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背后的贫困:相互矛盾的报告

巴人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3-29
消息
14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VOA 陈健上海报道) 世界银行于5月25日到27日在中国上海召开第一次全
球扶贫大会,讨论在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的问题。世行官员表示,这次会
议之所以选择在上海召开,是因为中国在扶贫方面非常成功,为其他国家
做出了表率。然而观察人士指出,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背后,很多人仍然在贫困的深渊中挣扎。

  *二十年四亿人脱贫世行惊讶*

  在这次扶贫大会召开之际,不论是世界银行还是中国政府都大力报告
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共官方媒介《上海日报》说:根据联
合国制定的新世纪扶贫计划,到2015年全球的贫困人口要减少一半,可是
中国现在就已经提前十多年实现了这个所谓的“千年发展目标”,因为过
去二十多年来,中国政府解决了两亿两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
全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万减少到三千万。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
导小组办公室对外联络司司长吴忠表示,中国在消灭贫困方面取得的“丰
硕成果”不但使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也增强了联合国在全球实
现千年发展目标的信心。

  世界银行对中国的扶贫成果更是赞誉有加。世行在上海发表的中国扶
贫案例报告中指出,自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现象
就急剧消失。按照世界银行规定的每天收入一美元的贫困标准,在过去的
二十年中,中国的贫困人口从四亿九千万减少到了八千八百万,贫困人口
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981年的百分之四十九降低到目前的百分之六
点九。世界银行解释道,如果按照中国政府规定的每天二十美分的贫困线
,中国的贫困人口从两亿多减少到不足三千万,这仍然是个伟大的进步。

  世界银行副行长傅兰妮.洛捷女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感到惊讶
的是中国如何把贫困人口从几亿人减少到几千万人。而且只用了二十多年
的时间。我们对学习中国的这个经验很感兴趣。”

  *虚幻难掩严峻现实*

  就在中国共产党的官方喉舌以及世界银行对中国扶贫的成功大唱赞歌
的时候,一些学者却对中国不少地区贫困状况恶化和贫富悬殊加剧提出了
警告。专家指出,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大陆目前百分之十八的人口每天的
生活费不足一美元,也就是说,中国目前仍然有两亿三千五百万人生活在
国际贫困线之下,而不是世行所说的八千八百万,更不是中国政府所夸耀
的三千万。

  安徽作家陈桂棣和春桃在对中国农村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
,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根据陈桂棣和春桃的《中国农
民调查》,过去二十年间,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农民已经富得流油了。可是
当他们深入到农村之后才发现,原先留存在他们印象中的一幅幅乡间风景
画都不过是一些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或者说,是过惯了城市浮躁生活
的城里人对乡间的一种向往。而现实生活中的农村并非如此,或者说,农
民眼中的农村并非如此,他们实际上活得很累、很沉重。

  陈桂棣和春桃在安徽淮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里,发现那里的许多农民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令人震惊。有一家农民,全家人用卖菜得来的五元
钱就过了一个春节,生活的窘迫,甚至不如共产党刚刚夺取中国政权后的
五十年代初。

  有位农民掰着指头算了一笔帐,他说,刨去种子、化肥、灌溉、用机
械种收和这税那费,假如小麦亩产上不到九百斤,这一年就等于白干。而
淮北农村能够达到亩产九百斤小麦的,并不多见,可以收到八百斤就已经
相当不错了,一般也只有六百斤,就是说,如今农民靠种地已难以为继,
但他们仍然要承担多如牛毛的各种税费。安徽阜阳农民徐化环在接受采访
的时候说:“阜阳出产的农产品主要是大豆小麦。人均年收入大多是二百
块钱、三百块钱,最多不会超过四百块钱。这还要在好年景,就是不减产
、不歉收的年份。我们家有三口人、三亩地,拼死拼活,一年收入也只有
一千块钱左右。”

  *洛捷女士的结论站不住脚*

  但是,世界银行副行长傅兰妮.洛捷女士却认为,中国大规模的贫困状
况已经成为历史,目前的贫困只是个别问题。洛捷女士说:“中国现在正
努力解决这些零星的贫困问题。这些零星的贫困点很难处理,因为它们大
多分布在西部省份和偏远地区。”

  然而根据陈桂棣和春桃的调查,世行副行长洛捷女士的结论似乎站不
住脚,因为中国的贫困并不只是西部省份和偏远地区的零星问题,在经济
发达的东部也随处可见,甚至触目惊心。陈桂棣和春桃指出,在著名的旅
游胜地黄山,休宁县白际乡全乡两千一百八十人,贫困人口占到一千七百
七十人,达到百分之八十一。可是,就在这样一个贫困的乡镇,因为乡村
干部们搞浮夸,居然被上面认定已经脱贫,派下来的苛捐杂税,压得农民
透不过气来,正象前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在给中国国务院
的一封信中所说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陈桂棣和春
桃还说,就连所谓“人间天堂”的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中洲镇,也富裕不
到哪里去。

  山东省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刘志扬教授也是一位长期关注中国
贫困问题的学者。刘志扬教授告诉记者说:“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非常严
重。我在贵州省的黄果树旅游区走访了两个村子。据介绍这两个村子在贵
州属于中等水平,可那里的贫困程度真够惨的了,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
家里几乎什么也没有,除了几件极为原始的简单家俱以外。其中一家有两
间破房子,四口人,穿的是非常破烂。除了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以外,一
家人每年的支出不到三百块钱。三百块钱,我们在那里跟当地官员吃一顿
饭也得花三百块钱。这你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贫困程度了。”
 
谢谢巴人。让我们来一起努力让中国人在未来生活的更好吧!
 
我家在一个小县城,家里很多亲戚都在农村,我现在在省城念大学。
对与中国农村,小城市,大城市人们生活水平我都有所了解。
我想说的是,在中国至少有一半的人生活费每天不足1美圆。
在农村,一家人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圆的占大多数。
 
最初由 okli 发布
我家在一个小县城,家里很多亲戚都在农村,我现在在省城念大学。
对与中国农村,小城市,大城市人们生活水平我都有所了解。
我想说的是,在中国至少有一半的人生活费每天不足1美圆。
在农村,一家人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圆的占大多数。
that is true.
 
最初由 okli 发布
我家在一个小县城,家里很多亲戚都在农村,我现在在省城念大学。
对与中国农村,小城市,大城市人们生活水平我都有所了解。
我想说的是,在中国至少有一半的人生活费每天不足1美圆。
在农村,一家人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圆的占大多数。

我现在在省城念大学---u are still studying in China? That's not true! be an honest man ! new guy !
 
我现在一个小县城。我家在农村,我敢肯定地说那里绝对有98%的人没有1美元/天总收入。甚至没有0。5美元!
 
最初由 巴人 发布
[B
  安徽作家陈桂棣和春桃在对中国农村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
,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根据陈桂棣和春桃的《中国农
民调查》,过去二十年间,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农民已经富得流油了。可是
当他们深入到农村之后才发现,原先留存在他们印象中的一幅幅乡间风景
画都不过是一些遥远而虚幻的田园牧歌,或者说,是过惯了城市浮躁生活
的城里人对乡间的一种向往。而现实生活中的农村并非如此,或者说,农
民眼中的农村并非如此,他们实际上活得很累、很沉重。

  陈桂棣和春桃在安徽淮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里,发现那里的许多农民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令人震惊。有一家农民,全家人用卖菜得来的五元
钱就过了一个春节,生活的窘迫,甚至不如共产党刚刚夺取中国政权后的
五十年代初。

  有位农民掰着指头算了一笔帐,他说,刨去种子、化肥、灌溉、用机
械种收和这税那费,假如小麦亩产上不到九百斤,这一年就等于白干。而
淮北农村能够达到亩产九百斤小麦的,并不多见,可以收到八百斤就已经
相当不错了,一般也只有六百斤,就是说,如今农民靠种地已难以为继,
但他们仍然要承担多如牛毛的各种税费。安徽阜阳农民徐化环在接受采访
的时候说:“阜阳出产的农产品主要是大豆小麦。人均年收入大多是二百
块钱、三百块钱,最多不会超过四百块钱。这还要在好年景,就是不减产
、不歉收的年份。我们家有三口人、三亩地,拼死拼活,一年收入也只有
一千块钱左右。”

  [/B]

他们该去西藏阿里地区看看,那里一辈子没见过RMB的人大有人在.以偏盖全!
 
最初由 xwu016 发布


我现在在省城念大学---u are still studying in China? That's not true! be an honest man ! new guy !

在字眼里挖,容易让人觉得你企图转移话题,而转移话题多半是因为和事实无关的原因。
 
Re: Re: 繁荣背后的贫困:相互矛盾的报告

最初由 阿 立 发布


他们该去西藏阿里地区看看,那里一辈子没见过RMB的人大有人在.以偏盖全!

你说“阿里地区...一辈子没见过RMB的人大有人在”,我同意阿里地区可能有一辈子没见过RMB的人,但不同意“大有人在”,因为阿里地区没有多少人,这和人口密集的安徽的县乡是没法比的,以后使用“以偏盖全”之前,要好好想想。
 
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是不容置疑的,中国在许多方面取得的进步也是不容置疑的。然而这些成果和进步是否令绝大多数中国人受益就是值得怀疑的。
 
最初由 无法无天 发布
我现在一个小县城。我家在农村,我敢肯定地说那里绝对有98%的人没有1美元/天总收入。甚至没有0。5美元!

我现在一个小县城---不说谎有那么难吗?可以告诉大家现成的名称吗?
 
quote:
--------------------------------------------------------------------------------
最初由 okli 发布
我家在一个小县城,家里很多亲戚都在农村,我现在在省城念大学。
对与中国农村,小城市,大城市人们生活水平我都有所了解。
我想说的是,在中国至少有一半的人生活费每天不足1美圆。
在农村,一家人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圆的占大多数。
--------------------------------------------------------------------------------
农村如此,很多城市中的贫民也如此,只不过被一片大好形势掩盖了。
 
最初由 xwu016 发布


我现在在省城念大学---u are still studying in China? That's not true! be an honest man ! new guy !

什么意思?我不可以still在中国念书吗?“That"s not true”,奇怪了,你认识我吗?
 
最初由 xwu016 发布


我现在一个小县城---不说谎有那么难吗?可以告诉大家现成的名称吗?

This is really funny. Why don't you tell us your name and phone number firs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