁(部长会议):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根据法律程序由总统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有权任命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专门事务。
  立法机构: 立法机构有两个权力机构组成:议会和宪法监督委员会。根据伊朗宪法的规定,所有立法首先必须由议会批准,然后由宪监会审核,最后由总统签字生效。
  以上两个机构是1988年由领袖哈梅内伊建立的。议会有270个席位,每四年由人民直接选举。宪监会的作用类似议会上院,审查议会通过的法律,再返回议会修改。宪监会有12名成员,其中6名成员为领袖指定的宗教人士,另外6名成员是由最高法院提名并由议会选举的法律界人士。宪监会成员任期为6年。
  司法机构:司法机构是一个独立的权力机构,司法总监是司法方面的最高首脑,由领袖任命,任期5年。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由司法总监任命,任期5年。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议会批准,负责协调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
  保护国家利益委员会: 保护国家利益委员会是由领袖在1988年2月6日建立的,职能是解决议会和宪监会对决案产生的分歧。1997年3月18日,领袖哈梅内伊任命27名委员会成员,任期5年,前总统拉夫桑贾尼现为该委员会主席。
  主要政党:伊玛姆路线追随者协会、伊斯兰参与阵线党、建设公仆党、温和发展党、伊斯兰团结党、伊斯兰圣战组织、伊斯兰联合会、自我献身者协会等。
  参加的国际组织:BIE,CCC,CP,ECO,ESCAP,FAO,G-19,G-24,G-77,IAEA,IBRD,ICAO,ICC,ICRM,IDA,IDB,IFAD, IFC, IHO,ILO,IMF,IMO,Inmarsat,Intelsat,Interpol,IOC,IOM(观察员身份)ISO,ITU,NAM,OIC,OPCW,OPEC,PCA,UN,UNCTAD,UNESCO,UNHCR,UNIDO,UPU,WCL, WFTU, WHO, WIPO,WMO,WtoO

地理特征: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属中东地区国家,位于北温带,在北纬25和39047’度之间,东经44002’和63020’度之间。平均海拔1200米。最低点位于Chaleh-loot,高度56米,最高点位于Albarz山脉的Damavand峰,高5610米。在里海南部沿岸地带,高度低于海平面28米。最长的河流为卡隆河,长890公里。最大的湖泊为Orumiyeh湖,面积4868平方公里。最大的岛屿是Qeshm岛,面积1491平方公里。伊朗同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相望,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总计边境长度6031公里,海岸线长度为2700公里。境内多高原,东部为盆地和沙漠。属大陆性气候,东冷夏热,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后入侵并统治伊朗。18世纪后期,以东北部土库曼人统一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19世纪以后,伊沦为英、俄半殖民地。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8年爆发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1979年2月,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流亡国外。宗教领袖霍梅尼正式接管政权,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执政后,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推行全盘伊斯兰化。1980-1988年,伊朗和伊拉克因领土之争进行了八年战争。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原总统哈梅内伊接任领袖,原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为总统。拉夫桑贾尼总统重视战后重建及基础建设,利用外资加速国内发展,改革经济体制。但统治集团内部在经济社会政策和对外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经济改革和发展缓慢。1997年5月,伊朗举行总统选举,改革派领导人、前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部长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当选伊第7届总统。2000年2月,支持哈塔米总统的改革派在第6届议会选举中获得2/3以上的议席,控制议会。2001年6月8日,哈在伊第8届总统选举中再次当选。哈执政以来,致力于对外发展与各国的政治和经贸关系,与欧盟、俄罗斯、中亚里海国家、海湾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开展各种途径的能源合作和的贸易往来。对内推行改革,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最近出台新的鼓励和保护外资法,旨在提高国外公司在伊投资安全度;加快私有化进程,鼓励私人投资,解决就业问题。总体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有所宽松。但由于伊上层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分歧,改革只是在慢慢地推进。


:smokin:
 
为什么要和伊朗学生套词儿?
PS.你是OU的还是CU的?
 
伊朗气候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
伊朗国内大部分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属这种气候,其特点是干热季节长,可持续7个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

第二类,山区气候
山区气候分为寒冷山区气候和一般山区气候二种,寒冷山区气候地区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区,包括阿尔俾斯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萨哈德高峰和萨巴朗高峰,该地区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
一般山区气候地区3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

第三类,里海气候
里海地区是一狭长地带,地处里海与阿尔俾斯山脉之间,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伊朗政府有关领导人简历




  
领袖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
  1939 年生于伊朗东部圣城马什哈德的一个宗教世家 ,1958年赴库姆神学院学习 ,1968年回马什哈德神学院继续深造。60年代,积极参加反国玉的政治活动, 多次被捕入狱。1977年被放逐俾路支斯坦。1979年革命后,先后任伊斯兰革命委员会成员、国防部副部长、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最高国防委员会主席、德黑兰教长和伊斯兰共和党总书记等职。1981年9月,出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三任总统 ,1985年连任。1989年5月率高级代表团访华。1989年6月,霍梅尼去世后, 伊决定领袖问题的专家会议根据霍生前旨意,推举哈为伊最高领袖。哈担任领袖后, 对内继续奉行神权统治,政教合一。为巩固和加强其地位,倚重实权人物拉夫桑贾尼总统,支持拉的务实和改革政策,并于1992年4月第四届议会选举时,支持温和派将激进势力逐出议会。温和派内部后又分化为以议长努里为首的保守派和以总统拉夫桑贾尼为首的务实派,哈试图凌驾于两派之上并在两派之间玩弄平衡, 但总的来说,哈较保守。他主张要“以伊斯兰思想为基础,大力传播、推进伊斯兰运动,实现社会公正和繁荣发展,消除贫困和不稳定”。对外主张根据国家利益,同除美国、以色列外的各国发展关系,强调建立和加强对外关系不应违背霍梅尼所定的“不要东方、不要西方”这一基本原则,认为该原则的含义是不向外国列强技降。哈提出“尊严、智慧和实用主义是伊外交政策的三原则”。
  1981年6月哈在清真寺讲话时,被安放在录音机内的定时炸弹炸伤,右臂瘫痪。
  已婚 , 有六个孩子。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
  1934 年生于伊朗中部克尔曼省的一个小康农家。14岁进入库姆神学院学习。1956年后,追随霍梅尼从事反对巴列维国玉的政治活动,多次被捕入狱。 1975 年被判刑三年。
1979年霍当政后,拉当选为伊斯兰革命委员会成员,负责外交和国防事务。同年二月,与现任领袖哈梅内伊等入共同创建伊斯兰共和党,并成为该党主要领导人之一。拉曾先后担任内政部长、伊斯兰议会议长、霍梅尼驻最高国防委员会代表、专家会议副主席、德黑兰市临时教长和武装部队代总司令等要职。1989 年7月当选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五任总统。1993年6月再次当选为总统。1997年卸任后担任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拉同时还是专家会议副主席。2002年3 月,领袖再次任命拉为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任期5年。
  拉头脑聪明,思想稳健,霍梅尼去世后,他作为新领导体制的核心人物之一 , 协助与配合领袖哈梅内伊调整内外政策,采取较灵活与务实的做法,“维护伊朗与伊斯兰的利益”。拉对内主张实行经济改革,搞自由化、私有化,重视战后重建,提出发挥私营企业积极性,他声称“伊采取既不同于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 也不同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经济政策,要适当放松国家控制,扩大私营成份和逐步取消对某些商品的补贴”。对外,拉主张增进同各国的交往,优先发展同周边国家及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强调地区事务应由地区国家通过合作加以解决。拉认为“伊不应树敌,如闭关自守,则将一事无成,因此,不拒绝外援,包括同西方的科技合作。”拉赞成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主张“对那些真正愿与伊朗合作的国家敞开大门,但要对敌视伊的国家采取坚决立场”。
  拉对华友好,认为中国是第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主张加强同中国的合作。1985年6月以议长身份访华 ,1992年9月以总统身份访华。
  已婚,有三子二女。


总统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SEYYEDMOHAMMAD KHATAMI)
  1943年生于伊朗中部亚兹德生阿尔达坎市以宗教家庭。在该市上小学和中学,同时读神学。1961年后前往宗教圣城库姆赫伊斯法罕市钻研神学,并在伊斯法罕大学攻读哲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69年到德黑兰服兵役两年。1971年重返库姆深造神学和哲学,并从事反巴烈维国王的政治运动。1978年赴德国汉堡伊斯兰中心工作。1979年以革命成功后回国,当选为议会议员和议会外事委员会成员。1980年被任命为霍梅尼派驻《世界报》的代表。1982年至1992年任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部长。1993年起任总统文化事务顾问、国家图书馆馆长等职。1997年5月当选为伊第7届总统,2001年8月连任。
  哈曾于2000年6月访华。
  政策主张 :
  对内政策 : 哈认为霍梅尼神权统治思想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基本原则和指路明灯,每个伊朗公民都遵守。人民可对手中权统治自由发表看法,从而使其更加完善。领袖是全体伊朗人民而不是某一派别的领袖,领袖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哈主张建立法制社会,实现社会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宪法为基础健全法制,建立法制、安全、文明、自由的社会。哈主张政党自由,支持开放党禁,认为这有利于建立公正的竞争机制,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哈强调政府应为人民创造一个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允许不同思想倾向和政治派别的存在。
  哈提倡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主张新闻媒介应真实反映情况,真正成为人民的喉舌。要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充实、发展伊斯兰文化,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基本权力。哈主张男女平等,对妇女的行为和服饰不要过分苛求,妇女应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也可担任政府要职,甚至是部长。青年是社会的未来, 政府应为年轻人创造机会,使其积极参与政治、经济、文体等事务,充分发挥青年人的聪明才智,同时注意解决他们在就业、婚姻等方面的困难。
  经济方面哈表示将继续执行拉夫桑贾尼政府的经济政策和“二 .五”计划,认为社会进步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经济发展要有政治、文化发展作保证。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实现社会公正相辅相承。经济建设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哈主张建立自给自足、独立的经济体系,控制通膨,平抑物价,坚决打击经济犯罪,建立健康、稳定的经济秩序。重视农业和非油产品的生产及出口,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生产领域,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经济政策应对低收入阶层和贫困地区适当倾斜,保护贫困阶层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保证人们的基本收入和生活水平。整顿金融秩序,保持汇率稳定,加强对流通领域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对外政策 : 哈主张在捍卫独立、尊严、主权和国家利益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特别是周边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的友好关系。主张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通过对话消除国际和地区紧张局势。关于伊美关系哈表示伊不能接受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认为导致伊美关系敌对的责任不在伊方,改善伊美关系俄关键是美政府承认伊朗伊斯兰革命,放弃敌视伊的政策,只有这样,伊美关系才能得到改善。关于中东和平进程,哈认为以色列不是合法政府,且实行国家恐怖主义,目前的中东和平进程不是真正的和平,伊政府不能接受巴勒斯坦人民流离失所这一事实。哈同时表示,伊政府不会采取干涉和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行动。与海湾国家关系,哈主张改善和发展与海湾国家的关系,共同维护海湾地区稳定,强调保持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地区安全。哈认为海湾三岛是伊朗的领土,伊愿通过和平谈判消除分歧。对土耳其进兵伊拉克看法,哈主张应维护伊拉克领土完整,军事行动不能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希望土伊(拉克)通行谈判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埃及关系,哈表示,伊希望改善和发展与埃及关系,但伊不接受埃及对伊朗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指控,伊愿与埃及合作共同对付美的国家恐怖主义。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看法,哈认为塔利班政策有悖于伊斯兰原则,塔在阿执政不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礼萨.奥列夫(MOHAMMAD REZA AREF)
  1941年生于亚兹德生的一个宗教家庭,1975年毕业于德黑兰大学,198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邮电通讯学博士学位。奥列夫曾因参加反对巴烈维国王的斗争而被捕,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先后担任邮电公司总经理、文化和高教部副部长、学生事务组织主席、国家教育评估组织主席、文化和高教部第一副部长、德黑兰大学校长、邮电部长等职。2000年6月被哈塔米总统任命为副总统兼管理和计划组织主席。2001年8月在哈塔米新政府中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统。


副总统兼管理和计划组织主席、中伊经贸联委会伊方主席
  穆罕默德.塞塔里法尔(MOHAMMAD SETARIFAR)
  1953年生于伊斯法罕,先后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阿拉迈?塔巴塔巴大学副校长,总理经济和社会事务顾问委员会成员,计划和预算组织副主席,文化和高教部计划和发展事务顾问,哈塔米总统经济顾问兼社会保障组织执行主席、董事会主席。2001年8月起任伊副总统兼管理和计划组织主席,9月接替前执行事务副总统哈什米担任中伊经贸联委会伊方主席。


外长:卡迈勒.哈拉齐(KAMAL KHARRAZI)
  1944年生于德黑兰,1969年毕业于德黑兰大学波斯语言文学专业,1971年获德黑兰大学教育学硕士,1976年获美国教育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任伊朗在美国和加拿大留学生伊斯兰协会领导成员和伦敦伊斯兰研究所研究员。1979年至1980年先后任声像组织副主席、副外长、青少年思想教育中心主任。在两伊战争期间任战争宣传委员会主任。1980年至1989年任伊朗伊斯兰通讯社社长。1989年至1997年任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1997年8月开始任外交部长。
 
伊朗首都




  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伊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万。海拔1200至1600米。市区座落在自北向南缓缓而下的山坡上,东、北、西三面被厄尔布尔士山环绕。德黑兰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平均气温为30度,最高达40度,6至9月基本无雨。冬季平均气温4度。

  德黑兰有1000多年历史,但成为首都只有近200年的历史。19世纪90年代恺加王朝(1874至1925年)由设拉子迁都至此。

  20世纪70年代,随着伊朗石油收入的剧增,城市建设有较大变化。从西郊迈赫尔拉巴德国际机场驱车进入市区,首先可见气派雄伟、风格新颖的自由纪念塔,该塔于1971年10月波斯帝国成立2500年庆典市落成,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全塔呈灰白色,登塔眺望,德黑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两条笔直的林荫大道贯穿市区的南北和东西。南北向的一条为瓦利?阿斯尔大街,从城南随地海拔1100米的火车站开始,向北越过旧、新市区,直至海拔1600米以上的厄尔布尔士山麓避暑胜地,全长12公里。东西向的一条为革命大街,是划分新旧城区的鲜明标记,大街以南的旧城市传统的商业区和行政区,以北是现代化都市建筑。德黑兰有许多古迹和博物馆,著名的有:陈列历史文物最多的考古博物馆、富丽堂皇的古勒斯坦宫和大理石宫、伊朗中央银行地下保险库的珍宝博物馆以及专门展览驰名世界的波斯地毯博物馆等。在市郊雷伊城故址中,近年来发掘出大量仿中国越窑的青瓷、仿中国邢窑的白瓷及仿中国唐三彩提壶的瓷片,中国瓷器对当时伊朗烧瓷工业的发展很有影响。旧城区的“巴扎”,广袤好几公里,是传统的有屋顶的市场。它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巴扎”,有100多年的历史,货品琳琅满目,人们熙来攘往,游行其中,如同进入阿拉伯神话中描述的境地。市郊亚运村是伊朗最大、设备相当现代化的体育中心,1974年第7届亚运会在此举行。德黑兰市还建有1000多座清真寺,每到祷告时间,各清真寺的宣礼志彼此应各,庄严肃穆。

  德黑兰是伊朗交通运输的总枢纽,也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全国1/3的工业集中于此。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国一半。德黑兰四郊盛产小麦、甜菜、水果和棉花,是伊朗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它还是伊朗最大的文化教育中心,最著名的大学为德黑兰大学。
德黑兰的主要景点:

1. 珍宝博物馆
  伊朗中央银行的地下珍宝保险库。它收藏了几个世纪以来伊朗王室最珍贵的国宝,包括恺加王朝和巴烈维王朝的王冠。巴烈维的王冠上镶有3380颗钻石,供重2000余克拉,还镶有368颗珍珠。一颗名叫“光海”的钻石,重182克拉,是世界上最大的业已琢磨的钻石之一。馆中有一块20公斤重的刻花金板,板上用小钻石组成文字,它是犹太教民在礼萨国王加冕是进献的。有一个37公斤重的纯金地球仪,上面镶嵌着4万多颗红、蓝宝石,用钻石标出伊朗、中国、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位置。还有长期象征着伊朗王权、镶满珠宝的著名的“孔雀宝座”。

2. 地毯博物馆
  建于1977年,全馆共有两个大厅和一个宽敞的地下室,占地3400平方米,展出16至20世纪伊朗各市手织的精制和粗制的地毯珍品5000余件。1979年开始对外开放。
  波斯地毯闻名于世,在原料选择、色泽调配、图案设计和编制技艺方面要求极严,堪称世界上最精细、最富装饰性、最有价值和质地最优的地毯之一。

3.霍梅尼墓
  霍梅尼墓位于德黑兰市南郊,始建于1989年。从外观上看象一座大清真寺, 金碧辉煌,寺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四座尖塔,塔高91米, 表示霍梅尼 91 岁去世。72个寺门象征伊历1360年4月7日(1981年6月28日)伊斯兰共和党总部爆炸事件中遇难的72名烈士。寺内共有124个石柱,柱间距22米,意指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伊历11月22日)。柱高12 米,表示什叶派有12个伊玛姆。霍梅尼的墓穴安放在寺的正中间,围以铁栏,其子艾哈迈德・霍梅尼 的墓穴安放在旁边。目前, 陵墓的周围正在修建商店、医院和经学院。

4.古代伊朗博物馆
  古代伊朗博物馆,又名伊朗国家(考古)博物馆,位于德黑兰市中心的伊玛姆霍梅尼大街,建于1937年。专门收集伊朗史前和各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发掘展品。主建筑内主要收集史前时代、阿契美尼德时代和萨珊时代的出土文物,其中包括出土于锡亚尔克的陶器(公元前16-11世纪)、出土于里海和阿塞拜疆的赤陶制品(公元前16-11世纪)、出土于洛雷斯坦的铜器(公元前8世纪)、精美的大金杯,两边饰有带翼的公羊(公元前10世纪)、“汉穆拉比法典”复制品(真品出土于伊朗的苏萨,现存于法国卢浮宫)。另有大量体现阿契美尼德时代装饰艺术的出土文物, 如珐琅亮漆砖制门墙框镶板、柱端上的公牛头形装饰、用古波斯文、巴比伦文和伊兰文三种文字镑刻的附有皇室装饰的金盘等。还有远溯至阿契美尼德时代和萨珊时代的镶嵌工艺、钱币、珠宝和日常家庭用品。主楼东面新建有一幢两层现代建筑,称“伊斯兰时期宝库”,专门收集伊斯兰教传入伊朗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考古发掘。

5.萨德阿巴德王宫
  位于德黑兰市北部,面积410公顷,始建于凯加王朝,后为巴列维国王的夏宫, 共有18处宫殿,包括国王、王后、王储、亲玉的宫殿等。宫内陈设、装饰十分豪华,沙发、桌椅、窗帘、吊灯均从法国、英国、捷克、印度等国进口,地毯全部都是图案精美、做工精细的手织波斯地毯。宫内还陈列了各国元首、政府首脑赠送的各种贵重礼品,其中有不少我国的手工艺品。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政府将其中的7处宫殿辟为博物馆、展览馆,对外开放,主要有白宫、绿宫、母亲宫、军事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细密画博物馆、考古博物馆。
据传,1979年2月群众冲击王宫时部分珍品流失。

6.古列斯坦宫
  古列斯坦宫,又称玫瑰宫,是饱加王朝的一座皇宫,建于法塔赫-阿里国王时期。该建筑是在萨法维王朝阿巴斯一世国王所建的宫殿基础上扩建而成。纳赛尔丁国王从他的1873年欧洲之行中得到启发,在底层大厅加建了一座博物馆,展出镶满珠宝的皇冠以及其它物品,这些东西主要得自国王的欧洲之行。
  巴列维王朝最后两位国王的加冕典礼都是在这座底层大厅举行的。当时对大厅做了翻修和重新装饰,以重现古代宫殿的壮丽情景。最后一个国王在新年和生日庆典时在这座加冕大厅里接受身着正规礼服的大臣、外国使节和显贵人士们对这个“王中之王”的祝贺。

7.历史博物馆
  位于德黑兰市中心瓦里阿斯勒大街和米尔达马德街交汇处。1996年起对公众开放。展品主要有古代的各种人工制品、文体和有历史价值的物品,分伊朗和外国两部分。有关伊朗 的部分包括地毯、木头上的绘画以及一些书法作品和小型画像艺术(类似工笔画);外国部分包括石制和金属雕塑物、水晶器皿、各式枪械以及家庭用具,这些东西均至少产自200年前。
 
最初由 简单 发布
我们实验室今天新来了个伊朗的留学生,我对那嘎达甚是不了解,谁能给点参考网站或背景资料,有关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土特产什么的~~~我好套词~~谢谢谢谢~~:)
你想干嘛?:blink:
 
最初由 红颜知己 发布
为什么要和伊朗学生套词儿?
PS.你是OU的还是CU的?

OU的~~因为我们实验室终于来了个女生,所以我要和她套词~~:p
 
Re: Re: 给点资料~~

最初由 人在天涯 发布

你想干嘛?:blink:

看看能不能帮你套来个IRAN的~~:blink: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