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仁:见证清白──仰融失守华晨真相(连载12)

Domino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7-03
消息
15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4年10月27日20:41:15(京港台时间)
--------------------------------------------------------------------------------

王学仁:见证清白──仰融失守华晨真相(连载12)




(续前)华晨中国汽车的公告,从香港传回上海,申华实业的创始人、前三届董事长瞿建国看完几段文字后,心境顿时一片悲凉。对此,他有同感,早在1996年11月,他就遭遇过同此刻仰融几乎一样的处境。


当时,在广州三新实业公司进军上海的时刻,申华公司的常务副董事长李伟荣和董事、总经理董云雄,会同董事马俊、陈永敏、莫文富等暗助三新公司购入申华股票,在三新公司持股5%,依证券法规对外发布公告后,他们借势提议召开董事会,意在免去瞿建国的董事长职务,改投三新公司门下。

这不是逼宫驱主吗?瞿建国不得不日夜抗争,苦撑残局,最终以引进君安证券有限公司为大股东的方式,为自己助阵解围,虽然也要受制于人,但毕竟得以扭转颓势,重新坐上了那把离开多日的董事长交椅。

有了这么一场难忘的经历,瞿建国对仰融目前的境遇更加理解,不由数落起那4个人:

“你吴小安、苏强、洪星、何涛,最早都是从仰融这口大锅里找饭吃的人,现在有身份了,胃口大了,就要敲破仰融这口锅,去捧另外的金饭碗,那是不可以的,学到了手艺,赶跑了师傅,自霸门面,怎么可以?”

接着,他又提出了批评之言:“仰融是不是华晨的老板,能够让政府和仰融提供证据,由法院根据到底是谁投资的证据来作出裁定,我们可以先不去管华晨到底是哪一个人投的资。但是,华晨的这份事业总是仰融开创出来的,几十亿财富的业绩总是他做出来的,对这些谁也不能不承认吧。你苏强、吴小安假定真的对仰融负责任、对公司负责任的话,不要在背后做小动作,不要把仰融往死里打,应当去当面对他说,你仰融还要用我们的话,我吴小安,我苏强就是这个观点,你要是认为不行,我就离开,或者怎么样,大家谈条件,也可以由政府出面来疏通,甚至让法院开庭来调解或者判决,但决不要背后做小动作,希望你仰融死掉了,那么我们几个人就能够从此翻身了。”

想想李伟荣、董云雄、马俊、莫文富那几个人向董事会发难,搞起一场“申华事变”后,落败而走的去向,瞿建国更加悟出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这么一个人,靠背后的小动作能长久得逞的,他们这些人最后要怎么样,那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没有这种先例,搞小动作的人能够永远得势,没有哪一个看透了事态、明白了真相的人会喜欢他们这样搞小动作的人的。所以,我希望他们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华晨为重,善待仰融,越是团结,造成的损失越小。”

仰融还能同苏强、吴小安他们4个人,如瞿建国所言团结一致,结成一心吗?几经采访,《理财周刊》记者汪标稍后写下:“在接收华晨资产工作组成立后,仰融手下的‘四大金刚’集体反水,仰融逐步失去了对华晨的控制权。自有华晨以来,苏强等四人就是仰融的左臂右膀,特别是苏强。有一个故事是这样描述的:10年前,一个年轻人正在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指导下读研究生,到上交所实习时住在上海一家招待所,吃饭时每每听见一个人神侃资本市场,见地透辟精深,越听越入迷,竟写信给导师,先放下硕士论文不写,随那人而去。这位年轻人就是苏强,那位具有感召力的人自然就是仰融。”



王学仁《见证清白》详细记述了仰融案始末。(多维社)

接着,记者汪标将苏强进入华晨的几番进步,作出追踪:“现年36岁的苏强,1995年华晨接管金杯客车时就出任‘金客’总经理,使金客起死回生,蒸蒸日上;1999年,华晨入主申华,仰融又安排苏强担任申华总裁;苏强还是CBA的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在仰融发起设立的‘大威德基金’中,仰融占80%股权,苏强等四人各占5%,大威德基金辖下的大威德集团如今控股香港上市公司圆通科技(1188)61.73%股权。总之,仰融所从事的每一项事业,几乎都有苏强的影子。可是,10年后,苏强却同仰融反目了。”

作出了层层披露之后,记者汪标对4人的反水,落下了理解和赞同之笔:“从目前情形看,苏强们情愿不要股权,也要紧紧抓住金杯、宝马乃至中华轿车不放。‘不要金钱要事业’,对三四十岁的苏强们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尽管苏强们的金钱已经不少,别的不说,CBA10%的选择权,苏强们就各拿了三四千万股──既然宝马轿车、中华轿车都同申华无缘,都将放在辽宁,放在金杯和金客,苏强们自然没有必要死守‘愚忠’。”

最后,汪标在收笔之时又写下:“‘四大金刚’站在国资立场说话,釜底抽薪,仰融只有彻底趴下了。”

4人成了为捍卫国资而战的叛将斗士,那么仰融又有哪些说道呢?被撤掉华晨中国汽车董事局主席,他总该有些话要讲吧。但是,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网页,都找不到仰融的只言片语,反而在他从华晨中国汽车出局的第三天,《财经时报》的版面上出现:“就在仰融解职的消息正式公布前6个小时,吴小安还向媒体表示公司已向仰融求证,仰融并未因违规事件被调查。但另据接近华晨的可靠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仰融目前已被政府正式通知‘限制出境’,该人士还称媒体前段时间所言‘仰融及团队被审查’确有其事。”

而《经济日报》则刊出作者程远、丛刚的《仰融披露出局内幕跨海大桥引发华晨内讧》,揭示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在北京采访到了正处于“漩涡”之中的当事人仰融,指出他遭到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解职的根本原因,是仰融所说的“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专案的投资上,我与大股东的意见分歧太大”。

(未完待续)

title_b5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有感而发] [网友报导] [新闻总目录]


多维新闻检索 检索说明...


电邮本则新闻给您的朋友:
请填入E-Mail址: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