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与西方宪政改革途径之不同

Wander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4-17
消息
850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孟玄:怀念杨小凯----谈中国与西方宪政改革途径之不同

小凯兄令人怀念的事情很多。我想谈的是他终生注意的中国宪政改革的前景。小凯言必称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他的名言是:「两个恶魔相争的状态比一个圣贤垄断的状态,更有利于国家的健全机制」。小凯对英国民主宪政的发展,情有独锺,至死不变。小凯生命最后皈依了基督教。这个信仰的最后归宿也许会使他,对「光荣革命」的认识更进一步。也就是更深层理解,光荣革命在宪政□史上,树立了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等等保障个人基本人权,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在宗教革命在英国开展了一百多年后,十七世纪中叶,清教徒、英国国教以及天主教之间,相互之间杀来杀去杀不完,最后勉强挤出了重要的「宗教容忍」的必要性。中国人往往以为「容忍」就是在信仰上彼此让步妥协。这种理解完全错误。「宗教容忍」「政教分离」「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等根本的宪政原则,是在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社会政治宗教巨变中,逐步落实。有此基础才能完成光荣的不流血的政治革命,才能显出光荣革命在近代人类争取自由历史上的意义。在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80多年,同样历史进程又再次在北美大陆重新发生。1776年美国独立建国,是英美宪政对近代全世界人类的遗产。

中国文化文化精神和历史地理背景与西欧分裂完全不同。中国文化以儒家传统为本,2500年来至今未变。检讨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中国是从一家一姓天下,如明朝朱姓天下,转变成满清王朝一族天下,再进而到1911年民国肇建,又转成一党天下,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党天下」。其实究其核心精神应该说是「儒家意识形态理念之天下」,贯穿整个中国□历史长流。明乎此,即能认识为什么迄今中国尚未结束一党传统,而吸收西方民主宪政的历程是如此坎坷,一百五十年的反反复复,成果始终有如东施效颦。台湾号称已经民主了。可是台湾民主,显然尚未脱难产的危险期。台湾人民内心甚不满意。台湾民主尚未巩固,就已经迅速腐败了。所以未来中国如何真正走上民主共和宪政的正轨,需要我们仔细探讨,把推进的基本时机和次序搞对。只有如小凯兄这样企图真正吸收西方宪政实践的理论的精华,才能走上宪政改革的大道。

中国儒家文化不重视个人权利,而重视宗族、家族利益。儒家理想是天下统一的大同世界。天下不能一统,最多只能配称小康而已。孟子说过:「天下鸣呼定?定于一。」可见中国政治文化「一统」意识之深固。只有在小康过渡到大同,人民安居乐业,才达到儒家的理想政治的境界。

可是西方不同。西方把「分裂」视为文化基调。统一从来不是最高文化价值。从希伯来和希腊、罗马的文化,再加上基督教的传播,西方以多元、分裂为文化原形。这与儒家文化一元传统有绝大的差异。因此融合中国「民本」和西方「民主」政治文化,中国的「人治」和西方「法治」精神不是那么容易,理有必至。

小凯认为中国现状有似于1640年的英国状况。当然有其深意。他希望中国人注意英国当时的历史转型动乱状况。1640年议会的召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经过一连串武力革命和反革命复辟,斗争极其激烈。当时英国上下,从国王贵族、士绅、农人、军士,各阶层人人「即不能命,又不受命」,国家乱成一团。1640年英国爆发内战,是宗教革命的必然后果。一百多年前,英王亨利八世离开罗马公教,创建英国国教。他死后,血腥玛丽接位,极力恢复罗马天主教,不数年而全盘失败。伊丽莎白一世的国力高涨,文化进步,使得英国进入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阶段。等到查理一世时,封建秩序和新时代要求已经不可并存。1640年国王与议会绝裂。英国内战爆发。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以清教徒担任「护国主」,以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制度挑战。英国内战是英国从中古世纪转向现代民族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开端。动汤时刻,保守、自由斗争严峻。辉格党和托利党互不上下。从查理一世被杀的1648年到詹姆士二世被逐的40年间,英国社会转型基本完成,宪政秩序重新奠定。光荣革命就是革命与复辟达到最后妥协,完成「不流血革命」的榜样。小凯寄望中国目前面临的资本主义社会转型动汤,能够在最少代价上完成。因此要求中国知识份子多多学习英国尢世纪历史转型的政治智慧。「要改革,不要流血革命」。

近代西方宪政的精义在于保障个人自由。中国传统中并不重视个人的自由。中国政治传统并不是完全不理解宪法是国家基本大法。祖宗家法,在宋元明清都有。宋太祖的不准杀言官,文职高过武职等等都是。清朝皇帝必须勤俭、认真、不许宦官弄权等等都是。但是这只是保住历代王朝的命脉而已。无关个人自由权利有无。保障个人自由是近代宪政才有的基本宪法原则。小凯兄从西方近代宪政的发端「光荣革命」理解西方宪法的发展历史。这是利用动植物的「发生学」理论到宪法上去。

他所谓::「两个恶魔相争的状态比一个圣贤垄断的状态,更有利于国家的健全机制」。其真义就是「只有分裂的权威,才有助于个人自由的诞生。」十六尢世纪宗教革命时代的清教徒、国教教派、天主教徒都是绝对相信,只有自己信仰的基督教义才是最最真的主,其他信仰都是邪魔鬼怪,非杀光不可。光荣革命除了宗教不容忍外,再加上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开始发展,进步的农业展开「圈地运动」,与封建传统经济的争战;还有国王与贵族们斗争;这些都是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初起的混乱状态。斗争中自己的对立面当然是恶魔。革命与反革命是生死斗争。可是只有在这样斗争中,最后激发出:「人权请愿书」、「人权法案」、「英国王位继承法」等等英国不成文宪法的精髓。到了美国革命成功,美国成文宪法的创立,让世界后代国家有了比较更好效法的榜样。追根究底,英美改良政治的传统是最高权力分裂,如政教分离、分权制衡、人身保护、信仰自由等等保障个人自由的来源。

我们已经进入廿一世纪。世界对宪法研究已经很深入了。中国和台湾对各种宪法学理一点也不陌生。中国现在有后发制人的学习优势。踏上民主宪政自由的合理途径应该不是完全无径可寻。

我们如果能够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尊重西方民主宪政发生次序。中国应该从比较宽松的「一党专政」逐渐演化。首先是扩大政治以外的生活各方面自由幅度。其次,强调法治。励行法治,保障法律的尊严。最后才是扩大民主选举。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搞什么普选,快速扩大民主选举,往往是丧送自由的最佳办法。如果法治不健全,个人自由的宪法保障必不稳固,全民民主选举效果正好适得其反,欲速不达。资本主义固然是加快民主的利器。可是只靠资本主义的贪心和扩张,缺乏确立的法治传统,「坏的资本主义」远比正常的资本主义体制更糟。

杨小凯对宪政建立一往情深。他在生命最后,皈依基督教。对于理解西方宪政发展的人来说,实在是完美的结局。因为中国儒家「士」,对「道」的信仰坚持,在「一统」政教不分的文化传统下,只有很少人能够完成。可是在西方宗教革命之后,基督教与政权彻底分开,个人自由和人格尊严反而能够在宪法秩序中得到保障。希望这个日子早日降临中国大地。
 
中国只有从开放党禁和司法独立着手,才有可能真正走向民主之路.再用新闻自由来进行监督.这便是中国希望之源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不错,社会主义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是,怎样再让中国人民溶入世界市场.那么只有走民主自由之路才是真道.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