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光宗:新战略应对人口难题

荒野大嫖客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5-17
消息
2,038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穆光宗:新战略应对人口难题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OP-c/722381.htm

前不久,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尽管中国人口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但是由于三大高峰的相继到来以及五大难题(见本文链接―――编者注)的相互叠加等因素,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他指出,要化解这些难题和风险,科学制定人口发展战略成为必然。我认为,新人口政策和战略就是要直面这些难题。人口发展应体现“以人为本”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重视生育的数量控制问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一些代价。如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的紧张问题,统计数据的水分问题,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偏高问题,等等。因此,人口发展规划首先要完成一个认识上的转变,就是从“人口增长的视野”转变为“人口发展的视野”。过去是“从数量说人口”,现在应多增加一个视野,即“从发展说人口”,以统筹的视角看人口发展。

人口发展应实现“四个统筹”

统筹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发展:伴随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而来的一个人口问题是男女人口的非均衡发展,这导致了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口生态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超过了警戒线。出生性别比的非正常升高若持续下去将对人口结构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对未来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构成威胁。这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因此,统筹两性人口发展、设法消除歧视性的性别偏好是治本之策。

统筹当代人口与未来人口的发展:在处理当代人口与未来人口关系的时候,需要警惕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短视的偏颇,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谋求当代人的利益,这是一种“非可持续发展观”;另一种是远视的偏颇,只看到远处却忘了当下,一切努力都是为着未来却忽视了对现实的必要关怀。这是一种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精神的“逆可持续发展”。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非可持续发展”和“逆可持续发展”均不可取。我们需要走一条统筹当代人口与未来人口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统筹家庭人口和社会人口的发展:现在,以家庭一胎化为核心的生育政策持续多年,我们认识到,独生子女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诸多风险,如孩子的成长、成才风险、家庭的养老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社会发展风险等。因此,必须正视问题,完善政策,化解风险。这就要求统筹社会人口和家庭人口发展,建立持续的、规范的、诚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抵御未来的社会风险。

统筹区域内人口和区域外人口的发展:对于未来的中国人口,“全国一盘棋”是极其重要的思路,因为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以人为本的思路下,统筹区域人口发展的两个具体原则是:(1)优化人口布局;(2)保持人口活力。目前我国人口还缺乏足够的自由度,今后还需要在观念、制度等诸方面予以更大的保障和促进。同时,国际移民的重要性近年来益显重要,在这方面中国有巨大潜力。加强中国人口的开放性,加强国民基础英语的教育,将有助于实现本国人口与境外人口的国际交流。

总之,实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以人为本的人口政策和人口战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人口发展道路。 (作者穆光宗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所教授)

相关资料:

我国人口面临五大难题

我国人口将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龄人口三大高峰,而且我国人口正面临五大难题。

●人口总体素质不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85年,劳动力技能素质偏低。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2000年流动人口约为1.44亿,据测算,2020年前,人口城市化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

●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117,少数省份高达120―130。

●艾滋病呈蔓延之势:2003年,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8万例,居亚洲第二位。

●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据《文汇报》)

北京日报 2004年12月7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