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源:八阕综合
张国光,男,1945年4月生,汉族,辽宁绥中人。大学文化程度。工程师。1966年 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发动机系。历任沈阳松陵机械厂设计科设计员、设计组组长、副科长。1982年10月后,任沈阳松陵机械公司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副书记、书记。1985年4月后,任中共沈阳市委副书记、代书记。1990年3月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 8月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1993年2月兼任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9月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 1997年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 1998年1月起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辽宁省省长。 1997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共中央纪委官员说,最近,中央纪委、监察部严肃查处了湖北省原省长、省委副书记张国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张国光收受贿赂150多万元,中纪委决定给予张国光开除党籍处分。
新华社报导,经查,张国光在辽宁省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以及收受礼金、贵重物品共计折合人民币96万余元。其中,为渖阳某公司董事长刘某获取贷款和承揽工程向有关人员打招呼,收受刘所送款物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为他人谋取职位,收受款物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收受礼金和贵重物品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
中央纪委常委会认为,张国光身为地方省级主要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责任,理应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但他却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最终堕入了违纪违法的深渊。
报导说,张国光案件再次给全党敲响了警钟,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张国光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消息人士对多维社说,前中共中央委员、辽宁省省长、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已涉嫌经济罪案即将正式被逮捕。另一方面,中共官方亦证实了去年10月多维社报导的前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和前贵阳市委书记等被「双规」的消息,中国官方媒体披露被「双规」的前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是刘方仁,前贵阳市委书记是刘长贵。
58岁的张国光是去年10月18日被迫辞去湖北省省长一职的,之前一两天还曾公开露面。辞职当天,张国光即因涉嫌在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辽宁省省长期间的一系列经济罪案中被「双规」。
虽然张国光曾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但后来并没有出席十六大。
消息人士对多维社说,经过数月的审查,中纪委已基本掌握了张国光涉嫌沈阳腐败大案的犯罪事实,已建议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多维社早在前年6月23日即报导,中纪委曾向中共最高层建议,对时任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展开正式调查,以查清张国光与他的亲信慕绥新、马向东等人的罪案是否有法律责任,但当时没有获得******批准。
报导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沈阳慕绥新、马向东大案爆发之初,中纪委并没有发现张国光个人有直接涉及沈阳腐败大案的证据,加上中央有人出面为张国光说情,是故只是将张国光平调到湖北省当省长,而没有先把张国光先闲置一段再说。现在发现沈阳市被撤职查办的许多高级官员不少是张国光的亲信,有的是张国光在主政沈阳市工作期间直接提拔上来,而且一些后来被证明是经济罪案的「事情」得到张国光的支持、默许。
但是消息人士说,除非中纪委调查组能拿出更多有力的证据,否则中共最高层在“动”张国光时还是有所顾忌,不仅仅张国光有后台,而且还同时牵涉到辽宁、湖北两省。不过,湖北省官场并不欢迎张国光,不少人巴不得中央派人把张国光抓走。即使张国光能逃过法律上的追查,政治仕途也将不久会画上休止符。
至2001年10月,涉及“慕马大案”的沈阳市官员达到122人,其中已有6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在“慕马大案”整个涉案人员中,副省级干部有一人,沈阳市副市级干部有四人、正局级干部有11人、副局级干部有七人;现已收缴和扣押赃款、非法所得2亿多元人民币。
在这些贪官污吏中,原沈阳客运集团公司总经理夏任凡因敢于为自己修建个人庄园“夏宫”而格外显眼。1997年7月至2000年9月,夏任凡擅自将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公款1252.8万元转入董志顺及其亲友的个人账户,其中1106.8万元用于建造占地千亩的“夏宫”。2003年2月1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其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夏任凡原来的同事说,夏任凡与张国光的关系也是极为密切的。夏在客运集团当政时,凡有重大活动,必会宴请省市各大要员,张国光总会到场。
在一些分析者看来,辽宁的贪官们已经连成了网,结成了片,千丝万缕,盘根错节。“如果你还想在沈阳的官场混,你就没有办法不送钱,也没有办法不收钱。如果你违反了这个体系的运作规则,你的命运就是最终被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一位接近沈阳官场的人士说。
这位人士叙述说,在沈阳,一段时间里,无论是批准调拨资金支持贫困县脱贫,还是同意补贴资金解决居民饮水问题,这些照理都是公务员职务的正常履行,却变成了“有偿服务”。一度,沈阳市党政干部中送礼之风愈刮愈烈,如慕绥新出国出差、生病住院、母亲过生日,都不乏市、局、处级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送来“红包”。
“张国光们只是身处这个网络,循例行事,从下敛财,向上送钱。只不过到头来,当官无能,为官所害。中央提出重振东北战略,如果这个体系不摧毁,东北的振兴只能是纸上谈兵。”这位人士最后说。
张国光,男,1945年4月生,汉族,辽宁绥中人。大学文化程度。工程师。1966年 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发动机系。历任沈阳松陵机械厂设计科设计员、设计组组长、副科长。1982年10月后,任沈阳松陵机械公司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副书记、书记。1985年4月后,任中共沈阳市委副书记、代书记。1990年3月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 8月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1993年2月兼任沈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9月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 1997年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 1998年1月起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辽宁省省长。 1997年9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共中央纪委官员说,最近,中央纪委、监察部严肃查处了湖北省原省长、省委副书记张国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张国光收受贿赂150多万元,中纪委决定给予张国光开除党籍处分。
新华社报导,经查,张国光在辽宁省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以及收受礼金、贵重物品共计折合人民币96万余元。其中,为渖阳某公司董事长刘某获取贷款和承揽工程向有关人员打招呼,收受刘所送款物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为他人谋取职位,收受款物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收受礼金和贵重物品折合人民币30余万元。
中央纪委常委会认为,张国光身为地方省级主要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责任,理应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但他却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最终堕入了违纪违法的深渊。
报导说,张国光案件再次给全党敲响了警钟,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张国光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消息人士对多维社说,前中共中央委员、辽宁省省长、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已涉嫌经济罪案即将正式被逮捕。另一方面,中共官方亦证实了去年10月多维社报导的前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和前贵阳市委书记等被「双规」的消息,中国官方媒体披露被「双规」的前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是刘方仁,前贵阳市委书记是刘长贵。
58岁的张国光是去年10月18日被迫辞去湖北省省长一职的,之前一两天还曾公开露面。辞职当天,张国光即因涉嫌在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辽宁省省长期间的一系列经济罪案中被「双规」。
虽然张国光曾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但后来并没有出席十六大。
消息人士对多维社说,经过数月的审查,中纪委已基本掌握了张国光涉嫌沈阳腐败大案的犯罪事实,已建议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多维社早在前年6月23日即报导,中纪委曾向中共最高层建议,对时任湖北省省长张国光展开正式调查,以查清张国光与他的亲信慕绥新、马向东等人的罪案是否有法律责任,但当时没有获得******批准。
报导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沈阳慕绥新、马向东大案爆发之初,中纪委并没有发现张国光个人有直接涉及沈阳腐败大案的证据,加上中央有人出面为张国光说情,是故只是将张国光平调到湖北省当省长,而没有先把张国光先闲置一段再说。现在发现沈阳市被撤职查办的许多高级官员不少是张国光的亲信,有的是张国光在主政沈阳市工作期间直接提拔上来,而且一些后来被证明是经济罪案的「事情」得到张国光的支持、默许。
但是消息人士说,除非中纪委调查组能拿出更多有力的证据,否则中共最高层在“动”张国光时还是有所顾忌,不仅仅张国光有后台,而且还同时牵涉到辽宁、湖北两省。不过,湖北省官场并不欢迎张国光,不少人巴不得中央派人把张国光抓走。即使张国光能逃过法律上的追查,政治仕途也将不久会画上休止符。
至2001年10月,涉及“慕马大案”的沈阳市官员达到122人,其中已有6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在“慕马大案”整个涉案人员中,副省级干部有一人,沈阳市副市级干部有四人、正局级干部有11人、副局级干部有七人;现已收缴和扣押赃款、非法所得2亿多元人民币。
在这些贪官污吏中,原沈阳客运集团公司总经理夏任凡因敢于为自己修建个人庄园“夏宫”而格外显眼。1997年7月至2000年9月,夏任凡擅自将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公款1252.8万元转入董志顺及其亲友的个人账户,其中1106.8万元用于建造占地千亩的“夏宫”。2003年2月1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其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夏任凡原来的同事说,夏任凡与张国光的关系也是极为密切的。夏在客运集团当政时,凡有重大活动,必会宴请省市各大要员,张国光总会到场。
在一些分析者看来,辽宁的贪官们已经连成了网,结成了片,千丝万缕,盘根错节。“如果你还想在沈阳的官场混,你就没有办法不送钱,也没有办法不收钱。如果你违反了这个体系的运作规则,你的命运就是最终被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一位接近沈阳官场的人士说。
这位人士叙述说,在沈阳,一段时间里,无论是批准调拨资金支持贫困县脱贫,还是同意补贴资金解决居民饮水问题,这些照理都是公务员职务的正常履行,却变成了“有偿服务”。一度,沈阳市党政干部中送礼之风愈刮愈烈,如慕绥新出国出差、生病住院、母亲过生日,都不乏市、局、处级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送来“红包”。
“张国光们只是身处这个网络,循例行事,从下敛财,向上送钱。只不过到头来,当官无能,为官所害。中央提出重振东北战略,如果这个体系不摧毁,东北的振兴只能是纸上谈兵。”这位人士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