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快递 : 北京酝酿平反六四光碟打先锋
发布者 yq 在 04-06-05 08:23
王健民
六四事件十五周年之前,******指示中宣部制作长达三小时的光碟《六四风波的经过》,详细介绍决策过程,要求近千名高层官员「系统了解,统一思想」。光碟披露,签署开枪决定的是杨白冰,现任领导人******、胡锦涛及曾庆红当年非中央决策人物,与六四镇压无关,显示为平反「六四风波」作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每年春夏之交的「六四」前夕,不管北京公园如何繁花似锦、街头怎样车水马龙,政治气氛总是紧张而诡谲,其实正显示了中国领导人巨大的内心焦灼。十五年前震惊世界的天安门流血事件,虽然事后可以用不断「缩小」的口径来淡化,但终究无法令其永远沉默暧昧,向历史作出交代的压力日甚一日。
就在这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下,中南海上空今年透出一丝希望的曙光。包括******在内的不少中共领袖,最近都在努力撇清自己与「六四」的关系,这是中南海近来的政治动向,却也透露了中共高层对「六四」事件的最新态度。这是继前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于去年秋天写成三十万字的日记体书稿《关键时刻》,要为自己「平反」,澄清他并非「六四」镇压的「罪魁祸首」之後,中共高层最新的举措。
这就是「六四」平反的曙光,是近年来中共党内要求平反「六四」呼声日益高涨的结果,也是对全球华人要求平反「六四」的最新回应。亚洲周刊获悉,北京当局在「六四」问题上的一个最新动作,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宣部)于月前制作一盘「六四」光碟,供党政高干「系统了解」「六四风波」及「统一思想」,但实际上被认为是有关领导人「厘清真相,撇清责任」,是在为「六四」平反进行必要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中宣部的这个光碟,是应中共前总书记、现任军委主席******的指示制作。当时,恰逢北京解放军三零一医院退休军医蒋彦永致信北京「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求当局「下决心」纠正「六四」的错误,「为八九年六四学生爱国运动正名」。蒋的信件后来由互联网公开,引起轩然大波,并在数天之后总理温家宝的记者会上,成了最令人关注的问题。
其实,据称早在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之前两天的三月十二日,******即向中宣部下达指令,要求制作有关「六四」事件的光碟,以便「澄清事实」,让「全党系统地、清楚地了解六四事件发生的由来、背景和经过,统一党员高级干部的思想」。接到指令之后的中宣部,在部长刘云山的亲自督导下,调阅有关「六四」档案和音像资料,迅速制作了一个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光碟。
这个名叫《六四风波的经过》的光碟,据称有些画面是第一次出现,除了有关学生示威静坐、北京市民拦军车、戒严部队开进天安门的镜头之外,还详细介绍了中共高层决策的过程,包括以画面加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当时的高层领导人,包括邓小平、杨尚昆、赵紫阳、李鹏、杨白冰等人对镇压措施的态度和看法。值得关注的是,光碟中介绍的这些决策层人物,并不包括「六四」之前刚秘密上调北京的******,当然更不包括胡锦涛和曾庆红,似乎有意暗示,江、胡、曾与「六四」镇压无关。
根据中宣部的有关规定,《六四风波的经过》光碟,观看范围严格限制在中共内部党政军机关司、局级以上高级官员,而且是「当场看,当场收回」,「不准个人保留」。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向亚洲周刊证实,他们组织观看光碟,「主要目的是为了系统了解,统一认识」。
显然,当局所说的「统一认识」似乎只是藉口,而要撇清「六四」的干系,才是真正的目的。他们知道,「六四」不但是当局与老百姓之间政治矛盾的核心,而且成了中国改善国际形象的最大障碍,要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使中国「和平崛起」,并在中国取得改革主导权,必须要为「六四」平反。他们也知道,任何与「六四」镇压的牵连,都是其政治生命的负资产。因此,三十六计,唯有彻底撇清「六四」,才是上计。
据北京官员透露,为******和现任北京最高领袖撇清「六四」,是《六四风波的经过》光碟自始至终要传达的信息,还有就是找到了「六四」镇压的「替罪羊」。光碟最令人吃惊的内容,是首次透露下达「六四」镇压命令者,就是当时的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兼戒严部队总指挥杨白冰。光碟以画面的形式,披露了杨白冰签字的命令。与此同时,也为杨尚昆「平反」,即以画面加文字的形式,证实杨尚昆不主张武力镇压。这样对「杨家将」的一打一保,增加了光碟内容的可信度。
「平反六四,先为自己平反」,是十五年来不少当时在位的北京高层领导人的惯常做法,他们也要冲出自己也深受其害的中共决策暗箱操作黑幕,为他们自己讨个说法。因此,这些年他们以各种方式,陆陆续续把有关「六四」事件的一些秘密公诸于世,其中最突出的,是据称以数千份中共当时的秘密文件成书出版的《中国六四真相》。
很明显,北京高层领导人都明白,「六四」镇压是一宗罪恶,历史将会作出公正的判决。一年多前,当时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广东视察时,就在一个非公开场合对「六四」镇压表达了立场,表示「我们错了」。「六四」之后才从天津调到北京决策核心的李瑞环,被认为是北京高层一个比较实事求是,而且有勇气承认错误的领导人,与其他北京高层领导人对「六四」事件「犹抱琵琶半遮脸」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不敢公开承认错误,只是在中宣部光碟中为自己澄清。
据北京官员表示,中宣部光碟用相当多的篇幅,以照片加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当时参与决策的每位领导人的态度。比如李鹏解释,不是他下令开枪,他只是执行戒严令。李鹏同样在他准备出版的《关键时刻》一书中为自己解释,称当时一些重要决策,并非如外界所传是由他作出。他也想透露当年中南海高层在如何处理天安门前的学生存在的明显分歧,为自己撇清责任,只可惜现在的党中央不允许他的书公开出版。
其实,当了解「六四」镇压的罪孽之后,不仅李鹏或******,很多中共高级领导人都想洗刷手上或身上沾上的「六四」开枪的血迹。早在李鹏于去年秋天写成书稿《关键时刻》,要为自己澄清并非下令镇压的「罪魁祸首」之前,更早在海外出版的《中国六四真相》,就被指是中共某些高官要为自己撇清与「六四」关系,而刻意泄漏到海外的。
曾经在中南海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了解中共机密档案保管程序的吴稼祥就认为,《中国六四真相》一书中那些「天安门密件」,从已经公布的几份关键性文件看,其中有些是假的,「或经过修改的」。这些已经公布的文件「改善了邓小平和杨尚昆的形象」,而且,在已经公布的这些「密件」中,很少看见在「六四」镇压过程中,代替迟浩田扮演戒严部队总指挥的杨白冰的名字。
目前在美国的吴稼祥表示,这样一位「在策划或参与干一件不好的事时,事先就想好退路,想好如何让自己脱离干系,并采取相应措施」的人,只有杨尚昆可以做到。「杨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就在收集一切可以到手的文件,并根据对自己的有利原则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便自己对历史有个交代」。
而且,根据中共中央档案局或秘书局档案处管理的严格程度,只能假设这些「天安门密件」是在入档前流失。「那么谁有这么大的权力在六四期间可以阅读所有这些文件,并加以备份呢?特别是其中有的文件记录的只有邓小平和杨尚昆两个人的谈话」,所以,「除了邓家和杨家,无人有这样的资格获取这些文件」。
根据吴的分析,如果是邓家所为,「一定会公布杨尚昆带领李鹏等人于四月二十五日向邓小平汇报的记录,这是为邓本人洗刷罪名的最好例证」,但是在《中国六四真相》里,却至今没有看到「这份东西」。
以光碟反击「密件」
吴稼祥认为,《中国六四真相》在为杨家兄弟开脱的同时,「确证了李鹏的恶劣形象」,但「李鹏是个陪绑,主要矛头指向的是******」,「密件」提出了******的「正统性」问题,认为******是「发国难财」,踩着「六四」死难者的鲜血,登上中共总书记宝座的。事实上,******早在当年的五月二十一日,即接到北京高层一通保密电话,「化装成艺术家、戴墨镜」,赶到北京西山,单独会见了邓小平,接受了邓交代的一个重要任务。
这个任务就是要他在上海截住从加拿大出访回国的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因为当时有五十七名人大常委要求开会讨论李鹏宣布北京戒严是否合法的问题。如果万里回京召开人大,形势就可能出现很不利于邓的局面。******回上海后,「出色完成了邓的重要委托」,把万里留在上海住了六天,并让他在五月二十七日发表声明同意李鹏颁布的戒严令,让北京在战略上做好了镇压的准备。
完成了邓小平交付的重要任务之后,******于当年的五月三十日,再度奉命秘密飞赴北京。这时离「六四」镇压还有五天。而从这天开始,******正式改变了他仕途的轨迹,他被正式调到北京中央工作,并在「六四」镇压之后的二十天,在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取代被撤职的赵紫阳,当上了中共中央总书记。
平反六四成斗争筹码
如果说《中国六四真相》的主要目标是对准******和李鹏,为杨家兄弟开脱,那么,中宣部光碟显然对此进行了反击,不但澄清江与「六四」镇压无关,而且揭露了下令「六四」镇压者,是杨尚昆的弟弟杨白冰,并提供了证据。当然,光碟也「证实」杨尚昆在事件中的态度,与北京解放军三零一医院退休军医蒋彦永,在三月份要求平反「六四」的公开信里所说的类似。
据称杨尚昆直言∶「六四事件」是中共历史上犯下的最严重错误,现在他已经无力去纠正,但将来一定会得到纠正。杨尚昆懂得的道理,******当然也明白。一九八九年四、五月间,当他以「文斗」的方式,处理了上海《世界经济导报》事件,奉召进入北京中南海之後,他当然知道政治斗争的险恶。
******夫人王冶萍回忆当年的生活,曾心有余悸地表示,当时每天要听到******座车停到门口的声音,一颗心才放下来。但十五年之后,尽管******今天的权势如日中天,但他还是放心不下。
依然是「六四」事件使******不放心。他知道,他当年是踩着「六四」的血迹,踏进了中共的权力核心,成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今天,当他行将退出中国的权力核心时,恰恰是「六四」成了他的心病。
因此,******必须夺取「六四」的解释权,才能赢得历史的主动,也只有赢得「六四」的解释权,才能确立他的历史地位。显然,对于「六四」解释权的争夺,成了目前北京高层权力斗争的筹码。在表面上严厉词句的后面,为「六四」平反的工作实际上正暗暗进行当中。这是历史的潮流,谁平反了「六四」,谁就将赢得民心,赢得历史,赢得中国改革的主导权。
□《亚洲周刊》2004 年第二十四期
发布者 yq 在 04-06-05 08:23
王健民
六四事件十五周年之前,******指示中宣部制作长达三小时的光碟《六四风波的经过》,详细介绍决策过程,要求近千名高层官员「系统了解,统一思想」。光碟披露,签署开枪决定的是杨白冰,现任领导人******、胡锦涛及曾庆红当年非中央决策人物,与六四镇压无关,显示为平反「六四风波」作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每年春夏之交的「六四」前夕,不管北京公园如何繁花似锦、街头怎样车水马龙,政治气氛总是紧张而诡谲,其实正显示了中国领导人巨大的内心焦灼。十五年前震惊世界的天安门流血事件,虽然事后可以用不断「缩小」的口径来淡化,但终究无法令其永远沉默暧昧,向历史作出交代的压力日甚一日。
就在这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下,中南海上空今年透出一丝希望的曙光。包括******在内的不少中共领袖,最近都在努力撇清自己与「六四」的关系,这是中南海近来的政治动向,却也透露了中共高层对「六四」事件的最新态度。这是继前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于去年秋天写成三十万字的日记体书稿《关键时刻》,要为自己「平反」,澄清他并非「六四」镇压的「罪魁祸首」之後,中共高层最新的举措。
这就是「六四」平反的曙光,是近年来中共党内要求平反「六四」呼声日益高涨的结果,也是对全球华人要求平反「六四」的最新回应。亚洲周刊获悉,北京当局在「六四」问题上的一个最新动作,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宣部)于月前制作一盘「六四」光碟,供党政高干「系统了解」「六四风波」及「统一思想」,但实际上被认为是有关领导人「厘清真相,撇清责任」,是在为「六四」平反进行必要的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中宣部的这个光碟,是应中共前总书记、现任军委主席******的指示制作。当时,恰逢北京解放军三零一医院退休军医蒋彦永致信北京「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求当局「下决心」纠正「六四」的错误,「为八九年六四学生爱国运动正名」。蒋的信件后来由互联网公开,引起轩然大波,并在数天之后总理温家宝的记者会上,成了最令人关注的问题。
其实,据称早在温家宝总理记者会之前两天的三月十二日,******即向中宣部下达指令,要求制作有关「六四」事件的光碟,以便「澄清事实」,让「全党系统地、清楚地了解六四事件发生的由来、背景和经过,统一党员高级干部的思想」。接到指令之后的中宣部,在部长刘云山的亲自督导下,调阅有关「六四」档案和音像资料,迅速制作了一个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光碟。
这个名叫《六四风波的经过》的光碟,据称有些画面是第一次出现,除了有关学生示威静坐、北京市民拦军车、戒严部队开进天安门的镜头之外,还详细介绍了中共高层决策的过程,包括以画面加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当时的高层领导人,包括邓小平、杨尚昆、赵紫阳、李鹏、杨白冰等人对镇压措施的态度和看法。值得关注的是,光碟中介绍的这些决策层人物,并不包括「六四」之前刚秘密上调北京的******,当然更不包括胡锦涛和曾庆红,似乎有意暗示,江、胡、曾与「六四」镇压无关。
根据中宣部的有关规定,《六四风波的经过》光碟,观看范围严格限制在中共内部党政军机关司、局级以上高级官员,而且是「当场看,当场收回」,「不准个人保留」。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向亚洲周刊证实,他们组织观看光碟,「主要目的是为了系统了解,统一认识」。
显然,当局所说的「统一认识」似乎只是藉口,而要撇清「六四」的干系,才是真正的目的。他们知道,「六四」不但是当局与老百姓之间政治矛盾的核心,而且成了中国改善国际形象的最大障碍,要获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使中国「和平崛起」,并在中国取得改革主导权,必须要为「六四」平反。他们也知道,任何与「六四」镇压的牵连,都是其政治生命的负资产。因此,三十六计,唯有彻底撇清「六四」,才是上计。
据北京官员透露,为******和现任北京最高领袖撇清「六四」,是《六四风波的经过》光碟自始至终要传达的信息,还有就是找到了「六四」镇压的「替罪羊」。光碟最令人吃惊的内容,是首次透露下达「六四」镇压命令者,就是当时的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兼戒严部队总指挥杨白冰。光碟以画面的形式,披露了杨白冰签字的命令。与此同时,也为杨尚昆「平反」,即以画面加文字的形式,证实杨尚昆不主张武力镇压。这样对「杨家将」的一打一保,增加了光碟内容的可信度。
「平反六四,先为自己平反」,是十五年来不少当时在位的北京高层领导人的惯常做法,他们也要冲出自己也深受其害的中共决策暗箱操作黑幕,为他们自己讨个说法。因此,这些年他们以各种方式,陆陆续续把有关「六四」事件的一些秘密公诸于世,其中最突出的,是据称以数千份中共当时的秘密文件成书出版的《中国六四真相》。
很明显,北京高层领导人都明白,「六四」镇压是一宗罪恶,历史将会作出公正的判决。一年多前,当时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前中共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广东视察时,就在一个非公开场合对「六四」镇压表达了立场,表示「我们错了」。「六四」之后才从天津调到北京决策核心的李瑞环,被认为是北京高层一个比较实事求是,而且有勇气承认错误的领导人,与其他北京高层领导人对「六四」事件「犹抱琵琶半遮脸」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不敢公开承认错误,只是在中宣部光碟中为自己澄清。
据北京官员表示,中宣部光碟用相当多的篇幅,以照片加文字的形式,介绍了当时参与决策的每位领导人的态度。比如李鹏解释,不是他下令开枪,他只是执行戒严令。李鹏同样在他准备出版的《关键时刻》一书中为自己解释,称当时一些重要决策,并非如外界所传是由他作出。他也想透露当年中南海高层在如何处理天安门前的学生存在的明显分歧,为自己撇清责任,只可惜现在的党中央不允许他的书公开出版。
其实,当了解「六四」镇压的罪孽之后,不仅李鹏或******,很多中共高级领导人都想洗刷手上或身上沾上的「六四」开枪的血迹。早在李鹏于去年秋天写成书稿《关键时刻》,要为自己澄清并非下令镇压的「罪魁祸首」之前,更早在海外出版的《中国六四真相》,就被指是中共某些高官要为自己撇清与「六四」关系,而刻意泄漏到海外的。
曾经在中南海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了解中共机密档案保管程序的吴稼祥就认为,《中国六四真相》一书中那些「天安门密件」,从已经公布的几份关键性文件看,其中有些是假的,「或经过修改的」。这些已经公布的文件「改善了邓小平和杨尚昆的形象」,而且,在已经公布的这些「密件」中,很少看见在「六四」镇压过程中,代替迟浩田扮演戒严部队总指挥的杨白冰的名字。
目前在美国的吴稼祥表示,这样一位「在策划或参与干一件不好的事时,事先就想好退路,想好如何让自己脱离干系,并采取相应措施」的人,只有杨尚昆可以做到。「杨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就在收集一切可以到手的文件,并根据对自己的有利原则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便自己对历史有个交代」。
而且,根据中共中央档案局或秘书局档案处管理的严格程度,只能假设这些「天安门密件」是在入档前流失。「那么谁有这么大的权力在六四期间可以阅读所有这些文件,并加以备份呢?特别是其中有的文件记录的只有邓小平和杨尚昆两个人的谈话」,所以,「除了邓家和杨家,无人有这样的资格获取这些文件」。
根据吴的分析,如果是邓家所为,「一定会公布杨尚昆带领李鹏等人于四月二十五日向邓小平汇报的记录,这是为邓本人洗刷罪名的最好例证」,但是在《中国六四真相》里,却至今没有看到「这份东西」。
以光碟反击「密件」
吴稼祥认为,《中国六四真相》在为杨家兄弟开脱的同时,「确证了李鹏的恶劣形象」,但「李鹏是个陪绑,主要矛头指向的是******」,「密件」提出了******的「正统性」问题,认为******是「发国难财」,踩着「六四」死难者的鲜血,登上中共总书记宝座的。事实上,******早在当年的五月二十一日,即接到北京高层一通保密电话,「化装成艺术家、戴墨镜」,赶到北京西山,单独会见了邓小平,接受了邓交代的一个重要任务。
这个任务就是要他在上海截住从加拿大出访回国的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因为当时有五十七名人大常委要求开会讨论李鹏宣布北京戒严是否合法的问题。如果万里回京召开人大,形势就可能出现很不利于邓的局面。******回上海后,「出色完成了邓的重要委托」,把万里留在上海住了六天,并让他在五月二十七日发表声明同意李鹏颁布的戒严令,让北京在战略上做好了镇压的准备。
完成了邓小平交付的重要任务之后,******于当年的五月三十日,再度奉命秘密飞赴北京。这时离「六四」镇压还有五天。而从这天开始,******正式改变了他仕途的轨迹,他被正式调到北京中央工作,并在「六四」镇压之后的二十天,在六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召开的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取代被撤职的赵紫阳,当上了中共中央总书记。
平反六四成斗争筹码
如果说《中国六四真相》的主要目标是对准******和李鹏,为杨家兄弟开脱,那么,中宣部光碟显然对此进行了反击,不但澄清江与「六四」镇压无关,而且揭露了下令「六四」镇压者,是杨尚昆的弟弟杨白冰,并提供了证据。当然,光碟也「证实」杨尚昆在事件中的态度,与北京解放军三零一医院退休军医蒋彦永,在三月份要求平反「六四」的公开信里所说的类似。
据称杨尚昆直言∶「六四事件」是中共历史上犯下的最严重错误,现在他已经无力去纠正,但将来一定会得到纠正。杨尚昆懂得的道理,******当然也明白。一九八九年四、五月间,当他以「文斗」的方式,处理了上海《世界经济导报》事件,奉召进入北京中南海之後,他当然知道政治斗争的险恶。
******夫人王冶萍回忆当年的生活,曾心有余悸地表示,当时每天要听到******座车停到门口的声音,一颗心才放下来。但十五年之后,尽管******今天的权势如日中天,但他还是放心不下。
依然是「六四」事件使******不放心。他知道,他当年是踩着「六四」的血迹,踏进了中共的权力核心,成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今天,当他行将退出中国的权力核心时,恰恰是「六四」成了他的心病。
因此,******必须夺取「六四」的解释权,才能赢得历史的主动,也只有赢得「六四」的解释权,才能确立他的历史地位。显然,对于「六四」解释权的争夺,成了目前北京高层权力斗争的筹码。在表面上严厉词句的后面,为「六四」平反的工作实际上正暗暗进行当中。这是历史的潮流,谁平反了「六四」,谁就将赢得民心,赢得历史,赢得中国改革的主导权。
□《亚洲周刊》2004 年第二十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