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15周年了。经过15年的岁月,当时牙牙学语的孩子,已经是风华
正茂的青年了,当时在广场上叱?风云的学生,已经成为父亲母亲了,当
时拦阻军队进城的工人,已经步入退休的年龄了,十五的历史沧桑,足够
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但是,在六四天安门广场上被枪杀的
年轻冤魂,依然无法安息,六四事件的真相,依然无法大白,围绕著六四
的争议,依然没有最後的结论。天安门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悲剧,而让全
世界都备感震惊的事件经15年而无法得到平反昭雪,则是双重的悲剧了。
六四天安门事件的风风雨雨,成了中国大陆民主化进程步履艰难的一个象
徵,天安门母亲的呼唤,成了全球爱好和平民主公义民众心里的共同伤痛
。
有人说,中国大陆经济的高发展,物质主义思潮的横流,已经使当时
六四学生运动和北京市民 的理想湮灭了,六四的历史被淡忘了,但至
少北京当局不这么想。他们之所以在六四15周年纪念日将届之际,短暂监
管甚至扣留异议者,包括上书中央要求平反六四的蒋彦永医生,软禁天安
门母亲,不让赵紫阳随意接触外人,就是担心这些呼吁六四平反的声音会
引发新的社会风潮。
说实话,今天中共的腐败情况,比当时要严重很多,反腐败的问题根
本没有任何的解决。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胡锦涛、温家宝对六四纪念
的严防,并不能说他们比邓小平、李鹏、******时代更独裁冷酷,而是胡
温采取了所谓的「预防性策略」,不让六四纪念日成为新学生运动或者市
民反政府运动的导火线,以致失控而造成意外。
六四纪念日过後,他们肯定会放人,解除对独立知识分子的监管。但
是,胡温应该认识到,最好的预防性策略应该是尽快公布六四真相,逐步
解决六四遗留的问题,为无辜受害者进行人道抚恤,最终为整个事件平反
正名。从历史来看,中共的错误决策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让中南海感到
胆战心惊,要除心病,就要正视历史,改正错误。
十五年来,各方都在探讨天安门事件最终以悲剧收场的责任归属。不
少人说,学生领袖的激进,是逼迫中共动武的原因,为以後民主化发展之
计,当事者应该反省,六四参与者周舵甚至认为中国不能再搞激进革命,
而必须实现渐进民主。这些反省相当可贵,但权力者罔顾生命而滥开杀戒
的暴政则永远是悲剧的主因,这一点不应该随著时空的变迁而被弱化和转
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流亡海外的学生领袖的个人问题,常常
会成为评价六四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学生领袖只是天安门学生运动的一部分,他们六四逃亡海外
後的个人行为和生活选择与六四事件的整体评价无关,他们也不能独揽代
表六四的「专利权」。
六四的真正代表是那些在广场上牺牲和参与事件的广大无名的学生市
民,为六四平反呼吁,就是为他们讨回公道,为历史讨回公道。
历史没有空白,历史也不会徒然,我们深信,六四的鲜血和泪水终将
浇灌出中国大陆鲜艳的民主之花。
正茂的青年了,当时在广场上叱?风云的学生,已经成为父亲母亲了,当
时拦阻军队进城的工人,已经步入退休的年龄了,十五的历史沧桑,足够
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但是,在六四天安门广场上被枪杀的
年轻冤魂,依然无法安息,六四事件的真相,依然无法大白,围绕著六四
的争议,依然没有最後的结论。天安门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悲剧,而让全
世界都备感震惊的事件经15年而无法得到平反昭雪,则是双重的悲剧了。
六四天安门事件的风风雨雨,成了中国大陆民主化进程步履艰难的一个象
徵,天安门母亲的呼唤,成了全球爱好和平民主公义民众心里的共同伤痛
。
有人说,中国大陆经济的高发展,物质主义思潮的横流,已经使当时
六四学生运动和北京市民 的理想湮灭了,六四的历史被淡忘了,但至
少北京当局不这么想。他们之所以在六四15周年纪念日将届之际,短暂监
管甚至扣留异议者,包括上书中央要求平反六四的蒋彦永医生,软禁天安
门母亲,不让赵紫阳随意接触外人,就是担心这些呼吁六四平反的声音会
引发新的社会风潮。
说实话,今天中共的腐败情况,比当时要严重很多,反腐败的问题根
本没有任何的解决。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胡锦涛、温家宝对六四纪念
的严防,并不能说他们比邓小平、李鹏、******时代更独裁冷酷,而是胡
温采取了所谓的「预防性策略」,不让六四纪念日成为新学生运动或者市
民反政府运动的导火线,以致失控而造成意外。
六四纪念日过後,他们肯定会放人,解除对独立知识分子的监管。但
是,胡温应该认识到,最好的预防性策略应该是尽快公布六四真相,逐步
解决六四遗留的问题,为无辜受害者进行人道抚恤,最终为整个事件平反
正名。从历史来看,中共的错误决策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让中南海感到
胆战心惊,要除心病,就要正视历史,改正错误。
十五年来,各方都在探讨天安门事件最终以悲剧收场的责任归属。不
少人说,学生领袖的激进,是逼迫中共动武的原因,为以後民主化发展之
计,当事者应该反省,六四参与者周舵甚至认为中国不能再搞激进革命,
而必须实现渐进民主。这些反省相当可贵,但权力者罔顾生命而滥开杀戒
的暴政则永远是悲剧的主因,这一点不应该随著时空的变迁而被弱化和转
移。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流亡海外的学生领袖的个人问题,常常
会成为评价六四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学生领袖只是天安门学生运动的一部分,他们六四逃亡海外
後的个人行为和生活选择与六四事件的整体评价无关,他们也不能独揽代
表六四的「专利权」。
六四的真正代表是那些在广场上牺牲和参与事件的广大无名的学生市
民,为六四平反呼吁,就是为他们讨回公道,为历史讨回公道。
历史没有空白,历史也不会徒然,我们深信,六四的鲜血和泪水终将
浇灌出中国大陆鲜艳的民主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