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04年11月5日20:37:29(京港台时间)
--------------------------------------------------------------------------------
王学仁:见证清白──仰融失守华晨真相(连载20)
(续前)第八章 夜见仰融,弄清华晨资产根由
走出签证大厅,取回手机,纪硕鸣急忙给夫人打去电话:“税单原件你不要送过来了。”
连税单都不要了,看来签证这下没有指望了,冯丽萍马上想到了拒签,急忙柔声送上劝慰:“去不成美国,也不要紧,你还可以电话采访嘛。”
“谁告诉你,我去不成美国采访?签证已经下来了,所以也用不着税单原件了。”纪硕鸣说出了不要夫人送税单来的原由,在她随声而来的笑语后,挂断了电话。
走过短短的一段路,他踏进和记黄埔大厦,上楼见到黄春华,当即说:“我的赴美签证,美领馆已经同意给我了,明天去取回护照。仰融先生来电话时对我说过,你行的话,和我一起去美国,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等秘书送上茶退出后,黄春华轻声地说:“我还没有决定是不是同你一起去美国,我要安排一下,确定下来后,再给你电话,我们买同一个航班的机票。”
去哪里,飞什么航线呢?到了这时候,外界对仰融离境后的去向依然一无所知,纪硕鸣想心里有个底,于是问:“机票买到哪里?”
回身看了看,见无外人,黄春华轻声说:“去洛杉矶,仰总已经说了,他会在那里见你。你等我的电话,确定下来,这个星期内我们就动身。”
仰融是在美国洛杉矶,奔走多日的纪硕鸣,终于就此得知已经被辽宁警方追捕的华晨董事长的真实下落。行期不远,还有很多赴美采访前要做的事,纪硕鸣起身告辞,离开圆通科技的写字楼,匆匆踏进时代广场的丰泽电器店,买下一台SONY的MD答录机和20盘MD光碟,为这次美国之行花去了多年来最大的一笔购置采访器材的钱。
周三下午3时,纪硕鸣去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取回护照,翻开签证页一看,美领馆给的是一年期多次往返的签证。外国公民第一次去美国,使领馆一般都是给3个月的签证,而自己拿到的则是一年的多次往返签证,可见邱立本总编辑和《亚洲周刊》的面子是够大的了。
一个小时后,按照与黄春华在电话中商定的航班,纪硕鸣买下了国泰航空公司飞往洛杉矶的CX881航班的经济舱机票。然后,他摆弄起MD答录机,把这个新玩意的各种使用功能都搞了个明白。
去美国采访已成定局,第二天即可启程,纪硕鸣早早进了编辑部,然后到楼上的《明报》资料室,在报纸和杂志堆里待了整整一天,查阅了所有能够在报架上翻找出来,以及在电脑上搜索下来的有关仰融的报道,复印和列印了86页资料。
坐回编辑部,纪硕鸣一页又一页地翻看起有关仰融的资料,这时候他才更加清楚,仰融确实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自入列2000年、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人排行榜后,他已经成为海内外各界关注的金融家、企业家和中国第三大富豪。
这些年来,仰融这位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所开创的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实现了中国第一家企业在美国上市的历史性突破。他也因此入选美国国际名人录,先后担任了渖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董事长等职,还被选为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辽宁省政协委员,并获授予渖阳市荣誉市民称号。
从厚厚的资料中,纪硕鸣还看到从6月19日以来,香港和内地的多家报刊已对华晨产权易手和仰融失守华晨有所报道,披露出了一些相关内幕,但各文多只提出质疑。尤其是6月18日华晨中国汽车发出公告,宣布董事局主席仰融并无异常,而6月19日又发出公告,称已于6月18日免去了仰融的董事局主席职务。仅仅相隔一天时间,同一家上市公司竟然出现如此巨大的董事局主席人选的更替,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反常的改变,引发海内外各报刊辟出大幅版面争相报道。但是,各家记者都没有作出采访仰融的新闻,给外界一个他必有难言之隐而不能不关门闭窗、躲在暗处的猜测,或者身负罪责、外逃潜身、不得不闭嘴息声的推断。
王学仁《见证清白》详细记述了仰融案始末。(多维社)
真相究竟如何?即将成行的赴美采访,将揭开华晨事件的种种内幕,《亚洲周刊》将就此登载独家专题报道,随着杂志的发行,报道必定震动各方。在追踪华晨事件的激情中,纪硕鸣取出了几本近期的《亚洲周刊》,连同相关资料,放进了旅行箱。
2002年9月6日下午2时30分,纪硕鸣坐着机场快线来到香港国际机场,在国泰航空公司办票台前与黄春华如约见面,两人通过安检,由黄春华领着进了头等舱休息室。见状,纪硕鸣不由感到仰融这个老板,真如叶骏所言,待下属不薄,飞美国坐的是商务舱,以让他们缓解越洋长途飞行的疲累。
看看手中的经济舱机票,纪硕鸣记起了仰融在电话中没有讲完的话,不由想到如果由他安排买机票的话,肯定也是商务舱或头等舱了,一路上飞过去那就要舒服多了。可是,能让被采访人掏出钱来吗?手握经济舱的登机牌,纪硕鸣觉得在飞机上,坐在哪里都十分稳当和踏实。
正这么想着,等候登机的黄春华指指皮包,告诉港刊资深特派员:“我带了两瓶茅台酒,都是国宴上用的80年的陈酒。”去美国带茅台?西方人喝的是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那样的洋酒啊,纪硕鸣不解地问:“你带茅台干什么?”
“仰总喜欢喝茅台。”黄春华说出了携茅台出境的用处。仰融他有这个喜好,那不是同周恩来、邓小平相似了吗?纪硕鸣从黄春华透露的话中,想像仰融端杯品酒的神态,想到了中国的两位伟人。
提起皮包,亮出两瓶茅台,黄春华接着说:“我怕带两瓶茅台进美国,入境时不行,你帮我带一瓶茅台吧。”接过酒盒,纪硕鸣答应下来:“行,我帮你拿一瓶酒。”说着,把茅台放进了手提袋。
下午4时15分,纪硕鸣和黄春华登上波音747客机。脚踏机舱的枣红色地毯,黄春华留在了宽敞的商务舱,纪硕鸣则往后排走,在36C的座位上坐下。稍后,飞机在跑道上疾驶,升空后的舱窗外全都是蓝蓝的天和蓝蓝的海。
在黑夜里飞越太平洋,班机于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多钟,降落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机场。入境时,美国海关官员见黄春华和纪硕鸣的手提包有点份量,上前看了看,接着问:“里面是不是月饼?”
中秋节将临,从中国香港、台湾和大陆飞来的航班上,不少华人都带着月饼,以向久居北美的家人、朋友送上乡情,所以黄春华含混地回答:“是、是,是月饼。”
“那还是去X光检验仪里过一过。”海关官员下令。明明是茅台酒,当成月饼能不能通过关检?纪硕鸣心里有点发毛,把茅台酒放上了检测仪的输送带。结果,茅台从这头进去,那边出来,没费任何口舌,更没有一点拦阻,他和黄春华就被放行了,各拎着一瓶茅台,出机场坐进了前来接机的白色大宾士里。
第一次到美国洛杉矶,坐在车里,一路看过去,纪硕鸣的眼前没有出现多少高楼大厦,差不多都是一幢幢相隔很远的小房子,直到宾士车停在丽嘉酒店,他也没有脱离来到乡间大花园里的感觉。
在大堂总台各取了客房钥匙后,黄春华打完电话,对纪硕鸣说:“仰总大约在6点钟到酒店,我们先进房间休息一下吧。”
(未完待续)
title_b5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有感而发] [网友报导] [新闻总目录]
多维新闻检索 检索说明...
2004年11月5日20:37:29(京港台时间)
--------------------------------------------------------------------------------
王学仁:见证清白──仰融失守华晨真相(连载20)
(续前)第八章 夜见仰融,弄清华晨资产根由
走出签证大厅,取回手机,纪硕鸣急忙给夫人打去电话:“税单原件你不要送过来了。”
连税单都不要了,看来签证这下没有指望了,冯丽萍马上想到了拒签,急忙柔声送上劝慰:“去不成美国,也不要紧,你还可以电话采访嘛。”
“谁告诉你,我去不成美国采访?签证已经下来了,所以也用不着税单原件了。”纪硕鸣说出了不要夫人送税单来的原由,在她随声而来的笑语后,挂断了电话。
走过短短的一段路,他踏进和记黄埔大厦,上楼见到黄春华,当即说:“我的赴美签证,美领馆已经同意给我了,明天去取回护照。仰融先生来电话时对我说过,你行的话,和我一起去美国,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等秘书送上茶退出后,黄春华轻声地说:“我还没有决定是不是同你一起去美国,我要安排一下,确定下来后,再给你电话,我们买同一个航班的机票。”
去哪里,飞什么航线呢?到了这时候,外界对仰融离境后的去向依然一无所知,纪硕鸣想心里有个底,于是问:“机票买到哪里?”
回身看了看,见无外人,黄春华轻声说:“去洛杉矶,仰总已经说了,他会在那里见你。你等我的电话,确定下来,这个星期内我们就动身。”
仰融是在美国洛杉矶,奔走多日的纪硕鸣,终于就此得知已经被辽宁警方追捕的华晨董事长的真实下落。行期不远,还有很多赴美采访前要做的事,纪硕鸣起身告辞,离开圆通科技的写字楼,匆匆踏进时代广场的丰泽电器店,买下一台SONY的MD答录机和20盘MD光碟,为这次美国之行花去了多年来最大的一笔购置采访器材的钱。
周三下午3时,纪硕鸣去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取回护照,翻开签证页一看,美领馆给的是一年期多次往返的签证。外国公民第一次去美国,使领馆一般都是给3个月的签证,而自己拿到的则是一年的多次往返签证,可见邱立本总编辑和《亚洲周刊》的面子是够大的了。
一个小时后,按照与黄春华在电话中商定的航班,纪硕鸣买下了国泰航空公司飞往洛杉矶的CX881航班的经济舱机票。然后,他摆弄起MD答录机,把这个新玩意的各种使用功能都搞了个明白。
去美国采访已成定局,第二天即可启程,纪硕鸣早早进了编辑部,然后到楼上的《明报》资料室,在报纸和杂志堆里待了整整一天,查阅了所有能够在报架上翻找出来,以及在电脑上搜索下来的有关仰融的报道,复印和列印了86页资料。
坐回编辑部,纪硕鸣一页又一页地翻看起有关仰融的资料,这时候他才更加清楚,仰融确实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物,自入列2000年、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人排行榜后,他已经成为海内外各界关注的金融家、企业家和中国第三大富豪。
这些年来,仰融这位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所开创的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实现了中国第一家企业在美国上市的历史性突破。他也因此入选美国国际名人录,先后担任了渖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董事长等职,还被选为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辽宁省政协委员,并获授予渖阳市荣誉市民称号。
从厚厚的资料中,纪硕鸣还看到从6月19日以来,香港和内地的多家报刊已对华晨产权易手和仰融失守华晨有所报道,披露出了一些相关内幕,但各文多只提出质疑。尤其是6月18日华晨中国汽车发出公告,宣布董事局主席仰融并无异常,而6月19日又发出公告,称已于6月18日免去了仰融的董事局主席职务。仅仅相隔一天时间,同一家上市公司竟然出现如此巨大的董事局主席人选的更替,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反常的改变,引发海内外各报刊辟出大幅版面争相报道。但是,各家记者都没有作出采访仰融的新闻,给外界一个他必有难言之隐而不能不关门闭窗、躲在暗处的猜测,或者身负罪责、外逃潜身、不得不闭嘴息声的推断。
王学仁《见证清白》详细记述了仰融案始末。(多维社)
真相究竟如何?即将成行的赴美采访,将揭开华晨事件的种种内幕,《亚洲周刊》将就此登载独家专题报道,随着杂志的发行,报道必定震动各方。在追踪华晨事件的激情中,纪硕鸣取出了几本近期的《亚洲周刊》,连同相关资料,放进了旅行箱。
2002年9月6日下午2时30分,纪硕鸣坐着机场快线来到香港国际机场,在国泰航空公司办票台前与黄春华如约见面,两人通过安检,由黄春华领着进了头等舱休息室。见状,纪硕鸣不由感到仰融这个老板,真如叶骏所言,待下属不薄,飞美国坐的是商务舱,以让他们缓解越洋长途飞行的疲累。
看看手中的经济舱机票,纪硕鸣记起了仰融在电话中没有讲完的话,不由想到如果由他安排买机票的话,肯定也是商务舱或头等舱了,一路上飞过去那就要舒服多了。可是,能让被采访人掏出钱来吗?手握经济舱的登机牌,纪硕鸣觉得在飞机上,坐在哪里都十分稳当和踏实。
正这么想着,等候登机的黄春华指指皮包,告诉港刊资深特派员:“我带了两瓶茅台酒,都是国宴上用的80年的陈酒。”去美国带茅台?西方人喝的是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那样的洋酒啊,纪硕鸣不解地问:“你带茅台干什么?”
“仰总喜欢喝茅台。”黄春华说出了携茅台出境的用处。仰融他有这个喜好,那不是同周恩来、邓小平相似了吗?纪硕鸣从黄春华透露的话中,想像仰融端杯品酒的神态,想到了中国的两位伟人。
提起皮包,亮出两瓶茅台,黄春华接着说:“我怕带两瓶茅台进美国,入境时不行,你帮我带一瓶茅台吧。”接过酒盒,纪硕鸣答应下来:“行,我帮你拿一瓶酒。”说着,把茅台放进了手提袋。
下午4时15分,纪硕鸣和黄春华登上波音747客机。脚踏机舱的枣红色地毯,黄春华留在了宽敞的商务舱,纪硕鸣则往后排走,在36C的座位上坐下。稍后,飞机在跑道上疾驶,升空后的舱窗外全都是蓝蓝的天和蓝蓝的海。
在黑夜里飞越太平洋,班机于当地时间下午两点多钟,降落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机场。入境时,美国海关官员见黄春华和纪硕鸣的手提包有点份量,上前看了看,接着问:“里面是不是月饼?”
中秋节将临,从中国香港、台湾和大陆飞来的航班上,不少华人都带着月饼,以向久居北美的家人、朋友送上乡情,所以黄春华含混地回答:“是、是,是月饼。”
“那还是去X光检验仪里过一过。”海关官员下令。明明是茅台酒,当成月饼能不能通过关检?纪硕鸣心里有点发毛,把茅台酒放上了检测仪的输送带。结果,茅台从这头进去,那边出来,没费任何口舌,更没有一点拦阻,他和黄春华就被放行了,各拎着一瓶茅台,出机场坐进了前来接机的白色大宾士里。
第一次到美国洛杉矶,坐在车里,一路看过去,纪硕鸣的眼前没有出现多少高楼大厦,差不多都是一幢幢相隔很远的小房子,直到宾士车停在丽嘉酒店,他也没有脱离来到乡间大花园里的感觉。
在大堂总台各取了客房钥匙后,黄春华打完电话,对纪硕鸣说:“仰总大约在6点钟到酒店,我们先进房间休息一下吧。”
(未完待续)
title_b5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有感而发] [网友报导] [新闻总目录]
多维新闻检索 检索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