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中国特有的场面---深圳大学生招聘会(组图)

烙铁

知名会员
注册
2004-02-13
消息
734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126
睹中国特有的场面---深圳大学生招聘会(组图)

文章来源: 回国发展 于 2005-03-20 07:37:17



目睹中国特有的场面---深圳大学生招聘会(组图)
回国发展
  毕业生期望用人单位有足够的时间与应聘者沟通。

  深圳举行的毕业生招聘会上人头攒动,万名前来应聘的毕业生把会场挤得水泄不通。招聘会上出现的一些情况令人有喜有忧。

  简历被扔在抽屉里

  参加招聘会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但提供的职位却很有限,一位刚参加完深圳大学生招聘会的厦大学生说,所有的大型招聘会都拥挤不堪,毕业生越来越多,希望会不会越来越小?

  这几年高校纷纷扩招,毕业生越来越多。但记者发现,很多企业参加了多场招聘会,而招聘的职位只有那么几个,有能力的毕业生肯定不少,但有幸被挑中的却微乎其微。昨天就有企业在招聘会结束后,一些简历没带走,扔在招聘桌的抽屉里。要是哪个毕业生看到了会郁闷得要死,因为那可是他们花了不少心血、从紧巴巴的口袋挤出一笔费用打印出来的。






  民企成招聘主角

  招聘会,高校和研究院所唱主角,而这一次,企业已成为主力军。参会的160多家用人单位中,企业有90家左右,占一半以上,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今年不一样了,一些小企业也受到毕业生的青睐。福州松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开出的工资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投简历的学生却很多,招聘人员说今年是第一次进大学招人,效果不错,有几十个人投了简历。

  记者遇到国贸系本科生小王,她刚参加完公务员考试,但没考好,所以来看看有没有企业想要她。她的简历很有个性,里面彩打了一张漂亮的照片,看上去像明星。

  因为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的容纳能力有限,而民营企业的需求大。尽管学生找工作仍首选机关和国企,但很多学生已瞄上民企,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是个好兆头。

  博士就业也竞争

  其实,不仅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就业竞争激烈,就连博士也难逃此“劫”。大学招聘教师,结果有50多位博士应聘,而在上海招聘时更是有200多位博士投了简历,这还仅仅是在北京上海的招聘情况,要是再到南京、武汉、西安等其他高校集中的地方去,估计应聘的博士将达千人,但厦大能提供的职位却很有限。


  期待有针对性的小型招聘会

  在招聘会现场,有学生说大型招聘会看起来热热闹闹,但真正效果如何还不知道。

  举行大型招聘会很有必要,但现在毕业生越来越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大型招聘会没有专业针对性,用人单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应聘者沟通,走马观花,美中不足。

  如果举办有针对性的小型招聘会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小型招聘会的好处就是企业和专业对接,需要某专业人才的企业可以一起参加某个院系的招聘会,不少大学计划举办这类招聘会。
 
天那,无语中。。。。。。。
 
中国的弊端: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严重脱轨!

1:人才高消费(搬煤气瓶的体力劳动要招大专以上)
(搞促销的人要招本科以上学历的人)

2:几乎所有企业都喜欢学大企业,只招有2年工作经验的人士
(中国并不像国外,在学校公司互动下的实习可记录入实习档案,所以中国应届毕业的学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工作实习经验,所以这条是纯粹的狗屁条款)

3:中国现在国企改革,本来就是人多到爆炸的一刀切,哪里还有什么空位子给学生啊?民企本来规模就不大,又能招多少人!

4:我算每年4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出来找工作吧!10%是靠贷款读书的学生,在靠贷款读书的学生其中10%是贫穷农民的孩子,在靠贷款读书的贫穷农民学生中有10%找不到工作,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4000个贫穷家庭要债台高筑,面临破产!实际数字比我算的高多了,我算的很保守了,我在中国时候的老师,在地方教育部工作,他算的就较高了。那是接近1万个家庭面临破产!因为贷款的贫穷农民的孩子不止10%!

5:中国家庭教育都是不让孩子们去冒险创业的!所以,新兴的企业数目也少得可怜。唯独外资企业冒出了头!但外资的要求就高得出奇,中国现在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基本上没这个条件。就出现了,高的攀不上,低的不划算!(即大学中的投入和工作中收入的比例)被夹在中间的人多如牛毛!
 
还想争一杯粳?可比出国难多了。
 
这正说明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不对的。
以前都说大学生少,就盲目扩招,跟综合经济发展不适应,结果就是这个。

国内没有找工作网站吗?为什么没人弄呢?
 
搬煤气罐也要大专,盲目崇拜。。简直无语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