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柯

GreenGable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2-03-14
消息
6,313
荣誉分数
1,381
声望点数
323
04010709.jpg
 
hey shadow, he jiu shi bono de love enemy!!!
 
最初由 GreenGable 发布
hey shadow, he jiu shi bono de love enemy!!! [/QUOTE

:eek: I would never choose this one over Bono. Bono is much better
 
宋柯简历

1965年8月20日生于北京

1983~1988年 清华大学 环境工程系

1990~1992年 TEXAS A M UNIVERSITY

1992~1995年 SKYLINE INT’L LTD. CO

1996至今 回国创办麦田音乐制作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03~2004年1月 华纳唱片中国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制作总监

肖像: 老宋

  去见见那个传说中的宋柯吧。

仿佛经过了很久的等待,见到了宋柯。这个一直躲在那一张张几成经典的封套后面的人露出那坑坑洼洼的脸,质感得一塌糊涂,如同那把预料中稍稍沙哑的声音。

人们称他为“老宋”,亲切得如同隔壁传达室里的那个宋老伯。这个男人真的有点老了,目光温和,而眼前的我却听着那些音乐晃晃悠悠地长大了。我曾经以为他不会老,如同那些伴随着我们一起长大的音乐一样。

谈话缓缓起伏,午后充满暖气的酒吧里暖哄哄的。我至今都相信,宋柯绝对是一个最好的倾诉对象,他总在最恰当的时候迎着你的目光轻轻说“对”。

后来,便总是碰着认识宋柯的人告诉我,“他,人很好”。也许,真的如老宋自己所说的那样,这个商人除了在谈工作的时候严肃万分,其余的时间里都很是可爱。

这个说自己迷恋重金属的男人在眼前呈现出柔和的轮廓。也许只有宋柯才会如此深切地谈及自己手下的艺人,那样的关切目光也只会出现在兄长的眼睛里。我感受到了宋柯的力量,那种不可代替的力量。

我的脑海里闪过了朴树无数次双手合十的瞬间。

最终我们理解了宋柯在音乐中的姿态,从《青春无悔》到《生如夏花》,

至此,老宋留给我的印象几近完美。
 
1965年,宋柯来到这个世界。军帽、喇叭裤、太阳眼镜、双卡录音机,成为那个年代宋柯用以表达个性的符号;在人文色彩浓重的底色下,宋柯开始长大。

  ――有没有想过,就是那个生长的年代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你?

宋:从我七八岁懂事开始到18岁,刚好是中国历史风云变幻的时期,也正是我们的成熟期。

  ――其中有记忆深刻的片段吗?

宋:当然。刘欢《生于六十年代》那张专辑我在小样阶段就听过,里面选的歌我都特别喜欢,因为所有的歌都特别熟悉。我的父亲是军人,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我记得特别流行戴军帽,甚至抢军帽,而最时髦的是海军和空军的帽子。那个时候,想表达个性就需要一些东西,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喇叭裤、太阳镜,还有手里提着的双卡录音机。

――这个年代的人们对于童年的描述总是充满着趣味,你的成长是否也像大多数的人那样自由并且快乐?

  宋:小时候父亲比较严厉,我很规矩,学习成绩很好。我有四个姐,家里以女性为主,家庭的气氛非常民主,大家的生活积极而幸福。15岁时,父亲去世了。这是我一个很重要的转变,突然没人管自己了。我从小就很爱出风头,那时侯觉得学习成绩好并不代表什么,但又不知道怎样才算拔尖,也许是到了叛逆的年龄,就开始拉帮结派打架,高中时期我至少受过两次留校察看的处分。妈妈挺伤心的,总和我说:“你爸去世了,家里头你是男人你就是户主了,不能再这么吊儿郎当的。”到了高三,我突然意识到了这句话的分量,这样光打架也不行。我一直觉得自己对事物的判断挺清晰的。这时觉得,在未来打架不会是很牛的事情,还得上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份好工作,甚至想到要当工程师、科学家,开始猛学,结果考上了清华。

上了大学以后又变了。头一两天还挺老实的,但发现清华大学里厉害的人太多了,靠学习想要拔尖根本没戏――当年高晓松同学就实在是读不下去了――后来发现自己弹吉他还行,就开始写歌组乐队。那时候流行音乐刚刚兴起。

――但是你毕业以后并没有做音乐,而是去了美国。

宋:对。当时是想到美国留学,美国回来以后才被高晓松拽进了唱片行业。其实,清华的五年对我影响很大,它让我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务实的态度。从报考清华起,我就意识到清华可能会让我发展成怎样的人。18~22岁这个过程,对人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小时候我很浮躁,虽然爱出风头却三分钟热度。我大姐就认为,清华可能会对我的性格有比较正面的影响。

――所以,你在唱片的商业操作上的成功,务实与理性占了很大的因素?

宋:唱片这个行业尤其需要务实的态度,就像你所说的,你周边很有可能就是一堆疯子。作为商业运作,没有商人的精明和对数字的敏感程度是不行的。无论是华纳还是麦田,市场部就是市场部,我们的市场部与其他行业的市场部没有区别。在商业具体执行过程中,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我时常说我是个商人。

――仅仅是这样吗?你所做的唱片比如《青春无悔》、《纯真年代》、《我去2000年》等等,可以说影响了国内一大批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当中有成长中的年轻人,也有与你同时代的同龄人。为什么你能感动他们?

宋:人的内心在每个年代都是一样的。我与很多80年代的孩子聊过,虽然大家接受信息的方式不一样,成长环境的物质水平更高一些,但你依然会发现,你在中学的班集体和我在中学的班集体是没有太大差别的。每个班里面都会有比较捣乱的人,比较聪明的人,比较勤奋的人,比较成熟的人,比较孤独的人,比较受欢迎的人,只要你做个统计,这些人的人数永远都是一样的。所以在研究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就要找到人最共性的东西。唱片是娱乐产品的形式之一,它跟人的内心结合起来引起的共鸣和影响力,往往会更长久更深刻,而你的产品才能让人更容易接受。我一直用产品这个词,希望我不会冒犯你。很多人会比较反感这个词,因为那是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东西;但李宗盛的歌也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东西,但它也是当年很流行的产品。

当然,成长环境会决定你的行为方式、审美观以及世界观。比如,生于60年代的人会更有责任感,毕竟我们所受到的是传统的共产主义教育,小时候眼中的英雄非常高大甚至很人文,这影响到我长大以后对人的理解。再等到我们赶上改革开放接触西方经济的时候,我就开始欣赏海明威和U2(爱尔兰摇滚乐队),开始关注政治,对于人文的东西研究得更多一些。

选择

四年一变是宋柯的生物钟,无论是出国留学,创立麦田,与华纳合作,还是最终离开,都无一例外地纳入四年一变的轨迹中,连宋柯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我们却始终相信宋柯的方向感。

――听说,你妈妈说你生下来不久就能站在床上打拍子,但是,事实证明,你的商业天赋似乎要比音乐天赋强,你仿佛很久之前就明白了。

宋:对,所以我是以经营者的身份进入到这个行业的。我从美国回来的时候,高晓松正想出一个作品集,但没有人给他投钱,他希望我能投。实话讲,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风花雪月的东西,比如民谣。但我觉得高晓松在这个范畴里面是做得最好的,直到今天,我仍觉得还没有人超过他,能够很好地描写校园里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与心态。当时几个歌手,如刘欢、老狼、小柯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本来想作为一个投资项目,赚了钱就跑,但没溜成。晓松警告我,唱片业就像鸦片一样,进来了可就走不了。后来我就慢慢放弃了其他的生意,认真做唱片,麦田就这么来的。

――你在美国呆了四年多,为什么又回来了?

宋:人缘不错本来是我的优势。在美国,我有能力过着中产阶级很舒适的生活,但是我的英语不够好,而且由于文化的差异,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发挥不出来。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你不能一人想一人干,不管是下面的团队还是合作者,你都要与他们有一个很好的沟通,争取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这个交际能力有缺陷的话,那你做事情就会很难。所以我想回国有更好的发挥。而且就在美国上完学工作以后,我发现我是每四年就有一个新想法,而且总是神奇地验证了。父亲去世以后是真正按自己的性格发展:从初三到高三;从高三到大学;1990年出国;1996年回国,成立麦田;2000年和华纳合作;今年2004又离开麦田重组公司,几乎是四年一个变化。也许这真的是我在事业上的生理周期。

其实人生也就是一个一个的坎,仔细研究反省,每个阶段都差不多。这每四年的细节其实也都差不多,都有比较迷茫的时候,想清楚了就有一个比较确定的时候,接着是实施,然后又开始对下一步计划重新迷茫,永远都是螺旋式上升或者螺旋式下降的过程。

――但你依然有你的方向感。华纳与麦田合作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你在唱片商业操作上对市场的敏感;那么,2004年你离开华纳,接受太合传媒的3000万元投资重组唱片公司,又是出于对行业怎样的把握?

宋:这是第一次有业外资本进入到这个行业,也正是一个行业真正有生命力的标志。当不是做这个行业的人带着资金热情冲进来的时候,说明唱片工业或者说娱乐工业是有发展潜质的。好不容易我们这个在中国一直是很弱很落后很初期阶段的行业,终于被这么多大资本看上了或者开始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算赶上了头一拨。而当我跟一个业外资本合作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责任很重,我很怕业外资本像太合,冲进来会失望。很多行业都这样,开始不错,慢慢销声匿迹,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好的赢利模式,没有一个好的团队操作,让资本失去信心。另外,全国的正版体系包括零售批发也需要大资本的进入和冲击,这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当所有的环节都处理好了,大资本进入的时候就是这个行业爆发的时候。

当然,其中还有我对唱片工业新技术革命的偏激的原因。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兴起,唱片的主流载体形式将被更多未知的形式取代。如音乐圈子里流行的国外卖得很火的iPod,它可以下载,可以存入大量的CD内容。专辑这个概念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几年被主流的消费群体给抛弃,变成单曲。对于新的消费模式,我认为应该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去迎接适应,而五大唱片公司则相对地过于保守。

理想

宋柯很喜欢U2的《约书亚书》,以至于每次到国外的唱片店都会买一张。里面那首《仍未找到理想》曾经深深地震动着宋柯。即便是在今天,听着那首歌,已经拥有行业理想的宋柯依然会想起自己在20岁读大学时的迷茫。宋柯喜欢“麦田”的名字,因为它有着耕耘与收获的守望意味。

――国内民营音乐制作公司的麦田音乐与国际五大唱片商之一的华纳合作良好、他们在国内良好的销售业绩在业界都是有目共睹的,麦田的音乐在流行音乐市场里面有着自己明显的风格,为什么它能够有这样的成绩?

宋:麦田音乐的口号叫做良心音乐,就是说我们做的东西要深入到人的内心去,这样的影响力会比一般快餐速食的东西更大。那些东西你听完了以后给你的可能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享受完了不会留下什么太深的印象。但麦田做的一些音乐,是希望它能够与我们的生活片段有着深深的关系,想起这首歌的时候不是简简单单地想起它的歌词和旋律,你还可能会想起你当时听这首歌的心情,这些生活的爱情的片段,在你的内心里面留下了小小的位置,这可能就是流行音乐或者其他音乐产品做到最极致的一种状态。做这个行业,我最希望的事情是,过了十几二十年,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跟你说,我偶尔听到那些音乐还会怎样,或者说它们伴随着我长大。这就是我从事这个行业最大的乐趣和动力来源。

――那么你是对人的把握敏感,还是对音乐的把握敏感?

宋:你只要有原则,比如良心音乐,这个团队的人无论是写歌的人、唱歌的人还是市场推广的人,只要做的时候是真心实意的,那可能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其实我们都没有想过是人文的东西更重要还是音乐性的东西更重要。我觉得这两个方面都重要。首先,既然选择音乐这个载体,你就不能说音乐不重要,否则还不如写小说写散文写诗。音乐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好听,无论是旋律、嗓音还是律动,都要好听;它不是噪音,是能够让人舒缓或者兴奋或者悲伤的东西。另外,如果你想让音乐在人的内心停留很长一段时间,歌词甚至是歌手谈吐气质都会影响到人们对一张专辑一首歌的判断。

――你一直专注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推广,这是否您的行业理想?

宋:我想我还是很爱国的。作为国际大公司来讲,华纳给了我非常宽松的空间,让我和许晓峰以及这个团队能够在四年里把华纳做到内地很好的成绩。但我还是很本土的一个人,国际公司毕竟有国际公司的想法和体系,这与我对于未来内地流行音乐的行业想法会有一些冲突。我个人不太喜欢港台音乐,实话说,港台音乐90%都是垃圾,有一种说法,岛屿文化和大陆架文化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内地其实更应该借鉴美国的方式,地广人多,其文化沉淀的时间会长一些,人的生活态度也没有那么着急。而我觉得香港和台湾都是属于那种快餐式的文化。对于成熟的唱片工业来讲,欧洲大陆也好,美国大陆也好,整个唱片工业体系是多元化的,这个非常重要。举个例子,港台的情歌唱了几十年了,路子越走越窄,人是有审美疲劳的。它们并不是没有这种生存空间,但不应该占着90%的主流。为什么华语市场里面王菲、周杰伦会那么受欢迎,就是因为你得有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内地未来的娱乐工业一定是多元化的,你想让中国电影工作者或者音乐工作者永远都做一类东西,我们自己都不能宽恕自己。这个精神是内地所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应该具有的。到现在为止我从来不认为需要复制港台的模式,我做起市场来不比港台差。媒体说我们做偶像没有港台做得好,这个我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偶像需要有仰视感、神秘感、距离感。我个人认为很难制造一个中国人成为日本人的偶像。如果日本崇拜的偶像是海外来的,那一定是欧美。对于流行文化来说,在亚洲国家里日本没有仰视感,经济水准和时尚标准都是他们在引导。对于大陆来说,80年代我们会觉得香港艺人好得不行,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时任何一个香港人的生活水准、消费水平与审美观都比我们高了一大截。所以我们需要时间,当我们的经济水准生活水准达到他们的标准时,我敢保证,我们内地的偶像就会出来。

我个人更想做的是真正培养起一种内地流行文化的土壤,按我们自己的方式施肥、加工、包装、营销,做出一种新的模式。任何一个民族对音乐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我举个极端的例子,我个人很喜欢宋祖英,而且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宋祖英有很大的歌迷群体,但是唱片业从来都没有接纳过她。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出好的民歌作品,用一些既有中国民歌传统性又有世界上比较先进的音乐元素。其实我们自己的元素就挺好的,我们的文化沉淀了这么多年,里面有极其优秀的东西。有西南、东南、东北、西北、华中、陕西民歌等一大堆宝贝在那里放着,我们能不能按着自己文化的宗旨去建立起本土流行文化的土壤?当我们有了资金,有了国际公司的经验,有操作能力很强的团队,慢慢也有了对于艺人这个概念理解很透彻的艺人,我们就应该可以。

同伴

曾有人说,宋柯是所有中国唱片业老板中最有耐性的,因为他花了五年的时间去等待和鼓励一个不太“有谱”的歌手――朴树。在庆祝朴树新专辑《生如夏花》销量超过50万张的庆功宴上,就在朴树双手合十告别台下的人们之时,宋柯欣慰地笑了。因为他的这个兄弟早已懂得心存感激。

――为什么你等了朴树那么久?

宋:当你有一个兄弟的时候,你可能就不会考虑那么多赚钱的事情,会更关心他的成长。其实,在他出完第一张专辑以后,你很快地去逼他出第二张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以我的沟通能力,包括我在他心目中的影响。但朴树这种封闭的性格可能就更加扭曲了。一个人的成长和商业的利益,我掂量了半天,还是前者更重一些。但是这几年的等待还是挺值的。朴树现在不仅仅在事业上有新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30岁的男人开始学会承担责任了,对于他的父母、朋友、未来的爱人、以后的孩子和喜欢他的一大批听众。我从来不跟朴树探讨工作细节,我和他一直在探讨成熟的话题。我一直跟朴树讲,成功男人有两个特质,一是宽容,还有就是感谢。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知道要感谢什么,包括感谢自己,包括感谢第一个买你专辑的人,感谢第一个让你看见他流泪的人。我特别喜欢美国人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他们把感谢融入到整个生活的每一部分每一个过程中。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还是太内向太个人化了,还是有点自私。尤其是处于这种经济剧烈改变的时代,人对于钱和名利的看法有点过了。当然这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在这个时期必经的过程。尤其是从事这个行业,名与利得到得太快太容易了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更早地理解这些东西。朴树这几年最大的成长和进步就是他明白了这个道理,还不光是朴树和艺人,包括我的团队的年轻人,如果我的这些态度能够影响到他们的话,他们都会觉得受益匪浅的。朴树经常会做双手合十的姿势,我觉得他是从内心真正感受到了应该感谢今天在座的人。这是我最高兴看到的事情;一张唱片卖多少也重要,但无法与一个人成长的价值比。

――当然,也有人说朴树是在妥协,他没有以前那么愤青了。

宋:长大就必须妥协吗?对不起,还真得去妥协,也就是宽容。有人说朴树现在的东西太小资太温和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这个成长的价值对于他和他周围的人是多么的重要。他们没有看到朴树父母的那种欣慰和幸福,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对朴树的信任和真正的尊重,只是皮毛地说这个歌没有以前那么摇滚了,他的歌词没有那么锐利了,我觉得也许等说这话的人也慢慢长大以后他们就可能理解了。你不能因为你喜欢他、因为你买了他一张专辑,你就要求他永远按照你个人的想法去做,这本身就是一种挺自私的表现。

――你本人非常喜欢重金属,却一直在做着不相关的音乐类型,这也是一种宽容吗?

宋:我是学工的,对那些很机械感的很强噪音的东西先天接受程度比较高。但是我是AB血型的人,可以很清楚地分开个人和工作,个人和群体的状态,而且我又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人,所以我喜欢各类的音乐。一直以来我觉得音乐形式并不重要,它只是个表达方式。

――所以你也喜欢《生如夏花》?

宋:这张专辑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些年我整个成长经历都体现在里面,它带着我回到我以前与朴树相同的状态。我这个过程大概发生在23~30岁之间,这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在美国。我很感兴趣美国大部分的朋友,为什么在生活上,他们的笑是那么地发自内心,他们对于事情的看法那么地真诚。因为他们有宽容、有理解、有感恩。其实这样人会更舒服,这会儿你就会发现,其实钱没那么重要,名也没那么重要。所以我很希望听到这张专辑的人都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清华的学生都爱不务正业玩音乐? :blink:
 
:blink:



Dsc01149.jpg



-- 华纳唱片中国(香港)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兼制作总监
  -- 北京麦田音乐制作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 著名制作人、经纪人(旗下艺人包括:朴树、老狼、叶蓓、周迅、达达乐队、金海心、汪峰、译乐队等)

  ★1983-1988 清华大学 环境工程系

  ★1990-1992 TEXAS A & M UNIV土木工程系

  ★1996年,回国创办"麦田音乐"

  ★1996年10月,监制并推出《青春无悔-高晓松作品集》,这张收录刘欢、老狼、小柯、叶蓓、零点等杰出歌者的"麦田"开山之作,无论从艺术品质及商业运作上,都被镌刻在内地流行音乐史的里程碑上,迄今销量已超过40万张(2000年成功再版,成为流行音乐史上第二张再版经典专辑)。

  ★1997年3月,《青春无悔》由香港宝丽金正东唱片于海外隆重上市,成为成功展示大陆流行音乐原汁风味的少数范例之一。

  ★1997年4月,促成"麦田音乐"与"上海声像"之间制作发行唱片的合作。这种发行商与制作公司之间的合作模式树立了中国流行音乐新形式下的发展范本。

  ★1999年1 月,监制并推出叶蓓专辑《纯真年代》以及朴树专辑《我去两千年》。两张专辑缔造了近年来最真实的专销奇迹,总销量已超60万张;两张专辑通过系列发行以及在外包装(外封上18钻孔)上的创意举措,开辟了唱片发行领域内的新航道,并在第一时间成功扼制了各式仿真版本的泛滥狂潮。
  ★2000年2月,"华纳唱片"与"麦田音乐"在北京正式签定合作合约,"麦田"成为"华纳"旗下的加盟独立品牌。此种合作成为内地唱片业首例国际品牌与本土著名独立厂牌的合作模式。麦田的制作班底在今后华纳艺人的唱片制作中仍担任重要角色。
  ★2000年发现达达乐队并迅速签约,监制并推出达达乐队《我的天使》及汪峰《花火》两张专辑。达达一炮而红,《花火》专辑更包揽当年海内外多大媒体及权威乐评人评出的十佳专辑(优秀专辑)。

  ★2001年5月,出任2001统一冰红茶闪亮之星大学生歌手选拔赛总监制。

  ★2001年9月,监制并推出叶蓓专辑《双鱼》,在其敏锐的市场嗅觉下,专辑独特而浪漫的曲风开启了内地市场新的听觉欣赏习惯,囊括多大排行榜"十大金曲"及"最佳专辑"。

  ★2002年3月,担任统一冰红茶闪亮之星大学生歌手选拔赛总监制。

  ★2002年8月,担任"星之旅"超级新星选拔赛(五少女组合)的主要评委。
 
:blink:



xinsrc_200301240951128183164.jpg



三千孺元老?宋柯 欲把“太合?田”砸成攘见
新攘咀 ( 2004-03-24 09:36:02)  稿件?源:??信? 


攘见(中?)唱片常?副??理、音??毕宋柯“跳槽”一事曝光後引起媒篦和大?的?大晷注,昨日最後的“底牌”剿於揭檫,一家?於中?本土的新唱片公司“太合?田”浮出水面,太合?媒??人於天宏费,太合?媒??呃家新唱片公司注儋俭3000孺元人民?。在昨日的办??上,邝薇、??、?怿等大腕以及?乎全部??本土唱片公司的老???隗??宋柯站胚,而李宗盛陪????大音?“教父”更宣?正式加盟太合?田,陪?公司咄行品牌合作。

??於清攘大?的宋柯於1998年?立“?田音?”,成功推出咿《青春?悔》精啉集、叁蓓《b小整雨後》以及朴?《我去2000年》等?秀唱片。2000年,“?田”?入攘见唱片,去年更是一口?推出5?唱片,特?是周迅的《看海》和年度最?樵的朴?新??《生如夏花》都取得?好的成?。在呃肺大好前景之下,宋柯跳槽?人感到非常意外。?於自己的啉?,宋柯表示他的啉?是因?看好?地唱片?的办展,在昨日的办??上宋柯更大?盍言唱片市??迎?以?地歌手?主的全新?代。

宋柯正式公?了自己的5年??,希望在5年的?殓奄?“太合?田”打造成?地第二?攘见。腠然在新?人方面宋柯??有目?,但新公司檫樵的?大佩措?更?重量?,即????任命?太合?田的氧作?毕,李宗盛?出任首席音???,呃?位?未加盟咿任何唱片公司的“音?教父”更?自己的品牌?付斤了宋柯,陪其??了3年办行近10?唱片的合作??。此外,?於公司的办展目?,宋柯表示新公司?利用如MP3、手?下蒌等新技戌推?唱片。

にに而因宋柯跳槽而引起?然大波的攘见唱片昨日也有所表?,攘见(中?)??理杂?峰首先用悲喜交加?形容自己的心情,不咿他表示攘见大多??人的?硷俭都陪?田共有,攘见?有歌手未?的音?走向和市???很大程度上??由宋柯?陪定?,而新的?田音?未?的?俭歌手也?在大平胚上陪攘见擂理合作。
にに
にに看法にに?本土唱片???出路
にに我??且不?“太合?田”能否真的成?“攘见第二”,?就新配民_I公司的必要性和前景?看,“太合?田”的出?腠不至於大到改?中?唱片格局,但是的催起到了?歹引玉的效果。

にに如今的中?唱片市?,早已是?肴大唱片公司逐鹿的天下,放眼望去,靳靳是外?老?、攘人操毙支薪。如果?肴五大唱片公司全部咄?,我?自己的唱片?肯定?有生存鹞地。“五大”的咄入?肴上是一柄利?的?面,有利有弊。五大咄入香港、台?以後,一直致力於?本土歌手的包砚和推?,??地文化的办展?疑是一肺推?。但它?的侵吞能力也很?,目前,台?除了?石一家,其他的唱片公司都已被五大??。

にに既然本土唱片?已?走入低谷,那?只有一?路,就是改革和新生,把有?力的、能?的重酵到一起,?有就是??企?化。?拼儋金?力和公司?模,已?不再是呃??靳行?制?今天的法?。唱片?陪很多?品互相劫合起?做市?,呃在?外已?是成熟的模式了,但是在??,似乎只有宋柯操毙的攘见善於?似?_I。所以如今宋柯呃?有钷呢的本土?_I者拉出旗???,?中?唱片市?注入民殓儋本?疑是一肺刺激和鼓?,同?也?其他民殓儋本塑造了成功的惯本。腠然面?鄙版和人才的缺乏,在中?,做唱片仍然是锾胝性?大的??,但是中?的原?音?,太需要更多的人?扛了,所以,真心希望更多?於中?本土的唱片??不?涌?
 
He was in YI SHU REN SHENG with Lao Lang and Gao Xiaosong 2 months ago.....
His speech is very impressive.....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