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靓照,同志们进来顶啊!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文明街历史街区
  文明街历史街区东至正义路,西至市府东街、云瑞西路,北包括文庙、胜利广场,南至景星街。整个文明街历史街区总占地面积为20.67公顷。文明街片区是当前昆明仅存面积最大、文物建筑较多、传统街巷完整、传统商业和民居建筑较多的老街区,具有典型明清时代商业、居住形态与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老昆明情感价值。经过多年来不懈地抢救性保护。《昆明文明街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获得了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昆明人心目中的“老昆明”;许多国内外旅游团和人士慕名而来。

  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翠湖西路。1909年,清政府为建立新军而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这是我国较早的军事学校之一,共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四科。从1909年到1928年,讲武堂共举办19期,每期一年半到两年,到讲武堂学习的学员共达4000余人,同盟会会员李根源任教育长,后来任校长。这里曾是辛亥昆明“重九”起义的重要革命据点,在护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讲武堂的师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讲武堂培养造就了很多杰出的革命将领,如朱德、叶剑英等。
  1988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讲武堂旧址的保护规划面积为30000余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7544平方米。
  199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省、市政府为保护和管理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做了大量工作,累计投资7720多万元进行讲武堂的保护管理,重点完成了文物维修及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对讲武堂四合院建筑南楼、西楼、东楼、北楼进行抢救性维修,并开办“讲武堂校史”、“护国运动”、“云南辛亥革命暨昆明重九起义”3个基本陈列展览。

  金碧公园
  金碧公园位于金碧路中段,共占地14560平方米。去年10月1日一期工程竣工。现已全面完工并向全社会开放。
  金碧公园原是清末明初在昆明商埠区建成的第一个城市公园,历经了上百年的风雨洗礼。如今的金碧公园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其不仅与金碧广场、忠爱坊小游园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而且形成了昆明市继茶花公园、金牛公园等众多景点之后的另一个休闲好去处。

  世界园艺博览园
  世界园艺博览园位于昆明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距昆明市区约4公里。博览园占地面积约218公顷,1999年5月1日对外开放。植被覆盖率达76.7%,其中有120公顷灌木丛茂密的缓坡,水面占10%~15%。
  博览园主要有5个展馆、6个专题展园、34个国内展园和33个国际展园组成。可以这样说,这里是一个汇集了全世界园艺风景的超大型博览场所。

  云南民族村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南部的滇池之滨,1992年开放。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旖旎的自然人文景观与浓郁的民族风情融为一体,蔚为壮观。
  云南民族村拟建25个少数民族村寨,现已建成开放的有傣族、白族、彝族、纳西族、佤族、藏族、基诺族、拉祜族、布朗族、哈尼族、德昂族、景颇族、壮族等13个村寨和一个“摩梭之家”(13村14景)。同时还建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食品城、宿营娱乐区、游艇码头、循环游览车等一批集观赏、游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和爱好。

   省图书馆新馆
  云南省图书馆新馆位于风景秀丽的翠湖西畔,占地面积12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328平方米,主楼地上21层(楼高94.3米),地下2层;裙楼地上5层,地下1层,集藏、借、阅三者合为一体。
  新馆于2002年10月30日竣工交验。新馆的建成,使云南省图书馆在建筑、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省图书馆由传统图书馆逐步迈向现代化图书馆。
  

  来源:春城晚报
 
冬季到云南来看雪
欢迎网友投稿^-^ 





  冬季是冰雪的季节,晶莹剔透的白色世界,就像童话一样单纯地快乐着。在人们的印象中,白色的冬季是属于北方的。但北方那可是真正的冰天雪地,着实冷到骨头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冰凉世界。而在云南高原看雪,可以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或痛快淋漓地“发烧”摄影、或放飞心情“很儿童”地打一场雪仗、又或是只静静地躺在雪地里,占据一片荒凉,守护着这块辽远无垠的净土。

  当雪山爱上冰川

  我一直想找到一种生命的超然、祥和而宁静的现实所在,找一种能挣脱世俗羁绊和心灵镣铐的自由自在的空间。而当我登上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的那一刻,我突然寻觅到了一块心灵的寂静的停泊地,我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个纯然的使人达到身心轻松、灵魂澄明、纤尘不染的冰清玉洁的宫殿。



  沐浴神山

  那是一个初冬,我来到青藏高原滇、川、藏交界的康巴藏区,沿川藏线、滇藏线走过了四川稻城、理塘、巴塘、茫康,最后进入了云南迪庆高原上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与西藏交界,主峰卡瓦格博峰(又称太子峰)海拔6740米,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也是云南最高峰,不仅有太子十三峰,还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种雪域奇观。

  在康巴藏区时,因在稻城冰河中洗头染上了重感冒,抵达梅里雪山明永冰川营地时,已感觉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次日,在一名康巴小伙的帮助下,勉强登上了主峰下的莲花庙,在此观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是最近最佳的角度。虽然身体被病痛折磨,但此时却觉得身轻如燕。那清远澄净、碧蓝如洗的天空,映衬着高洁雄奇的雪峰,其锋芒直指苍穹;冰川下的森林被霜染后,色彩斑斓,山腰系挂着一条漂渺的白云,使其愈发呈现神秘、含蓄婉约的美态。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还有从千米悬崖倾泻而下的雨崩瀑布,从雪峰中倾泻而来,在阳光照射下,水蒸腾若云雾,美若仙境。



  泪洒冰川

  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碛遍布,其中的明永冰川可谓是最壮观的冰川。这里的冰川是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从海拔5500米的雪山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带,长达8公里,宽至500多米,面积有73.5平方公里。据明永村的老人讲,大约十年前,这里的冰川曾延伸至海拔2200米,几近澜沧江边。

  由于严重感冒,我没有勇气去攀登高达4000多米的冰川。给我牵马的康巴小伙,为我拾来一根树枝当拐杖,连拖带背,硬是带我登上冰川,他觉得千里迢迢来一次却没有登上冰川实在太可惜了。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走过了冰舌、冰刀、冰隙,还在一个冰洞里摔了进去,累得再也不想爬出来。小伙子撬来一块冰,让我含在口里,“冒火”的嗓子顿时舒服了许多。我躺在冰洞向上看着卡瓦格博峰,峰顶上一抹旗云如圣洁的哈达,心底里顿时涌出了一股被格外眷顾的幸福感。就这样久久地,久久地面对着这座从未被世俗污染过的、征服过的神山,犹如在一种安魂圣典般的氛围中,生命没有了纠缠,没有了束缚,走向返璞归真,走向恬淡从容,回到了生命最初的原生状态。

  下山后,与康巴小伙分手时,除了付他马费,我额外地留付了他小费。小伙开始不要,后来让我等等他。他快乐跑回家,抱了一大堆核桃、梨子送给我,说是吃了对身体好,下次再来冰川时就可以自己登山了。早已不懂得流泪的我,那一刻却泪洒梅里雪山。



  云南看雪据点

  云南虽然在南方,但却拥有许多雪山,其中很多都是终年积雪,当然还是冬天的雪山最丰满,最迷人。

  梅里雪山档案 最佳看点:冰川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主峰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也是云南最为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兀立绵延的雪岭雪峰,呈现着奇异多姿的形态,在广阔明净的空间绘出一道白得耀眼的线条,直指苍穹。梅里雪山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冰川冰瀑。在主峰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碛遍布,其中的明永冰川是最为壮观的冰川,此冰川是世界上罕见的低维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如一条银色的雪龙缠绕在如黛的山间。如果有体力而又有毅力的话,不妨登临这世界罕见的明永冰川,亲手触摸千古长存的冰舌、冰刀、冰隙、冰洞、冰塔林。

  白茫雪山档案 最佳看点:一日有四季

  在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中段,有一个典型的高山峡谷区。这里雪峰连绵,林海莽莽,金沙江及其支流从丫口流出,流过分布在林海雪原之中的藏族村落,处处呈现出大自然的高远、宁静、祥和。这就是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

  白茫雪山群峰连绵,气势磅礴,自有令人心醉神迷的景观。而最可观赏的是在冬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景。那杉树松林上白雪压满了枝头,潺潺的涧流中停泊着一只只“雪糕船”,远处的雪山在清明澄蓝的天空里,极高、极白、极远。最令人惊奇的是,从金沙江峡谷至白茫雪山丫口这几个小时的行程中,海拔高差达3000多米,你可以领略到“一天有四季”的气候,并从亚热带的仙人掌阔叶林到亚寒带的针叶杉林及寒带的苔山地,从暖洋洋的阳光里一下子钻到白雪纷飞的冰雪世界中,变化是如此之大,感受是如此强烈。

  玉龙雪山档案 最佳看点:霞光普照五彩雪山

  如果说“琼楼玉阁”只能在天界里有,而银雕玉塑般的玉龙雪山,却实实在在刺破云层傲然耸立。玉龙雪山终年积雪,十三峰连绵起伏,如玉龙腾飞,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酷似一把打开的巨扇,倚天耸立,直插云霄。

  当你登上玉龙雪山,已是冲破了“两重天”穿过云层站到了“天上”。站在雪山“巨人”的肩膀上俯瞰,看云海翻滚,风起云涌,景象变化无常,这是何等神奇的雪域世界,又是何等的美妙和不可思议。每当清晨,一缕霞光照耀在晶莹的冰峰上,使整个雪山透出五彩的光辉,令人陶醉。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最初由 spss 发布
冬季到云南来看雪
欢迎网友投稿^-^ 





  冬季是冰雪的季节,晶莹剔透的白色世界,就像童话一样单纯地快乐着。在人们的印象中,白色的冬季是属于北方的。但北方那可是真正的冰天雪地,着实冷到骨头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冰凉世界。而在云南高原看雪,可以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或痛快淋漓地“发烧”摄影、或放飞心情“很儿童”地打一场雪仗、又或是只静静地躺在雪地里,占据一片荒凉,守护着这块辽远无垠的净土。

  当雪山爱上冰川

  我一直想找到一种生命的超然、祥和而宁静的现实所在,找一种能挣脱世俗羁绊和心灵镣铐的自由自在的空间。而当我登上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的那一刻,我突然寻觅到了一块心灵的寂静的停泊地,我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个纯然的使人达到身心轻松、灵魂澄明、纤尘不染的冰清玉洁的宫殿。



  沐浴神山

  那是一个初冬,我来到青藏高原滇、川、藏交界的康巴藏区,沿川藏线、滇藏线走过了四川稻城、理塘、巴塘、茫康,最后进入了云南迪庆高原上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与西藏交界,主峰卡瓦格博峰(又称太子峰)海拔6740米,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也是云南最高峰,不仅有太子十三峰,还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种雪域奇观。

  在康巴藏区时,因在稻城冰河中洗头染上了重感冒,抵达梅里雪山明永冰川营地时,已感觉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次日,在一名康巴小伙的帮助下,勉强登上了主峰下的莲花庙,在此观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是最近最佳的角度。虽然身体被病痛折磨,但此时却觉得身轻如燕。那清远澄净、碧蓝如洗的天空,映衬着高洁雄奇的雪峰,其锋芒直指苍穹;冰川下的森林被霜染后,色彩斑斓,山腰系挂着一条漂渺的白云,使其愈发呈现神秘、含蓄婉约的美态。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还有从千米悬崖倾泻而下的雨崩瀑布,从雪峰中倾泻而来,在阳光照射下,水蒸腾若云雾,美若仙境。



  泪洒冰川

  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碛遍布,其中的明永冰川可谓是最壮观的冰川。这里的冰川是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从海拔5500米的雪山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带,长达8公里,宽至500多米,面积有73.5平方公里。据明永村的老人讲,大约十年前,这里的冰川曾延伸至海拔2200米,几近澜沧江边。

  由于严重感冒,我没有勇气去攀登高达4000多米的冰川。给我牵马的康巴小伙,为我拾来一根树枝当拐杖,连拖带背,硬是带我登上冰川,他觉得千里迢迢来一次却没有登上冰川实在太可惜了。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走过了冰舌、冰刀、冰隙,还在一个冰洞里摔了进去,累得再也不想爬出来。小伙子撬来一块冰,让我含在口里,“冒火”的嗓子顿时舒服了许多。我躺在冰洞向上看着卡瓦格博峰,峰顶上一抹旗云如圣洁的哈达,心底里顿时涌出了一股被格外眷顾的幸福感。就这样久久地,久久地面对着这座从未被世俗污染过的、征服过的神山,犹如在一种安魂圣典般的氛围中,生命没有了纠缠,没有了束缚,走向返璞归真,走向恬淡从容,回到了生命最初的原生状态。

  下山后,与康巴小伙分手时,除了付他马费,我额外地留付了他小费。小伙开始不要,后来让我等等他。他快乐跑回家,抱了一大堆核桃、梨子送给我,说是吃了对身体好,下次再来冰川时就可以自己登山了。早已不懂得流泪的我,那一刻却泪洒梅里雪山。



  云南看雪据点

  云南虽然在南方,但却拥有许多雪山,其中很多都是终年积雪,当然还是冬天的雪山最丰满,最迷人。

  梅里雪山档案 最佳看点:冰川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主峰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也是云南最为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兀立绵延的雪岭雪峰,呈现着奇异多姿的形态,在广阔明净的空间绘出一道白得耀眼的线条,直指苍穹。梅里雪山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冰川冰瀑。在主峰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碛遍布,其中的明永冰川是最为壮观的冰川,此冰川是世界上罕见的低维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如一条银色的雪龙缠绕在如黛的山间。如果有体力而又有毅力的话,不妨登临这世界罕见的明永冰川,亲手触摸千古长存的冰舌、冰刀、冰隙、冰洞、冰塔林。

  白茫雪山档案 最佳看点:一日有四季

  在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中段,有一个典型的高山峡谷区。这里雪峰连绵,林海莽莽,金沙江及其支流从丫口流出,流过分布在林海雪原之中的藏族村落,处处呈现出大自然的高远、宁静、祥和。这就是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

  白茫雪山群峰连绵,气势磅礴,自有令人心醉神迷的景观。而最可观赏的是在冬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景。那杉树松林上白雪压满了枝头,潺潺的涧流中停泊着一只只“雪糕船”,远处的雪山在清明澄蓝的天空里,极高、极白、极远。最令人惊奇的是,从金沙江峡谷至白茫雪山丫口这几个小时的行程中,海拔高差达3000多米,你可以领略到“一天有四季”的气候,并从亚热带的仙人掌阔叶林到亚寒带的针叶杉林及寒带的苔山地,从暖洋洋的阳光里一下子钻到白雪纷飞的冰雪世界中,变化是如此之大,感受是如此强烈。

  玉龙雪山档案 最佳看点:霞光普照五彩雪山

  如果说“琼楼玉阁”只能在天界里有,而银雕玉塑般的玉龙雪山,却实实在在刺破云层傲然耸立。玉龙雪山终年积雪,十三峰连绵起伏,如玉龙腾飞,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酷似一把打开的巨扇,倚天耸立,直插云霄。

  当你登上玉龙雪山,已是冲破了“两重天”穿过云层站到了“天上”。站在雪山“巨人”的肩膀上俯瞰,看云海翻滚,风起云涌,景象变化无常,这是何等神奇的雪域世界,又是何等的美妙和不可思议。每当清晨,一缕霞光照耀在晶莹的冰峰上,使整个雪山透出五彩的光辉,令人陶醉。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西双版纳风味美食

--------------------------------------------------------------------------------
http://www.yndaily.com  2004年12月03日 15:30 云南日报网
 
西双版纳有绚丽多姿的风光,更有令人心驰神往的傣族风味美食。傣族人喜欢吃糯食,因此,用糯米做的黄米饭、年糕、糯米粑粑、米干、米线等食品,都颇有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香竹饭。
香竹饭是用西双版纳一种本身会散发香味、像青笋一样粗细的竹子做的。其做法是:先把香竹按两个竹节砍下,在一端的竹节中挖一个孔,把洗过的糯米放入香竹中,再加入一些水,然后用竹叶塞住孔,放在火炭上烤。到竹子的水分被烘干后,竹筒就会自然爆裂,里面的香竹饭也就熟了。这时,你只要掰开竹片就能见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香膜紧粘在糯米饭上,一根白色的糯米“香肠”展现在眼前,晶莹柔软的米粒弥漫着香味,让人口生津液,胃口大开。
说起傣家菜肴,更会让你垂涎欲滴。烧鱼、烧竹鼠,猪肉、牛肉剁生,包蒸脑花、酸牛皮,烧苦笋,炸蜂儿,炸蛐蛐,炸知了,炸青苔等,不胜枚举。做烧鱼,先要去鳞挖腮,然后洗干净,再从鱼背上开刀把鱼剖成一片,把肚杂拿去,把芫荽、葱、姜、蒜、辣椒等佐料切碎加盐,再同洗干净的香茅草叶一起放入鱼腹,将鱼合拢,用两、三片洗干净的香茅草叶捆紧,然后用竹片夹紧,放在火炭上烧烤,烤至七、八成熟,再抹上猪油,再继续烤一会儿,鱼就做好了。此时的鱼,香味浓郁,又脆又辣,就着一点自制的腌菜,抓上一团喷香的糯米饭,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苦笋是傣族人最爱吃的一种素菜。吃苦笋最讲究佐料,人们称这种佐料为“南秘”。可以用鱼、虾、螃蟹制作而成,比较简单,最普遍的是用西红柿制作的南秘。吃的时候只要拿烧好的苦笋蘸上“南秘”即可食用。这时的苦笋是又苦又香,又辣又酸,主味是苦,但傣族人吃笋很特殊,他们是越苦越爱吃。
  王广生(云南日报)
 
走进“滇菜第一村”
欢迎网友投稿^-^ 





  游云南、品滇味,您知道“滇菜第一村”在哪里吗?这还得从头说起……
  近年来,随着昆明城市建设的发展,西山区棕树营办事处大观楼第一居民小组的大多数村民变成了城市居民。为帮助他们在新形势下拓宽发展道路,西山区委、区政府支持当地百姓依托大观公园风景区、村内健康路径等资源,创造性地建起我省首家“社区农家乐”―――“大观人家”旅游新景区。
  今年5月26日开业至今,这里的翠雨春晓、融融春色、风光独俏、半江渔火等4家餐馆和长相伴茶室最受游客喜爱,他们都说:真是不来不知道,来了长见识、饱口福,原来这里就是“滇菜第一村”。
  在翠雨春晓餐馆,主人樊晓翠端出了粉蒸肉、千张肉、韭菜炒薄荷、小瓜洋芋汤、香酥鱼、青笋炖黄条……每一桌客人吃得都很开心,晓翠的姐姐乘机给大家唱了两段花灯。席间,晓翠讲起了“滇菜第一村”的传说。
  清朝年间,在昆明城郊滇池边上的近华浦村,也就是现在的大观楼第一居民小组,这年中秋节前,有着“滇味第一厨”美誉的杨二荣的父亲决定在退出江湖之前举行厨艺大赛,在二荣和哥哥大荣之间选出接班人,比赛地点定在大观楼。二荣爹特意请来好友孙髯翁作为评委。
  农历八月十五,大观楼喜气洋洋,再加上杨家的厨艺大赛,把整个滇池边吵得热热闹闹。大荣的作品很快亮相了:宣威凉火腿、三七汽锅鸡、水煮金线鱼、宜良小刀鸭、竹虫……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花草虫鸟样样都有,菜做得精致,盛菜的碗碟也很精美。相形之下,二荣的菜土里土气:猪肉、山芋、红薯、洋芋……评委们第一眼看过去,就笑起来:“你这叫猪八碗得了!”
  大家尝过之后,说法变了:“大荣的菜华美大气,二荣的菜虽是家常小炒,可平常菜做出了不平常的美味,功力深厚可见一斑。”孙髯翁品得细致,他最后说:“二荣想到我们参加评菜,大鱼大肉之后定需要素净可口的小菜以解油腻,这一良苦用心不仅显出厨艺,还有人情味,我认为二荣略胜一筹。”
  二荣子承父业,开起了小饭馆。由于有孙髯翁等文人雅士的经常光顾,滇菜便从这个小饭馆扬名,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也在这里创作完成,由此,小店名声大震,方圆百里将它誉为“滇味第一家”。后来,村子里出了不少大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大观楼新村村民决定弘扬滇菜传统,着力打造环境,把这里建成名符其实的“滇菜第一村”。
               储东华 和光亚 杨志刚
  

  来源:云南日报
 
真庆文化广场”位于昆明市拓东路和白塔路交叉处。真庆观,昆明的道教胜地,坐落在这其间。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古建筑群落,置身其中,犹如来到一个叫人清心的雅地,再也不想过问世间俗物。与这些古色古香的气象相映成趣的是“兰茂茶道”。

  在古建筑的怀抱里,领略了道教文化的熏陶后,在开阔四合的古院落里傍着古梅饮一杯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茶酒”,品赏茶文化的精要。或者是喝着又苦又甜又回味的三道茶,与朋友们来上段交心故事。入目尽是彩绘、壁画、石雕、木雕、碑记、楹联、匾额、古井,水雾袅袅中茶香扑鼻、古乐悠扬。缓缓讲述着久远历史的故事,叫人沉浸在无边的古意中,思绪在时代飞奔的夜晚,却忘记了时间的脚步,热也仿佛退了下去。在这清幽雅静,古意盎然,茶香四溢的地方,盛夏风穿林过栋般袭来,茶香更盛,叫人神清气爽。多美啊,时间,停一下吧!

  几个朋友相见总是说:“去哪里吹吹风吧,怪憋屈的!”然后有人提议翠湖。好像整个城池是一个密布的壁垒,企求突破,那惟一可以吹个风的地方,除了翠湖再也没有它处。

  现代人的生活,叫人心乱如麻。茶道,讲究“清心”;古刹,沉着隽永。现在,好像多了一个吹风的去处。

  “兰茂茶道”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茶”的宣讲者。这个茶的世界里,光看那些半人高的大木桶装着96种之多的茶叶一字排开的架势,就知道“茶道”的份量了。这阵容可不是一个茶室可以”泡“得过来的。定是又喝又买的。多有那些懂得的人,摸摸闻闻,比比看看,就先羡慕起人家的雅兴来。

  年轻的女孩们可没有耐心品那些要磨慢性子才能见花红柳绿的意境。能享受这毫无顾忌的熏风,已经是这一天最奢侈的事了。可是,看见那些高脚玻璃瓶里的花红柳绿,也忍不住要向往追求一番。喝“花”酒,绝对是小资们拉风的谈资!看清楚,不是“泡酒”,那些飞禽走兽和蛇鼠蚂蚁之类。是的,在这个时间这个地方喝“泡酒”,如果不是太煞风景,就是另类怪趣得叫人怕怕。就是“花”酒,那些泡在玻璃瓶里还芳魂尤存的精灵们,姹紫嫣红,5元一杯。兰花酒美容、桂花酒通气血、桃花酒理气活血、红花酒舒筋活血、茉莉花、熏衣草……十种“花”酒,简直就是专门为女孩们“找感觉”设计的标准饮品。喝完了会不会齿颊留香,幻想自己是花仙子走入绿野仙踪的迷梦里一去不回头?不喝还等什么呢?

  还有叫人大开眼界的“普洱茶酒”。它根据人的酒量分35度和15度。把茶和酒泡在一起,一个清心一个陶醉,放在一起喝是什么感觉?茶的清香先扑面来,入口是酒的微辣,回味还是茶香,正想搞清楚到底是茶还是酒,你已经醉了。
  

  来源:春城晚报 阅读次数:239次
 
最初由 spss 发布
真庆文化广场”位于昆明市拓东路和白塔路交叉处。真庆观,昆明的道教胜地,坐落在这其间。一个历史和文化的古建筑群落,置身其中,犹如来到一个叫人清心的雅地,再也不想过问世间俗物。与这些古色古香的气象相映成趣的是“兰茂茶道”。

  在古建筑的怀抱里,领略了道教文化的熏陶后,在开阔四合的古院落里傍着古梅饮一杯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茶酒”,品赏茶文化的精要。或者是喝着又苦又甜又回味的三道茶,与朋友们来上段交心故事。入目尽是彩绘、壁画、石雕、木雕、碑记、楹联、匾额、古井,水雾袅袅中茶香扑鼻、古乐悠扬。缓缓讲述着久远历史的故事,叫人沉浸在无边的古意中,思绪在时代飞奔的夜晚,却忘记了时间的脚步,热也仿佛退了下去。在这清幽雅静,古意盎然,茶香四溢的地方,盛夏风穿林过栋般袭来,茶香更盛,叫人神清气爽。多美啊,时间,停一下吧!

  几个朋友相见总是说:“去哪里吹吹风吧,怪憋屈的!”然后有人提议翠湖。好像整个城池是一个密布的壁垒,企求突破,那惟一可以吹个风的地方,除了翠湖再也没有它处。

  现代人的生活,叫人心乱如麻。茶道,讲究“清心”;古刹,沉着隽永。现在,好像多了一个吹风的去处。

  “兰茂茶道”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茶”的宣讲者。这个茶的世界里,光看那些半人高的大木桶装着96种之多的茶叶一字排开的架势,就知道“茶道”的份量了。这阵容可不是一个茶室可以”泡“得过来的。定是又喝又买的。多有那些懂得的人,摸摸闻闻,比比看看,就先羡慕起人家的雅兴来。

  年轻的女孩们可没有耐心品那些要磨慢性子才能见花红柳绿的意境。能享受这毫无顾忌的熏风,已经是这一天最奢侈的事了。可是,看见那些高脚玻璃瓶里的花红柳绿,也忍不住要向往追求一番。喝“花”酒,绝对是小资们拉风的谈资!看清楚,不是“泡酒”,那些飞禽走兽和蛇鼠蚂蚁之类。是的,在这个时间这个地方喝“泡酒”,如果不是太煞风景,就是另类怪趣得叫人怕怕。就是“花”酒,那些泡在玻璃瓶里还芳魂尤存的精灵们,姹紫嫣红,5元一杯。兰花酒美容、桂花酒通气血、桃花酒理气活血、红花酒舒筋活血、茉莉花、熏衣草……十种“花”酒,简直就是专门为女孩们“找感觉”设计的标准饮品。喝完了会不会齿颊留香,幻想自己是花仙子走入绿野仙踪的迷梦里一去不回头?不喝还等什么呢?

  还有叫人大开眼界的“普洱茶酒”。它根据人的酒量分35度和15度。把茶和酒泡在一起,一个清心一个陶醉,放在一起喝是什么感觉?茶的清香先扑面来,入口是酒的微辣,回味还是茶香,正想搞清楚到底是茶还是酒,你已经醉了。
  

  来源:春城晚报 阅读次数:239次
 
最初由 spss 发布
冬季到云南来看雪
欢迎网友投稿^-^ 





  冬季是冰雪的季节,晶莹剔透的白色世界,就像童话一样单纯地快乐着。在人们的印象中,白色的冬季是属于北方的。但北方那可是真正的冰天雪地,着实冷到骨头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冰凉世界。而在云南高原看雪,可以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或痛快淋漓地“发烧”摄影、或放飞心情“很儿童”地打一场雪仗、又或是只静静地躺在雪地里,占据一片荒凉,守护着这块辽远无垠的净土。

  当雪山爱上冰川

  我一直想找到一种生命的超然、祥和而宁静的现实所在,找一种能挣脱世俗羁绊和心灵镣铐的自由自在的空间。而当我登上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的那一刻,我突然寻觅到了一块心灵的寂静的停泊地,我庆幸自己找到了这样一个纯然的使人达到身心轻松、灵魂澄明、纤尘不染的冰清玉洁的宫殿。



  沐浴神山

  那是一个初冬,我来到青藏高原滇、川、藏交界的康巴藏区,沿川藏线、滇藏线走过了四川稻城、理塘、巴塘、茫康,最后进入了云南迪庆高原上的梅里雪山。梅里雪山与西藏交界,主峰卡瓦格博峰(又称太子峰)海拔6740米,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也是云南最高峰,不仅有太子十三峰,还有雪山群所特有的各种雪域奇观。

  在康巴藏区时,因在稻城冰河中洗头染上了重感冒,抵达梅里雪山明永冰川营地时,已感觉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次日,在一名康巴小伙的帮助下,勉强登上了主峰下的莲花庙,在此观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是最近最佳的角度。虽然身体被病痛折磨,但此时却觉得身轻如燕。那清远澄净、碧蓝如洗的天空,映衬着高洁雄奇的雪峰,其锋芒直指苍穹;冰川下的森林被霜染后,色彩斑斓,山腰系挂着一条漂渺的白云,使其愈发呈现神秘、含蓄婉约的美态。在卡瓦格博峰的南侧,还有从千米悬崖倾泻而下的雨崩瀑布,从雪峰中倾泻而来,在阳光照射下,水蒸腾若云雾,美若仙境。



  泪洒冰川

  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碛遍布,其中的明永冰川可谓是最壮观的冰川。这里的冰川是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从海拔5500米的雪山下延至海拔2700米的森林地带,长达8公里,宽至500多米,面积有73.5平方公里。据明永村的老人讲,大约十年前,这里的冰川曾延伸至海拔2200米,几近澜沧江边。

  由于严重感冒,我没有勇气去攀登高达4000多米的冰川。给我牵马的康巴小伙,为我拾来一根树枝当拐杖,连拖带背,硬是带我登上冰川,他觉得千里迢迢来一次却没有登上冰川实在太可惜了。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走过了冰舌、冰刀、冰隙,还在一个冰洞里摔了进去,累得再也不想爬出来。小伙子撬来一块冰,让我含在口里,“冒火”的嗓子顿时舒服了许多。我躺在冰洞向上看着卡瓦格博峰,峰顶上一抹旗云如圣洁的哈达,心底里顿时涌出了一股被格外眷顾的幸福感。就这样久久地,久久地面对着这座从未被世俗污染过的、征服过的神山,犹如在一种安魂圣典般的氛围中,生命没有了纠缠,没有了束缚,走向返璞归真,走向恬淡从容,回到了生命最初的原生状态。

  下山后,与康巴小伙分手时,除了付他马费,我额外地留付了他小费。小伙开始不要,后来让我等等他。他快乐跑回家,抱了一大堆核桃、梨子送给我,说是吃了对身体好,下次再来冰川时就可以自己登山了。早已不懂得流泪的我,那一刻却泪洒梅里雪山。



  云南看雪据点

  云南虽然在南方,但却拥有许多雪山,其中很多都是终年积雪,当然还是冬天的雪山最丰满,最迷人。

  梅里雪山档案 最佳看点:冰川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最高的山峰,主峰周围海拔6000米以上的太子十三峰,也是云南最为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兀立绵延的雪岭雪峰,呈现着奇异多姿的形态,在广阔明净的空间绘出一道白得耀眼的线条,直指苍穹。梅里雪山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冰川冰瀑。在主峰卡瓦格博峰下,冰川、冰碛遍布,其中的明永冰川是最为壮观的冰川,此冰川是世界上罕见的低维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如一条银色的雪龙缠绕在如黛的山间。如果有体力而又有毅力的话,不妨登临这世界罕见的明永冰川,亲手触摸千古长存的冰舌、冰刀、冰隙、冰洞、冰塔林。

  白茫雪山档案 最佳看点:一日有四季

  在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中段,有一个典型的高山峡谷区。这里雪峰连绵,林海莽莽,金沙江及其支流从丫口流出,流过分布在林海雪原之中的藏族村落,处处呈现出大自然的高远、宁静、祥和。这就是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

  白茫雪山群峰连绵,气势磅礴,自有令人心醉神迷的景观。而最可观赏的是在冬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风景。那杉树松林上白雪压满了枝头,潺潺的涧流中停泊着一只只“雪糕船”,远处的雪山在清明澄蓝的天空里,极高、极白、极远。最令人惊奇的是,从金沙江峡谷至白茫雪山丫口这几个小时的行程中,海拔高差达3000多米,你可以领略到“一天有四季”的气候,并从亚热带的仙人掌阔叶林到亚寒带的针叶杉林及寒带的苔山地,从暖洋洋的阳光里一下子钻到白雪纷飞的冰雪世界中,变化是如此之大,感受是如此强烈。

  玉龙雪山档案 最佳看点:霞光普照五彩雪山

  如果说“琼楼玉阁”只能在天界里有,而银雕玉塑般的玉龙雪山,却实实在在刺破云层傲然耸立。玉龙雪山终年积雪,十三峰连绵起伏,如玉龙腾飞,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酷似一把打开的巨扇,倚天耸立,直插云霄。

  当你登上玉龙雪山,已是冲破了“两重天”穿过云层站到了“天上”。站在雪山“巨人”的肩膀上俯瞰,看云海翻滚,风起云涌,景象变化无常,这是何等神奇的雪域世界,又是何等的美妙和不可思议。每当清晨,一缕霞光照耀在晶莹的冰峰上,使整个雪山透出五彩的光辉,令人陶醉。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翠湖:一池碧水风荷举
欢迎网友投稿^-^ 





  也许是对它太熟悉太了解,也许关于它的轨迹它的风采自幼就充盈我的脑海,也许曾经在它的怀抱里梦想在它的温醺中恋爱在它的注视下放歌,也许近十多年来在它的身边工作居住而看惯了它的一切,也许那一池春水一片绿色一方幽境已经在我心中定格。因此,当听说要建设翠湖文化圈的构想时,我并不激动。
  翠湖,你的文化何须“打造”,你的本来已够风光,你是大自然赐与的一块翡翠,你是春天之城的一双明眸。
  耍翠湖,是昆明人的最爱。耍什么?耍水!那一分为四的湖,那波光粼粼的湖,那可以映出蓝天白云的湖,那用绿色的树缤纷的花装点的湖,是人们趋之耍之的热点。没有水的城市是缺乏灵气的,而翠湖的灵气就在于它是遗留在闹市的滇池一角,让人们在亲近它的时候就可以尽情呼吸到与高原浩淼湖泊一样质量的空气;没有水的城市是缺乏生机的,而翠湖的生机就在于它四季水波荡漾四季春光明媚,即使是雪花飘洒的时候也能听得到绿色生命跃动的旋律。这可是一湖春天的水,它映象过多少历史风云世事沧桑,见证了多少边地流霞岁月涟漪,滋润着多少英雄体魄百姓生灵。《易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翠湖的存在已经是佐证;水乳大地,城市生辉,翠湖的沿革已经在说明。昆明城水多奇妙,那一条北南贯穿的盘龙江从乌蒙山系的怀抱里淌来,向着滇池乃至金沙江长江直往东海奔去。而翠湖,就是滇池水位退去后给城市留下的纪念,这一河一湖与滇池的和衷共济,配合默契,养育着昆明城润泽了昆明人。我常常会望湖遐想,甚至看见了昔日它被叫作“菜海子”时通过“洗马河”经“潘家湾”等与滇池连接的图画长卷;我也常常会产生一个可怕的设想,当有朝一日地下的泉眼不再冒水,整个湖突然干涸了,昆明城也许就病入膏肓了。于是,在遐想与设想之间,我执着地以为,翠湖圈的关键在于水,翠湖是核心。把翠湖的水关心好呵护好保存好,该是多么重要的头等大事呀。无水的翠湖,就是无价值的翠湖。连水都失去了,还谈得上什么翠湖历史翠湖文化,还有什么“圈”的建设可言呢?
  翠湖水,自然之水,春天之水。一年12个月,我们几乎都可以在湖中寻找到春的足迹,年年翠湖春早,最早是垂柳。尤其是连续18年红嘴鸥的如约而来,使翠湖的春天闻名遐迩,更显妩媚;至于翠湖水暖鸭先知,春来湖水绿如蓝之类,则在举手投足中就可印证。夏日翠湖多清凉,“十亩荷花鱼世界”赏心,“半城杨柳抚楼台”悦目,而“人约黄昏”的水边诗情,“月上柳梢”的湖畔夜话,是昆明城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取代的。中秋望月,翠湖最佳,海心亭前桂花暗香犹在,水月轩外黄菊金甲披挂。沿湖凭栏多倩影,湖间小舟亦浪漫。由水而散发开来的缕缕思绪,集中起来简直可以把翠湖盛满。就连冬的阳光也厚爱翠湖,那永远不会结冰的水所流露出来的暖意,是在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济南大明湖以及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都无法享受得到的。
  翠湖水,人文之水,情感之水。走进翠湖,因水而心情舒畅,因水而感情奔放。在水一方,老人的琴弦弹奏出的多是青春时代的歌,他们说,翠湖有个青春的名字,我们的歌当然也应该年轻。竹林岛上,轻歌曼舞产生的诱惑力是不分男女长幼的,谁都可以加入其中,谁都可以舞之蹈之歌之唱之。湖中引吭童声京腔,湖畔飞扬滇戏花灯,好一个群众文化大展演,白天你方唱罢夜晚我等登台。翠湖属于大众,堤上林间,不难听到合家团圆的欢声笑语,不难看见钟情伴侣的聚散依依。翠湖风生水起,传统和时尚在这里和睦,东方与西方在这里共处,普洱茶的纯香与雀巢咖啡的浓郁同在这里弥漫,太极拳与拉丁舞同在这里展示。翠湖不势利,它对所有人都是公正的。平民达官,君子小人,进出不问来路。品茗聊天,对弈打牌,任其表达体现。在职退休,下岗失恋,一律悉尊请便。没有围墙的湖给人以关怀,不买门票的湖示人以笑脸。怪不得我的一位外地作家朋友在昆明的日子里,专门指定要住在湖边宾馆,并且一天数次往翠湖跑,他感概,翠湖不愧为得天独厚的人类居住环境,翠湖周边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又回到了关于建设翠湖文化圈的话题,又担心起一池春水能否保持它青春的容颜。尽管我抑或许多人对翠湖堆积了如此美好的词语,尽管翠湖一贯被奉为昆明的“城中碧玉”,但是它的未来却不容乐观。一直记得上个世纪末读于坚的《翠湖记》时,对作者充满其间的忧患意识特别共鸣,于作家在“我见过的湖很多,但湖这个词作为一个具体的命名在我的生命中苏醒,是从翠湖开始的”的文字之后所表达的回忆、烦恼、愤懑、不解、担心等等,至今依然深刻在我的心上
 
最初由 spss 发布
翠湖:一池碧水风荷举
欢迎网友投稿^-^ 





  也许是对它太熟悉太了解,也许关于它的轨迹它的风采自幼就充盈我的脑海,也许曾经在它的怀抱里梦想在它的温醺中恋爱在它的注视下放歌,也许近十多年来在它的身边工作居住而看惯了它的一切,也许那一池春水一片绿色一方幽境已经在我心中定格。因此,当听说要建设翠湖文化圈的构想时,我并不激动。
  翠湖,你的文化何须“打造”,你的本来已够风光,你是大自然赐与的一块翡翠,你是春天之城的一双明眸。
  耍翠湖,是昆明人的最爱。耍什么?耍水!那一分为四的湖,那波光粼粼的湖,那可以映出蓝天白云的湖,那用绿色的树缤纷的花装点的湖,是人们趋之耍之的热点。没有水的城市是缺乏灵气的,而翠湖的灵气就在于它是遗留在闹市的滇池一角,让人们在亲近它的时候就可以尽情呼吸到与高原浩淼湖泊一样质量的空气;没有水的城市是缺乏生机的,而翠湖的生机就在于它四季水波荡漾四季春光明媚,即使是雪花飘洒的时候也能听得到绿色生命跃动的旋律。这可是一湖春天的水,它映象过多少历史风云世事沧桑,见证了多少边地流霞岁月涟漪,滋润着多少英雄体魄百姓生灵。《易经》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翠湖的存在已经是佐证;水乳大地,城市生辉,翠湖的沿革已经在说明。昆明城水多奇妙,那一条北南贯穿的盘龙江从乌蒙山系的怀抱里淌来,向着滇池乃至金沙江长江直往东海奔去。而翠湖,就是滇池水位退去后给城市留下的纪念,这一河一湖与滇池的和衷共济,配合默契,养育着昆明城润泽了昆明人。我常常会望湖遐想,甚至看见了昔日它被叫作“菜海子”时通过“洗马河”经“潘家湾”等与滇池连接的图画长卷;我也常常会产生一个可怕的设想,当有朝一日地下的泉眼不再冒水,整个湖突然干涸了,昆明城也许就病入膏肓了。于是,在遐想与设想之间,我执着地以为,翠湖圈的关键在于水,翠湖是核心。把翠湖的水关心好呵护好保存好,该是多么重要的头等大事呀。无水的翠湖,就是无价值的翠湖。连水都失去了,还谈得上什么翠湖历史翠湖文化,还有什么“圈”的建设可言呢?
  翠湖水,自然之水,春天之水。一年12个月,我们几乎都可以在湖中寻找到春的足迹,年年翠湖春早,最早是垂柳。尤其是连续18年红嘴鸥的如约而来,使翠湖的春天闻名遐迩,更显妩媚;至于翠湖水暖鸭先知,春来湖水绿如蓝之类,则在举手投足中就可印证。夏日翠湖多清凉,“十亩荷花鱼世界”赏心,“半城杨柳抚楼台”悦目,而“人约黄昏”的水边诗情,“月上柳梢”的湖畔夜话,是昆明城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取代的。中秋望月,翠湖最佳,海心亭前桂花暗香犹在,水月轩外黄菊金甲披挂。沿湖凭栏多倩影,湖间小舟亦浪漫。由水而散发开来的缕缕思绪,集中起来简直可以把翠湖盛满。就连冬的阳光也厚爱翠湖,那永远不会结冰的水所流露出来的暖意,是在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济南大明湖以及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都无法享受得到的。
  翠湖水,人文之水,情感之水。走进翠湖,因水而心情舒畅,因水而感情奔放。在水一方,老人的琴弦弹奏出的多是青春时代的歌,他们说,翠湖有个青春的名字,我们的歌当然也应该年轻。竹林岛上,轻歌曼舞产生的诱惑力是不分男女长幼的,谁都可以加入其中,谁都可以舞之蹈之歌之唱之。湖中引吭童声京腔,湖畔飞扬滇戏花灯,好一个群众文化大展演,白天你方唱罢夜晚我等登台。翠湖属于大众,堤上林间,不难听到合家团圆的欢声笑语,不难看见钟情伴侣的聚散依依。翠湖风生水起,传统和时尚在这里和睦,东方与西方在这里共处,普洱茶的纯香与雀巢咖啡的浓郁同在这里弥漫,太极拳与拉丁舞同在这里展示。翠湖不势利,它对所有人都是公正的。平民达官,君子小人,进出不问来路。品茗聊天,对弈打牌,任其表达体现。在职退休,下岗失恋,一律悉尊请便。没有围墙的湖给人以关怀,不买门票的湖示人以笑脸。怪不得我的一位外地作家朋友在昆明的日子里,专门指定要住在湖边宾馆,并且一天数次往翠湖跑,他感概,翠湖不愧为得天独厚的人类居住环境,翠湖周边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又回到了关于建设翠湖文化圈的话题,又担心起一池春水能否保持它青春的容颜。尽管我抑或许多人对翠湖堆积了如此美好的词语,尽管翠湖一贯被奉为昆明的“城中碧玉”,但是它的未来却不容乐观。一直记得上个世纪末读于坚的《翠湖记》时,对作者充满其间的忧患意识特别共鸣,于作家在“我见过的湖很多,但湖这个词作为一个具体的命名在我的生命中苏醒,是从翠湖开始的”的文字之后所表达的回忆、烦恼、愤懑、不解、担心等等,至今依然深刻在我的心上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