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自京: 邓小平「六四」言行录

challeng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11-27
消息
909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看中国报道】历史真相必将大白于天下

  一九八九年「六四」屠城,是中共统治中国大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策划、设计、发动屠城的中共政权,迄今为止,仍不愿对这历史事件负责,更不愿意平反;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一直在掩盖并粉饰历史,隐瞒真相,欺骗世人。但,历史真相是任何人也掩盖不了的,迟早必将大白于天下。

  一九九七年「六四」八周年之际,本刊六月号曾刊出《负「六四」血债》一文,将当年中共高层采取军事镇压措施的决策内情公诸于世,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很多读者曾来函,表示还想多知道一些内情,尤其是渴望知晓中共「总设计师」当时「设计」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为了满足读者「知」的愿望,本刊特于「六四」九周年之际,再一次将邓小平当年在「六四」前后的言论和活动的档案资料,披露于下。

  「六四」之前部署镇压

  一九八九年五月六日

  李先念,薄一波向邓小平提出:「就目前形势恶化发展,不能再等了,要采取果断措施,恢复社会秩序。」

  邓小平接受了这一建设,于五月七日召开临时组织生活会议。

  邓小平在会上讲:「事态继续在恶化,已经扩大到各阶层,有不少党员、干部参与,党内高层也有人唱反调。这是一场政治斗争,是要共产党下台,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所以不能作出妥协。要有准备,动乱会在一些大、中城市蔓延开,要设法阻止。政治局要有个缝一认识,有个决定,不能再等了。」

  五月八日至十二日,邓小平在武汉会见了各军区的司令员、政委、部分集团军军长、政委。

  五月十三日,邓小平向陈云、杨尚昆、李先念、王震、薄一波、宋任穷等十五位党政军老人通报了他在武汉会见军方领导人的情况,说:「军队的立场是绝对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指挥的。其它人连一个师、一个团,甚至一个警卫中队都调动不起,我是很放心的。」

  邓小平下今沈阳济南军区调兵进京

  五月十五日,陈云、李先念、王震、杨尚昆、薄一波、宋任穷邓颖超、余秋里、谷牧、胡乔木、陈?联等四十多位党政军政治老人,给邓小平打电话或登门拜访,对局势恶化表示担忧,要求尽快采取坚定措施,平息动乱。

  邓小平作了两点答复;待苏联弋尔巴乔夫访华返苏后,准备实施军事管制、恢复秩序;已下令从沈阳军区、济南军区调动部队进京。

  五月十八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论议,专题讨论天安门前事态的情况。

  赵紫阳胡启立芮杏文阎明复不赞同邓意

  杨尚昆在会上传达了邓小平的三点意见:一、政治局要旗帜鲜明、目标一致,不要搞个人得失的意气斗争;二、事态正在恶化,性质已经变了,首都不能再这样乱下去了,再乱下去,这局面怎幺收?三、要采取实质性措施、维护社会治安,尽快恢复秩序。

  到会的有十五名政治局委员、一名政治局候补委员、二名书记处书记、一名候补书记。会上,有十一名政治局委员、一名政治局候补委员、一名书记处书记发言表示支持邓小平的三点意见。赵紫杨发言表示对邓小平的三点意见不理解、难理解。胡启立发言表示,以政治局名义请小平同志到会作指示,实际上是对邓的三点意见的不赞同。芮杏文、阎明复发言表示,在事件未明朗前,要保留自己的意见。

  邓责赵紫阳分裂党并着赵停职

  五月十八日下午,邓小平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顾委,中央军委作了总结性讲话。

  邓小平说:「这是一场演变为有组织、蓄意制造的政治动乱,已发展到反革命性质的暴乱。前一阶段,党内对事件性质在人识上有分歧,对事性的演变把握得不够准,措施软弱,得不到落实。赵紫杨在事件中采取了机会主义后,又公开了党内分歧,站到支持动乱的立场上,使事态蔓延、恶化。」

  邓小平又说:「明日(五月十九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召开会议,宣布实行戒严,维护首都社会治安。」

  邓在会上又说:「建议会议自即日起,暂停赵紫杨的党内职务,至下次中央全会作出解决。」

  五月十八日晚十时,首批军队第二十六集团军第七十七师到达京郊待命。

  邓下令军队「坚决行动起来制止动乱」

  与此同时,根据邓小平的提议,再度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陈云、彭真、王震、薄一波、宋任穷等参加了会议。

  陈云在会上说:「要采取措施解决了。外地也在乱,再乱下去,要麻烦了。我们要汲取沉重的教训;搞社会主义建设,能不搞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小平同志,你是头,要有决策。」

  陈云发表了他的意见后,因健康原因,提前离开会场休息。

  邓小平在会上作了两点总结性讲话:

  「一、事态的恶化发展,在时间上不允许再争论了。个人、少数人意见可以保留,也可以请假休息;二、当务之急是要采取措施,即日从外地调动部队进京担任戒严,恢复正常秩序。同时召开首都干部大会,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出号召,紧急行动起来,坚决制止动乱。」

  赵紫阳提出请假休息

  五月十九日上午,赵紫阳提出要会见邓小平,并提出请假休息。邓小平通过办公室主任王瑞林作出答复:「已经作出决定的事,不能凭个人意志去否定、改变。请假休息,随意,不勉强。」

  五月二十二日,陈云、彭真、李先念、王震等与邓小平会见,部分政治局委员列席在座。众老人就局势的发展表示忧虑。邓小平表示:「事态恶化到这种程度,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但也不必忧虑。如果事态不能好转,我们只有采取平息措施。」

  五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分别有八十多名和一百二十多名党政军『老人(以中顾委委员为主体)给邓小平写信,要求迅速平息政治风波,恢复社会主义正常秩序。

  五月二十五日,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由李鹏主持,从上午九时开到下午七时,对北京局势恶化以及全国一些大城市发生暴乱事件,采取什幺措施解决、平息,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意见和决策。

  邓调到政治局参加领导工作

  五月二十六日,邓小平接受政治局、中顾委的委托,召开了政治局、中顾委联合会议。

  邓小平在会上讲了四点意见:

  一、赵紫阳对事态的变化,要负青任。

  二、动乱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已经演变成反革命暴乱,目的是要打倒共产党,经查证,有外国(主要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卷入,也有境外人士卷入。

  三、政治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是采取坚定措施、平息暴乱的时机了。

  四、建议调到政治局参加领导工作。

  五月二十七日,政治局召开会议,由杨尚昆宣布:经政治局讨论决定,停止赵紫阳党内外一切职务,接受审查;停止胡启立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职务。

  邓:解决动乱的时机和条件成熟

  五月三十日,邓小平受政治局、中顾委的委托,召开了政治局、中顾委的第二次联席会议。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四点工作布置,获得通过:

  一、解决当前动乱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了。二、要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息这场反革命暴乱,党内要思想通一通,暂时不通的,可以请假休息;再不通的,可以退休。三、要动员党政骨干力量,加强宣传事件的性质、事件的气候,教育广大人民,包括干部。四、平息后,要整顿党组织,消除在这场政治事件中的不合格者,有重点、有领导地展开清查工作。
 
后退
顶部