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体不宜煽动「厌美」情绪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文/朱慧松


7月2日晚,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第11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闭幕晚会上过了把歌星瘾,他头戴安全帽,腰系宽腰带,腰带上还别了把锤子,演唱了美国「乡民」组合的经典曲目《基督教青年会》。4日的国内众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如果将其作为一条集国际政治与娱乐于一体的轻松新闻来报道未尝不可,但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却使用了一些不太文雅甚至刻薄、嘲讽的词汇来形容,诸如「极尽扭臀摆胯之能事」、「上窜下跳」这类的描写比比皆是,在这些媒体看来,鲍威尔尽情的表演似乎活脱脱地成了一个「跳梁小丑」。


美国人都是「小丑」


诚然,不排除鲍威尔在表演中有政治作秀的成分,但这项自娱自乐的活动是东盟外长会议的一个保留项目,目的是为了给各国外交官们提供一个放松并展现才华的机会,鲍威尔脱掉了西装,一反平日的严肃形象,在舞台上挥洒了一把,这反映了这位著名政治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同时也博得了现场其他外交官的好评。纵观世界各国,不少政治家都是多才多艺,并在一些场合得到过展示,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国的不少官员习惯于写诗作赋、浅吟低唱,这反映了东方人的含蓄美,而我们的媒体也是好评如潮;相形之下,西方一些官员则更为「疯狂」,上演的可能是摇滚乐、迪斯科、牛仔舞这样的「劲歌热舞」,在我们看来有些「歇斯底里」,但西方人流行这些、喜欢这些,其政治家表演这些又何尝不可,怎么到了我们的媒体上就成了「跳梁小丑」。


鲍威尔表演迪斯科成了跳梁小丑,其「主子」布什也好不到哪里去 。前段时间,布什在骑自行车健身时不慎摔下,受了点小伤。到了我们这儿,媒体充斥的是「鼻青脸肿」、「狗啃泥」这类的报道,并用图片「尽情」展示其身上的伤口;随后布什在一次下飞机后遭遇狂风暴雨,雨伞被吹翻,其尝试着把雨伞还原却没能如愿。国内媒体又似乎找到了「猛料」,同样用「小丑」、「狼狈不堪」之类的词汇来形容,并配以组图。布什骑车受伤和雨伞被吹翻都属「天灾人祸」,而且在两件事中其都展示了坚强、不屈不服和幽默的一面,怎么到了我们的媒体上也成了「小丑」。


这不禁使人联想到美国在遭遇「9.11」恐怖袭击和「哥伦比亚号」失事两大灾难后一些国人的反应。当时我国领导人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致电表示慰问,许多国人也表示痛惜之情。但不可否认的是,确有一些国人幸灾乐祸甚至欢呼雀跃,网上的一些留言可谓触目惊心,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深思和担忧。


「厌美」情结的流露


的确,长期以来,美国在国际社会推行霸权主义,并有过不少对中国不友好的举动,引起了不少国人的反感乃至愤怒,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但另一方面,极端民族主义的反美情绪也同样要不得,更不能因此丧失了基本的同情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同时也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作为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国民,就应当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在我们自己同胞遭受灾难和困苦时,我们给予的都是同情和慰问,而在他国人民遭遇灾祸时,同样也应该深表痛惜和慰问,即便这个国家和我们有过不友好的历史并且直至今天依旧磕磕碰碰不断,这样才更能体现一种坦坦荡荡的胸怀。


对于布什遭遇的一点小麻烦,媒体进行了丑化,而鲍威尔本是「积极向上」的表演,同样遭到了无情的丑化,或许这也是一些人「厌美」情绪的不自觉流露或者是为了迎合极少数人的「厌美」情结,觉得只有这样报道,显示美国领导人「狼狈不堪」的一面,才能大快人心,这实则也是一种狭隘民族情结的体现。


中美关系确有过不愉快的一页,并且时至今天也有不少纷争和矛盾,但我们更应看到积极向上的一面。媒体只有摒弃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如实客观地进行报道,才能使公众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一个真实的世界。


国际先驱导报
 
厌美就是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
中国的民族主义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太少。不要跟着洋人瞎起哄。
 
国内媒体没有煽动厌美情绪,因为美国最近就这么讨厌!

但是,我也坚持反对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最初由 国色蜘蛛 发布
写这个帖子的楼猪不是汉奸就是白痴!

应该算白痴吧.

汉奸也分两种,一种是因为白痴不知道自己在当汉奸的汉奸,一种是明知自己在汉奸却故意当汉奸的汉奸.

我个人认为中国后者汉奸型少,前者多.
 
中国对美国的报道要比美国对中国的客观多了,大多数中国人对美的了解要比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深。

如果有反美报道,看看伊拉克战争期间国内媒体的克制和美国亲密盟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的报道就知道中国对美报道相对那些国家客观多了。
 
最初由 TCY1 发布
中国对美国的报道要比美国对中国的客观多了,大多数中国人对美的了解要比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深。

如果有反美报道,看看伊拉克战争期间国内媒体的克制和美国亲密盟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的报道就知道中国对美报道相对那些国家客观多了。
:cool: :zhichi:
 
最初由 TCY1 发布
中国对美国的报道要比美国对中国的客观多了,大多数中国人对美的了解要比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深。

如果有反美报道,看看伊拉克战争期间国内媒体的克制和美国亲密盟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的报道就知道中国对美报道相对那些国家客观多了。

了解得多,并不意味着深刻,更不意味着客观。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基本上属于洋房汽车,好莱坞之类的东西。

我怀疑你是否能够直接看得见或看得懂法国和德国的报道,当然你可以想象,或者根据国内对法国和德国的报道。但是你肯定没有看伊拉克战争期间加拿大的报道,你对伊拉克战争期间加拿大的报道的评论,不是想象就是撒谎。加拿大在虽然不想直接参战,但对美国在伊拉克的各类军事行动的报导,绝对是正面的,你看看现在的报纸也可以知道。
 
一旦洋人凑在一起就各个都是无恶不作的土匪、强盗!

前些年这种狗话还能骗骗中国的善男信女?
如今还有“人”为美帝国主义脸上涂脂抹粉,简直是自找没趣!
有句话概括洋人最入骨:与单个洋人打交道感觉各个都人模狗样的,一旦洋人凑在一起就各个都是无恶不作的土匪、强盗!
 
最初由 soldier 发布


了解得多,并不意味着深刻,更不意味着客观。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基本上属于洋房汽车,好莱坞之类的东西。

我怀疑你是否能够直接看得见或看得懂法国和德国的报道,当然你可以想象,或者根据国内对法国和德国的报道。但是你肯定没有看伊拉克战争期间加拿大的报道,你对伊拉克战争期间加拿大的报道的评论,不是想象就是撒谎。加拿大在虽然不想直接参战,但对美国在伊拉克的各类军事行动的报导,绝对是正面的,你看看现在的报纸也可以知道。


加拿大的报道正面和反面都有的, 有些电视评论更是把布什政府的行为做尖刻的批评.
我也认为中国对美国的报道比美国对中国的报道要客观多, 至少在中国有些时候也报道一些美国的好消息, 但美国对中国的报道几乎都是反面的消息. 其实也无可厚非, 毕竟意识形态不同.
 
最初由 falcon 发布



加拿大的报道正面和反面都有的, 有些电视评论更是把布什政府的行为做尖刻的批评.

我也认为中国对美国的报道比美国对中国的报道要客观多, 至少在中国有些时候也报道一些美国的好消息, 但美国对中国的报道几乎都是反面的消息. 其实也无可厚非, 毕竟意识形态不同.

加拿大的所谓反面报道,只是观点不同,虽然有批评,但绝对没有"刻薄、嘲讽的词汇",更没有恶意。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向是正面报导。话说回来,咱们作为中国人,除了经济增长,中国可供正面报导的东西真不多。 贪污腐化,社会治安,假冒伪劣,失学儿童,生态污染,人权问题等等,总不可能美国负面的东西比中国多吧? 如果有人告诉我中国负面的东西比埃塞俄比亚多,我绝对一笑置之。人民日报上都是正面报导,有几条是你相信的。
 
最初由 soldier 发布


加拿大的所谓反面报道,只是观点不同,虽然有批评,但绝对没有"刻薄、嘲讽的词汇",更没有恶意。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向是正面报导。话说回来,咱们作为中国人,除了经济增长,中国可供正面报导的东西真不多。 贪污腐化,社会治安,假冒伪劣,失学儿童,生态污染,人权问题等等,总不可能美国负面的东西比中国多吧? 如果有人告诉我中国负面的东西比埃塞俄比亚多,我绝对一笑置之。人民日报上都是正面报导,有几条是你相信的。
加拿大对美的负面报道就是善意批评,中国对美负面报道就是妖魔化美国。有些华人啊,不知道如何说他们是好。只好一笑置之!这样的人,哪国,哪个民族都有,不要指望他们的存在能让我们有一丝的自豪感,他们的存在只是让人们看到了人类自身最丑陋的一面。不过,随着中国的发展,这类人士越来越少,但不会永远消失。
 
最初由 234567 发布

加拿大对美的负面报道就是善意批评,中国对美负面报道就是妖魔化美国。有些华人啊,不知道如何说他们是好。只好一笑置之!这样的人,哪国,哪个民族都有,不要指望他们的存在能让我们有一丝的自豪感,他们的存在只是让人们看到了人类自身最丑陋的一面。不过,随着中国的发展,这类人士越来越少,但不会永远消失。

你说对了,“加拿大对美的负面报道就是善意批评,中国对美负面报道就是妖魔化美国”,在对美关系上,中国还真的没办法和加拿大争,对此你还别不服气。

觉得有些人也怪可怜的,满怀这深仇大恨,生活在敌后,连当地报纸都不看,还信口雌黄,我说的话对不对:

咱们作为中国人,除了经济增长,中国可供正面报导的东西真不多。 贪污腐化,社会治安,假冒伪劣,失学儿童,生态污染,人权问题等等,总不可能美国负面的东西比中国多吧? 如果有人告诉我中国负面的东西比埃塞俄比亚多,我绝对一笑置之。人民日报上都是正面报导,有几条是你相信的。

别自豪不自豪的,您倒是说说中国可供正面报导的东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