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zt)潇洒骑行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

Kent以东首帅哥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1-27
消息
10,445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翻开渥太华自行车道地图,你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地方真是骑士的天堂。如果你有机会在地图上标的任何一段道上实地试骑一下,特别是在设在绿化带(Green Belt)里的一段,或者在野生保护区里的小道,你会感受到无比的爽快,真可谓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一座城市有近200公里长的穿过绿化带的专用休闲道,不说在世界,至少在北美也是不多见的。

刚来加拿大时,我也曾经喜欢开汽车。但很快发现,开车使人感觉失去了很多东西---- 欣赏观察大自然的美,大自然每天变化的细节;而且最重要的是失去了锻炼身体的机会。想象上班坐, 开汽车坐,回家看电视坐,那样的生活方式哪有活动的机会?因此我很快就立下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自己一人去15公里以内的地方,尽量骑车,而不开车。

97年搬到渥太华后,很快发现这里纵横交叉的自行车网道。从此对骑车便更是爱不释手。后来的很多亲身经历都告诉我渥太华是一个对骑士非常有好的城市,她有着自行车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比如市政府每年出版一部“渥太华骑行指南大全(CompleteOttawa Cycling Guide)”。还有安全骑行公民组织(Citizens for Safe Cycling)定期出版的“骑得更好( Better Bicycling)” 小报。今年市政府还免费发行小册子,题目为‘骑车一年365日’。各种自行车组织或俱乐部历史悠久,活动频繁。正可谓良性循环,市民对自行车活动的热情促使了自行车道的开发;自行车道的开发又促进了自行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我很幸运。我们98年夏刚买了房子, 附近的公园就重新铺设了自行车道。我们一个邻居有一套四人骑自行车(tandem),据说加利福尼亚制造。另一邻居是Bike-Up自行车停车架制造公司的创始人和老板。

来渥太华后很快就发现,很多自行车道和汽车道交界处,自行车道进入主道处地表层下装有感应器。自行车压上时即激发自行车道显示通行信号。没有装有感应器的地方,按钮一按,小道的方向很快显示通行。

今年市政府正在起草其合并后第一部全面综合治理的自行车活动工程管理计划, 以确保渥太华仍然是一座对骑手友好的城市。此工作将在明年完成。不仅造福市民,还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因为很多旅游者是奔着这里是举世闻名的骑士天堂而来的。

渥太华合并之前,又一次下雪早晨上班,碰巧尼平(Nepean) 市里派的自行车道小型清道车在前边清道,我后边跟着骑。觉得很好玩,好像市里专门派人来为你清道似的。

我上下班经过的Merivale 和 MacFarlane 交接处的火车道口旁的自行车道偏窄,自行车和机动车相聚太近不安全。最近不知是市里还是铁道系统将其加宽。

Nepean Sportsplex 东侧树林里的自行车道有几处过水沟,以前是骑士自己用废旧材料铺桥,不是很好使。两年前NCC (National Capital Commission) 派工用专门木板铺桥。从此过这些水沟时可一骑而过。那里的车道还有一处是直角弯,被树丛挡住,很容易发生对骑碰撞事故。后来市里派人将树丛修剪。

今年六月的一天在从住处去Centrepoint的市图书馆的自行车道多处发现玻璃渣,打电子邮件报告,要求 市里派人清扫。第二天受到回件, 给出派工号码。两天之后收到电话,告知清扫工作已完成。如果您遇见类似这种情况需要报告的话,可打电话580 2400;或电子邮件info@ottawa.ca。

渥太华河南沿的Parkway 北边 新铺自行车道即将交工使用。每年从五月初到十月底,每周日上午Parkway 一方向禁止机动车通行,仅供自行车,旱冰和散步或跑步人使用。我曾骑过几次,参加的人很多,骑行的感觉很爽!值得再去。

从今年开始,渥太华自行车道地图可在市政府办公处免费索取。联系电话:580 2424转机22453。

渥太华有几路公共汽车夏季为骑手免费提供自行车运载服务,叫作Rack & Roll。已有好几年的历史。2003年又新增加三路。很多公共汽车站备有自行车停车架供骑士锁车。

除了可在自行车专卖店、体育用品店或者大型百货商店买车,您还可在一家旧车专卖店选择。该店设在Catherine和 Percy的交界口。我访问过几次,还给他们留下几辆邻居垃圾日扔出的旧车。夏日周末的车库旧货拍卖也时常可碰到物美价廉的车。


渥太华是骑手天堂,也是偷车贼的乐园。据统计每年大约1700 到2000辆车被盗(加拿大全国估计数字为十万)。这数字仅仅包括向警察报案之数。大部分是高档车。高科技城小偷用高科技偷车。光天化日之下几分钟就可将车锁搞断。

我确实很幸运,能有机会坚持全年骑车上下班。任职的公司很支持员工骑车上班。自己的办公室周围有两个停车棚,六套单人淋浴。干脆在一个车棚里存放一辆备用。偶尔遇到轮胎被扎漏气,随时有一辆可骑回。

我在渥太华骑过很多地方。我们住处附近的石头沼泽自然保护区(Stony Swamp Conservation)也是夏骑冬滑的好地方。渥太华河北边的盖啼诺山地自行车(滑雪)道更是有名,但我还没去骑行(滑雪)过。有机会一定要去试试。

提起自行车, 想起中国。中国是当今自行车使用和生产大国。但据我自己的观察,在渥太华爱好自行车的中国人相对来说好像还是不多。很多人在中国时是车迷,但来加拿大后已好多年没摸车了。此文之写作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朋友意识到渥太华是骑手的天堂。如果您好久没骑了,还是出去试一下。您会喜欢的。您会很快发现它的好处的。

我对自行车情有独钟。相信读者里恐怕有很多人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是车迷,更是车师傅。如果有朋友喜爱自行车,已经经常骑车, 而且还去骑过盖啼诺公园的山道,甚至跟随过渥太华自行车俱乐部骑过他们每年组织的Kingston的话,希望您能抽空写出来您的体会供大家欣赏。或者写一写您的国内外生活经历中有关自行车的故事,一定会更吸引人。

写于2003年7月
更新于2005年1月

渥太华自行车道地图:

http://apps101.ottawa.ca/travelwise/map/english/cycling_map_e.asp

相关页面链接请点击:
http://apps101.ottawa.ca/travelwise/map/english/cycling_map_e.asp
 
他说的那个"该店设在Catherine和 Percy的交界口"叫bikedump.com.

现在市里有一个自助的修车店, re-Cycles co-op, 在112 Nelson, 旧山地车胎多得没地方放.
www.flora.org/re-cycles

他说的Gatineau park的山地自行车道是比较有名的, 公园附近还有许多铺了沥青的自行车小道. 在Champlain Pkwy, Black lake一带有三个大坡, 特别适合玩downhill, 俺的山地车跑到差不多80km/hr.
 
我也喜欢骑车(以前在国内)

今年天暖点儿就开始,我家很近就有那种专门骑车的穿林的小路,Gatineau是个骑车的好地方。
 
五月是骑车上班月(zt)

在北美,五月是骑车上班月。今年5月17 - 21日是骑车上班周。

说来让人啼笑皆非, 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每天成千上百万人骑车上下班, 北美却每年有一个骑车上班月和骑车上班周:五月是骑车上班月, 今年的5月17至21日是骑车上班周。目标是鼓励上班族此周不要开车上班,以达三减:减缓交通堵塞、减少空气污染、 减肥。

北美是汽车文化。绝大多数城市公路段没有自行车道。北美五大自行车制造商的产品没有挡泥板,只适用于骑车体育活动。虽然过去二十年来山地车体育活动越来越流行,骑车上班还是凤毛麟角。很多开车人对骑车人不友好。甚至世界著名骑手蓝思-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在家乡公路上练车时,也时而遭到开车人的威胁恐吓。

美国著名少儿科技电视节目主持人贝尔-耐(Bill Nye)说得好,“骑自行车必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组成。一个社会的公民们都是开着小汽车去健身房,这个社会肯定有毛病(Bicycling is a big part of the future. It has to be.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a society that drives a car to work out in a gym. )”。

五月骑车上班月是北美有志之士的倡导。最新统计表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有3\%的上班族坚持骑车上下班,和中国比很惭愧,但在北美却荣居于首位。渥太华是北美为数不多的自行车友善社区(Bike-Friendly Communities),不愧为骑士天堂。我常常为生活在渥太华而感到荣幸。

美国国会已于去年通过提议案,建议雇主为长年骑车上班的雇员奖励。(The Bicycle Commuter Act, S. 1093, passed May 21, 2003, would allow an employer to offer a monthly cash reimbursement to an employee who commutes to work by bicycle, providing a tax benefit to the employer and helping defray commuting expenses for the bicyclist.)

骑车虽慢,但沿途可饱览大自然景色,下班后或周末不用去健身房了。其实省了时间。你堵你的车,我要么悠悠闲闲,要么如离弦之箭地抄着林荫小道骑将过去,自由自在,可能比你早到,还是省了时间。骑车几乎每天都直接享受了阳光,度假时不用去南部海滩上亮相了,更是省了大块时间。假设《西游记》里的人物不是骑马挑担去远行,而是开车或乘飞机,快是快,但也就不会有洋洋万言、动人心弦、百看不厌的故事了。慢是新时尚。慢是新的快;以少能胜多,是西方流行的新口号(Slow is the new fast;Less is more),不正是东方古老深奥的佛道哲理的巧合吗?

小汽车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是生活的方便。但是也带来生活的浅薄和浮躁。更带来对生态的蹂躏。贾平凹在《三月十八日在没电的宾馆里吃茶》中写到:“万里路几个小时就到了,容易是太容易了,万里之行如同从卧室到厨房一样随便也就没感觉了。” 我坚持骑车上班六年,春夏秋冬,风雨无阻,累计历程至少2万1千公里,对平凹此话深有同感。

五月是骑车上班月。 5月17 - 21日是骑车上班周。

有报道说近几年北京、上海和广州有些路段已开始禁止自行车通行。

西方近代文明给中国带来了自行车文化。中国是人口密集的国家,城镇的交通运输规划应该借鉴于人口密集的欧洲。 法国、荷兰、瑞典、和意大利有着传统的自行车文化。为了大自然母亲的健康,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不被毁掉的地球,为了减少人类由於缺乏运动而引起的各种疾病,我衷心希望中国能保持自行车文化,象法、意、荷、瑞一样,尽管工业发达,还是保持自己的自行车文化,不要追随美国的汽车文化。

如果您想回顾一下孩童时代骑车的乐趣, 体验一下返老还童的感觉,如果您对大地之母还有一点爱,如果您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有那么一点责任感的话,那您就经常骑骑自行车吧!

如果您好久没骑车了, 您能不能在今年的骑车上班周试一试呢?虽然每年一次的骑车上班周很短暂,但您有一年每周都骑车上班的主动权。牢牢掌握主动权!

五月是骑车上班月。 5月17 - 21日是骑车上班周。

自行车大概是人类最杰出、最有效、最完美的发明了。其高效率机械传动加上现代高科技车架材料,使得长途骑行更加乐趣无穷、轻巧省力。难怪当年毛泽东的伟大号召“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运动”,楞是没有提到骑自行车。骑车比其它运动要轻松得多。骑车确实没啥了不起,对中国人来说真是小菜一碟。

大家都喜欢中国山水画。人类发明的所有交通工具中,恐怕自行车是唯一可以画进中国山水画的。因为只有它是天人合一,风水和谐。您说呢?

在中国,对大多数人来讲,每月都是骑车上班月,每周都是骑车上班周。据估计,当今中国至少有5亿4千万辆自行车。每日清晨村镇城乡的大街小道上千千万万骑车的人流又是中国一景,有长城般的壮观!

这是一个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这是一个能源危机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谁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世上千千万万骑车的,才是最可爱的人!

http://www.bikemonth.com/

写于2004年春 , 今年5月16 - 20日是骑车上班周。
 
帅哥说说在OTTAWA骑车买那种类型的车好呀? 骑过山地车上下班, 感觉太苯重.
 
But now is Winter~~~~~~OK??
 
加拿大的奥运金牌是不是这样练出来的? :D
 
最初由 deepbluesee 发布
帅哥说说在OTTAWA骑车买那种类型的车好呀? 骑过山地车上下班, 感觉太苯重.

It feels heavy in the beginning. But you won't feel it anymore after riding for a week.
 
楼主已经兴奋的开始为夏天发贴了

不急不急,熬过-40的冬天再说拉~
 
最初由 deepbluesee 发布
帅哥说说在OTTAWA骑车买那种类型的车好呀? 骑过山地车上下班, 感觉太苯重.

象Ottawa这样地势比较平的城市, 只要有变速, 任何车都可以骑的. 最轻快的还是公路车(road bicycle), 山地车(mountain bicyle)适合雪天和不平的路面,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旅行车(curise bicycle), 在城里骑和长途公路最合适.

如果你的山地车很重, 先要检查一些机械上面有没有问题. 看看轮胎气压够不够, 山地车应该打到50psi, 公路车至少80psi. Canada tire以前有一款带气压表的脚踏打气筒, 才$9.99.

然后把前后轮悬空转一下, 看看前后闸有没有磨轮圈, 前后轴阻力大不大. 可以买自行车的润滑油加在链条齿轮上.

假如机械没有大问题, 就是骑的方法不对. 开惯汽车的人有时侯习惯在马路上跑60-80km/hr的速度, 结果骑自行车过快过猛, 长力不继觉得累. 国内很多人也常犯一个错误, 用太高的挡慢慢蹬, 也吃力. 人和汽车发动机一样, 在一定的蹬车频率下效率才比较高, 一般人的这种频率(又叫摆速)应该是60-90 rpm之间. 假如发现自己无法维持60-90之间的摆速就要及时换挡, 方可最大效率地发挥人体发动机的作用.

俺在停车前一般都会把放到较低档, 下次再骑启动就很快, 等两三分钟后腿脚利索了, 才去换最高挡. 碰上顶风和上坡除了及时换档外, 不要拼太猛, 积累过多氧债. 遇到下坡也要适当蹬车, 便于血液循环.

Ottawa城市的冰雪清扫是很好的, 两天前下过一场7厘米的雪, 12小时后主要干道上就扫过一两遍, 24小时后就没有雪了. 前人说过Ottawa的冬天有88%的时间主要道路路面是干净的, 骑车没有问题, 只有5%的日子比较艰难.
 
不错, 先存下. 夏天试过了再来讨教. 现在初步打算7-8月骑车上下班, 就是不知能否坚持下来...
 
i will do tour ile montreal

is there anyone going with me this year.

by the way, what jersey you have. i have an excellent one. i need one for tour de le France
 
俺早就说过,帅哥绝对是个好驴手。佩服佩服!
 
Re: i will do tour ile montreal

最初由 kentridge 发布
is there anyone going with me this year.

by the way, what jersey you have. i have an excellent one. i need one for tour de le France

衣服只要紧身穿什么都一样, 裤子倒是应该花点钱, 不然骑不久.

上面文章那个和下面图片这个可都不是俺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